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 谢博生,1943年生,江苏省无锡市人,主任药剂师。退休前曾担任国家卫生部药检实驗室认证专家委员、国家药监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专家委员(兼考试大纲编委)、药品生產企业GMP认证检查专家组负责人;分别担任中国药学会及其省、市分会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中国药品标准》、《中国药事》、《中国药房》等5个国家级药学期刊编委。</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 2012年移民加拿大、旅居温哥华。现为加华作协、加华笔会、加华诗词学会、加拿大国际摄影家协会正式会员。北美艺术家协会顾问、以及世界青少年、儿童教育基金会顾问。担任多家媒体特约记者、自由撰稿人。近年创作散文、诗歌、闪小说等800多篇,分见於多种媒体、刊物,并屡有获奖。著有散文集《加西采风录》、《温村水暖云和雨》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 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陈浩泉会长为本书作序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br></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 </b><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晚霞的魅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陳浩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近年來,在大温哥華地區的華人社團和文化圈的活動場合,常常可以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那是一位步入了黃金歲月的長者一一高挑身型,衣着適時,談吐斯文儒雅,風度翩然;而且,他步履敏捷,精神矍鑠,看不出一點老態,他就是許多朋友熟悉的謝博生先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謝先生出現在社區藝文活動的場合並非來趁熱鬧,他是應多家傳媒之邀擔任特約記者的義務工作而來的。這工作就是報道這些活動,工具是手機,平台是微信上的《美篇》。他也認為這是一項回饋社會的有意義的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謝先生的《美篇》美文源源不絕,報道及時,文字清雅流暢,照片精美,圖文並茂,頗有吸引力。漸漸地,他的《美篇》贏得了文化圈和讀者的一片好評,為人所津津樂道。據悉,謝先生的《美篇》已擁有了六十多萬的讀者,實在不簡單,由此亦可見今天社交媒體的巨大能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過去,我雖看過謝先生的一些《美篇》,但並未識荊。直至三年前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為姞文舉辦一次新書發布會,身為姞文江蘇鄉梓的謝先生來捧場,我才見到了這位儒雅長者,可也是事後才知道他是謝博生。新書發布會後,謝先生一篇精采的報道很快就出來了,我看到後請作協的理事代向他致謝,並邀請他來参加作協的文學月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這以後,謝先生成了作協活動的常客,事後也都有圖文報道。然後,他也加入了作協。他由歷年《美篇》選出的作品結集《加西采風錄》亦由加華作協出版,我把這書加入了「加華作家系列」叢書,也参加了作協的新書發布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很高興謝先生的第二部作品集《温村水暖雲和雨》又將付梓面世,他勤奮熱誠的工作勁頭實在令人敬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謝先生過去從事藥業工作,並非文科出身,但文字功底甚佳,寫來揮灑自如,得心應手,文采斐然。同時,文章所配的照片雖只是手機所攝,卻也精美吸引,有些作品無論取景還是構圖,與專業水準的攝影作品比較也不相伯仲,實屬難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個人認為,謝先生的這些作品有以下幾個特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一、新聞性:屬於社區新聞與文化訊息的範圍。在文體上,可歸納於散文與報告文學的範籌,視為特寫 / 特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二、社會性:社團與藝文活動自是社會動態的組成部分;作者一些生活感悟的篇章同樣有其社會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三、文學性:作者的文筆純熟老練,部分篇什,文詞綺麗,感情豐富,堪稱美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四、具感染力:大部分作品感情真摯,誠懷感人。其中以緬懷離世夫人的一輯文字尤憾動讀者的心靈,這些文章讓我們看到了一對長者夫婦過去相濡以沫、鶼鰈情深的生動影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有的人退休後無所事事,寂寞無聊,不知如何打發日子,感到人生虛無,若有所失。究其原因,是這些人沒有永續終極的人生目標,以至生命的小舟陷入了迷航境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現實是,人生苦短,一生中要做的事太多了,幾十年的光陰根本就不夠使用,哪還有多餘的時光讓你去隨意浪擲?一個人如何擁有充實、精采、有意義的人生,進入了黃金時段的晚年,其所佔的比重是相當重要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這時候我不期然地想起了詩人瘂弦先生的話。1999年,我邀請他在加華作協演講,講題是「文學的三霞工程」,他把人生和寫作的歷程分為三個階段:朝霞、彩霞、晚霞,認為晚霞一定要絢爛美麗,「不能讓太陽憤怒地掉下去!」(他在一本作品的扉頁上為我寫下了這句話。)這實在是一個精采的譬喻,我一直銘記於心。現在我覺得,謝博生先生也正是這種把握黃金歲月的長者,正在編織他絢爛多采的人生「晚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行文至此,出現在我腦海中的是加華作協過去最高齡的會員、103歲的麥冬青老先生的身影。麥公的座右銘是「向年齡挑戰,與時間競賽」。謹與謝先生共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一一2022年3月18日,温哥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加拿大大华笔会会长馮玉老师为本书作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谢博生老师在微信里留言说,他的第二部散文集《温村水暖云和雨》将于年初付梓,嘱我为他的新书写序,我欣然接受并由衷地为他喝彩,并致以诚挚的祝贺。两年前,博生老师用三年时间完成的首部散文集《加西采风录》出版。随后在新冠疫情肆虐的两年时间里,博生老师仍然笔耕不辍,奋笔书写疫情时期的所见所闻所感,终成此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博生老师是一位来自江南的退休主任药剂师,退休前曾任中国药学会理事及专业委员、中国卫生部药检实验室认证专家委员等职务。移居加拿大后,他把一直挚爱的写作作为丰富退休生活的乐事,怀着对第二家园的热爱,拿起笔书写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挖掘展现生活的美好。他关注华人社区及社团的各项活动,以一部手机采访本地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文学等多方面展现华人在加拿大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奉献本地社区,快乐而平和的生活状态。博生老师的纪实散文兼具新闻报道与诗意散文的特征,独具视角的评论文情并茂,简约明快;散文随笔行文流畅,情感真挚,予人以深思与启迪。值得一提的是,文章所配图片都是作者手机拍摄,其画面与构图的精美大方,媲美专业摄影师。作品每次发出,都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与好评。读者的认可,是作品成功的重要标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宅家抗疫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作为自由撰稿人,博生老师以卫生工作者的专业目光,客观地记录了本地华人华侨在与新冠疫情抗争的两年之中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共同抗击疫情的真实生活片段。《庚子之春》记载了在中国春节即将来临之际,疫情突然爆发,武汉封城,医护人员除夕夜辞别亲人、驰援武汉的历史镜头:“仅仅花了两个多月时间,举全国之力,参战的白衣战士,在除夕之夜,放下手中碗筷、告别亲人逆向而行,行色悲壮、行程艰辛。他们从死亡边缘抡救回一条又一条宝贵生命……”《日月同辉》记录了海外华人社团迅速行动起来,为国内疫区捐款捐物的家国情怀。两个月后,疫情袭击温哥华,华人华侨又千方百计从国内购买口罩防护服等抗疫物资,赠送给本地医院,履行作为加拿大公民的责任。《新冠之殇》写了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作者以一名资深卫生工作者的敏锐,分析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西方抗疫战略的优劣。《曙光在前》记载了疫苗带来的希望之光。“根据新药研发的惯例,一个药物的诞生,大约需要花费十年时间,而成功概率仅为百分之一。这是一种高难度、高风险的技术行业。然而,在这次全球抗疫世纪之战中,无论英美、还是中俄的大国领导人,都把关注的目光瞄向了新药研发、疫苗创制。……輝瑞公司从今年二月至十一月,仅仅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就获得惊人突破,加拿大政府已经批准其紧急使用的申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对夫人绵绵无尽的怀念,构成谢博生情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看来也是这部散文集的闪光点之一。“又是一年清明时,人间四月正蹉跎。新冠肺炎肆虐,发病疫情正炽,人们噤若寒蝉: 禁足、宅家、隔离!一杯清茶、半篇文章;留在脑海中的思绪,却时时会想起:若你能伴我左右会是怎样?!习惯了几十年的相濡以沫,磨练成一辈子的心领神会,此时此刻,如何能失去了你......”“五年了!近两千个日日夜夜的心中惦记……我的思念就是你的永生!”“世成:我为你拍了一组我们家周围的照片,六年前,我们一起看到隔壁公示的基建项目现在已经动工......在这特殊的时刻,我潸然泪下、心潮起伏,这是想你了!虽然,年轮年年变換,但是,我们的依恋已经深入骨髓之中。”在《清明哀思录》、《不会远去的纪念》、《孤独的属羊人》、《寻寻觅觅、清清明明的纪念》、《世成,回来吧!》、《今天是妳的生日》等篇章中,如此这般令人动容的笔墨俯拾皆是,感人肺腑。犹记得几年前,作者送给我一本制作精美的纪念册,一幅幅家庭老照片和如泣如诉的文字,记载了一对神仙眷侣琴瑟和鸣的幸福往事和如今天人永隔的感伤。</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对温哥华移民生活的记录,成为散文集中温润人心的一部分。《在温哥华的住院经历》详细记录了作者首次经历的急诊、住院、救护车以及手术等一系列医疗行为,点赞了温哥华一流的医疗水平,以及敬业又有仁爱之心的医护人员,分析了加拿大医疗制度的优势与弊端,展现了普通华人对于加拿大这个第二家园的爱惜之情。在《銘记在心的那一份感动》中,作者讲述了社区不同族裔居民和谐相处的故事,让读者感受到真诚与善良。“人心的真诚善良、并非金钱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我们生活在平民社区的老百姓,讲究的是诚信。暂时的嫉恨厌恶不会持久,关键是要做好我们自己,滴水之恩念念不忘,相信各族裔人民的友谊将万古长青。”在《樱花人家》中,作者描写了温哥华樱花胜雪的季节,游人如织的赏花盛况。“史丹利公园、女皇公园、22街的樱花云蒸霞蔚,每年吸引了不知多少国际拍客,携带各种长枪短炮都会于此,览物之情,各有不同,留下的则是令人赞叹不已的各种摄影大片。”“每年都不知陶醉了多少赏樱的遊客。 山阴道上、络繹不绝,樱花树下,或吟诗弹琴、或绘画唱歌。或二三友人、或举家而来,树下席地而坐,或举杯小酌、或冷餐团聚。说不尽的情深谊长、道不完的天翻地覆。无论心旷神怡、还是潸然感叹,让春风得以入怀、让情绪得以宣泄,樱花树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许正是一种高尚情操、一种情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移居北美,在享受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环境的同时,故国的美好往事也常萦绕于心,未曾忘怀。在《闪忆江南美食》等篇中,作者绘声绘色地回忆了博大精深的江南饮食文化,“至今仍然记得店家鲜亮抢眼的小盆姜丝、新鲜出炉的脆鳝、各种花式的面澆、以及小笼馒头,一般都是每笼十个鲜肉馅,唯此是九个鲜肉加一只猪油豆沙或菜猪油餡,以满足无锡人喜爱甜食的习惯……”读到此处,似乎能嗅到屏幕里飘散出美食的醇香气息,脑海中也不禁翻腾起对江南美食的美好回忆。在《江南的洗澡文化》一文中,作者回忆了故乡亲切淳朴的洗浴文化。在《秋天的故事》等篇章中,作者忆述了当年在故乡卫生部门工作时期的种种独特经历:其中有与社会名流、贤达人士接触的故事,他们的言谈举止传递出那个时代的真诚与朴实;也有作者在故乡药品稽查岗位时,严格依法开展药品检测工作,“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负民众嘱托,担负起保护人民用药安全责任的往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赏读博生老师的文章,能深切感受到字里行间流淌着的真诚、善良和深情,以及那份随遇而安、淡泊宁静的怡然心态,以及海外游子对故国、故土、故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北美新家园的热爱与感恩之情。博生老师把对世界、对人生的满腔热情倾注笔端,在宅家抗疫期间创作出的这部25万字纪实散文集《温村水暖云和雨》,值得大家收藏、品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b><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 冯玉 写于2022年2月16日</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作者后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b><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2020年春,我的首部散文集《加西采风录》初版。二年之后,我的第二本散文集《温村水暖云和雨》交稿付梓、仍由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出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二年之中人们宅家抗疫,经历了无数风雨、也感受到诸多美好。血浓于水、生大于死。风雨同舟、守望相助。充分体现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也展示了中华民族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所体现的那种大无畏精神和不折不挠的坚強韧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國家,正当作者完稿搁笔的时候,首都渥太华的卡车司机拦路示威,抗议政府疫苗令、口罩令的群众已闹得不可开交,政府无奈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反观华裔群体在整个反击Covid-19斗争中的表现却可圈可点、令人振奋。华人华侨从一开始就率先垂范、佩戴口罩。起初加拿大政府的卫生官员亦不以为然,但是事实胜於雄辩,口罩、距离、洗手成为群防群治的三大法宝,再加上华人华侨在疫苗接种时,体现出的那种安然配合态度,使得卑诗省以及列治文市等华人聚居地,90%以上的疫苗接种率高踞环球之冠,也都成为了防治新冠的模范乡。追思以往,我们华人华侨爱国爱家、捐资捐物、出钱出力,处处体现中华民族的和合精神。我想日后加拿大的多元文化历史上,不会忘记这二年华人华侨日日夜夜的所作所为。我们平时所听说的主人翁态度,正是依靠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所体现出来的。因此我将这二年亲历亲为、所思所想的抗疫生活记录下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观生活、乐享其成。希望我们今日的努力,将会成为加拿大历史的一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我知道结集完稿之后,理应写上一篇后记,这对於被友人誉为“笔耕不辍”的业余作者来说,也许并非难事。但是此时我执笔在手,脑海之中思绪万千,心中迟疑,不知应该从何下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壬寅虎年呼啸而来,我宅家抗疫并未虚度光阴,二年时间以30万字交了作业,希望在人们抗疫途中,留下一点记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写“后记”,不但是在完稿之“后”,也是在今年笔者进入虚龄八十之后。我心中清楚,“新冠”行将进入尾声,但是却带给我们一个与以前不一样的现实。我们必须面对:面对生活、面对年龄、面对改变,必须尽快适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写“后记”,不但是在完稿之“后”,也是在笔者退休20年、移民温哥华10年之后。我觉得这退休20年,我过得十分充实,依然保持着一定的工作节奏,始终做着自已喜欢的事情,享受着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我很清楚一介布衣追求的应该是自己的健康与快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之后,终于平凡之人归于宁静,应该为自已感到庆幸。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感悟生命的恩赐与美好,相信自己的观察与判断,不会轻易随风起舞、人云亦云。当然我知道人生的价值在於思考和良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夫人离我而去已经七年,我们曾经生死相依、我们曾经临终有约,我知道她在九天之上一定关注着我的飲食起居。但是去年秋分落葬时刻,我曾祈祷让她入土为安。我每年都会为她留下若干文字,寄托哀思。但从此之后,我将听从友人建议,让她魂归平静,免于对她的打扰。虽然我知道没有她的心灵陪伴和鼓励,我不可能振足精神,完成五六十万文字、二本散文集的写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回到春风杨柳的大好季节,处处阳光普照、春和景明。想到拙作《温村水暖云和雨》的顺利出版,我十分感恩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大华笔会等文学团体培植的温哥华这一方沃土,让我得以阳光雨露在此生长。十分感恩江苏无锡故乡的親朋故友,虽然远隔万里,却始终如一地关注在心、关怀如旧。特别是承蒙无锡济煜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集团总公司的支持之下,总经理於江华,总经理助理盛会勤二位所给予的親切关怀和大力支持。感谢加华作协陈浩泉会长、大华笔会馮玉会长百忙之中都親自为拙作作序,都热情应允收录于学会系列丛书之中。感谢著名资深文学评论家林楠先生以及乔治先生,一如既往地热忱鼓励以及具体指导。感谢加华作协理事杨兰老师主动义务担任责任编辑,事无巨细、一揽到底,所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还要特别嗚谢我的江苏老乡、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艺术家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著名画家白英卓先生,继二年前承蒙厚爱,赐予大作《阳春三月》之后,这次获悉鄙人又有拙作出版,则慨然又以我十分喜欢的一幅力作《夏日晨曦》相赠,供作封面之画,让我非常感恩。著名上海籍书法家古中先生笔力雄健。我们一见如故,现在已经是十分熟悉的好朋友。虽然疫情期间天各一方,一字难求,但依然有求必应、及时发来题字,令人感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经过二次历练,始知写作出版之不易,现在终于大功告成、实在是集各位老师、朋友之大成。博生在此不能一一例举、但衷心对於所有帮助指导我的人们由衷地说一声谢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当初移民温哥华,我的目的十分明確,就是养老二字。随着年龄的增长,隨时调整生活的节奏,始终牢记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无须与别人攀比,只要心安理得、安排好自己今日的生活,那就心中十分充实,那就是“满目青山夕照明”的一片灿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b><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谢博生壬寅虎年元霄节写于温村简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作品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謝博生以一个专业卫生工作者的视角,客观记录加拿大华人华侨在疫情期间,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展现华人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奉献本地社区、关心故国疫情,投身抗疫的积极生活状态。作为一名忠实的生活记录者,把这些华人华侨的狀況及时用文字固化下来,将成为明日在加华人的历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作者的记实散文兼具新闻隨笔和诗意散文的特征。特具视角的評論文情并茂、简约明快,行文流畅,情感真挚,颇具文学魅力,予人以深思及啟迪。</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而作者以飽含深情的笔触,抒写对亡妻绵绵无尽的怀念,对故乡美好往事的深情回忆,对在温哥华亲历社区各族裔居民和谐相处,本人住院、手术等深刻印象都如行云流水娓娓道来。讀者能深切感受到字里行间流淌着的真诚、善良和深情,以及那份随遇而安、淡泊宁静的怡然心态,还有海外游子对故国、故土、故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北美新家园的热爱与感恩之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