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汾阳‖冯恩启:汾阳青堆村考察简记【二】

汾州文化

<p class="ql-block"><b>前言</b></p><ul><li>2022年6月5日,本文作者冯恩启 、 汾阳雕塑家王文明 、 平遥红色文化研究专家梁继国,在肖家庄镇文化站长冯俊海的带领下,走进汾阳市肖家庄镇青堆村考察并走访了村退休教师张智,文化爱好者张文魁先生。淡茶茗香,师院清静。我们在温和的气氛中,谈论着青堆古村镇的今朝往昔。好多东西没了,好多东西诞生了,这就是历史。我们不能忘记过去,我们也不能满足现状。传承使我们的使命更加伟大,也使我们的责任更加艰巨,谁都如是说......</li></ul>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b></p><ul><li> “ 湖光潋滟泛莲荷,欸乃渔郎惯此过。笛韵吹残红蓼岸,橹声摇出锦鳞窝。狂歌明月间愁少,放浪扁舟适兴多。蓴菜鲈鱼供一醉,掉头归去卧烟蓑。” 这是北宋治平(公元1064年一1067年)年间,通判汾州的赵瞻写的一首《文湖渔唱》的诗篇。被贬汾州的赵瞻,苦闷而无聊。一天,他骑马出城来到文湖。他放眼望去,烟波浩渺的文湖,一眼望不到边。波光粼粼的湖上,漂浮着翠绿的莲叶,白色的荷花。荷叶托花笑,渔郎摇橹来。笛声和着桨橹扬,红蓼荡出锦鳞窝。一片文湖水乡的风光美景,让赵瞻心情舒畅,烦恼尽散。他在湖边狂歌奔跑,他在月下放浪扁舟。莼菜加鲈鱼,再饮一坛汾州美酒。醉卧烟蓑,不胜湖景。</li><li> 潇洒的诗人, 迷醉在文湖水乡。千年前的那一天,那一晚成就了政治家、诗人赵瞻《文湖渔唱》的千古绝唱。而富有传奇色彩的青堆村所在的绿洲高地,就位于文湖东岸。作为汾州古八景的《汾水行宫》、《文湖渔唱》无论是人文景观,还是自然风光,都成为了汾州地域最美的文化符号,入史入诗,深入人心。而作为汾水行宫、文湖渔唱这一风景区内河湖相连处的青堆绿洲,也一定是人们远离官府,逃避徭役,打鱼晒网,开荒种地,最早最多聚集的地方。隋帝行宫湮没,汾水东徙,文湖干涸,消失在了历史深处,但青堆古镇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以其自身的勃勃雄气,开放包容的姿态,逐步成为汾阳东部姓氏众多,人口繁茂,窑楼林立,门楼巍峨、寺庙环绕的古镇大村。</li><li> 据《古镇青堆村志》记载:远代传说的姓氏一一辛家井、王家街、李家庙,代代传颂着辛、王、李三姓,始有定烟的开端,畅叙了三姓人家,立庄园、掘井忙、建街巷、始有庙,方循道的罗曼史迹。传说和记载中的十五个姓氏中:辛、曹、陈、常、董、齐、申七个姓氏,至今村户册中没有此姓沿袭。王、李、田、杨、任、吕、庞、樊八个姓氏村户册中均有此姓,但属同姓不同宗。传说中的李姓籍居古镇,年代久远,繁衍50多代,家庙两隅,祖坟两处。第五十八代孙李庆山,1958年,居住太原,最后一个李氏后袭,离开故居。</li><li>1990年人口普查:全村1668人,姓氏71种。</li><li>2000年人口普查:全村3012人,姓氏70种。</li><li><b> 本村各户主姓氏: </b></li><li>赵田孙李、周武郑王、冯陈诸魏、郭傅韩杨、</li><li>樊秦侯许、何范吕张、史贺段郝、汪贾宋庞、</li><li>杜翟任胡、文刘冀梁、 蔚寇薛岳、崔曹独常。</li><li><b>在册人口姓氏:</b></li></ul><p class="ql-block"> 孔于邓雷、闫罗麻裴、苏靳姚温、</p><p class="ql-block"> 孟毋邵苛、和席甄尹、马白牛羌。</p><ul><li> 从众多资料可以看出,几百年来,来自不同地方的人,或迁徙、或逃难、或打工、或经商、或求生...移居古镇,开垦荒野,熬制土盐,繁衍生息直到兴旺发达。不同的族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这片土地上,互为济困,和睦相处,共同生活,在漫长的古镇发展史上,创造着他们想要的生活,建设他们的村庄家园。生动事迹入史进典;杰出人物刻石入谱,辉煌了汾河文明,光耀了古镇历史,无不让人喜爱与感动。</li><li> 人是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乡村振兴,首要任务就是人口的振兴。</li></ul>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b></p><ul><li> 在青堆古镇有两位郡马爷,不仅家谱有记载,郡马爷也成为了古镇人茶余饭后,喜欢谈论的话题。《张氏族谱》记载:“张氏头户第七代传人张守定,袍芴乌纱(仪宾官郡马)。仪宾,全称应为宗人府仪宾,是明朝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夫婿的封号。张守定生于明景泰年间,明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招为郡马。成为皇亲国戚。村人传称红袍爷子。他生五个儿子,仅留四子张复辉在青堆古镇村建郡马府第。张守定曾孙张进元(张氏11代传人)考取功名后,于万历年间也招为郡马。现有明万历29年庆城王府的奉碑碎块。</li><li> 郡马府院位于小东门街中段路北。院落坐北朝南。正院面阔五间,为四合窑楼院。偏院面阔三间,场院宽敞。整个院落,气势磅礴,富丽堂皇,彰显者郡马府邸的荣耀与辉煌。门匾书“耕读传家”。这个门匾据说不是原匾。郡马府院低于街道一点三米多,但雨水再多,都不能淹上进门台阶。村人传说,院内大概隐藏着地下排水道。</li><li> 除郡马府外,还有一座“岁进士”院。它位于村“棉线弯”街的第一弯路南。在宅第的街门上挂着一块清道光皇帝御笔“岁进士”牌匾。这是皇清敕授修职郎、岁进士张还元院落。院为四合两进院落。</li><li> 郭克军、郭克检使用的古建院落:青堆郭氏宅院,位于汾阳市肖家庄镇青堆村南街中段。始建年代不详,按现存建筑特征判定为清代遗构。院坐北朝南,原为二进院布局,现仅存二进院。南北长34.8米,东西宽21米,占地面积731平方米。中轴线上现存倒座及正房,两侧存东,西厢房。倒座为砖券窑洞五孔,明间为院门,院门外侧嵌石联一楹,内容为“莺鸣宝树灵通地;桂植芝庭秀属人”。正房为砖券窑洞五孔,明间前设单坡悬山顶抱厦,门窗均为砖券圆拱形。东西厢房均为砖券窑洞三孔,明间改为砖砌门,次间为砖券圆拱形窗。</li><li> 张维旭使用的张氏院落:青堆葫芦肚8号民居,位于汾阳市肖家庄镇青堆村葫芦肚8号。创建人及始建年代不详,按现存建筑特征判定为清代遗构。院坐北朝南,原为二进院布局,现仅存二进院。南北长33.4米,东西宽20.8米,占地面积695平方米。中轴线上现存院门及正房,两侧存东、西厢房,东南角存窑洞二孔(后建)。院门为砖雕垂花门,外檐设单昂三踩斗3攒,拱眼壁雕饰人物,各枋上雕草龙、花卉纹饰。正房为砖券窑洞五孔(两梢间小),窑脸及门窗改造,明间前设单坡悬山顶抱厦。东西厢房均为砖券窑洞三孔,门窗均被改造。</li><li> 张美兰使用的张氏院落:青堆张氏宅院,位于汾阳市肖家庄镇青堆村南街37号。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民国期间建筑。院坐北朝南,属三进院布局,南北长55.5米,东西宽18.4米,占地面积1021平方米。中轴线上现存倒座及正房,西侧存一进院、二进院及三进院西厢房各三间,东侧仅存三进院东厢房三间(均为单坡硬山项)。倒座面宽五间,进深三椽,单坡硬山顶;东梢间为院门,外设单坡悬山顶抱厦,檐下设装饰性斗拱3攒。正房面宽五间,进深三椽,单坡硬山顶,布灰简板瓦屋面:前檐设廊,平身科每间设荷叶墩1枚;明间设砖券圆拱门、门顶设六角形窗,两次间设砖券扇形窗,两梢间设砖券扇形门窗。</li><li> 这些明清时代的豪宅大院早已残破不堪,院里杂草丛生,青苔覆瓦,晦暗的雕梁,腐朽的画栋,坍塌的灶台,空寂的房间,锈锁残门外,鼠洞过墙来。让人不免心生凄凉,酸楚哽喉。 要是当年建房主人,看到如此景象会有何感想?</li><li>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奋斗的价值是什么?忽想起网上一诗来拭泪:残门锈锁久不开,灰砖小径覆干苔。无名枯草侵满院,一股辛酸入喉来。忽忆当年高堂在,也曾灶头烧锅台。恍觉如今只行影,故乡无人诉情怀。居它乡,几十载,重归故里似客来。门口空留教子棍,如今难入双亲怀。</li></ul>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三】</b></p><ul><li> 书诗一首以表情怀:隐隐窑楼入梦残,萋萋古道野花闲。青薹多少风流事,尽付渔樵对笑谈。一座古镇就是一本厚厚的书,当你真正领略到它深邃的文化内涵时,你才能感受到它的博大与伟岸。一条街巷、一座磨盘、一座宅院、一口水井、以致一座寺庙、一块田地都有说不尽的故事与传奇。</li><li> 古镇冰冷的碑石,记录着生命的鲜活与温情。院落精美的雕刻,寓意着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走在古镇的土地上,我们感到踏实,也感到满足。历史的风吹过汾川,也吹过田园。浩浩荡荡,萦耳回环。似乎在吟诵着青堆古镇英才张立德精美的青堆《古镇赋》华章:</li><li> 上古苍天,造汾水于太行、吕梁之间。乘母亲河之源,宗祖追泽而安。饮水繁衍,因水而欢。古镇循律,择汾为畔,自古来考,可溯汉魏甘露为端。始祖不详,原姓无鉴,有记可明,时流已千年。故曰:青堆古镇,千年之久,名不虚传。汾邑青堆,悠悠史长,地灵人贤。鼎盛之时,高楼耸立,街比棋盘,五门相对,五庙相间,集会相随,商贾相镕。此乃“西河沙荆”之茂,古镇繁荣之象也。</li><li> 自古以来,和于文笃,盛于士人。由风水筑台而有誉;从远涉占地而自居......</li><li><b> ——2022一7一20</b></li></ul> <ul><li>本文参考书《古镇青堆村志》 。 总编 杨宝宁 (发起人) 李会军 张立德 主编 杨宝忠,张型 编委 田润发 李会军 杨宝宁 杨宝忠 张型 张立德 秦富贵 编审 武福长 武晓东 网排 张自君 张薇 郑伟张佳慧 校对 张如海 张全伟 王春雷</li></ul> <ul><li><b>作者简介:</b>冯恩启,网名神龙。汾阳市政协特聘社情民意信息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诗词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诗词》月刊编辑。大型诗集《黄浦江诗潮》、《上海滩诗叶》任常务副主编。汾阳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汾阳三晋文化研究会古建保护、红色文化专委委员、汾州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中华神龙文轩作家群主。汾州文史论坛群主。在百度输入山西冯恩启可搜索查看部分诗文作品。</li></ul> <ul><li><b style="color:rgb(237, 35, 8);">灵石闲云野鹤留言</b></li><li>汾阳冯恩启(神龙) </li><li>月盈窗,风满院,汾河小亭,望断信使燕。近看吕梁青堆面,古建临门,更忆文友情。</li><li>文笔塔,汾阳县,一缕朦胧,淡若云烟串。昨夜星辰来往变,相伴寒灯,又理文史卷。</li></ul> <ul><li><b style="color:rgb(237, 35, 8);">平遥侯敏信留言</b></li><li>赞恩启(神龙)</li><li>恩启本是文化人,文史研究立新功。</li><li>资料丰富体力行,挖掘史料多论证。</li><li>辛劳汗水处处滴,汾平介孝有威名!</li></ul> <ul><li><b style="color:rgb(237, 35, 8);">欣赏视频村落飘香,文友考察情谊悠长,有缘相遇难能可贵,互相支持祝愿吉祥!——新媒体</b></li></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