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盛夏天,教师培训不等闲——记云南希望工程乡村教师培训计划2022年黄思烈乡村教师培训班点滴(第四天)

动动

上午篇 <p class="ql-block">  元江县甘庄中学校长杨亚萍以“领会课标基本精神 深入推进教学改革—怎么让新课标引领教学新变革”为主题,向我们分享了新课标下的教学新变革。</p> <p class="ql-block">  杨老师从三个大方面分享:</p><p class="ql-block">一、了解义务教育新课标</p><p class="ql-block">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背景。</p><p class="ql-block">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方向与意义。</p><p class="ql-block">3.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标准修订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突破。</p><p class="ql-block">5.义务教育课程标准6大核心变化 。</p><p class="ql-block">6.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在什么地方?如何实现?</p><p class="ql-block">7.义务教育“新课标”向教师提示了四件事。</p> <p class="ql-block">  二、新课标带来的新教学</p><p class="ql-block">1.深化教学改革。</p><p class="ql-block">2.学习逻辑=生活逻辑+学科逻辑。</p><p class="ql-block">3.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p><p class="ql-block">4.学历案。</p> <p class="ql-block">  三、以新课程精神持续深化教学改革</p><p class="ql-block">1.通过新课标,重新定义学习目标。</p><p class="ql-block">2.通过新课标,以作业设计撬动新课标教学改革。</p><p class="ql-block">3. 通过新课标,教学应该这样跟着变</p><p class="ql-block">4.通过新课标、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p><p class="ql-block">5.通过新课标、需要“新”的教学与评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杨老师和学员的互动</p> <p class="ql-block">  在新课标引领教学新变革的背景下,杨老师的分享无疑让如饥似渴的学员们收获满满。新课程标准像石,敲出星星之火;新课程标准像灯,照亮夜行的路;新课程标准像路,能引我们走到黎明。只有跟着新课标的方向前行,我们才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p> <p class="ql-block">  元江县民族中学高级教师、教科室主任许灵老师以“做一个幸福的老师”为主题,分享了从教22年来积累的丰富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经验。</p> <p class="ql-block">  首先许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优秀不是与生俱来,更不会一蹴而就。许老师让我们知道,工作之初的认真与细致能让人的专业能力迅速提升,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p> <p class="ql-block">  其次,优秀的教师更应该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许老师通过自己带队管理年级、管理班级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除了要注重团队合作,更需要倾注爱心与温暖,在许老师的带领下,元江民族中学教师无私奉献,学生爱校如家,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p> <p class="ql-block">  接着,许老师给大家分享了管理学生的经验,强调纪律、鼓励、和培养得力的班干部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具体可行的做法。最后,许老师还指出教师不断学习和阅读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许老师的讲座具体详细,值得所有教师认真学习与思考。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相信有了专家们的指导,有了前辈们的带领,青年教师们将迅速成长,扛起振兴元江教育的重任,为全县教育事业贡献力量!</p> 下午篇 <p class="ql-block">  教师因学习而精彩,因交流而进步。“ 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教学能力,实现资源共享,营造良好的教育教研氛围。</p><p class="ql-block"> 7月21日下午,学员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本次培训的学习心得体会。本次小组讨论交流在各小组长的主持下有序开展,十一个小组的教师们都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与启示。从各位老师的分享中,能看出老师们的进步与成长。 </p> <p class="ql-block">  讨论就是交流和理解,每一次有效沟通讨论都将取长补短。</p> <p class="ql-block">  “生命是一条河,需要流动,需要吸纳”。此次的交流讨论,教师们结合自身实际,精彩发言,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收获满满。每一次学习是一种收获与成长,也是一次思想与心灵的碰撞。通过此次培训,教师们表示今后,一定会在一次次的学习交流中博采众长,吸取精华,提升自己;在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磨练的过程中更快乐地成长,进步!</p> 才艺交流篇 <p class="ql-block">  本次才艺交流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教师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和专业业务水平,同时也为教师们学习交流搭建了互动互学的平台,充分展示教师的艺术魅力,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全面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p> <p class="ql-block">  才艺交流在第十一组老师们的《我和我的祖国》合唱声中拉开序幕。</p> <p class="ql-block">  第九组老师的诗朗诵《读中国》带着大家一起领略中国独有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第六组老师们的舞蹈《星船》,让生命的魅力在舞台绽放,释放心中的激情。</p> <p class="ql-block">  第四小组的老师们演唱的歌曲《元江》,带着我们大家感受了元江的风采,也唱响了青春奋斗的旋律。</p> <p class="ql-block">  第三小组老师的诗歌朗诵《载着使命前行》,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光荣的教师,沉重的负担压在我们的双肩,纵使再苦再累,我们也要挺直脊梁,站稳脚板,载着使命前行。</p> <p class="ql-block">  第十组表演的小品《幸福》,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幸福?<span style="font-size:18px;">幸福是国泰民安,幸福是老师看到学生取得进步时的欣慰,幸福是病人重获新生的喜悦。</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二组老师们的歌舞串烧《班主任们的开心战线联盟》,用<span style="font-size:18px;">优美的舞姿、跳动的旋律、动听的歌喉仿佛在诉说着三尺讲台,争朝夕,元江教育在开创、在拼搏、在奋进,谱写教育的新华章!</span></p> <p class="ql-block">  诗意中国,源远流长。有王安石“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的悲悯,也有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眷恋。我们的奉献和执着未曾改变。素指轻抬,拨响琴弦,第五组老师的古筝独奏《明妃曲》,用经典照亮前程。</p> <p class="ql-block">  第七组老师们的民族时装秀《魅力哈彝傣》,<span style="font-size:18px;">让我们看到了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传统服饰的靓丽。</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一组老师们的歌舞串烧《德育者的阳光•力量》展示了班主任们严肃外表下的阳光与激情。</p> <p class="ql-block">  锅庄舞意为圆圈舞,表达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八组老师们的团结锅庄舞《丽江三部曲》,<span style="font-size:18px;">跳出力量,跳出团结,跳出创新。</span></p> <p class="ql-block">  展示中,教师们以唱歌、舞蹈、朗诵、小品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展示了她他们乐观自信、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精彩的表演赢得场下阵阵掌声。老师们精心准备,各显神通,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p><p class="ql-block"> 舞台上老师们用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喉、彰显了教育人的青春与活力。人人有舞台,大胆去参与,展教师风采,做师德表率,我们在行动!</p> <p class="ql-block">编辑:徐静</p><p class="ql-block">图文:朱冬艳、白君嫄、普应艳</p><p class="ql-block">初审:马会花</p><p class="ql-block">终审:李虹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