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隔篱莲影</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去前滩,是在几年前。记得是在初夏时节,和朋友沿滨江骑行,到达前滩时已是夕阳西下,人群与建筑骤然减少,唯有郁郁葱葱的绿树与芳草,和散落在草丛中细碎的野花,还有近若比邻的江水。在落日余晖映照下,一派浪漫唯美。</p> <p class="ql-block"> 再次听到前滩,是在近两年。据说市政府要把前滩打造成下一个陆家嘴。秀美江景、高端商圈、重点学校......,诸多令人仰慕的元素,让前滩的房产一夜之间变得炙手可热。据说摇到一个号,转手就卖100万。如今,均价十七、八万起,前滩无疑已成为上海的新地王。</p> <p class="ql-block"> 随着太古里新开业,一时间,前滩成为魔都最热门的打卡地。周末是上班一族,工作日是大爷大妈们。上班族应该是来逛店购物的,毕竟这里云集了几乎所有的一线品牌。但大爷大妈们似乎是来逛景的。逛景便少不了拍照,于是乎,在独特的建筑前,处处都能看到大摆pose的中老年人。当然,其中也有我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位于太古里购物中心顶层的茑屋书店最近才开放,于是,迫不及待想再来看看。依旧是工作日,依旧是成群结队的中老年人,新开的书店更是不能放过。只见,在别具一格的书店内,在摆满书籍的书架前,大爷大妈们依旧不厌其烦的拍了又拍。拍照倒不要紧,只是破坏了书店应有的宁静,感觉诺大的书店,竟找不到一张平静的书桌。</p> <p class="ql-block"> 我漫无目的地在书架间流连。不知何故,看到书,尤其是看到熟悉的作家与作品,内心便有一种莫名的亲切与感动,好似见到久别的亲友,心头泛起阵阵暖意。那些感人肺腑的故事,那些耐人寻味的话语,那些或令人唏嘘或发人深省的结局,都一幕幕如昨日重现。</p><p class="ql-block"> 一转身,看到靠窗的座位上有人悠闲地喝茶看书,全然不在意周围的热闹喧哗,不由得心生敬意:在闹市中仍有一心净地,才是处世的最高境界。</p> <p class="ql-block"> 三次来前滩,每次的感觉都大有不同。从前滩的变迁,我似乎看到了城市发展的轨迹,以及生活于其中的我们,所要面对的未来。 </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来前滩,原本是来看书的,但书没看成,却看到了别样的风景,那就是真正内心宁静的人,能屏蔽外界的喧嚣,能抵抗俗世的诱惑。我想这是比看书更大的收获。</p><p class="ql-block"> 我继而悟得:拥有真正内在的力量,又何惧世事变迁,乃至人生无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年11月22日写于上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