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听闻太原有座山,美其名曰太山,我脑海里顿然浮现的是山东的泰山,经网络查询,多方打问,方知此太山非彼泰山也,只是音同而字不同的两座名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又闻太原太山中有座龙泉寺,始建于唐景云元年(710),距今有1312年之悠久历史。每每说到名山古刹,我总会想起一句禅偈:净土不必远,就在你心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壬寅之年,盛夏时节,相伴家人,带着一种游名山、访古寺的美好心情,慕其名而走进晋源古城风峪沟太山,走近千年古刹龙泉寺,赏景悟道,触目开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行走大美山西,我一次次跋涉在相识、未曾谋面的旅途,一回回寻访于久闻、未知神韵的名山古寺,不知道在哪一个驿站停留,总能轻轻地掀开一帘幽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 题 记</span></p> <p class="ql-block"> 太山,位于太原市西南23公里处晋源古城风峪沟北群山之中,海拔1178米,四周丛林遍野,古柏掩映,寺隐其间,非登临不易得见。2008年5月8日,太山龙泉寺发现了一个令考古界啧啧称奇的六角地宫,宫内瘗埋着五重棺椁密存的舍利子,是山西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处唐代舍利瘗埋地宫。</p><p class="ql-block"> 据《太原市志》记载:龙泉寺,又名太山寺,始建于唐景云元年(710),金末元初毁于战火,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重建,万历七年(1579)重修,万历八年新建观音堂,清乾隆十年(1745)新建鼓楼,乾隆五十年增修龙泉寺正殿两翼洞,乾隆五十九年新建乐楼。1980年后又陆续对寺院进行了整修。寺院坐北朝南,依山势建造,高低错落,主从有致。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大雄宝殿、观音阁、莲花宝洞,左右两侧有砖砌钟鼓楼及东、西廊庑等。寺东有龙王庙,庙前有泉一潭,曰“龙泉”。</p> <p class="ql-block"> 探寻“太山”之名来历,经网络查询,翻阅史料得知,现有两种说法:其一,因取“泰山石敢当”之谐音,故名。据太山碑刻《原邑太山寺新建乐楼碑记》载:予唯太山之名,始见于沈约《宋书》,而寺建于唐景云元年。五代时,有山民石敢当,以勇略显于北汉之际,而山益有名。”故取“泰山石敢当”之谐音,名此山为太山;其二,当地民间有传言,称太山山脉形似一个大大的“太”字,故名太山。据明万历七年《重修太山寺碑记》记载:“太原邑西去八里余有太山焉,乃因形而起名者。”其实,太山之本意,就是太原之山,西山之山,也是太原最古老最早的核心之山,与周围的蒙山、龙山在名称上虽有所区别,但又紧密相关。 </p><p class="ql-block"> 关于太山,其实,史书记载与网络资料少之又少。据说,太原当地大多人都只知“泰山”,不知太山也。或许,正因鲜为人知,太山原始景观才得以完整保存,宝贵历史遗迹也幸免劫难。若想探寻太原2500年的历史遗迹,我想太山也绝对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缘于历经1312年的岁月沉淀,太山保存了不少历史文物;若想放松身心,寄情山水,太山当属情归之所,缘于山势陡峭,黛峰耸峙,古建筑群,仙境幽深,松柏成荫,雾绕翠林,风景秀丽,贴近自然。</p> <p class="ql-block"> 走进太山景区,漫步山间,观赏品读,但见太山寺址,依山而建,高低错落,主从有致,楼台殿阁,参差其间,自成格局。踏入寺院,跨过山门,映入眼帘的古建筑群,依次为钟鼓楼、东西厢房、大雄宝殿。唐景云二年大碑矗立于前院东隅。顺着步道,石阶而上,有大雄宝殿一座,大雄殿顶二层叠起,后部山腰为上座六角形观音阁与文殊、普贤二殿。阁周塑有十八罗汉、四大金刚。殿内塑像与殿阁同为明嘉靖17年(1538年)所造,塑工洗炼,色泽纯朴,塑像面形、衣饰、神态等极富明塑像中俏丽俊秀之风格。寺后面六角亭后为石构建筑三楹,名莲花宝洞,以示佛教中八宝莲花观之义。太山寺左另有水神祠,祠底有龙泉一脉,汩汩细流。山脚有名将李存孝之墓,李存孝本名安思敬,为唐末晋王李克用养子,作战极为勇猛,屡建奇功,后在太原被李克用车裂。其墓现为太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行走太山,赏景悟道,这里古刹钟鸣,沿着沟谷、顺着山脊传递,震颤里有一种庄严肃穆之感,悠远中有一种灵动之美和对晨曦之期待。由是,我想只要历史没有阻断,时光仍在流逝,太山总会宁静地留给山西一副略显沧桑却不失凝翠的慈祥之美。还历史以真实,予生命以璀璨,行走如歌,宁静致远,在历史的长河中永生。也许,这就是古老太山不灭之魂魄,也是古老太山体内氤氲之勃勃生机。</p><p class="ql-block"> 山西是典型的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0.1%,故名山西,蕴意多山。山西之所以叫山西,缘于一座太行山,从地理上看,山西在太行山的西边,所以叫山西,山东在太行山的东边,所以叫山东。准确地说,太行山系山西和河北两省的分界线。其实,在明朝之前,今日的山西不叫山西,有两个比较俗称的叫法:一曰河东,二曰三晋。自古以来,山西宗教造景习俗源远流长,尤以佛教为最,整个山西几乎达到了一种无山不佛、无山不窟的程度。而名不见经传的太山,可谓“养在深闺人未识”。大凡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热爱旅游、热爱这片土地的山西人,我想是绝不会满足于一种肤浅认知,他们渴望置身三晋大好河山,逆流而上跋涉探寻一段尘封已久的旅途。</p> <p class="ql-block"> 行走太山,我既领略了太山绵延起伏的山势与优美的自然景观,又感悟了龙泉寺千年古刹古建筑群,五重棺椁密存的唐代舍利瘗埋地宫的神秘迷人。行走太山,我自认为有以下几大看点,值得我们去探秘、品味、破解与认知:</p><p class="ql-block"> (一)太山“三大奇观”,亟待破题研究。(1)佛道和谐共存。沧桑厚重的太山牌楼,历经千年风吹雨打,赫然彰显着道教“八卦”元素,但山中寺庙却供奉有佛像。常言说,一山不容二虎,但别具一格的太山佛教与道教和睦共生,已逾千年之悠久历史,这里佛道共存究竟缘何如此长久,其中隐藏着何种历史因素?(2)文殊菩萨诞生日(2008年四月初四),恰逢龙泉寺发现了(唐)佛舍利。古代被奉为“圣物”之舍利,一贯慎重选址,而名不见经传的太山,究竟有着何等灵气被置放佛舍利,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3)现存的无名碑、华严经幢等唐代遗迹的历史地位如何考证。龙泉寺挖掘出的(唐)佛舍利,据专家考证,为武则天称帝时期,这是否也说明了当年龙泉寺在晋阳古城众寺中具有相当高的亦或是统领地位,倘若如此,缘何历经千年,竟然被沦落到鲜为人知的地步,重重疑点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历史故事。</p><p class="ql-block"> 一座城市的美学在于细枝末节,而太山在兵荒马乱的历史岁月中,为太原留下了值得探讨与深思的历史印记。回顾过往岁月,太山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仍旧在晋源山水间讲述着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特别是,近看10年发展,发生在太山身上的,可谓是一部有血有泪、奋发有为的创业史。我想,在太山的背后,还隐藏有更多流光溢彩的景致和经久不衰的故事,亟待人们不懈努力地去发掘、研究,太原太山,如来如愿,山水传奇,静待书写。</p> <p class="ql-block"> (二)“太山石敢当”,本土习俗传承。据史料记载,古制“太山石敢当”石碑,高四尺八寸,阔一尺二寸,厚四寸,埋土中八寸,实高四尺,后则简以椭长石头代之。“石敢当”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史游的《急就章》:“狮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隋人颜师古注:“卫有石蜡、石买、石恶,郑有石制,皆为石氏,周有石速,齐有石之纷如,其后以命族,敢当,所向无敌也”。太山石敢当,源出太原县。据清道光六年(1826年)重修《太原县志》卷十八·杂志中记载:“山西人修屋与路巷,所冲之壁多嵌“太山石敢当”五字,然多习而不察,莫知所谓。”此俗迄今沿习。</p><p class="ql-block"> 太山密迩风峪关隘,因史书中称石敢当为太山人,而不言其为风峪关隘抑或店头村人,盖因人借泰山之名岿然伟岸矣。据《太原县志·物产》中云:“砚石,一出太山,一出朱环”,是当地的名砚。是故,太山石敢当的籍贯已明了。那么,为何将“太山石敢当”又镌为“泰山石敢当”呢?缘于“太”与“泰”是通假字,古代是通用的。如太山八角亭观音堂大明万历八年(1580年)岁次庚春立的《新建太山观音堂记》首句道:“泰山在太原县西八里风峪山之阳,唐景云元年始建”,亦是把“太”镌刻成“泰”。东岳山东泰山是通天达地之名山,是历代皇帝封禅之地,后人不明缘由误以为“太山石敢当”即“泰山石敢当”,以讹传讹,太原县人就日渐丢掉了“太山石敢当”本土习俗文化。综合考证多方资料,“石敢当”其实是华夏民族自古就有的灵石崇拜的一种现实反映。地方习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重要元素,也是一个地域约定成俗的文化规矩和现象。作为太原县人应责无旁贷传承和弘扬“太山石敢当”本土民俗文化,在打造晋源生态旅游文化宜居区过程中,晋源区是否也应当在原太原县主要街区回归或重拾,镌刻“太山石敢当”习俗文化本源。</p> <p class="ql-block"> (三)打造生态旅游景区,太山不可或缺。此行,登上太山望都阁,环顾四周,极目远眺,苍茫浩瀚,云天相连,大有飘飘欲仙之感。幽雅安静的龙泉寺,就这样在群山环绕中,带着清新的、自然的神韵,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佛国仙都,意犹未尽、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太之山西、北、南三面是山,绿荫环绕,中间是一条大河,平时无水,据说雨季河水涨满河道,滚滚黄浪,尉为壮观!当年,这里曾是原生态,山体长满各种树,花草灌木,从河西岸沿小路上山,沿途香气扑鼻,沁人心脾!石筑台阶一路延申,拾阶而上,一座寺院屹立于山顶,雄伟壮观。如今这里是旅游景区,绿树成荫,风景秀丽。半山腰有个凉亭,可以放松心情去赏景。唐朝时,这里是战略要地,为保卫晋阳古城,曾有10万大军屯兵于此。传说,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曾到太山东坪,登望都阁,俯瞰晋阳古城!最震撼人心的是,寺院发现全国独一无二的地宫,盛放着佛舍利的金棺。传说,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为了巩固帝位,大力推崇佛教。在晋阳城西风峪沟内太山建造了龙泉寺,并迎取佛祖舍利,配置石椁、木椁以及精美的鎏金铜棺、银棺、金棺等五重棺椁,造塔供养。传说中盛放着佛舍利的金棺出土后,考古专家出于对保护文物等原因,并没有打开金棺。但他们推测,金棺里面有一个宝瓶,极可能就装着佛舍利。也许正是这样一个未解的谜团,牵动着四面八方到此一游香客们的心,朝山拜佛的人络绎不绝,使得龙泉寺里至今晨钟暮鼓,香火旺盛。</p> <p class="ql-block"> 走近太山龙泉寺,品读其前世今生所倾注的历史沧桑,寻找其建筑留存给我们的历史记忆,令人触目感怀:太山,你带着厚重,从时光中走来,荣辱兴衰,化作岁月的对白......置身这千年古寺,顿然体味了两种不同的生活世界:眼前是清静幽雅,远离闹市,一片净土,犹如桃花源记,或更胜于桃花源记的清净世界;远处是视野朦胧,一派喧嚣,犹如围城,或更胜于围城的喧嚣世界。</p><p class="ql-block"> 山,亦如人生。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其实是自己赋予的,心之所至,就是人生的方向。常言说,看透不如看淡。看淡心境才会秀丽,看开心情才会明媚。人就是要在平淡生活中坚持梦想,追寻人生的诗和远方;在岁月中跋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累时歇一歇,随清风漫舞;烦时静一静,与花草凝眸;急时缓一缓,和自己微笑。不因得到而忘乎所以,不因失去而痛心疾首,不因升迁而欢呼雀跃,不因贬谪而灰心丧气。在这轻柔而细腻的古山寺,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啥也不去想。“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人生一切不过是镜花水月,缘生缘灭,缘聚缘散,本自平常,何须挂念?“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在这简单而空灵的古寺院,放下肩负的担子,拥抱幸福的影子。原来幸福由心不由境,只要你觉得幸福,那就是幸福,何必让别人来评判幸福与否?作为古庙宇,看似一种束缚,一种框架,抑或是一种象征,其实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宣告,它所昭示的是一种特有的宗教文化,一种带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文化。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面对世俗,我们应保持:痛并快乐着,累并追求着,苦并奔波着,活在当下且行且珍惜!</p><p class="ql-block"> 【本文参阅资料】《太原市志》《山西通志》《太原府志》《三晋史话》(太原卷)以及散见于网络中有关太山、龙泉寺的一些图文资料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作者简介:解德辉,1962年生,交口县人。网名“宁静致远”。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作家协会会员、汾州文化研究会会员、《萧乡文学社》作家、国际摄影协会会员、吕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武当山文化研究会顾问等。喜欢访古问道,感悟山水人文,爱好文学写作,传承历史人文。1989年以来,在《学习与研究》(中央)《光明日报》《中国乡镇论坛》《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前进》《山西工作》《山西农经》《政府法制》《山西法制报》《吕梁文学》《百年红印》(灵石)、《吕梁日报》《吕梁晚报》《文化晋中》《掌上吕梁》《吕梁发布》等报刊、新闻媒体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个人出版《红色吕梁》《印象离石》2本书,其中《红色吕梁》一书收藏于《晋绥兵民博物馆》里;《云梦风雅》一书(新华出版社)收录其撰写19篇文章。《吕梁市志》“艺文篇”,收录其撰写的《品读碛口古镇》一文。开办《行走大美吕梁》(个人)微信公众号,已发布原创文章350余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