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转业——就是一切从零开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今年是父亲转业到河北省保定市44年了,回顾转业时的经历很难忘,到地方一切从零开始的滋味真不好受,全家人的地方生活是坎坎坷坷,前进路上困难和烦事接连而至,使得你不断总结和学习,伤心过后继续前行,今天写这篇文章让我感慨万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1976年军队干部开始大批转业,我父亲是1978年8月转业,属第二批转业干部。第一批就让父亲转业,领导在谈话时父亲提出要回到老家河北省保定市,但第一批没有河北省安置指标,商量后决定再等下一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父亲在团里是职务不高资格老。师领导也了解和尊重父亲,转业一事上也给予照顾。第一批转业安置北方省份很少,多数都是在中南部省份。当时有北京籍的干部即按置不了北京,只能按置在离北京近的省份,如山西省山东省。1973年父亲探亲时就到保定市进行了考察,看好了两个单位,一是中国保定乐凯胶片厂招待所,二是保定市化工局化工仓库,工作轻,没有压力。转业前情况摸底填表时,在身体健康情况一栏里填了许多大病,身体没有没病的地方,只为能安排到轻松的工作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父亲不愿意留在四川省(包括重庆市),按条件也可以进当地干休所,嫌四川夏天太热,当地的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较慢,比河北有一定差距,虽然离开家乡几十年但还是习惯北方的生活,怀念家乡留念从小生长的地方,叶落归根。把我们子妹四人带回老家,全家都生活在一起,相互照应,享受美好幸福生活。 </span></p> <p class="ql-block"> 1978年8月上级批准转业,安置到河北省保定市化工局化工仓库工作,父亲很满意,多年的愿望实现了,参军打仗在部队工作几十年,终于可以回到家乡,有个安定的家了。当时我在成都当兵,对父亲办理转业手续前后的事不了解,听说安置费和差旅费发给的不少,父亲决定全家人坐飞机到北京,在北京玩几天,让母亲和弟弟妹妹看看首都,到保定后都好好工作和学习。</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弟弟己在四川省南充市部队办的工厂上班了,是塑料制品厂,在市里也算是一个好厂,上班的指标也是不好搞到,很快就要转为正式工人了,自已没有选择的能力和对未来的判断,也只能听父亲安排,放弃了这份工作随之转到保定</p><p class="ql-block"> 两个妹妹上学肯定随父母一起走,当时我和弟弟想留在四川省或重庆市是可以的。我和弟弟也都成人了,按现在人思想完全可以自我决定,自主选择去与留。当年如留下,就地工作和安家,这样比在保定我们的发展空间要宽多了,人际关系更广,避免了从零开始的过程,南方北方都有家人所在,城市发展和地方风情都能分享。</p> <p class="ql-block"> 到保定三个月后,父亲给我写了一封信,介绍了他工作单位的基本情况。信中说:仓库在市化工局领导下,业务由化工部分配和调拨物资出入库,单位经济效益很好,职工福利也好,库内有专用铁道线和专用站台,业务由保定车站货运调度室代管,特告诉我仓库配有吊车、平板汽车、货运汽车等,机械化程度很高。看完信后我非常高兴,父亲总算选了个好单位,我是汽车兵,复原后如分到这个单位一技之长就用上了。</p><p class="ql-block"> 过了几个月父亲又给写了一封信,这次的内容与上次大相反,全是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信中说:刚来只是看到的表面情况,现在对实际情况才了解。首先谈到人际关系的复杂,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没有人际关系什么事都难办。刚来人生地不熟,举目无亲,新上任领导工作所有人都不服,一股排外的风气,欺生架空你,工人不拿你当会事,工作很难开展,处处不顺。</p><p class="ql-block"> 最后告诉我面对地方这种情况,现在思想要有所准备,以免到时候措手不及,不是以前在部队想的那么好,那么简单。我也是很不理解,也想不通,这么反差这么大,在我的心里形成了一个迷芒。革命这么多年老干部,单位和社会应该重视和尊重,不应该欺负新来的,欺负外来的干部。</p> <p class="ql-block"> 我回到保定后才听母亲和弟弟说起父亲工作的一些情况,当时父亲是仓库副主任,抓后勤和保障工作,对工作按部队那一套管理,处处按规章制度严要求,对在工作中一些人常见而不起眼的小问题和小毛病抓住不放过,上班进行点名记考勤办法,工作有懒散现象进行严厉批评,自以为是对工作负责,但在地方特别在仓库根本不实际。</p><p class="ql-block"> 仓库就是个松散型的工作性质,有货出入库大家都忙,没工作就可以放松一些,这么多年都这过来了,主任和其他领导也从没有向父亲这样严管理不放忪。有些人对父亲很不满意,而这些人都有各种社会关系,知道你没有什么人际关系,领导里有人向局领导反映父亲不实情况,说一些坏话,加之父亲没有和领导班子人员搞好关系,特别是一把手在对待父亲工作上没起到好作用,最后市化工局决定免去了父亲的职务。</p><p class="ql-block"> 这样结果对父亲打击太大了,难以接受,但你和谁说清楚,谁又能帮你澄清事实。本来弟弟只望父亲能安排仓库上班,这样情况弟弟只有去应聘小印刷厂当司炉工。父亲被免职以后就当职工分配工作,个别人就讽刺说难听的话,明目张胆的调难父亲,特别是1980年仓库在市里新建住房分配事上,按事先定下的分房方案,我家应该分2个“2室一套”的房,房盖好后局领导插手分房,要房的多了,结果只分给了一套73平米3室房,我和弟弟都要结婚了,下面还有两妹妹,怎么住?他们不止一个地方有房,欺负新来的,在福利方面对父亲能少给就少给,甚至不给。</p> <p class="ql-block"> 我复原后也是一切从零开始,两代人举目无亲,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我80年12月复原,按安置政策两个选择:一是回入伍所在城市,二是迁入父亲转业的城市。选择随父亲迁入保定市,复原办理转入地方手续时,部队告诉让我先开接受城市的信函,然后才能办理迁入手续,告诉父亲后地方又说得让部队先开迁入信函,当时通信不方便,都是去邮局发电报为最快。为这事我比其他退伍兵晚走了5天。</p><p class="ql-block"> 1980年12月24日迁转手续终于办好了,告别了连队领导和战友,坐汽车去成都火车站,晚上乘从成都至北京的火车,看着远去的成都,离开了热爱的四川,不知以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心里很是杂乱。坐了近50个小时的硬坐火车到了保定车站。一下火车北方的寒冷有点不习惯,之前穿上的棉衣服有些抵档不住寒冷。早已在车站前等我的父亲前来接我,一见面感到很高兴。父亲通过熟人从化工一厂找了个北京吉普小车,行李装好上车就前往新家了。车驶向西郊远离市中心,家住在一片化工厂附近,傍边就是化工仓库,几排简易的平房,紧挨着公路边,没围墙和大门,20平一间房,我家三间,只见工厂烟囱林立,冒着黑烟白烟,天空一片灰萌萌,这就是当年工出发达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冬天的保定,寒冷刺骨,滴水成冰,偶尔下一场雪道路光滑,当年还没有“溶雪剂”,全靠环卫工人和各单位人员上街扫雪。大街上的行人都戴着大棉帽,骑车双手戴大棉手套,穿大棉鞋,自行车是主要交通工具,公交车线路很少。</p><p class="ql-block"> 保定地处华北平原,城市乡村一望无边,公路直而平坦,视野开阔。城市道路和街区方方正正,冬季农田里的麦子是唯一的庄稼,一片片的麦地被雪覆盖,己进入休眠状态,不怕人踏踩和车轮碾压。路边和公园里的树木已是干枝枯叶,没有一点绿色,公园里小河湖塘都冻冰了,与南方相比差距太大。刚到保定,人生地不熟,哪都去不了,只能呆在家里。父亲安排我在仓库做了3个月临时工,烧取暖锅炉,就等着分配工作,工作安排的结果决定一切。 我家离竞秀公园很近,园区在湖中央制作一个滑冰场地,刚复原也没什么事,弟弟晚上带我去学滑冰,租一双滑冰鞋1元钱,进场随便玩。去了几次学会了基本要领,能在冰上滑起来了。这就是冬季,从小在南方长大,现在己来到了北方,对这种转换有些新鲜感,但更多的还是不适应,必须有一种从零开始的思想准备,以后就要在这里度过一生。</p> <p class="ql-block"> 从零开始首先吃饭就得改变胃口,保定粮食供应标准60%是玉米面,40%是白面,我从小在南方长大生活,吃大米饭是每天的主食,面食都很少吃。开始学吃母亲用玉米面蒸出来的窝窝头,黄金色,但吃起来真难咽下肚,在嘴里来回嚼才吃下去,蔬菜也是秋天储存大白菜和罗卜之类的,咸菜每顿饭必有,其它的新鲜蔬菜也没有。</p><p class="ql-block"> 三月底退伍军人安置工作开始了,当时还是武装部负责这项工作,接到通知我和父亲就去武装部公示栏里看安置单位,只有一轻局,二轻局,一商局,二商局,水泥制管厂,省印刷厂等小单位了。父亲说回去商量一下下午来定。结果定下省印刷厂,下午去报名,一看榜上己报满了,赶紧报了一轻局,最后分到保定第一造纸厂保卫科,当门卫。我在部队就是汽车兵,在地方驾驶员也是很少的,但没有关系和熟人想在工厂和单位开上车是不可能的,父亲也是无能为力了。一年后放弃了“国营”工待遇,应聘到“大集体”运输公司开大挂斗货车。</p><p class="ql-block"> 当时听别人说好单位在公示前就内部安排完了,特别是有名的保定“八大厂”,都是央企国企,本厂职工子女优先安置,没关系根本进不去,哪年代单位和工厂招工有个规定:本厂职工子女、复原兵、接班者优先,效益好的工厂一家几个人在一个厂上班,生活过得很富裕,加上亲戚更多了,后来出现了工厂效益不好了,有的倒闲、有的转产,家庭经济收入受到很大影响,下岗职工也多。</p> <p class="ql-block"> 从零开始对父亲和我都是考验和锻炼,父亲在部队几十年,调动和搬迁地方也不少,从没感到有什么难处和不适应,没想到最后一次变动后会这么艰难。大院生活长大的我,随父亲一次又一次变动地方,每次都感到新鲜美好,没有接触过社会,不知道人际关系通吃。最后也明白和了解了,但就是学不会,也不想学。</p><p class="ql-block"> 一时间的苦恼不知向谁说,困惑和迷茫让我只能沉闷,又不能向父母表述,他也已尽力了,他更难。2000年我曾重游四川省重庆市,见到了许许多多的同学和战友,还有在当地安家工作的大院子女。他们工作家庭都很好,比我当时强多了,虽然当时潼南县经济发展要落后一些,但今天它是重庆市一个重点区了,从各方面发展都走在全国前列。</p><p class="ql-block"> 适应和转变是慢长的,有的能转变,有的就很难转变,从小交往的朋友感情深、有基础,工作中和社会活动中交往的朋友因工作关系、相互利益而建立,关系终止随之而散;从小在南方养成的各种生活习惯已印在身体骨子里,后来的环境是很难替代他。现在回想己经过去的事,也是一个自我总结,有困难不适应与自我也有关系,先天的条件不等于永远伴随,后天的努力也能一切顺利。当初父亲的决定也是有他的想法和道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地方工作主要看结果,不重视过程如何,抓大事松小事,重要的是看你工作成绩。工作、任务靠大家完成,人际关系和同心忇力很关键。以心换心,以理解换信任,以感情换动力。当年整父亲的头,我们子妹们看不过,但又无别的法,有时见到那个头及子女我冷眼面视,我家新迁来,不关心不帮助,反而欺负我们家人,良心何在?我永远忘不了。2000年后化工行业面临关闭、搬迁、兼并,化工局、化工仓库已不存在了。靠关系吃化工饭的日子已不好过了,他们也不傲气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好好想想吧。后7年中我亲身体会到父亲在单位的艰难和无助,有时也会有亏戴我们的想法,没有达到他预想的美好愿望,没有帮儿女解决一些困难。我想父亲当年如果知道转业到保定这么难,也许转业时会选择别的方案。晚年时过的也不舒心,身体也得了不少病,70岁时就离世了。</p><p class="ql-block"> 人际关系是社会必然性,人情是中国人传统的特色,人际关系用好了能促进社会和谐,促进事业发展,但超过低线,用在不正道上,将带来负作用,毁人毁事业。</p><p class="ql-block"> 80年代开始对军队进行改革,不断精减军队编制,部队干部安置方式也有了多曲道多种方式,切合实际制定方案,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心重视,也减轻了地方政府的压力。70年代的转业规模不在有了,经历过那些事也将成为历史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