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些日子,因工作需要,我走遍了全镇所有村庄,看到了很多儿时记忆中的老街、老屋、老树,勾起了心底浓浓的乡愁……</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在这个小城生活三十年了。说实话,记忆中小时候的乡村生活,并不是我向往的生活,而是城市生活。然而,在城市生活久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底时不时的泛起儿时的记忆与经历,记忆中的乡村是那么的温暖,以至于近几年以来,总想用文字唤醒乡村傍晚的袅袅炊烟。</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70年代的乡村,在我并不算清晰的记忆中,就是两个字,一个字是“土”,土路、土墙、土胚房;一个字是“穷”,吃的最好的饭是苞米面饼子,一般是给家里的劳动力吃的,好有劲儿挣工分,大多是地瓜干,吃多了胃难受,至于肉和菜,就别想了,这个真没有。那个时候不单单是土点、穷点,精神文化生活也是贫乏无力,相比较城里的孩子,似乎隔了一个时空,他们是我们仰望一般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们大多就在大街上疯跑,如果听说村里来电影 ,天不黑就拿着小板凳去占场儿,电影正式放映前,一般都会放“加演片”,心里那叫一个着急。有时候,村办公室前会来耍猴儿的、变魔术的、盲人宣传队,都会被我们围的水泄不通,看不见就踮着脚,钻大人空子。后来有了收音机,就早早的写完作业,收听《岳飞传》,至于现在的孩子从小就学的这个语那个语的,一律靠边站。虽然现在的文化生活丰富,但是总觉得缺点啥,反而觉得儿时的文化生活活力四射。</p><p class="ql-block"> 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晚霞满天,乡村更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劳作了一天的大人们,扛着农具,牵着牲口,慢悠悠的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妈妈喊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伴随着狗叫、牛吼、猪哼哼,此起彼伏,像一首田园交响曲,弥漫在乡村上空,至今回想起来,心里还是甜甜的、暖暖的。</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的夏天,想象中没有现在这样热,吃完晚饭,街坊邻居拿着板凳、蒲扇、凉席,有的坐着石头、砖头,聚在一起,风凉聊天,聊谁家的庄稼怎么样、明天的天气好与坏,家长里短、国内国外天下大事,我最喜欢听大人们说一些村里的诡异事情,神神叨叨的,听了后心里也很害怕。有时候听着听着就在凉席上睡着了,大人在旁边给扇着蒲扇,驱赶蚊虫和热气。冬天特别的冷,雪也很大,屋檐上经常挂着冰凌,很多孩子会手脚有冻疮。在外面玩耍一天后,爸妈会把棉鞋放在锅灶前烤一烤,穿起来很舒服。</p><p class="ql-block"> 乡村最多的还是干农活,小时候因为不爱干活儿,所以“孩儿立志出乡关”,所谓的立志,就是长大了不想“修理地球”(耕种土地),不想“拉弯弯铁”(锄头)。所有农活里最打怵的是“打场”,“打场”就是麦子收割以后,拉到自家场院里,然后几家联合起来预约脱粒机,进行麦子脱粒,每每下来,整个人都蒙上一层尘土,浑身不舒服,每年麦收季,心里抵触最厉害的就是这个活儿,曾暗暗发誓,一定好好学习,走出乡村,以至于奋发读书,终有所获。</p><p class="ql-block"> 三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乡差别基本消除,人们生活富足,农村的孩子也不再仰望城里的孩子。虽然吃的好穿的好,虽然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但乡愁就像炊烟,时常在心中袅袅升起,挥之不去,且随着时间推移愈来愈浓。 现在,每次回到老家,宽阔的硬化街道,人影了了,偶尔看到几个老人围坐在一起打扑克,心中便更加怀念那个又“土”又“穷”、鸡飞狗跳、人喊牛叫的儿时乡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