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向SDARI创新船尾设计方案授予原则性认可证书

某某某

近日,ABS向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一革命性船舶设计授予原则性认可证书(AIP),这一船舶设计配备了新颖的船尾布局,可消除潜在污染风险并促进船舶高效运行。<br><br>SDARI与Thordon Bearings Inc. 和雅典国立技术大学(NTUA)合作开发了这项设计,这为船舶的船尾布局引入了新方案,包括省去艉管、海水润滑并创造了首个能在水中进行维护的舱室。<br><br>这些创新设计使船厂和船东能够解决潜在的漏油风险、简化维护并降低成本。 目前已经确立了运用海水作为润滑剂的概念,该设计通过省去艉管、减少轴系长度、减少机舱空间并增加货物空间来进一步推进这一概念。转速禁区的取消,可以进行水下检验的艉舱的创建,皆可帮助运营方显著提高效率并节省成本。<br><br>SDARI总工程师王刚毅说道:“除了运营方可以受益,这个新概念还能为设计方优化机舱布置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灵活性。因此,对于造船来说,包括建筑材料和人工成本在内的初始成本可以相应降低。这也将为船舶的所有部件带来一系列好处。”<br><br>Thordon Bearings加拿大技术总监Anthony Hamilton表示:“我们的技术探讨促成了革命性的螺旋桨轴的轴承系统设计,它能够对轴承和密封状况进行简单监测和维护,无需抽轴,减少了运营费用并永久消除了油泄漏。”<a href="https://www.sohu.com/a/558626565_175033"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搜狐新闻</a> 当前的典型水润滑艉管是这样的,在前后轴承之间,有一个直径一米以内的圆筒形通道,轴承润滑冷却水在此通道内流动,从前轴承流向后轴承。 这种传统设计有一些固有缺陷:<div>1. 轴承拆装方向有限制,前轴承只能从机舱内装入;后轴承只能从螺旋桨端往艉管内装入。如果不抽轴,不拆下笨重的联轴法兰(法兰可能是固定不可拆的),不拆下螺旋桨,轴承很难取出检查及更换,艉轴(套)表面也就无法进行检查。</div><div>2. 艉轴两轴承之间是碳钢表面,艉管内部也是碳钢表面,长期浸泡在海水中,有生锈腐蚀问题,有海生物附着剥落问题。</div> SDARI新设计的优势:<div>1. 通过船体结构的重新设计,在后轴承前端安装艉轴密封并连接供水管路,密封装置处为空舱室,可容纳一人操作。</div><div>2. 不抽轴,不需要拆卸螺旋桨,只需要在船坞中拆掉上述密封装置,即可用机械方式进行轴承的拆装,方便检测轴承和艉轴表面状态。</div><div>3. 海水通过管路和艉轴密封装置流动,不再有腐蚀碳钢表面和海生物生长的问题。艉轴也不需要再做防腐保护。</div> SDARI新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div>1. 艉部船体的重新设计和认证</div><div>2. 轴系的扭曲振动和校中计算</div><div>3. 前轴承能否取消?移动到何处?如何润滑?艉轴长度是否需要加长?中间轴长度和主机位置是否要变化?</div> 这是当前典型的水润滑艉管布置,可以从成熟的油润滑艉管略加改动修改为水润滑艉管 这是按照Thordon发布信息设想出的方案:加长尾轴(tail-shaft),将前轴承独立成一个有地脚的装置(类似中间轴承),后轴承前端安装轴封,扩大空仓空间。。。这种新设计变动太大,能否在保持原设计结构尺寸的前提下,少量变化却实现同样效果? 本人设想:在前轴承后端和后轴承前端分别增加一个轴封,二者之间用管路连接。当检修轴承时,只需要拆除轴封和管路,即可在宽敞的空间内取出轴承,对轴承和轴套表面进行检查以及更换轴承瓦 补充说明:两端轴承串联润滑比较简单而紧凑,也可以后轴承单独供水,前轴承单独排水,但未必有更好效果。 有些小型船舶的艉轴重量较轻,为了简化安装,可以选用长径比大于4的橡胶水润滑轴承。但是中大型船舶通常要设计前后两段轴承甚至更多段以分担后段轴承所承担的比压。中间轴轴承,通常需要强制润滑,这跟艉轴承相似,大型船舶油润滑艉轴承也需要强制润滑散热。将艉管前轴承转换为类似中间轴轴承的装置,需要循环润滑系统,并且装置费用不菲。利用原有轴系结构,在船体空间上进行改造,用多个密封装置取消艉轴冷却水流动空间,将是一个不错的方案。这种新设计最大的好处,除了减少腐蚀问题,最重要是实现了轴承的免抽轴拆装检修,极大降低了船舶运营后的维修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