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编辑:闲庭信步<div>时间:2022·07</div> <div> 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座落在风景优美的长江之滨,北临滔滔大江,南倚风光秀丽的黄山和"莲花佛国"九华山。南方有嘉木,皖南胜地自古出产好茶,是古今诸多名茶的原产地,蜚声中外的"祁红"茶就出自此地。<br></div><div> 润思祁红,前身为中国茶叶公司贵池茶厂,成立于1951年,作为欧洲市场的主要祁红供应商,拥有70年不间断出口欧美形成的品控优势。目前拥有13个欧盟备案的出口茶基地,从茶园到茶杯,体系成熟可追溯。2003年整体改制后,沿用“润思”商标,并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目前在国内有300多家润思祁红经销商,是祁门红茶的领军品牌。<br></div> 厂区被一片绿色笼罩着,参天大树高耸挺拔,尽情地舒展着枝叶,一片片绿叶遮住了火辣辣的太阳。绿色跳动的空隙,闪露出一幢幢精美的“苏式建筑”,这是那个特殊年代的风格与标志。<br><br> 1951年贵池茶厂全体人员合影照片。 池州祁红茶精制技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光绪年间,形成于皖南地区的祁红茶创制成功之后,主要外销销往西方国家,为达到整洁美观和外销船运时茶叶体积减小的目的,祁红茶有了精制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池州祁红茶的手工精制技艺日臻成熟并基本固定成型。 <div> 老茶厂内 古老的青舍木仓,国内现存唯一的木质联装祁门红茶生产线,文物级厂房、文物级设备,润思祁红的厂区,是中国茶界现存唯一的“活的祁门红茶博物馆”,即将被打造成“世界三大高香茶国际博览园”。<br><br></div> 祁红木仓又叫老毛茶仓库,其历史可追溯到1950年,建筑风格规整、严谨、牢固。<br>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内部设计:房顶、四壁、隔断、地板均采用大兴安岭东北松锯板,外仓分成12个既独立又并联的内仓。尺寸标准、跨度统一、立面简洁。<br>这里贮藏过出口英国皇室的皇家祁红,还贮藏过毛泽东出访苏联时带去的国礼祁红。<br> 茶仓虽旧,但她是中国茶叶界现存最古老、规制最高、目前仍在使用的红茶储藏木制仓库。<br><br> 老茶厂车间是共和国初期工业建筑的佳作,承载着源自1915年祁红创始的工艺传承,是农产品转向国营化生产的见证物。车间内部采用大跨度设计,完全由56根空心廊柱支撑,形成无隔断墙的柱网空间,廊柱中空,还便于雨天排水,至今仍有建筑学借鉴意义。 一面坡顶为垂直的玻璃墙与斜坡之瓦面组成,顶部天窗一律北向,既减少了夏季日照热量,又保证了均匀的自然光线,便于制茶品质的稳定。 池州润思红茶制作技艺整个作业流程大致包括投料付制、毛火烘干、取料(破碎、毛筛、抖筛)、筛分(园筛、紧门、撩筛)、风选、拣剔、清风补火、拼和匀堆、成品装箱等十多道工序,这一科学完整的工艺,是制作纯正祁红茶的品质保证,对祁红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有着独特而深远的意义。 在全球茶叶市场中,红茶消费占75%。1915年,祁门红茶赢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声名鹊起,被誉为“红茶皇后”,并因此演绎出了风靡欧洲的英式“下午茶”。 <br> 这里是老茶厂手工拣场。也是“精制工艺”阶段的生产场地,采用的是双层木梁结构,下层空间宽敞,四壁是高大的玻璃窗,采光明亮。中间用拼接好的木条斜撑,尽显结构的轻盈,简洁内敛,有一种装饰性的美感。斑驳的白墙、老式的吊灯和风扇、厚重的拣板和条凳,让人有一种怀旧的历史感。<br> 2017年12月,贵池茶厂老厂房和大庆油田工业建筑群、茅台酒厂酿酒工业遗产群等16个工业遗产项目一起,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工业类目,这是中国茶业界的唯一入选,成为中国茶行业最宝贵的历史记忆。<br> 在休息室,主人沏了一壶红茶过来,倒在透明的玻璃杯里,汤色红艳明亮,一股兰花的甜鲜香气扑鼻而来,令人沉醉。<br> 茶厂的生态环境保存良好,走访厂区时无意间发现树上玩耍的两只小松鼠。 {二} 老茶厂物象艺术空间展览<div><br></div><div> 老茶厂近期在厂区内,聘请当代艺术家们搞了个物象艺术展览,本次展览由北京艺术家刘玥、吴旭、刘殊滢等历时103天创作策划,是池州市首个基于工业历史文化的艺术创意展览。展览以“万物并作·大象无形”为主题,利用国润茶业旧厂房建筑,将工业文化展示、生产设备展览、科普知识展示有机结合为一体,浓缩了池州市茶叶文化发展历史。<br></div> 这次老茶厂展出的汪满田村的鱼灯,以光绪年间轧制的那种长七米的鱼灯为原型。“以鱼化龙”的意向,将深山中的非遗鱼灯请回到了紧邻长江的祁红老茶厂中。 传统的鱼头上的“王”字,侧变为“贵池茶厂”的“贵”字。 鱼灯“阿贵”,在艺术家刘玥的改装下,在非遗一成不变的“文化福尔马林浸泡液”中,又经浣洗,以全新的形态展示于人前······<div> 非遗改造,以鱼灯为例,可以旁通到祁红茶。传统符号,经过现代生活意向的活化,才能化成现代元素,融入更多人生活,化为新符号。</div>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齐山,池州市区的文化名山,历史上的一些名人墨客在山上留下的墨迹,摩崖石刻的拓片也被艺人们呈现于展览之中。 这些拓片藏在展览的观展路线中,若稍微驻足,便可以看到茶厂的空间,显得格外恢弘。 “支配我们的那个过去,可能不是生物学意义上保存下来的真实的过去,而是我们对过去的映像。”<div>——乔治·斯坦纳{蓝胡子的城堡}</div> 祁红风味群像写生。 这些九十年代留存的,出口外贸茶箱上映照的每一个人,共同促成了祁红经典风味的延续,其中不乏父辈就参与了贵池茶厂的组建,至今还生活,工作在其中的茶厂二代甚至三代员工。老厂留存的克制,节俭,低调,内敛的人文风貌,都写在每个人的表情中。是他们,以日复一日默默的坚守和持续不断的保持,让今天的我们仍旧可以品尝到文字中描述的祁红经典风味。<div>他们保存和制作了祁红,保持和延续了天真,保护和经典化了皖南山间的草木芳华。</div> 对时间与文化价值敏感的一群人,<div>找寻厂中荒弃的物品,由其质感特征,</div><div>重塑茶之外的可能性。</div><div>他们有策展人.建筑设计师.美学研究者.</div><div>茶研究者.艺术家······</div><div><br></div><div>但无一例外都尊从了贵池茶厂原本惜物的属性,</div><div>在克制节俭的前提下,</div><div>创造属于祁红的多元答案,即为百德纳物。</div> 注:部分文字摘自网络及展览解说词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