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方法论》是怎样炼成的

沈明达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党建方法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是怎样炼成的</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沈明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2.7.2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新书《党建方法论》已于今年7月15日与读者见面了。一本书从选题、构思、孕育、落笔、修改、校对、定稿、付印,到快递或签名送达读者手中,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比较细致复杂的过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网络信息化时代,我的新书出版发行的信息已为很多党务工作者和各界朋友所知晓。“上海文艺网”第一时间刊发了《党建方法论》即将出版的信息,上海《企业党委书记报》于7月15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题为《“20年22本,内心还是很有成就感的”》记者专访和“沈明达新著《党建方法论》出版”的书讯。上海《宣传通讯》开辟“书记论坛”发表本人介绍新书的文章《新时代党建工作要注重方法论探索》和节选自《党建方法论》的“党建十法”之一、二、三等文章。本人通过“美篇”发表了一首关于《党建方法论》背景、特色、感悟的散文诗《吉祥数码:202220》,没想到短短五天时间,“收获”5377人的阅读、点赞。一些朋友还发来了热情洋溢的祝贺话语。这令我深受鼓舞和激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党建方法论》写作并诞生于“上海抗疫”特别日子里,是我作为一个党务工作者献给党的二十大的一份厚礼,确实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所以备受人们的关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党建政工系列丛书”是从2002年6月红旗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人编著的《企业政工实务参考手册》开篇的。至今20年间,我已先后出版了22本党建政工书籍并受到读者的欢迎。这对于一个40年来一直在央企第一线专职从事党建政工的党务工作者而言,是一段独特而富有意义的经历,我为此深感欣慰和自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党建方法论》是我撰写的第22本书籍。这本书构思于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日子里,集中写作于2022年3月以来“上海抗疫”这一非常特殊的艰难时段,完成于打赢“大上海保卫战”的重要时刻。4月1日至6月1日,本人随所在小区进入“抗疫静默封控期”。居家抗疫、足不出户、核酸抗原,这给每一个上海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为了抒发抗疫激情、鼓舞抗疫斗志,3月14日以来,我先后创作并发表了25首抗疫诗歌。加上2020年“庚子抗疫”期间写作并收入于我出版的《抗疫战歌》的65首抗疫诗歌,合计90首。与此同时,我发现了一个可以让自己“静心”写作的“窗口期”。于是,我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了新书写作之中。当有人觉得这段日子“太过漫长”“太过煎熬”的时候,我在以“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坦然面对,“享受”着平日里十分难得的“不受打扰”的时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然,写作并不只有“乐在其中”的感觉,更多的是“自我激励”的艰辛,“精益求精”的磨砺,“默默无语”的坚持。一天,当一个整“章”的文字写好后,“一不留神”从电脑里消失需要重新动笔的时候,真是考验一个人意志力的时候,我想很少有人愿意尝试这样的“考验”,而我真的经历了。又有一天,我将第九章写完后准备保存,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差错”,忽然发现第一章至第九章的全部电子版书稿“瞬间不见了”,连忙试了几次还是“无影无踪”。这个时候我还算比较冷静,心想“静默”一下试试,不行的话再去向电脑工程师“求助”。“静默”之后,书稿居然“重现”了。我深深地为自己“庆幸”。看来有时候“静默”还是有其“特殊功效”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近年来,我应邀为全国各地很多的党委书记、领导干部、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做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和素质能力方面的培训讲课,也作为课题组组长领衔做了不少全市性党建重点课题的研究。我既高兴地看到很多国企央企、社区和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富有特色和成效,很多年轻的党务工作者在实践中锻炼成长,也发现一些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政工干部在日常党建工作中,由于不重视或不善于从哲学思维和方法论视角研究如何有效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导致工作绩效往往不尽如人意,疫情防控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为此,应当引起重视并切实加以改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此,我深感党建工作“根深”才能“叶茂”,“承优”才能“立新”,“求真”才会“务实”;深感从哲学思维和方法论视角提升党务干部“实干精神”“实干能力”“实干作为”的重要性紧迫性。于是我作出选择,结合本人40年专职党建政工尤其是30年央企党委书记的党建政工经历、案例、体会与思考,从总结提炼“党建十法”入手,从探寻党建规律出发,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力图阐述对于各领域、各单位、各方面均有参考、借鉴价值的“党建方法论”。但本书所作的总结和探索还是初步的,我愿为此“抛砖引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我回顾和总结40多年的许多往事、经历和故事的时候,脑海中不时回想和浮现出许许多多令我感动难忘的人和事。这本书之所以能“炼成”,首先要感谢的就是一路走来与我同呼吸共命运、同艰辛共欢乐的战友、同志和朋友!同时要感谢的是多年来始终如一地关心、支持、帮助的领导、老师和诤友!在本书顺利出版的时候,我还要感谢今日出版社及责任编辑和协助校对、题写书名等同志为本书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努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日子里,我精心构思、回首往事、静心思悟、埋头写作,按时如愿推出了我的这本《党建方法论》新书。20年22本,内心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我谨以此书献给党的二十大!“202220”恰似一个吉祥数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联系热线:</span>13801681274<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