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洋,南方“天空之镜”

雨心

<p class="ql-block">  东海洋,位于建宁县双门石与泰宁县峨眉峰之间的高山腹地,海拔1500米,面积1200亩,是中国南方最典型、面积最大、结构最为完整的中山沼泽湿地。四周青山环抱,绿树葱茏,大小十几个湖泊沼泽,水草丰茂,水质晶莹澄澈,水面像镜子一样,倒映着青山绿树、蓝天白云,水天一色,呈现出如同高原湖泊“天空之镜”的旖旎风光。</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驱车六十多公里到达峨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踏入东海洋这片人迹罕至的静谧之地。</p> <p class="ql-block">沿着盘山公路盘旋而上,远远就能看见峨眉峰山顶耸入云端的气象雷达塔。</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寺庆云寺,座落于峨嵋峰兜率岭,始建于宋代,是慈航法师剃度出家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古寺遗址保存完整的半月形箭池、方井和古柳杉群。</p> <p class="ql-block">  黄峰岩是仅邻峨眉峰的一座千米高山,山顶有大面积巨石阵,是摄影爱好者常去拍摄风光大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黄峰岩巨石阵</p> <p class="ql-block">  从黄峰岩下来,回到别墅山庄,有平坦的机耕路折往东海洋。走在这条绿意盎然的山路上,浓荫夹道,山风徐拂,阵阵清凉沁入心脾,丝毫感觉不到署夏的炎热。</p><p class="ql-block"> 下一站,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东海洋。</p> <p class="ql-block">  这次是我两年来第三次到东海洋。第一次是从大田乡新坊村出发,翻越美人峰的十座姐妹山和双乳峰,过双门石平溪隘到东海洋,历尽艰辛,完成一次战胜自我的挑战;第二次从溪源乡茶坑出发,绕经黄峰岩、东海洋,在杜鹃啼血的春天,寻找史志记载的海云岩,走完穿越历史古道关隘的完美环线;今天再次来到这里,时值盛夏,景物殊同,除了尽情领略高山湿地秀美的自然风光,我也更加关注在这方净土自然自在生长的花草树木。</p> <p class="ql-block">  见过南方的“天空之镜”吗?这里没有风,没有涟漪,湖水清澈,平静如同一面镜子,纯净如同处子的眼睛。漫步湖边,如入云端,蓝天碧水融进眼里,美的令人心醉。水面映着身影,和山光水色融为一体,云朵仿佛触手可及。身临其境,心情会变得舒畅,心灵也如同清澈的湖水变得宁静、透亮,像蔚蓝的的天空一样辽阔、高远。</p> <p class="ql-block">  东海洋高山湿地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着丰富的植物资源,让我们张大眼睛,去发现山川大地此时此刻留在世间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东海洋湿地有世界最大数量的东方水韭种群数量,是峨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独特的珍稀物种。东方水韭属于石松类,是起源非常古老的水生拟蕨类植物,被公认为<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植物界的大熊猫,</span>属极度濒危的孑遗植物,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世界极度濒危植物——东方水韭</p> <p class="ql-block">东方水韭的生长环境</p> <p class="ql-block">东方水韭主要伴生植物:水毛花</p> <p class="ql-block">东方水韭主要伴生植物:黑三棱</p> <p class="ql-block">东方水韭主要伴生植物:武夷慈菇</p> <p class="ql-block">东方水韭主要伴生植物:睡莲</p> <p class="ql-block">  沼泽湿地,绿草如茵,此时能看到开花的植物还有绶草、钩突挖耳草、鼠尾草、野菰等。</p> <p class="ql-block">  上午在攀越海拔1600多米的黄峰岩时看到一株绶草,觉得很惊讶,这辽阔旷野里孤零零的一株绶草,迎风独立,孤芳自赏,没有一定数量的种群分布,它是怎样扎根这里并保持物种的延续?到了东海洋,看到湿地盛开着大片的绶草,我似乎明白了,这里才是绶草生长的乐园,风和飞鸟都有可能把它的种子散播到周围的山野。</p> <p class="ql-block">绶草,一种兰科植物</p> <p class="ql-block">  钩突挖耳草,植株矮小,花朵很小,用微距镜头才拍清它美丽容颜,像一个个穿着紫色连衣裙的小女孩,活泼可爱。</p><p class="ql-block"> 钩突挖耳草是狸藻科狸藻属的小草本,是一种食虫植物,不知道是怎么捕虫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真的好神秘。</span></p><p class="ql-block"> 它与同科属的短梗挖耳草的区别在于喉凸具2个钩状凸起。</p> <p class="ql-block">钩突挖耳草,植株矮小,花朵很小,用微距镜头才拍清它美丽容颜,像一个个穿着紫色连衣裙的小女孩,小巧精致,活泼可爱。</p> <p class="ql-block">鼠尾草</p> <p class="ql-block">野菰</p> <p class="ql-block">紫萼</p> <p class="ql-block">一种天牛,全身黑白斑点</p> <p class="ql-block">  峨眉峰林下发现两种兰科植物,一种是斑叶兰,常见。另一种刚抽生出细长的花葶,还没开花,初步判断是舌唇兰属植物。</p> <p class="ql-block">斑叶兰</p> <p class="ql-block">一种舌唇兰属植物</p> <p class="ql-block">  高山区的野百合花期来得晚一些,在峨眉峰庆云寺和黄峰岩巨石阵都能看到正值盛开的野百合,而在峨眉峰海拔1700米附近的山顶看到几株荞麦叶大百合,着实让人意外,粗壮的花葶上已结出几个长圆形蒴果。</p> <p class="ql-block">野百合</p> <p class="ql-block">荞麦叶大百合</p> <p class="ql-block">  在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前往峨眉峰途中,看到一位妇女在路旁采集草药,急忙停车,问采的什么草药,说这种草叫“六月花”(地方口音),夏天煮水喝,清凉解热,白色花穗晒干后做擂茶饮用。我摘下一小枝花穗用手指揉捻,一股浓烈的植物芳香扑鼻而来,闽西北地区常吃的擂茶有一种特殊的香气,原来是用这种植物作为原料。&nbsp;</p><p class="ql-block"> 查阅《建宁中药材植物图册》,这种植物学名奇蒿,别称刘寄奴,当地人俗称“六月霜”。在成千上万种中药材中,这是唯一一种以皇帝小名命名的植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中药刘寄奴名字的来历:宋高祖刘裕,小字寄奴。微时伐荻新洲,遇一大蛇,射之。明日往,闻拆臼声。寻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于榛林中捣药。问其故。答日:我主为刘寄奴所射,今合药傅之。裕目:神何不杀之?日:寄奴王者,不可杀也。裕叱之,童子皆散,乃收药而返。每遇金疮傅之即愈。人因称此草为刘寄奴草。</p> <p class="ql-block">刘寄奴,溪源叫六月雪,泰宁叫六月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