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家族纪实小说“我所知道的父辈祖辈”之第1、2 作者(高高)

兰子

<p class="ql-block">待字闺中的王家三姐妹,父亲爱养花,家中的昙花也盛开三朵。</p> <p class="ql-block">80年代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作者高高(兰亭)刚大学毕业在珠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1978 年夏 ---- 一只白蜡烛</p><p class="ql-block">这一年的夏天, 我们家刚买了电视机。 那个年代, 一台十二寸的黑白电视机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奢侈品。 全家人经过长期的储蓄, 又请客吃饭托人找关系地一番运作, 终于把这个宝贝请回家, 结束了我们几个小辈去别人家里蹭电视看的尴尬。 那是一个电视节目十分单调的年代, 每晚七点开始赵忠祥ˎ 吕大渝的新闻连播, 十点钟全部节目结束, 全国只有一个电视台。 即便如此, 也是唯一的娱乐项目和重要的文化信息窗口。 然而这一晚遇上停电, 一家人围坐在两寸长的白蜡烛前无所事事。 老妈凑着烛光织着永远也织不完的毛衣, 老爸坐在暗影中的小板凳上目光深邃而漠然。 他总是这样, 似乎一直都活在他自己的境界里, 尤其对我们这些小辈视而不见时居多, 彼时的他不过正值四十出头的壮年, 身材高大健硕, 本应是长身玉立英姿飒然, 无奈在这个家庭中造就了他这样的地位, 大部分时间是坐在小板凳上生火做饭, 悄然无语。 看看大家实在无趣, 老妈招呼老爸:“给大家讲讲老家的故事吧。”看来这是我们小辈在出生之前就做过的信息交流。 老爸罕见地扯过一张白纸, 在烛光的暗影里画了起来:“门前是两只石狮子, 这里是牲口棚, 这里是长工房, 这里是短工房, 这里是厢房, 这里是正房, 我们每天要到这里请安……”。 ”家庭出身“这个巨大的标签在一九七八年已经开始淡化, 然而每年开学填表还是少不了这一项。 这一番讲述让我们吓了一跳, 明白了为什么慢性子的老爸每次在我们填表时笔锋在”家庭成份“这一项悬空绕半天落不下去, 磨叽半天才叹口气说:“填个干部吧。” “干部”这两个模糊字眼在我们浅薄的意识里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以为是自己根儿红苗正的“贫农“的代名词。 谁知经老爸这一番图形讲述吓了一跳:自己哪里根儿红苗儿正, 原来是”十恶不赦“的大滴主的后代! 石狮子ˎ 长工ˎ 短工ˎ 正房ˎ 厢房ˎ 请安这种旧小说中闪烁的名词居然存在于我们的家族里, 实在吓得不轻。 或许是因为父亲与我们交流太少, 所以四十多年前的那个停电的夜晚刻印在我们永久的记忆里, 成为我们拾起支离破碎的家族历史的第一只碎片。&nbsp;</p><p class="ql-block">2. ** 那些年---- 一只黑镖 **</p><p class="ql-block">在网络上查询我们家族的世代繁衍之地 ---- 河北省乐亭县,是这样介绍的:“乐亭县,古称孤竹国,隶属河北省唐山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唐山市东南部。东隔滦河和昌黎相邻,北与滦南县接壤,东南濒临渤海西岸,总面积1307.7 平方公里。&nbsp;</p><p class="ql-block">金大定末年(1189年),由马城县析出置乐亭县。1983年,乐亭县隶属唐山市,是河北省第一沿海大县,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故乡,还是“冀东三只花”乐亭大鼓ˎ皮影ˎ评剧的发祥地。 ”</p><p class="ql-block">说起乐亭大鼓,近代的乐亭大鼓曾有着“北城义士王诚彦”的故事在传唱。这个义薄云天的王诚彦,就是我们的爷伯。&nbsp;</p><p class="ql-block">具体年代无从考证,大约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一天清晨,王家大院的院门上出现了一只传书的黑镖。太爷爷王廉一看镖书,全家陷入一片慌乱:原来自家的两个公子在午夜全家全然未知的情况下被绑票了!绑匪的要价十分贪婪 ---- 十六斤黄金! 王家的确是有些家业的,大概有几百亩良田以及做至远及东北的生意,然而这是几代人省吃俭用ˎ含辛茹苦又良德善行换来的家业,并且谁家会屯着十六斤黄金?如要变现,也得卖田卖地出盘生意才可以淘换。 在全家筹钱之际,先是传出爷伯已被冷酷的绑匪割舌, 令全家更快速地筹措黄金。祖爷爷将黄金备齐,让工头用担子挑着,上面覆盖着韭菜做掩护,一路为绑匪送去了。然而绑匪却无论如何只能放回一人。在这生死交关之际,王诚彦不顾家有妻女,坚决地要求留下自己,把活下去的机会留给了弟弟,自己则被绑匪枪杀于滦河岸边。 从此以后王家唯一留存的公子 ---- 王诚鼐(字“育之”,寓教育兴国之志也),这个英俊儒雅的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下定决心要将王家的一支血脉兴旺地传承, 并且将自己的头生儿子过继给嫂子,做为兄长的后代以弥补兄长无子而终的遗憾。 此后的余生中,在兄长遇难的这一天,王育之用一枝凄婉的二胡,拉一天如泣如诉的怨曲,泣血祭奠兄长冤屈的英灵。在人神对接的这一天,王育之终日不食。</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作者:高高(系兰子小妹妹兰亭)</p><p class="ql-block">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