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夏天是火热的季节,就像那石榴花和石榴籽的颜色一般,火红而热烈,让人情绪高昂、心绪放飞。说到石榴,不禁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那句经典论述——“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昌宁县,境内的傣族村寨——大泺部便实实在在地上演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温馨故事。</p> <p class="ql-block">沿着昌宁县柯街镇华侨社区的乡村公路顺山而下,不一会儿便来到大泺部寨所处的枯柯坝热区,这里是山麓平畴地区,枯柯河就在不远处静静流淌。公路的右手边,高大的寨门格外引人注目,寨门以金黄色、大红色为主色调,是典型的傣族风格,门楣上分别用傣文和汉语写着“大泺部寨”几个大字。“大泺部”是傣语,意思是“白鹭栖息的地方”,寓意着这里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村庄。</p> <p class="ql-block">大门前左右分立着两只大白象雕塑,象头前方有祭献的石台。在傣族群众心目中,白神象是最值得崇拜的。傣族的先民认为,白神象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平安宁的象征,也是和平安宁的守护神。这与傣族先民——百越族群在远古时就与象结下不解之缘颇有关系。亚热带丛林中的象与生活在亚热带河谷平坝的傣族长期以来友好相处,而从游猎文明到农耕文明,各氏族部落为争夺猎区、水源和土地,经常发生争战,白象逐步演化为威力无比的守护神象。</p> <p class="ql-block">大泺部自然村位于昌宁县卡斯镇龙潭社区,国土面积0.83平方千米,距离龙潭社区村委会3.5千米,距卡斯集镇2公里,这里居住着86户人家452人,其中傣族占主体,有401人。</p> <p class="ql-block">中国的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和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省的新平、金平等30余个县。大泺部的傣族属典型的散居类型,他们与其他散居的傣族一样,在亚热带气候的山间平原地区安居,且择水而处。</p> <p class="ql-block">大泺部的傣族群众十分热情好客,有宾客人来寨子探访,男男女女身着充满民族特色的盛装,像过节一样,在寨门前夹道欢迎。他们中有的一只手拎着水桶,一只手拿着绿色的树枝,将树枝蘸水后,撒到客人身上,以表问候与祝福。按照傣族风俗,用清水泼撒可以洗去污垢,带来吉祥。因此,这扬撒之水也被称为“吉祥水”。</p> <p class="ql-block"> 傣族被誉为“水的民族”,傣家人视水为生命之神,认为水是圣洁、光明与幸福的象征。他们对水的挚爱、对水的情愫,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的,当数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泼水节”又是傣族的新年,在傣历六月二十四日到六月二十六日,属夏历四月中旬。泼水活动当天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赕佛,给佛像洒清水洗尘,还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做完这些,便开始相互泼水,男男女女们拿着铜钹、脸盆盛水,涌到大街小巷,逢人便泼。</p> <p class="ql-block">穿过大泺部寨门,映入眼前的是平整而宽敞的大广场,广场中央有一棵巨大的榕树,它大有“独木成林”的架势,仿佛一把大伞华盖,将大半个广场笼罩包裹,并在烈日骄阳里开辟出一块难得的绿荫,供人们活动、休憩。据寨里人说,这棵榕树已有上百年历史了。它分枝散叶,遮天蔽日,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人们将彩灯缠绕在它的枝干之上,到了夜晚,红红绿绿的灯光一闪一闪的,将整个广场点缀得格外璀璨漂亮,人们就在它的怀抱里载歌载舞、谈笑风生。</p> <p class="ql-block">广场的周边还植有数株菩提树,也都枝繁叶茂。菩提树是榕族榕属的大乔木植物,“菩提”一词为古印度语的音译,是觉悟、智慧的意思。传说在20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在树下夜睹繁星而悟道,此种树便被称作“菩提树”。“菩提树”在傣族的信仰中有重要地位,这与他们大多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不无关系。</p> <p class="ql-block">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这一特点在大泺部也体现得很明显。傣家人为宾客的到来感到异常高兴,“小卜哨”(傣语,“姑娘”之意)和“小卜冒”(傣语,“男孩”之意)在广场中围成大圈,随着鼓点,有节拍地踏脚抬手。这种舞蹈名为“嘎光”,是傣族的传统舞蹈之一。“嘎光”是傣语,“嘎”为舞,“光”指鼓,可理解为敲起鼓、跳起来之意,也可译为“围着鼓跳舞”或“跳鼓舞”。大泺部的“嘎光”以象脚鼓、镲、铓锣等民族打击乐为伴奏,表演形式自由,男女老幼皆可参加,是民族风格浓郁的自娱性舞蹈。舞者围着象脚鼓和铓锣屈膝半蹲并均匀颤动,手部转腕,突出傣族舞蹈的“三道弯”和“一顺边”,步法为错步或点步,舞姿活泼、欢快、潇洒自如;男子舞蹈时还有较大幅度的俯仰、转身和划动手臂动作。这种舞蹈虽不算复杂,但感染力很强,让围观的人们也情不自禁加入其中手舞足蹈起来。</p> <p class="ql-block">傣族男男女女在舞蹈时一般都身着传统服饰。傣族服饰很有特点,也比较多样化,设计简单且高雅,整体感觉非常华丽活泼。妇女传统上穿窄袖短衣和筒裙,展现出傣族女性轻盈、优雅、清新的气质。傣族群众美丽的服饰与傣族传统的织锦工艺密不可分。大泺部对当地傣族民族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对傣族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打造,建立了傣族文化陈列室,陈列各种具有傣族文化元素的物件,其中傣族手工织锦工艺便是重点展示的内容之一。为此,大泺部在当地的老学校建了一个手工织锦小作坊,把寨里会手工织锦的全部集中在一起,并鼓励年轻人到小作坊进行手工织锦培训学习,把民族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如今,当地86户农户中有61户还保留着手工织锦的传承。</p><p class="ql-block">傣族织锦历史悠久,工艺十分复杂,所织花色模板代代相传,并根据时下流行的元素进行一些细微的改良。傣锦的基本原料有丝、棉、木棉、毛五类,其中以丝和棉使用较多。制作傣锦的工具主要有手摇纺车、梭、综、镊、织机等,工序流程包含了备料、纺线、摇线、排线、穿线等十余道,十分繁复。大泺部的织娘们织锦技艺精湛,通过手与脚踏的动作将不同的经纬线交织穿叠,织成一件件洋溢着浓郁傣家风情的精美织物,她们还能在锦缎上绣出花、大象、孔雀、马、塔等五彩斑斓的图案,寄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p> <p class="ql-block">另外,傣族“泼水粑粑”制作也是大泺部傣族文化展示的重要内容之一。最初,泼水粑粑是傣族泼水节时才食用的,现如今已成为傣族日常小吃。“泼水粑粑”通常是甜的,制作它的材料主要有糯米粉、香油、芭蕉叶、红糖、苏子等。制作时,取适量糯米放入水中浸泡10个小时,捞出晾干后磨制成糯米粉,将红糖加水放入锅中熬制红糖水,晾凉后备用。打一盆清水,将芭蕉叶去茎取叶,用清水清洗干净后放入锅中煮软,捞出晾干,煮过的芭蕉叶韧性更好,包起来不容易破裂。把苏子放入锅中炒香,加入红糖一起舂,舂至苏子和红糖完全融合。在准备好的糯米粉中加入红糖水,用手反复揉拌,直到揉成劲道的面团。糯米面团揉好后,均匀地在蒸过或煮软晾干的芭蕉叶上涂一层香油,用来包裹糯米面团,减少糯米面团的黏性方便包裹。将适量糯米面团放进大小合适的芭蕉叶片里进行包裹,并按压成长方形状,再在面团内包上舂好的苏子馅心,折叠芭蕉叶包裹面团,一个个外形精美的泼水粑粑就制成了。然后把包好的泼水粑粑放入笼屉内蒸半小时,蒸至糯米团变为棕色就大功告成了。</p> <p class="ql-block">“泼水粑粑”口感松软、富有弹性,新鲜芭蕉叶的清香加上香甜软糯的糯米巧妙融合,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制作完成后的泼水粑粑可保存一周,变硬后还可油煎食用。</p> <p class="ql-block">傣族除了爱好美味,也是一个爱美的民族,是一个与鲜花结缘的民族。每逢傣历泼水节前夕,傣族群众要到山上采摘鲜花到佛寺中敬献给佛祖帕照,祈求佛祖多多降福给百姓,这一传统活动当地人称之为“采花节”。如今,大泺部的村民有在家门、寨门种植花卉的习惯,沿着寨门往龙潭社区委员会驻地的公路两旁,当地人种植的花卉连绵数公里,这条“鲜花之路”犹如串联起大泺部这颗“美丽明珠”的彩色系带,也仿佛是当地傣家人与外界各民族心心相映的“连心桥”,将枯柯坝装点得格外美丽动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