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部队工作的苦与乐

牧马人

扛过枪打过仗 <h1><b style="color: rgb(1, 1, 1);">  </b></h1><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我和部队工作的苦与乐</b></p><h1><b style="color: rgb(1, 1, 1);"> </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1968年3月12日,我怀着保卫祖国的热情,从百享大队出发到石黄公社集中,在父老乡亲们的鞭炮、锣鼓、喇叭声中徒步从石黄经官坝到忠县县城,经一天步行50多公里晚上住县委党校(现在二小旁边)。第二天(3月13日)上午到忠县粮食局较场坝粮食仓库小巷(因离忠县武装部一墙之隔)换军装,从此成了一名光荣的军人。</b></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3月13日晚上在忠县港务站码头,光荣而愉快的登上了老式登陆艇,经过一夜的航行,于3月14日上午到达了重庆人民劳动文化宫集中,在部队首长简短的讲话后,就点名进行分配。接着就来到了重庆渝中区区府所在大楼(文化大革命支左)进驻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4军135师403团(后为162师484团)一营机枪连一排二班服役当战士。</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1968年9月由一排排长李明海、二班副班长唐明府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半年后1969年2月提前转正为正式中共党员。</b></h1> <h1><b>  </b></h1><h1><b> 部队在重庆分别进驻过渝中区区政府、临江门、大溪沟电厂和水厂,主要任务:是支左和保护区政府和水、电厂,并负责所在地区的巡逻任务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b></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1968年12月,部队从重庆市调到云南东川市支左,先后进驻东营矿务局和二百二高地(国家重要科研单位),海拔3000多米高,空气稀薄、呼吸困难、炊事班煮饭锅底糊了,上面水还是冷的。天气变化频繁,时常出现时晴时雨,时风时雾。山下穿衬衫,山中穿毛衣,山上穿棉衣。生活十分艰难,部队每三个月换防一次。</b></h1> <h1><b>  </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1969年3月,任一机连给养员。</b><b style="font-size:20px;">负责连队后勤采购、生活保障、经常出入东川至昆明采购物质等工作。曾在连队开展学习雷锋活动中成绩突出,并介绍学习雷锋的先进事迹,受到团里政治处嘉奖。</b></p><h1><b>  1969年底,部队从云南到河南大调防时,我和团后勤处作为先遣部队,一起到达河南汤阴兵营。兵马未到、粮草先行。筹备粮草,迎接大部队的到来。</b></h1><h1><b>  </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70年7月,任一机连司务长。</b></h1><h1><b> 主要职责:负责全连的伙食、财务管理工作,炊事班的思想工作、行政管理工作,炊事班的军事、业务训练,完成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b></h1><h1><b>  </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71年5月,任一机连副政治指导员。 </b></h1><h1><b> 主要职责是:协助指导员工作,平时负责政治思想、宣传、团组织等工作;战时(因连队1、2、3排已分别配属到步兵连)随营部负责后勤生活保障等工作(因营部所有人员平时和战时都在机枪连一个食堂吃饭)。</b></h1> <h1><br></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原54军教导大队“窑洞大学”营区</b></h1> <h1><b>  </b></h1><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1973年参加军教导大队</b><b style="font-size: 20px;">(窑洞大学:因吃住在窑洞里)</b><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军事培训。</b><b style="font-size: 20px;">我任一班副班长,484团杨季常副参谋长(9号首长)带队,并住一班。</b></p><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军事集训主要内容是: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和军事培训。毛泽东关于当代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以及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b></h1><p><br></p> <h1><b>  </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内容:</b></h1><p><br></p><p><b> 一是“没有一个人民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把建立一支人民的军队作为武装斗争的首要问题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充分认识人民军队在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作用。</b></p><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二是关于人民战争的思想,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人民群众是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是革命战争的主体和胜利之本。</b></h1><h1><b>  三是有一整套适合中国情况的、以灵活机动为特点的独特的战略战术。这是毛泽东思想在中国人民军队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经过长期革命战争实践的锻炼所形成的。在作战指导思想上从来不拘一格,强调一切从敌我双方实际情况出发,主动、灵活地使用自己的力量,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蠃就打,打不嬴就走;有什么枪打什么仗,在什么时间地点打什么时间、地点的仗;利用敌方的一切矛盾,孤立和打击敌人,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敌变我变。战争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防御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在战略上实行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在战役战斗上实行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b></h1><p><br></p> <h1><b>  四是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指导中国革命而形成的战争观和方法论,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对战争起源、战争性质、战争目的、现代战争根源,以及对战争的态度等问题作了精辟的阐释。认为:自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质的战争;战争是力量的竞赛,战争力量是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的结合物;支持和参加正义战争是为了最终消灭战争,不要枪杆子必须拿起枪杆子。</b></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五是一切从战争的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战争和指导战争,这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毛泽东以回答和解决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和理论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中国的客观实际,成功地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运用到中国革命战争的战争指导上。毛泽东军事思想作为战争实践的理论升华,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b></h1>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毛泽东军事思想不只是毛泽东个人智慧的产物,它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它又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的共同创造。他们之中有的同毛泽东一起起草过军事文献;有的参加过重大决策的讨论,其卓越见解被概括予毛泽东起草的军事文献之中;有的发表过自己的军事论著,对毛泽东军事思想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和必要的补充。全党、全军和全体革命人民在规模空前的人民战争中所显示出来的聪明才智,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最宝贵的源泉;中国革命战争的丰富实践经验,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最深厚的基础;毛泽东则是中国无产阶级军事理论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b></h1><h1><b>  在集训期间,因学习、训练成绩优良,并受到大队(师级单位)嘉奖。</b></h1><p><br></p> <h1><br></h1><h1><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1975年2月至1979年2月借调162师干部科、54军保卫处。</b></h1><h1><b style="font-size:20px;"> 主要工作是:调查材料、审查干部。经常出差全国各地及大专院校,外调整理材料,为组织、保卫部门考察、审查干部作参考依据。</b></h1> <h1><br></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50年前的的照片</b></h1> <h1><b>  </b></h1><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1979年2月至3月,参加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b></p><h1><b> 历史回眸:1979年中越自卫反击战,整个分为东、西两线反击作战。东线(兵团)为广西方面,当面为高平、谅山等方向越军,54军属东线兵团,总指挥许世友(时任广州军区司令);西线(兵团)为云南方面,当面为老街等方向越军,总指挥杨得志。 </b></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当面敌情:东线当面为越军第一军区,部署有陆军11个军另9个旅/团。成两线配置,第一线为高平、谅山、广宁省广大地区部署6个师86个团;第二线为河北省和北太省部署5个师另3个团;中越边境一线还有27个公安屯,我钦州地区防城当面6个,南宁方向13个,百色当面8个。越军战略预备队第一军、第二军在河内地区。</b></h1><h1><b> 东线(兵团)第一步战斗重点是:高平地区的越军346师和位于凉山、同登的3师。346师又称“高北师”,师部驻高平南俊,下辖步兵246团、677团、851团、炮兵188团。其中246团是师主力,又称“新潮团”,抗法战争时期组建,当时是越军总参直属主力团,曾担任越共中央警卫队任务,参加过边界战役和9号公路战役,擅长运动袭击和防御作战。3师又称“全星师”,师部驻凉山及以南,下辖2团、12团、141团、炮兵68团,隶属第一军区。141团曾获越南“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12团是该师主力,曾获“英雄团”称号,擅长进攻,能打近战,夜战,各级干部训练有素,实战经验丰富。</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浴血穿插,我之战役决心:有限时间、有限纵深、集中优势兵力,迂回包围、速战速决、歼敌速回。我东线(兵团)编为四个集团(即北集团、南集团、东集团和机动集团,54军162师属机动集团之一)。</b></h1><p><br></p> <h1><b>  </b></h1><h1><b> 1979年2月17日,我东线(兵团)5个军10余万人,分14路进入越南境内。3小时后,北集团突破莫隆,歼敌独立营,向通农前进。南集团突破布局关,歼敌独立营。东集团突破同登。</b></h1><h1><b>  2月17日广州军区前线部队反击战打响。</b><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当时我和蒋明德同志(团司令部协理员)正在西安出差调查材料,我们得知部队要紧急出发上前线作战,连夜打电话向54军留守的杨副政委请战,</b><b>当时就批准了我们的申请上前线参战,接着我们就立马赶到西安机场乘飞机赶回河南省新乡市军部驻地,大部队已紧急出发了。我们还没有来得急回汤阴县自己所在部队驻地,就凭54军司令部开据的通行证,从新乡市乘地方火车追赶大部队,到了广西的南宁市,换乘军队专列火车前往凭祥,再转乘部队军车从水口关进入越南。</b></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在行进途中是晚上,加上又是2月下旬和3月上旬连月光都没有,车子也不准开灯光,本车是运送弹药车子,车上坐有10来个人,都是追赶大部队的同志。车子行进到一个转弯处,路又窄小,驾驶员误认是条直路,瞬间,车子翻了个四脚朝天,幸好坎子不高只两三米深,没有发生人员重大伤亡,车上的弹药也没有发生爆炸。当时我的左手大指母出血受了点轻伤,还有几位同志也受了点轻伤,大家从车子爬出来,又赶快搭乘其他军车往前追赶,一直追到越南的复和县才赶上了大部队,见到了连队和营里的战友们一起并肩战斗,那时感到非常激动。</b></h1><p><br></p> <h1><b>  </b></h1><h1><b> 2月18日,越军发现我穿插部队,急调346团,851团2营、3营9连,特工20营和一个冰雹“反坦克火箭炮兵连”攻占高平以南博山之651、526、490高地,企图阻挡我军南集团穿插部队,掩护主力撤退,19日我南集团先后战穿插路线上的地雷阵、竹签阵、人工断壁,突破层层阻击,歼灭了上述越精锐阻击部队,其中缴获的越军苏制冰雹反坦克火箭弹,现在还存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里,供人们参观。</b></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2月20日,南集团从东、南两个方向逼近高平市区,至此南集团穿插部队基本到位。就在南集团穿插企图被越军发现的同时,我北集团的行动也同时被越战区指挥官判定为是穿插迂回,客观的讲,越军对我传统的中间突破、两翼迂回包抄战术的理解决不亚于我军。越346师急调一个连乘汽车抢占天险安乐,企图迟滞我北集团快速穿插部队推进速度,我北集团快速部队由坦克团1营及搭乘的67团2营组成,从通农出发,向河安方向前进,直插扣屯,控制扣屯要点,造成尖刀突破的有利态势,67团主力随后跟进,2营主力当日在安乐地区与越军乘汽车阻击的一个连遭遇,该营及时请示,越级上报军区前指,许司令下令歼灭之,但由于当时三军不佳的通讯指挥系统以及业务人员缺乏训练,传到下面走了样,竞成了原地组织防御。</b></h1><h1><b>  结果尖刀部队没有及时完全占领扣屯地区,我北集团第一歼灭目标852团,经过扣屯以南公路溜出重围,而当时由于情报不准,以为越852团在班庄,这支部队劳师费时,翻越重重大山,进入天奉大岭时遭敌阻击,道路被毁,前进受阻。至此,我北集团穿插迂回高平敌西侧后的战术企图归于失败,高平敌军只有由南集团歼灭之,军区前指另调机动集团龙州旅从西面避开越军阻击,会攻高平城,此时班翁水障经过我工兵、民兵抢修排水,终于在31小时前能够通行,前运后调趋于正常,后勤供给重新畅通。</b></h1><p><br></p> <h1><b>  </b></h1><h1><b> 2月24日,龙州旅、南集团准备就绪,东西南三面会攻高平,由军区吴忠副司令员统一指挥,前后7小时激战,25日0时25分占领高平省城。但歼灭之敌只是掩护部队,越346师下落不明,25日前指下令各部分段清剿扫荡,由南北集团组成铁臂来回搜索清剿,机动集团寻歼346师师直及指挥所。</b></h1><h1><b>  2月26日至3月上旬,346师及地方残余部队基本被歼灭,但没有发现346师指挥机关,估计已经逃出合围圈。东集团2月17日至2月23日奋战同登,发扬我炮兵火力优势,全歼当地越军全部,创造东线第一个歼灭战范例。</b></h1><p><br></p> <h1><b>  </b></h1><h1><b> 2月27日东集团加强部份师、团、进至谅山外围,7时50分进行10分钟炮火急袭,8时步兵分队展开。29日扫荡外围。</b></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3月1日9时30分集中300门火炮,30分钟落弹几万发,当时已经打红了眼,下令“拂晓攻击开始后,谅山一间房子也不能留”。事实上何止许世友打红了眼,东线饱经磨难、血染征衣的各参战部队早就已经是地煞星附体,怒火三万丈了,命令被不折不扣的执行了。28日9时占领省府大楼,11时占领北市区。</b></h1><h1><b>  3月4日东集团打过奇穷河,从恢复以西地段,谅山市大铁桥两旁,昆八桥左右,扁福地区共4个地段打过奇穷河,挺进南市区,至此,越北各战略要点尽为我军控制,自谅山以南一马平川,有公路铁路直达河内,大军云集,千钧一发,威逼河内的态势已经形成,反击作战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b></h1><p><br></p> <h1><br></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掩护舟桥部队架浮桥</b></h1>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162师484团战果简况</b></h1><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自1979年2月19日14时从广西龙州县水口镇正式跨出国门,到3月16日晨一营(为全团撤军后卫营)最后越过广西靖西县岳圩关72号界碑止,全团整整在越北地区作战26天。行程500多公里(其中徒步300多公里),战斗纵深达70多公里。全团从战斗打响至整场战争结束,都是师主攻团,掩护架挢、穿挿分割、迂回包围、搜剿残敌,共经历了五场战斗!</b></p><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一、血染平江架浮桥,攻克复和着迷山。</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二、围攻高平,打通复和至东溪路。</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三、广渊战斗 夺取无喧。</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四、弄伦清剿,扩大战果。</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五、力战班沙斗,围攻重庆县。</b></h1><h1><b>  </b></h1><h1><b> 我团战果:毙敌743名,俘敌31名(其中俘虏2名团级干部和复和县委书记)。缴获越军107火箭炮、苏式雪雹反坦克火箭、高射炮、高射机枪、各种步炮、各种车辆及各种弹药等大批军用物资。</b></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我团损失:共牺牲官兵102人,轻、重伤员近300人。损失惨重的是三营,据三营副教导员邹登品(63年四川眉山县入伍)统计,牺牲64人(失踪4人已作为烈士),伤120人,共计伤亡184人。全营出征参战605人,战斗减员近三分之一。损失最惨重的连队是三炮连和九连。三炮连牺牲19人(含失踪2人,连长李开华和指导员刘文华都牺牲了),伤18人,合计伤亡37人。九连牺牲17人(连长邹本桃牺牲了),伤30人合计伤亡47人。</b></h1><h1><b>  由于我们是进攻方,而且是战胜者,物资损失很小很小,仅报废了被地雷炸翻的那辆汽车(38414号)/团后勤处长胡德国提供。</b></h1><p><br></p> <h1><b>  </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3月5日,军委下达撤军命令,东线各部队交替掩护撤退,3月16日撤回国境,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告一段落。</b></h1><h1><b>  79年对越之战对我影响之大,超过历次卫国战争,光就其惨烈程度就直逼朝鲜战争,尽管韩战我军伤亡将近60万人,对越只伤亡2万6千。但60万人多半伤亡于美军优良装备之手,我军对美步兵作战素质向来蔑视,对其战法也呈批判态度,事实上,志愿军当年赢得朝鲜战争胜利,一半靠志愿军优良的战斗素质、大无畏的献身精神,一半靠志愿军高对手一筹的战法。而美军始终没有很好的应对战术,更不要说从战法上超过志愿军。但对越作战,使得我军首次面对一个与自己曾经如此相似,不论是历史还是现实,不论是军事作风还是战斗素养,不论是意识形态还是人文思想。有人说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是最无法理解的,两个东方国家之间的战争是最血腥的。</b></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中越在79年的战争中让双方更真实的认识了对方,用血流成河来描述这场边境战争决不夸张,越正规军付出3万9千的伤亡,地方部队,民兵,游击队伤亡多少,这是未知之数,双方合计伤亡绝对在10万以上,从2月17日到3月5日,短短19天伤亡10万,日均5000人,可谓惨烈之极。</b></h1><p><br></p> <h1><br></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现在广西靖西县的岳圩口岸</b></h1> <h1><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b></h1><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中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回国第三天开始至10月份,我又参加了战后慰问烈士家属和处理有关事宜,</b><b style="color: rgb(1, 1, 1);">分别到了河南、山东等地进行慰问和善后事宜的处理,直到军队第三批干部转业。</b></p><h1><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b><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在部队期间,历任战士、给养员、司务长、副政治指导员等职务。在部队服役期间,曾5次受到484团和54军教导大队嘉奖。在苦与乐中渡过了近12年。在部队这个大集体、大熔炉里得到了大磨炼、大锻炼,为人生迈出了第一步。</b></h1><p><br></p> 参战纪念章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