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排箫金曲《逍遥自在》</h3> <h3>这个世界人人都在追求,说不求似乎有些不合时宜。而只有打拼久了、对世情越来越洞明的人,才能明白追求太过猛烈反而处处障碍,不求反而能享安宁。</h3><h3><br></h3><h3>大多数人都在追求轻松愉快的生活。而有的人,选择了隐忍和不求,却反而得到了生活的厚待。</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不求之人,心中必有大清静!</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h3>一个不求的人,他的心必定是干净而简单的。心干净,就什么都不会往心里去;心简单,就不会受诸事的困扰而没有烦恼。这就是清静。</h3><h3><br></h3><h3>《庄子·渔父》中有句很动人的话: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h3><h3><br></h3><h3>这句话告诉了我们清净的道理——那些所谓工于机巧的人难免疲累,聪明多谋之人不免困于忧虑,只有无能的人才是无求的;而无能不是不聪明没本事,而是心中不自矜于自己的聪明和本事,这反而是最大的聪明和本事。</h3><h3><br></h3><h3>这是因为,有了这种姿态,不但不耽误事情,还能心中自在。这便是不求的妙用:像波澜不惊的河流中自在漂流的小舟,有着说不尽的悠然和快活。</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不求之人,为人必懂得顺应!</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h3>一个不求的人,他必然放空了自己。这样的心灵,佛家称之为无我,道家称之为自然。面对世间种种,他的反应当然就是随缘而化、顺其自然了。</h3><h3><br></h3><h3>而一个无我的人,他的心胸必定如万里无云的天空一样无际而纯净,所谓虚空。一个懂得随缘和顺其自然的人,他在世间也必定顺流而下、游刃有余,因为一切阻碍都在这种随顺里化去了,于是就没有了障碍。</h3><h3><br></h3><h3>这是水的智慧、水的境界。老子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不求之人,做事反而容易成!</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h3>《增广贤文》中有句家喻户晓的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道家也有句格言:求而不得,不求而得。《庄子·人间世》更是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不求,可以说是做事、成事的最高法门。</h3><h3><br></h3><h3>其中的道理其实不难明白:一个不求的人,他因为内心干净纯粹、对人能够宽容,于是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喜欢和帮助,所谓得道多助;他因为懂得顺应,于是比谁更懂得顺势而为,更知道避开那些逆势的不利条件,更能够借助那些大势中的有利条件。而这两点,不正是做事、成事最重要也最根本的两个条件吗?</h3><h3><br></h3><h3>所以,不求不仅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大智慧。</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不求之人,身体往往没毛病!</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h3>人的身心是一体的,除开那些先天或后天无法左右的因素,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程度,必定是和他的心理健康程度成正比的。</h3><h3><br></h3><h3>佛家认为,修习禅定的过程就是不断修补身体缺陷和不足、祛病健身的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神医扁鹊说: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心静,是养生的第一原则。</h3><h3><br></h3><h3>如何才能心静?就在于不求。一切心乱,无不源于欲望;一切欲望,无不源于有所求。不求,合天之道,乃人之本。</h3><h3><br></h3><h3>综上:说了那么多,如何才能做到不求呢?当这个问题冒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是在求了,是求一个不求。一切多余的、不属于当下的念头都放下,该怎么着怎么着,该吃饭吃饭、该做事做事、该睡觉睡觉,遵从本心活着,就是不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