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避暑之食避

李颖宏-新疆

<p class="ql-block">  西域,自古以来都是苦寒之地,也是朝廷发配和流放之地,对此,历代诗人都有不同的描写。比如岑参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再比如李白的:“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p> <p class="ql-block">  由于西域冬日大寒,所以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为主,比如清炖羊羔肉、羊肉焖饼子、羊肉抓饭、风干肉抓饭、马肉纳仁、过油肉拌面等等、等等。这些饮食尤其在秋冬季节不可或缺,俗话说:秋贴一层膘,寒冬少层袄。有别于新疆的冬日严寒,新疆的夏日又极尽炎热。那么,新疆人用什么食物来消解酷暑呢,听我一一道来。</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是天选解暑食物:西瓜、甜瓜、西红柿、黄瓜……</p><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父亲单位每到夏日,高温补贴必是两麻袋西瓜。那时候是没有冰箱的。早上起来先洗好一个西瓜,把它放在水缸里,中午天热的时候,把它捞出来,一般是不切牙的,直接一劈两半,拿勺挖着吃。甜凉入口,暑气立消。而新疆人又以好客著称,走家串户,茶还没上,红沙瓤的西瓜已经端上来了,这也是新疆虽热,但中暑的人却很少的一个重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  上中学的时候,三爷爷家在红旗农场,一个靠近沙漠的“国营农村”。农场有种植和收购指标,三爷爷家就有了一大片红花地,每年夏天光靠自家人是采摘不过来的,就请人。摘红花很辛苦,早上天不亮起床,晚上天擦黑回家,一天都顶着大太阳。所幸,红花地旁边三爷爷种了一片甜瓜,沙漠边缘的甜瓜尤其甜,瓜水弄到手上,抓哪儿粘哪儿,不亚于502。午饭时分,摘个甜瓜,刨掉瓤籽,将随身带来的风干馍馍泡进去……那种甜冽,那种酥脆,多年以后,犹是魂牵梦萦。</p> <p class="ql-block">  西红柿和黄瓜属于蔬菜类,可生吃也可凉拌,尤其是和青辣椒切在一起,撒点盐,再倒点酱油、醋,那就是早餐精品,下酒的极品。</p><p class="ql-block"> 除了这些天选果蔬以外,新疆人还有好多自制消暑食品。其中,又以三凉为最。</p> <p class="ql-block">  三凉是新疆人对凉面、凉皮和凉粉的统称。三种夏日美食制作工艺各不相同,口味却都差不多。</p><p class="ql-block"> 凉面也叫黄面,当地维吾尔族人叫它“赛热克阿希”。用碱水和蓬灰和面,拉成细丝大火煮熟,捞出后抹油放凉,一盘柔韧耐嚼,面色黄亮的凉面就此成型,再配以豆芽、黄瓜丝、香菜……用油泼辣子、蒜汁、蛋羹等精心调制的卤汁当头一浇,若是再配几串烤肉……</p> <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暑气渐消,约三五好友,寻一处树荫下的餐桌,一盘黄面、几串烤肉、啤酒无数,那就是消暑解乏的高光时刻。</p> <p class="ql-block">  凉皮的做法较为复杂,先要和面,再反复洗面,把洗好的面水调制好上锅蒸,看到黄亮透明的面饼就可以出锅了。切成拇指宽的长条装盘就可食用,它的吃法和黄面一样。新疆人吃凉皮、凉面喜欢兑起来吃,但凡听到“老板,来个两掺”的必定是新疆人,凉皮软糯,凉面精到,凉皮雍容,凉面俊朗,两者拌在一起,犹如游龙戏凤 ,看一眼就食欲大增,尤其是天热到没有食欲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  新疆凉粉一般是土豆粉,用土豆里的淀粉熬制而成。土豆粉较其它淀粉更清亮,更透明,更劲道,嚼起来更有嚼劲。具有筷挑不断,弹力十足的特性,再配以新疆独特的酸爽卤汁,那绝对是消暑必备,夏日必吃之极品。</p> <p class="ql-block">  新疆还有两款夏日消暑饮品值得一提,一款是新疆特有的雪花凉,另一款也是新疆特色土酸奶。</p><p class="ql-block"> 早年没有冰箱的时候,夏日里经营雪花凉的商户需要在冬日里储藏冰块。等到盛夏时节,就从冰窖里取出冰块,放在一个大桶里。大桶周围用棉被包裹,防止散热。桶里加入凉开水,用蜂蜜、蛋清、食用色素等加以调制。雪花凉半冰半水,颜色有红有黄,盛入透明的玻璃杯中很是诱人,尤其是孩子们的最爱。</p> <p class="ql-block">  土酸奶的“土”是家制的意思。经营酸奶的人家,头天购置鲜牛奶或挤出自家奶牛的牛奶,烧开后加入酵母发酵。第二天早上,浓稠白亮的酸奶就好了。卖酸奶的大都有自己的地方,或在街角的树荫下,或在公园的阴凉地。摆一张小桌,配几把小櫈,一罐白砂糖。有喜欢喝原味的就直接用勺挖着喝,觉得口味太酸就加两勺白砂糖。摇着小扇,谈着天气,品着入口即化的酸甜,心情在不知不觉中平复,暑气在无声无息中消退。</p> <p class="ql-block">  新疆人不能久别新疆,别的不说,只扎根在这片土地的美食记忆就改变不了。有好多远行的朋友打电话回来,说不了两句,就是新疆的各种美食,隔着千山万水也能清晰感觉电话那头的情切。东坡被贬闽南留下一句自解的诗句:日啖荔枝三两只,不辞长作岭南人。如果他来到今日的新疆,不知他会留下咋样的传世佳句。</p> <p class="ql-block">所有图片均来自百度图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