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8月,是我的父亲-张起也(曾用名:张玉光)百年诞辰及去世12周年。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回顾父亲的一生,我心中生出由衷的敬爱与敬佩。他既是慈祥的父亲,也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 </p><p class="ql-block"> 父亲1922年8月生于江苏省涟水县新集乡贾庄村,从小就爱读书、爱思考。1936年进入石湖乡村师范学校学习,1937年底因战争学校停办,后又到崔堡临时乡村师范就读,1940年初后辍学在家。为减轻家庭负担,他临时在乡村小学代课。在这段日子里他读了不少书籍,接触到进步思想。当时父亲的家乡是游击区,日伪势力、国民党顽固派经常来扫荡、骚扰,烧杀抢掠、横征暴敛,而且还时有土匪出没,老百姓苦不堪言。父亲经常会和一些同学共同讨论时局,探寻着国家的命运与青年人的出路,并争论着究竟是依靠国民党政府还是依靠共产党来坚持抗战。1941年秋季的一天,父亲与两个同乡好友一起,奔向距家乡30里外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参加了革命。先前到盐阜行政学院学习了几个月,并入了党,担任教育干事,后到我党领导的涟东县一区任文教区员,由于他踏实肯干有文化,很受组织信任,承担了不少宣传教育工作,加之他好舞文弄墨,经常引经据典、遣词拽文,大家戏称父亲为“涟东小文豪”。在此期间,随地方政府动员组织群众开展反清乡、配合部队反扫荡,经受了锻炼和考验。1944年3月,父亲参加了盐阜区整风队的学习,当年10月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抽调了一部分地方干部到新四军部队,父亲也是其中之一,参军不久即参加了在新四军军部(盱眙黄花塘)举办的速记培训班。1945年3月,速记班培训结束后父亲返回新四军三师,在师政治部任速记员。当年9月下旬,随三师北上,经两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抵达东北。解放战争时期,跟随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后为四野第三十九军)参加了三下江南、夏季攻势、冬季攻势、攻克锦州、围歼廖耀湘兵团和解放沈阳等一系列战役。1948年11月下旬,跟随部队入关参加解放天津等战役,后一直打到湖北、广西。1950年3月,三十九军进入河南漯河地区整训,并参加治理颍河工程。1950年8月,进驻东北辽阳,10月随三十九军第一批入朝参战。1951年3月,在第四次战役中(时任志愿军第三十九军政治部秘书处长),遇美军飞机轰炸身负重伤(伤残等级评定为二等甲级),即被送回国内抢救治疗。伤好出院后,于1952年6月转业到吉林铁路局工作。1959年调吉林省委工业交通部工作,全家从吉林市迁到长春市。此后先后在长春橡胶八厂、吉林省山区建设局和9204厂、长春一三三厂、吉林省电子工业局工作。1981年调回江苏南京,在江苏省宗教事务局任职,1985年12月离休。 </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朝鲜负伤后,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考验和挑战,当时他的伤情很危险,经39军医院紧急处置后,连夜安排送回国内救治,先后在沈阳的东北军区陆军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住院,进行了大量输血和多次手术,用医生的话来说,几乎把全身的血液换了一遍。因为是炸弹所致,因此父亲从右手、右臂到腰部、右腿多处负伤,右手食指、中指完全失去,手肘、肱骨等处粉碎性骨折。在那异常艰难的日子里,他咬牙挺住,积极的配合手术和治疗,坚持康复锻炼,顽强的用残缺的右手练习写字。在此期间,父亲与母亲建立了通信联系,爱的光辉给了他莫大的勇气和力量,他在住院一年以后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满怀激情的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p><p class="ql-block">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父亲总是很忙、平时不苟言笑,在家的时候,我看到最多的就是他坐在书桌旁读书、写字的背影,有时写累了,他也会让我骑在他肩上,一起看地图,辨识国内外的大小城市,这也成了我难得的乐趣。他到北京等地出差时,总会给我带回各种成套的连环画小人书,我对古代四大名著的兴趣也是那时看小人书培养起来的。文革开始时,父亲在外地工作,经常会被开批斗会、做检讨,受了不少罪,心理压力可想而知。没地方发泄,他就晚上自己喝闷酒,从那时起,他患上了心脏病。但他回来时从不诉苦、抱怨,为了安慰母亲,他还把一些攻击他的标语口号当笑话讲,仿佛一身轻似的。在长春时,一些造反派曾冲到家里,蛮横的提出无理要求,看似温和的父亲坚决拒绝,有人纠缠不休、破口大骂,气得父亲心脏病发作、脸色苍白瘫坐在椅子上站不起来,这伙人才灰溜溜离开。</p><p class="ql-block"> 1969年底,我参军离家,父亲在外地不能回来。我到部队三天后,接到了父亲的信,他在信中说“孩子,你现在是解放军战士了,我非常高兴。你要记住你是革命干部的后代,不能给父母丢脸。虽然爸爸平时对你关心不够、也很少交流,但我的内心深处是多么的疼爱你啊!”看到这儿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感受到父爱的深沉与厚重。</p><p class="ql-block"> 父亲待人宽厚、思想豁达,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文革中的一些整过他的人和事,也是一笑了之、从不斤斤计较。对家乡的亲友、乡邻能帮助的就尽量给予一些经济支援,他常说在自己在外多年对家乡没什么贡献,能帮助个人解决一点困难也是好的。他在生病住院时,知道护理他的护工家庭困难,儿子刚考上大学,生活压力很大,他就默默地给予资助,一直到他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父亲的一双鞋子老旧了,我要扔掉他却说扔掉可惜了,再说拿出去修修也算照顾修鞋师傅的生意。他从不向组织上提出任何个人生活待遇上的要求,却总是体谅他人的难处,他经常对我说:我们已经很好了,不要再提什么额外要求,困难谁都有,但特别困难的人还很多,我们应该知足了!</p><p class="ql-block"> 父亲自1985年离休后,还参加了老年大学的学习,摄影、绘画一应俱全。他学工笔画及其认真,三伏天他汗流浃背,经常伏案一画就是两三个小时,弄得母亲要在旁边强行叫停,赶着他去活动活动 。正因为他的努力和坚持,他的摄影、绘画学的有模有样,作品经常参加一些老年书画、摄影展,在生活中自得其乐。</p><p class="ql-block"> 2007年10月,父亲突发脑梗住进江苏省人民医院,不能动弹、不能言语,从他的眼神中我能看出他的苦闷与不甘。虽然他仍然保持着思维能力,但却无法清晰表达,那种内心的折磨是不言而喻的。但他总是以巨大的毅力与隐忍,配合着治疗、配合护工的服务,把自己的烦躁与痛苦情绪尽量压抑着、压抑着......每当母亲给他讲述家里亲人和战友、同事的情况,他总是那么认真的听着,或欣喜或沉思;当孙子从外地回来看望他时,他发自内心的高兴,脸上笑开了花。一天,同病房新住进了一位老人,他盯着父亲不停的端详着,又去看了父亲的床头牌,然后问妈妈:他(指父亲)是否在39军工作过,母亲惊讶的答复“是的”,他连忙走到父亲床头喊了一声“张秘书长”,并做了自我介绍,原来抗美援朝时这位姓王的叔叔是39军保卫部的干事。听到王叔叔谈起过去的战友和往事,父亲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不住的点头,渐渐的泪水充盈了他的眼眶。 </p><p class="ql-block"> 2010年8月23日,在经过34个月的苦熬之后,父亲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当我从单位匆匆赶到医院,一进病房就见到母亲握着父亲的手,而医生、护士则站在床边,我喊了一声“爸”,医生忙说“张老,儿子来了”,只见父亲吐出了最后一口气,监视器上的波形也随之变成了直线。医生对我说,老爷子真的很顽强,他的心跳虽然极其微弱和缓慢,但却一直坚持着,直到等到你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一生平凡而普通,但他善良、仁厚、正直、忠诚的品格,却始终温暖着我、感染着我,父亲并未远去,您永远在儿子的心里。愿父亲在天安好,护佑母亲安享晚年!</p> <p class="ql-block">1948年摄于沈阳</p> <p class="ql-block">1950年6月摄于河南漯河</p> <p class="ql-block">1950年摄于辽宁</p> <p class="ql-block">1950年8月39军政治部秘书处全体摄于辽阳(父亲为前排中,母亲为后排右二)</p> <p class="ql-block">1950年10月身着朝鲜人民军军装摄于辽阳</p> <p class="ql-block">1951年4月摄于沈阳陆军总院</p> <p class="ql-block">1952年10月父、母亲的结婚照(摄于吉林)</p> <p class="ql-block">1955年的全家福(摄于吉林)</p> <p class="ql-block">1962年摄于长春:吉林省委大院</p> <p class="ql-block">1970年摄于吉林省辉南县:吉林省光明仪器厂(9204厂)</p> <p class="ql-block">1975年摄于山西大寨</p> <p class="ql-block">1976年摄于吉林四平</p> <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父亲与大伯摄于南京:江苏省委党校</p> <p class="ql-block">养花怡情</p> <p class="ql-block">长城远眺</p> <p class="ql-block">与佛教界高僧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极目长江</p> <p class="ql-block">黄山揽胜</p> <p class="ql-block">尽忠报国是一生所愿</p> <p class="ql-block">含饴弄孙</p> <p class="ql-block">1988年重游吉林</p> <p class="ql-block">1986年父亲与岳父摄于青岛海滩</p> <p class="ql-block">1992年9月与两对亲戚兼战友夫妇合影(摄于沈阳)</p> <p class="ql-block">摄于淮安:周恩来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读报亦是乐趣</p> <p class="ql-block">父母与亲戚、老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举杯祝福</p> <p class="ql-block">相亲相爱</p> <p class="ql-block">壮心不已</p> <p class="ql-block">2005年的全家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