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电视中偶然看到央视CCTV9在播放介绍三江之源——玉树的系列片,这才想起去年这个时候我们4车14人自驾去玉树转了一大圈,拍的片片回来后放在那里就没动过,赶快找出来整理一下,还是做个美篇,一来和朋友们分享交流,二来也是对这次旅程有个总结交代。<br> 此次玉树之行是因大哥推荐的《中国自驾地理》一篇《最强玉树自驾攻略+“玉进川出,川进玉出”线路指引》文章而引发的。文章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玉树的旅游景点及线路,其中的优美风光和自驾的挑战性给我们这群不太愿走常规路的旅游摄影爱好者“种了草”,于是我们自愿结伴而行决定按文中的路线去走一次。由于拍摄的照片较多,此篇分为上下两集,按照行程顺序编排,可供朋友们以后玉树之行参考,篇中有部分照片为同行朋友提供,在此表示感谢!<br> D1:从成都→木格措→红海子→青绕神山→龙灯草原→道孚(海拔512→2980米,行程500公里)。上午基本是赶路,过康定后我们没有走318国道,而是绕道S434,沿途打卡,下午在龙灯草原短暂停留,故地重游一番。 龙灯草原上的珠姆措是一个高山淡水湖泊,位于四川省道孚县境内。 沿小道向珠姆措进发。半途有一座山峰酷似倒扣的饭碗,碗底、碗壁清晰可辨,据传是当年格萨尔王在莲宝叶则征战布阵时使用过的“糌粑碗”。 格萨尔王点将台 格萨尔王点将台的东北坡下一泓清澈无比的月牙形海子就是珠姆措,各色水鸟在海子上飞来飞去地嬉戏鸣叫着。据说当年这里并没有海子,只有一股神奇的泉水,格萨尔王和他的爱将们就是因为喝了这股泉水熬的茶,征战天下而战无不胜。格萨尔王的爱妃珠姆常常在泉水边梳妆、洗头,一天,她把一块翡翠首饰忘在泉水边,第二天去找,翡翠首饰不见了,眼前出现了一个碧波荡漾的海子,洗头时掉落的头发则变成了海子里的水草,因此珠姆措又叫翡翠海。 珠姆措并不大,约有0.6平方公里,湖水清澈见底,常有天鹅、斑头鸭等水鸟栖息。 白鹭展翅 湖的西岸有一片古树和灌丛,其中一棵常绿松树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湖中那一片篮球场大小的水草地,十分奇特:春天,当别处的野草还没有发芽,这一片水草就已经是绿油油的了;到了九月,当别处的野草还是绿油油的,这一片水草就早早的变成了金黄色。这种反季节的现象,包括一些专家在内的很多人都觉得无法解释。 珠姆措中的草特别柔软绵密,蓄满了温柔,含情脉脉地触动着你心底最柔软的那个地方,使你在经过这个宁静的圣湖时,不由得放慢脚步,似乎怕惊扰了它千年的美丽梦境。 D2:第二天,从道孚→炉霍章谷湿地→卡萨湖→前密格龙寺→马尼干戈(海拔2980→3640米,行程264公里)。 四川炉霍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霍尔章谷湿地)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东南部的虾拉沱片区内,地处雅砻江左岸一级支流鲜水河中下游。2016年10月21日国家林业局专家对霍尔章谷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了评估,将霍尔章谷湿地公园更名为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章谷湿地公园目前还在打造,几乎没有游人,湿地内空气清新,鲜花盛开。 偶遇狐狸和野兔 这只狐狸咋就没有把这只野兔逮到呢? 途中经过一藏家小院,见油菜花开得正好,忍不住停车拍摄。 好可爱的藏家小孩! 路过卡萨湖,几年前曾来过这里,今天天气不是太好,就没有去湖边了,不过山上遍地野花,风景不错。卡萨湖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西70公里处,是川西北路最大的水鸟栖息地,总面积1.92平方千米,典型的高原淡水湖泊。1999年被命名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她是当地有名的圣湖。 相传,在很早以前,卡萨湖的位置是一个深谷,没有湖水也没有溪流,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要到山外去背水,吃水很是艰难。更不幸的是连续几年遭受旱灾,庄稼广种薄收,入不敷出,还出现孩子未成年就夭折的可怕现象。村里一位老者,眼见苦难中的同胞惨不忍睹,便开始虔诚念佛,每天磕头祈请诸佛神,以菩提之心给卡萨人一条生路,也许他的善心打动了诸神诸佛,就在他磕头念佛的第108天的夜晚,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一位穿白衣骑白马的人总告诫他别忘了放走深谷里的青蛙。老人醒来顿觉佛主显灵,等到天亮,匆匆来到深谷寻找青蛙,旱地里却不见一只青蛙的踪影,就在他倍感失望而准备离去时,突然发现眼前一块巨石形状酷似青蛙,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怎么看都像一只青蛙,他忍不住上前一推,怪了!巨大的石头挪开了,石头下流出清亮亮的水,老者欣喜若狂,立刻跪拜神灵以谢护佑。这水一年年往上涌涨就形成了卡萨湖。从此,卡萨人春天播种秋能收获,六畜兴旺,涓涓的溪水也从远方山谷奔来汇入湖中,尔后,湖中有神龙、神牛、神马、神蛙等等留于人们的传说中,也汇入湖水之中。 前密格龙寺坐落在石渠县生康乡,由宁玛派密乘心要派鼻祖更钦仁真晋美岭巴(1729-1798)之亲近弟子晋美俄察降措,又名格则喇嘛索朗丹增,于藏历第十三饶迥火牛年(公元1757年)创建,距今已有260多年历史。 拜访前密格龙寺 D3:从马尼干戈→石渠→太阳湖→巴格玛尼石经墙→玉树(海拔3555米,行程393公里)。 公路旁的玛尼堆和转经筒 在雅砻江湿地和石渠县城之间(距县城大约25公里)的公路旁,有一个非常漂亮的湖泊——太阳湖。 下午,我们到达距石渠县城50余公里处的巴格玛尼石经墙。巴格玛尼石经墙墙体厚2-3米最高处约3米,全长1.7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玛尼石墙,已经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巴格玛尼石经墙是信徒们在石头上一锤一凿刻上经文,再一块块垒上去后逐渐形成的,据说第一块玛尼石是一位叫“巴格”的喇嘛放下的,然后就不断有人来堆放,形成了现在的规模,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从高处鸟瞰,巴格玛尼墙宛若一座草原上的长城,气势恢宏又庄重古朴。 走近玛尼墙,你会看见玛尼石墙都是一些不规则的石经板堆放而成的,在绵延的墙体上嵌着一个个窗口式的佛龛,每隔一段距离,石墙围出一个回环的空间,类似于城墙上的烽火台,长墙的两端矗立着高大的佛塔,中段的108座佛塔排成长长的队伍,和长墙并行。 砌墙的玛尼石被平放重叠,石上的经文被藏在了墙体中,只显露出侧面的一两行。墙体的佛龛中安放着彩绘石刻的玛尼石、佛像、擦擦,玛尼墙的风景和动人细节就在这里。这些石板上多刻有“六字真言”或“甘珠尔"“丹珠尔”中的经文,简短的六个神秘字符,在每一个石头上各有不同呈现,它们或以本色示人,或被点染以红、绿、黄各色,除经文外,有的还在旁边装饰着酥油灯、花、太阳等图案,能感受到刻经师的别具匠心。 这里是一个玛尼石的大汇展,有的石头上雕刻着图画,内容是各种佛像或奇异的神兽,线条流畅,造型生动,想像力丰富。每一块石头都精美、灵性,都有生命、力量。 每天都有不少围绕石经墙转经和磕长头的人,他们的虔诚表现在他们全身心的投入,每一次伏倒仿佛都是一次心灵的释放,都是一次人性与灵魂的交融,更是一次忘我,一次与神灵的亲近。<br><br> 在巴格玛尼石经墙的喇嘛除了转经,也玩单反 离开巴格玛尼石经墙,当晚到达玉树,明天才算正式开启“镜览”玉树之行。 D4:游览玉树周边景点。当代山→文成公主庙→勒巴沟一三江源纪念碑→嘉那嘛呢石经城→结古寺。(海拔3600→3800米,行程108公里)。 玉树 —— 海拔均在4000米上下,被称之为“离苍穹最近的人间”。漫步在这座小城的大街小巷里,处处可以感受到藏传佛教、伊斯兰教这两种文明的融合。 清晨,从我们住宿的酒店观看日出时的结古寺气势雄伟,金碧辉煌! 驱车从酒店出发,眼前清澈的扎曲河犹如丝带一般,缓缓从木桥下流过,温柔地相拥着结古镇。沿着盘山公路爬上当代山观景台,就可以一览这座玉树州州府的全景了。 途经禅古寺 — 打卡 距禅古寺不远处就是著名的“文成公主庙”。文成公主庙别名“沙萨公主庙”,位于玉树县结古镇东南25公里的贝纳沟,这是一条大峡谷,两边的山脉不见边际,矗立在青藏高原的蓝天下,山上松柏如画、山下小河如诗。 藏式建筑的文成公主庙紧贴百丈悬崖,风景幽静,金光闪闪的屋顶光芒四射。庙四周所有的悬崖和面积较大的石头上都刻着数不清的藏经。该庙共3层,面积包括院落600多平方米,通高9.6米。庙中央供奉着大日如来佛像,该庙是一座既有唐代艺术风格又有藏式平顶建筑特点的古式建筑。 1300多年来,这儿都是一年四季香火从不间断,酥油灯昼夜常明,前来朝拜的藏汉群众也络绎不绝,亲如一家。 文成公主是唐太宗宗室女,唐贞观十五年(641)与吐蕃松赞干布联姻。文成公主一行从长安出发,途经西宁,翻日月山,长途跋涉到达拉萨。据传,玉树县的贝纳沟是文成公主进藏途中停留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这里的藏族首领和群众曾为她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文成公主深受感动,决定多住些日子,并教给当地群众耕作、纺织技术。 文成公主庙外的嘛呢石堆 庙里的主佛像:莲花座正中,是一尊高约7.3米的主佛像。佛像头戴朝冠,两耳佩有垂至两腮的金环,身着唐代盛装,双手自然交叉,垂放腹前,双腿盘坐,佛面五官端正,眉目清秀,双目正视,显得神态端庄稳重,性情娴静慈祥。 据庙里僧人所说,很多人误会文成公主庙所供奉的就是文成公主,其实是自小信佛的文成公主,为了表达对神仙的虔诚,亲自率领工匠,在莱沟的岩壁上刻下数十尊佛像和许多佛塔。 在庙里偶遇一对藏族新郎新娘在拍婚纱照,希望得到文成公主娘娘的祈福和保佑。 距结古镇东32公里处通天河西岸的群山间,有一条刻有十多处摩崖石刻的山沟 —— 勒巴沟。“勒巴”在藏语中是美丽、吉祥的意思。沟里有年代久远的佛教文化石刻,相传是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前后进藏途经此地时留下的历史文化遗迹。沟里还有当地佛教信徒近代刻凿的漫山遍野的宗教文化石刻,这些对研究唐代汉藏关系,观赏佛教石刻艺术风采,都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 上图中的石块自然堆积成一人头像,据说是松赞干布的头像。 勒巴沟以石刻著名,这千年的佛界嘛呢实属人间奇迹。这里的岩画、石刻遍布河中、草地与山崖上,数不胜数。藏民把这些刻着佛教内容的石头统称做“嘛呢”。 山体上的摩崖石刻叫做“山嘛呢”,浸润在涓涓流水之中的石刻叫做“水嘛呢”,草丛间的石刻叫做“草嘛呢”。 这里也是玉树当地人纳凉和休闲的好地方,人们在沟旁搭建起不少帐篷,这种家门口就是诗和远方的悠闲生活真令人羡慕啊! 耸立于通天河畔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高大挺拔、气势恢宏的,这是玉树必停的站点之一。<br> 纪念碑的整体造型是两只向上托举的巨手,象征着人类对抚育我们的三江源的爱护,组成碑体上的56块花岗岩,则象征着56个民族大团结。<br> 三江源纪念碑高6.621米,基座面积363平方米,碑的正面镌刻着江泽民题写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碑名,背面是用汉、藏文雕刻的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撰写的碑文。 我们沿着通天河向上游行驶,感觉河流两岸风景如画。突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倾盆(那雨大得前所未见,真像俗话说的“天上的马桶打倒了”),通天河水瞬间汹涌翻滚,白浪滔天!大伙儿心里直嘀咕:莫非是西游记中的妖怪在兴风作浪?!我们只好将车停在一较为平缓的路段等待,后见一对面来车,司机告诉我们前方发生泥石流和塌方无法通过了,于是我们只好原路返回。 下午,我们来到著名的新寨嘉那嘛呢石经城,经过大雨洗礼后的天空格外清新,蓝天白云下的嘛呢石经城显得更加庄严神秘,色彩斑斓。 雄鹰在湛蓝的天空中翱翔 嘉那嘛呢石城,俗称新寨嘉那嘛呢,由藏传佛教萨迦派、结古寺第一世嘉那多德桑秋帕旺活佛创建。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石刻嘛呢石堆多达25亿块,是世界上最大的玛尼堆。 新寨玛尼城建于公元1715年,奠基人为第一世加纳活佛宗求帕文,所以也称为“加纳玛尼堆”。玛尼堆在藏语中称“多崩”,意为“十万经石”的意思。占地有两个足球场大小的新寨玛尼城,南部是新寨寺,其他各个方向均用玛尼石堆砌成墙,在高高的围墙高处还布满了随风飘舞的经幡。 按顺时针方向围着玛尼堆转一圈,途中见一藏族工匠正在雕刻嘛呢石,边刻边吟诵经文,其精湛的技艺令人叹服!新寨有很多石刻艺人,他们在这玛尼城脚下,用祖传的手艺虔诚地雕刻,为自己累积善业,也为众生祈祷。 后来发现一道小门可以上到玛尼堆(大概是工匠们堆放玛尼石的通道),打开小门来到玛尼堆上面,宏大精美的玛尼堆令我们万分震惊! 这里常见的雕刻题材分为两类:一类为各种造像和塔,包括佛、菩萨、金刚、天王、度母、高僧、法王、供养人及各式佛塔;另一类为藏文或梵文六字真言。其中尤为珍贵的是几万块刻有律法、历算、艺术论述和各种佛像的玛尼石精品,有的将整套的佛经完整地刻在很多块石头上,甚至包括封底、封面,组成了一套套石刻的“经书”。据说这里的玛尼石上刻的经文就有近200亿字,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第一石刻图书馆”。 在玛尼堆东侧有8座白塔和巨大的转经筒,另外一面几乎全是雕有佛像和经文的玛尼石,雕刻工艺精湛,色彩搭配和谐。来到这里的游人有时会买上几块玛尼石,许上心愿,然后放在玛尼墙上,据说这些许过愿的石头是有灵性的,不能随便拿走。每天都有很多手摇经轮的藏民围着玛尼城转经,每转动一次经筒,就等于念了一次里面的经文。 如果时间充裕,在这里是拍摄藏族人文的好地方。 玉树著名的寺庙,当属传说中的结古寺。气势雄伟的结古寺是全镇另一处最高点,这里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远眺整个结古镇,蓝天白云、金顶红墙,有种一览众山小的大气之感。现今的结古寺大部分为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地震后重建。 傍晚的结古寺晚霞满天,非常漂亮! D5:玉树→念经湖→隆宝湿地(隆宝滩大转弯)→藏娘佛塔(海拔3780),行程258公里。 早饭后,驱车离开玉树结古镇,往南走经过巴塘草原,先后翻越海拔4493米的尕拉尕垭口、海拔4420米的日更赛垭口和海拔4252米的叶哈科垭口,就来到了上拉秀乡。 从上拉秀乡拐进土路,经过一路的颠簸后,眼前忽然显现出一片湖泊,车辆开至近处,成群的牦牛在草滩上吃草,湖中游弋着赤麻鸭、大雁等水鸟,湖岸边的藏獒也非常友好,这就是念经湖。(需要注意的是,到念经湖不要完全依靠导航,最好多问路,进入土路10公里左右要左拐,否则要绕很大一圈) 念经湖,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上拉秀乡,海拔4200米,湖面90多平方公里,最深处有30米左右,属咸水湖。传说白度母有18个寺院在湖的下面,人们在转湖的时候可以听见有念诵经文的声音,故得此名。 念经湖清澈透碧,犹如一面美丽的明镜镶嵌在青山深处, 据说每逢藏历十五夜晚,从湖中便会传来奇妙的乐器声响,当地百姓把此湖奉为度母菩萨的圣湖。 湖中盛产高原裸鲤,斑头雁、鱼鸥、赤麻鸭、大天鹅、黑颈鹤等候鸟在此繁衍生息,成为鸟类理想的栖息地。 念经湖 —— 一个原生态的藏地秘境。 接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