蒙山方舱隔离点纪实!

朋友是一生的财富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2年7月10日接到医院支援蒙山方舱的电话,待命的我们五人立即被送到蒙山方舱医院。到达蒙山方舱的第一个昼夜,会议结束后,我们五人被分散到三个舱,分管领导说预计一点左右被隔离人员到达,十一点半各舱人员立即行动进入隔离舱,准备一楼二楼的房间入住,扫码,登记信息,凌晨一点多,第一批被隔离人员陆续赶来,我们虽然有点紧张,但我们忙而不乱有序进行着,第一批中有老人和怀抱婴儿的妇女,我们为他们优先安排在前,先入住,人与人之间间隔一米距离,为了大家及时入住,我们提前让他们准备好手机扫码,没有手机的我们用他们随身携带的身份证登记,一边消杀一边告知他们入舱后需要做的事情。最后一批必须六点全部入住完成,加大了工作量,他们住进后心情比较烦躁,繁琐的事情很多。“要水,充电器,空调开机,电视没台、吃饭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叫喊,我们嗓子喊哑了,但我们没有一点怨言,我们没有忘记临来之前县委领导们特别嘱咐的话,我们蒙阴有疫情困难的时候周边县区来支援我们,现在他们遇到困难了,我们应该加倍奉还,要拿出真心来像对待自己亲人人一样对待他们。我们的队员都很有耐心地一一解答并给与他们相关的帮助,为了做核酸快捷,我们把核酸检测码打印出来,贴到他们的房间门口上,按照顺序排列出来,第一遍抗原采集及核酸检测完成后,我们接着消杀,录入电脑,保障供应人员送来早餐,我们又及时发放到位。</p><p class="ql-block">十几个小时下来我们浑身湿透。累的疲惫不堪,我们才分批卸妆,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脸上一道道的勒痕,一双双手被泡的白白皱皱呈现在眼前。早中饭连在一块吃,来回半小时的吃饭,接着赶回舱,直到12号凌晨5点采完核酸才交替回宿舍休息,看起来这就是很普通正常的工作,但在一时间内完成这些所有的事情很难,虽然很累,但心里很充实,赠人玫瑰,手留余香。</p> <p class="ql-block">  今天7月12日是进入方舱的第三个夜,来到方舱的这几天,我们反复做着这些工作,</p><p class="ql-block">每天凌晨三点多起床,四点准时入舱,五点半之前必须完成核酸检测,下午四点半之前完成核酸检测+早中晚餐+早中晚体温+三次消杀+收垃圾,发放垃圾袋,老年人没有手机的,我们每个舱都有十几人,没法统计,只能每次开门给他们测量,我们没有一个计较抱怨的,都挣着抢着干重活,消杀,收垃圾,采核酸都主动跑在前,不退缩,都做到了最后一个离舱,一天吃上一两顿饭很正常,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虽然很辛苦,但心中没有怨言。</p><p class="ql-block">被隔离人员求助的信息我们及时上报,尽力而为的帮到做到,几个月大的婴儿没有奶粉,求助,我们在隔离舱群一发出,我有一瓶牛奶,我也有一瓶牛奶,大家主动在群里给孩子凑,让我们很是感动,患难见真情。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场全社会都参与进来的战斗,大家团结一致,战斗在一起的模样真让人感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付出,我相信,我们一定很快打赢这场战斗,早日回归平凡的、普通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2022.7.13晚)</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2年7月15日,来到蒙山方舱的第六个夜,凌晨三点多起床,新的一天又开始忙碌起来,事情多而繁杂,但我们始终保持严谨、熟练的操作流程,把方舱内的每个工作环节都一丝不苟地进行了安全有效的处理。我们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既做起了护理工作,又担当起了装卸工、宾馆服务员、卫生保洁员、垃圾处理员等角色,常常忙得“三头六臂”,什么都得干。适逢七月中旬的高温天气,我们每一次开门全身湿透,汗水打湿了口罩,也模糊了面罩。进入隔离舱前第一件事就是穿上密不透气的防护服,穿上防护服后,就不能随便出入隔离舱也无法上厕所、喝水,一般都是六至七个小时后交接班,才能出来上厕所、喝水以及吃饭补充能量。进入隔离舱虽然很辛苦,但有我们的院委领导和同事们做坚强的后盾,我们对打赢这场”战疫“信心满满。看到吕院长每天对外支援群里的安全及生活上的牵挂,听到一批批支兰 、临、同事们凯旋归来,激动的心更给我们充满了力量,我们有责任 有信心完成这次没有硝烟,但有生死的艰巨任务早日回家。 </p><p class="ql-block"> (2022.7.16晚)</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2年7月21日是解除隔离的日子,大家都兴奋不已,10天240小时的等待终于踏上了回家之路。听到一声声的感谢,一句句的你们辛苦了,目送他们坐上返程的客车,我们的这次任务也圆满完成。</p> <p class="ql-block">我们用责任和担当,护卫着方舱。在坚守中收获爱,在付出中收获温暖。青春无悔,岁月依旧。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