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九华山游鸡鸣寺,观古金陵四十八景

周英年

九华山公园与九华山 1、九华山公园<br>九华山公园位于太平门内西侧,北临玄武湖,因山南有小九华洞而名。这里曾经是六朝皇家的御花园。九华山公园是南京集“山、水、城、林”为一体的绝佳观景点,山中有玄奘寺、山顶有三藏塔、山畔有玄武湖、山下有明城墙。景区内明城墙依山而行,湖光山色,雄城塔影,身处闹市却恬然幽静。 在山顶可以饱览古金陵四十八景之“钟阜晴云”、“北湖烟柳”,山上还有古金陵四十八景之“甘露佳亭”。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评选金陵新四十景,小九华山入选为“九华丹青”。 2、九华山<br>九华山是钟山余脉西走入城的第一山丘,海拔61米,面积12.9公顷。俯瞰此山象一只倒扣的船而名“覆舟山”,古代风水学上,山如覆舟是一种吉祥的象征。早在南朝时期,九华山曾是皇家园林“乐游苑”所在,为当时帝王将相消夏纳凉、娱乐休闲的福地。这里还是南朝宫廷的天然冰箱。南朝刘宋时期,就在山阴凿有藏冰窖,冬储冰块供宫廷夏用,齐、梁、陈延续在用。 古金陵四十八景之“钟阜晴云” 在九华山上看景,明城墙、玄武湖和紫金山尽收眼底 古金陵四十八景之“北湖烟柳” 在九华山上近看玄武湖、远眺南京城 3、甘露佳亭<br>历史上九华山有多个名称,南朝刘宋时北湖屡见“黑龙”,因名玄武山。陈朝时称龙山、龙舟山,后因山南麓有小九华洞、后建有小九华寺,又称小九华山,简称九华山。 甘露佳亭 古金陵四十八景之“甘露佳亭”。据史书记载,陈太建七年(575)九月,甘露三降乐游苑,皇帝下诏在覆舟山建甘露亭,筑阆风亭、瑶台等。还有一个传说,南朝后主陈叔宝带着爱妃在覆舟山“乐游苑”玩耍,遇到天降甘露把他们的衣服都淋湿了,他们索性在雨中玩的更加尽兴,后来陈后主下令在山上建一亭取名“甘露亭”。 如今的甘露亭位于东山巅,为单檐六角攒尖顶,混凝土结构,15平方米,为仿古复建。 玄奘与九华山三藏塔 4、玄奘与南京的渊源<br>九华山建有玄奘寺和三藏塔,都是为了纪念唐代著名高僧玄奘。玄奘(602年~664年),河南洛阳偃师人,俗家姓名陈祎。25岁时,历经千辛万苦通过西域沙漠到印度佛教中心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回到长安后,长期从事弘扬佛学和翻译佛经的工作,直到62岁去世,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 唐僧虽然没有来过南京,他却与南京有一段渊源。唐僧在长安圆寂后,他的顶骨舍利被安葬在大唐护国兴教寺。由于战乱等原因,他的顶骨被多次转移,到了北宋时期,安葬玄奘顶骨的终南山紫阁寺被毁。金陵天禧寺和尚可政法师来到陕西,从紫阁寺废墟中得到其顶骨,迎回金陵。在天禧寺东岗建石塔归瘗顶骨。明代在天禧寺遗址还建了三藏塔和大报恩寺,后毁于清代太平天国时期。 1942年冬,侵华日军在中华门外建造神社,施工中在大报恩寺的旧址意外地发掘出一个石函。石函上刻有文字,记录了玄奘灵骨辗转来宁迁葬经过,石函内有铜盒,内盛玄奘部分顶骨,以及宋天圣五年(1027)、明洪武十九年(1386)之葬志。这一发现轰动佛教界,日本人欲据为已有,当时这个事件被媒体披露后影响很大,迫于压力日本人只能和当时的南京政府协商解决,将玄奘的顶骨被分为三份:一份归还当时的南京政府,一份送往北平保存,一份被带到日本。 留在南京的这一部分顶骨,被分为两小份,其中一份保存于鸡鸣山文物保管委员会,后来辗转于毗卢寺和栖霞寺,可惜这部分在七十年代已被毁掉,另一份则在小九华山上建三藏塔封存。 5、九华山三藏塔<br>三藏塔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为了安葬唐代高僧玄奘法师顶骨舍利所建,三藏塔位于覆舟山制高点,是一座四角形的五级砖塔,仿唐长安兴教寺玄奘墓塔建造。塔基青石上刻唐玄奘像及西行路线图,下层四拱门,中间石碑上刻“玄奘法师灵骨”六字,二层以上亦每层四门,塔为实心人不能上。1991年4月,建设单位修复三藏塔基玄奘西行取经图和兽头,并在塔前建一座3米高的唐朝玄奘法师的石像,与原来的“西行取经图”珠联璧合,使得九华山的三藏塔成为市区内的一大历史风景名胜。因三藏塔内封存了玄奘法师的头顶骨,使得南京九华山在海内外声名远扬。 九华山玄奘寺 6、九华山玄奘寺<br>玄奘寺是在2003年,由南京市玄武区政府及区建设局在小九华山重修寺庙,由栖霞古寺监院传真法师住持管理。在九华山景区更新了山林植被,新植草坪2000平方米,梅花2000株,栽植了牡丹、芍药、玉簪、牡金、桃叶珊瑚等近百种具有观赏性的药用植物。玄奘寺掩映在绿树环抱之中,走进九华山,瞻礼玄奘寺,宛如进入了城市山林,绿树成荫,梵音佛影,环境幽雅,意境深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九华山景区以“九华丹青”的景点,入选南京新四十景之一。<br> 如今钟山风景区与玄武湖景区连成一片,明城墙宛如一条玉带,将沿线的紫金山风景区、九华山三藏塔、玄奘寺、玄武湖、台城、鸡鸣寺等名胜古迹,串连在一起,形成了一条具有深厚文化底蕴、集中南京六朝文化、明代文化、民国文化特点的黄金旅游线。 鸡笼云树与古鸡鸣寺 7、鸡笼云树<br>鸡笼山是南京城市中心的一座小山,如今叫北极阁山。它东连九华山,西接鼓楼岗,北近玄武湖,为钟山延伸入城余脉。春秋战国时期,以其山势浑圆,形似鸡笼而得名。 “鸡笼云树”是古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指的是清晨登上鸡笼山最高处,放远望去满目青翠的树木掩映在浮云之中,就像一幅山水风景画,令人陶醉。 8、古鸡鸣寺<br>历史上南京的寺庙很多,其中最有名、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就是鸡鸣寺。在三国时期鸡鸣寺一带就开始建设,那时是东吴的后苑。在西晋年间(300年),这里创办了道场。南朝时期(527年)在鸡笼山创建寺院,梁武帝时期叫做同泰寺。 寺内建有六所大殿,还有十几座小殿等殿堂,一座九层宝塔和一座七层高的大佛阁。整个寺院以皇家规制而建,规模宏大,供奉着十方金佛和十方银佛,金碧辉煌。 寺院的名声也因而大起,它有“南朝第一寺”和“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美誉,是我国南方的佛教中心。 我们知道,梁武帝极其信奉佛教,他曾经四次在同泰寺出家,每次都是朝廷大臣花巨资把皇帝赎回皇宫。 后来同泰寺毁于战火,五代十国年间(922年),在同泰寺的一半遗址上建造了圆寂寺。宋朝时,在另一半的遗址上建造了法宝寺。 明朝初年,鸡鸣寺的规模大不如以前。直到明朝洪武年间(1387年)在同泰寺的遗址上重建寺院,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题额“鸡鸣寺”,这一时期寺庙的香火非常旺,使这座古刹重新兴盛起来。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寺庙曾经进行两次大规模的修建,康熙南巡时来到寺院,又为古刹题写了“古鸡鸣寺”的匾额。如今,这里逐渐成为尼姑学修道场。 鸡鸣寺门口也有一口甘露井,该井是南京市玄武区文物保护单位,在甘露井上还修建了甘露亭。 鸡鸣寺山门、照壁与钟鼓楼 9、鸡鸣寺山门<br>鸡鸣寺有古山门和新山门,古山门位于高高的台阶之上,朱红色的洞门,搭配上庄重的黄色墙面,门上还覆盖有黑色的瓦片,整体颜色明亮简洁,洞门正中竖写的“古鸡鸣寺”几个大字熠熠生辉。这座山门非常富有变化,满了韵味,顶上的屋檐高低错落有致。<br> 现在鸡鸣寺的入口是复修后的新山门,离古山门不远,但比以前的古山门更具有现代气息,游客一般都是从这里进出鸡鸣寺的。位于台阶之上的山门,牌坊正中写着“古鸡鸣寺”四个金色大字,该字出自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的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之手。山门翘角飞檐,上面还有释定持、朱帆、余藻华等名家题撰的楹联和墨宝。 10、影壁和钟鼓楼<br>进入山门之后,看到在它的左侧有一面巨大的影壁,也就是照壁,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它可以起到遮挡视线的作用。这面古朴的影壁上刻有金字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就是《般若心经》或者《心经》。这是大乘佛教出家以及在家佛教徒日常生活中背诵的经书,语言简练,意义丰富,内容博大精深,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般若经经典。 佛家讲究晨钟暮鼓,这也是出家人日常生活的生动写照。鸡鸣寺的钟楼和鼓楼形制基本相同,,都是两层的仿古建筑。清晨,从寺内传出袅袅晨钟声,新的一天开始了,“鸡鸣春晓”就是鸡鸣寺初春时的景色,也是金陵四十新景之一。傍晚,寺内传出暮鼓声,“鸡鸣晚钟”也是玄武十景之一。鸡鸣寺的钟声和鼓声在喧嚣的尘世间构筑了一个清净的世界。 大雄宝殿与药师佛塔 11、大雄宝殿和药师佛塔<br>登上台阶看到的这座建筑就是大雄宝殿,该建筑比其他的大殿要气派一些,这是寺内的主殿。大雄宝殿又叫做毗卢宝殿,是在1994年的时候重建的。走进殿内,可以看到正中供奉的是三身佛中的法身佛毗卢佛,其他两佛是报身佛卢舍那佛和应身佛释迦牟尼佛。 大殿两侧供奉的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他们是佛教中两大有名的菩萨,东西两边还供奉有二十四诸天。 鸡鸣寺内的这座宝塔是药师佛塔,落成于1990年。这座建筑的主体是钢筋混泥土结构,外层是木结构。塔身高44.8米,是鸡鸣寺的标志性建筑。沿着塔内的木梯登到塔顶,可以看到周围的美景。 进入药师佛塔的第一层后,您可以看到这里面供奉有一尊药师佛的铜像,该佛像原本不属于鸡鸣寺,它被供奉在北京的雍和宫。 在1972年的时候,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向国务院提请,经过周恩来总理的批准送给了南京的灵谷寺。灵谷寺在维修的时候,又将佛像暂存在市文管会,药师佛塔建成后,佛像从文管会迎请到了这里。 达摩殿和观音宝殿 12、达摩殿和观音宝殿<br>鸡鸣寺达摩殿的由来也有一段故事。在公元526年的时候,印度高僧达摩在经过三年的海上漂泊后,到了广州,梁武帝派使者迎接达摩来到当时的都城建康,也就是南京。梁武帝和达摩见面后的对话成为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禅宗公案,为了纪念这一具有非常重大意义的事件,鸡鸣寺就在这里修建了达摩殿,殿内供奉着达摩祖师的佛像。 观音菩萨是众多菩萨中比较受普通百姓喜爱的菩萨之一,她大慈大悲,救苍生于苦难之间。鸡鸣寺的观音殿建造于1984年,殿内正中供奉有海岛观音,背面是泰国僧王赠送的圣观音铜像。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观音殿内的观音菩萨和一般寺庙内的观音菩萨有所不同,这里的观音菩萨面北而做,至于菩萨为什么是这般造型,我们可以从殿门的楹联上找到答案,“问大士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 豁蒙楼与凭虚远眺 13、豁蒙楼上“凭虚远眺”<br>以前在鸡笼山顶上建有一座凭虚阁,人们站在阁内远望城区、玄武湖和紫金山的景色是山水相连,浑然一体,美不胜收。明清文人就把这一景色选入金陵四十八景,叫做“凭虚远眺”。 民国时期在鸡笼山上建设了北极阁气象台,凭虚阁也不存在了。 古金陵四十八景之“凭虚远眺” <p class="ql-block">鸡鸣寺的地理位置极佳,它紧挨着南京古城墙和玄武湖,远处还可以眺望钟山,可以说是真正的集山、水、城、林、寺为一体了,是一个赏景的好地方。要是逛累了,想找个地方坐下来歇歇脚、喝喝茶,豁蒙楼是个不错的选择,这里是一个茶座,是鸡鸣寺的最高处。</p> 豁蒙楼建造于清朝光绪年间1894年,是两江总督张之洞建造的,为了纪念他的好友,也是他的学生杨锐。杨锐是在戊戌变法中被杀害的戊戌六君子之一。楼名取自杨锐反复吟诵的杜甫的一句名诗“忧来豁蒙蔽”,匾额也是张之洞题刻的。 自从民国以来,鸡鸣寺的豁蒙楼上,成为临窗望景的绝佳处,钟山的紫气、九华的塔影、还有逶迤的古城墙的迤逦风光尽收眼底。古金陵四十八景中的“凭虚远眺”之地变成了豁蒙楼。 胭脂井、樱花大道与百味斋 14、胭脂井、樱花大道和百味斋 <br>鸡鸣寺的东北角有一口古井叫胭脂井,关于该井有一段历史典故。胭脂井建造于南朝陈代,相传在公元588年的时候,杨广带领隋军进攻建康城,直到城被攻陷后,陈后主听到外面的厮杀声,才意识到大事不好。随后他带着宠妃张丽华、孔贵妃躲进枯井内,但最终还是被隋军发现,用绳索将三人从井里拉了上来。 两名妃子被当场杀死,陈后主也变成了俘虏。据传当时两位贵妃脸上抹的脂粉比较浓艳,掉落在井栏上的脂粉留了千年抹不掉的痕迹。所以,后人就将这口古井称为胭脂井,也叫做辱井。 <p class="ql-block">每年春天鸡鸣寺的樱花大道是网红打卡地,可能是因为这花开在鸡鸣寺的边上,也沾上了一些佛气,开的非常灿烂。鸡鸣寺路的两边种满了樱花树,每到3、4月的时候,樱花全部盛开,人比花多,热闹非凡。淡淡的粉色花瓣或立在枝头,或随着微风缓缓飘落,远远望去就像是浮在空中的一片粉色云雾,将整个道路装扮得异常烂漫,在樱花掩映下的古鸡鸣寺也显得更加动人。</p> <p class="ql-block">来到鸡鸣寺一定要尝一尝这里的素食,百味斋就是吃饭的好地方。说到佛教吃素的习惯,还得追溯到公元511年,梁武帝在同泰寺内(现在鸡鸣寺)向天下佛教弟子颁布了《断酒肉文》,禁止佛门弟子喝酒吃肉。从此素食也成为汉传佛教弟子必须遵守的一项戒律,而鸡鸣寺也成为了汉传佛教素食文化的源头。百味斋在20世纪80年代创办,这里的许多素食都用荤菜的名字,百味斋的素食已是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