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参观完安徽省黄山市中心城区东郊新安江南岸的花山谜窟后,禁不住这样感叹。</p><p class="ql-block"> 应该说花山谜窟是我见过的最壮观的石窟之一。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完全人工开凿,一定会把它与神奇的自然奇观——喀斯特地貌天然溶洞联系在一起。可是,正因为是我们的祖先巧夺天工之杰作,才更加佩服那些创造了这个奇迹的先人们。</p> <p class="ql-block"> 据悉,花山谜窟千百年来一直默默地掩藏于新安江屯溪段下游南岸连绵不断的山体中,在沿江两岸5公里长的山群中共有36座石窟,是古代人工开凿的规模宏大形态奇特的地下宫殿群,遗址区面积约7平方公里。据专家对石窟出土的西晋釉陶等文物考证断定,它开凿于西晋年间,距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 </p> <p class="ql-block">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游览了最早开发出来的两个窟------24号石窟和35号石窟 。24号石窟有24根柱,石窟门面山路而开,呈扁长方形,宽约50米,高约30米,进深莫测,宽绰远大,气势恢宏。6根石柱,均是三人合抱的方形大柱,它们成两排阵势支撑窟顶。如此四层,衍入地下,故有“二十四根”之名。洞内有水,深不见底。</p> <p class="ql-block"> 而35号石窟,有一段20米长的引洞,走到引洞出口处,便豁然开朗,眼前惊现一座气势磅礴的地下宫殿,总面积有4000平方米。26根周长约10米的异形石柱顶天立地,石柱周长有十几米粗,一派豪气、霸气、帝王之气。环绕大殿有36间石房,最小的面积仅2平方米;石房墙壁厚薄不一,最薄处仅10厘米。这些石房三面封,仅临殿堂一侧有一形门洞,门洞仅容一人进出。殿堂边有深潭数口,水呈绿色,清澈见底,经年不涸。开洞之初,此处有千万只蝙蝠,人入此洞,惊飞蝙蝠,好似黑风黑雨搅得天旋地转,又名“蝙蝠厅。</p> <p class="ql-block"> 应该说走进这两个石窟,宛如走进一个地下宫殿。石窟里洞内套洞,洞下有洞,结构怪异。奇怪的是,洞里既无壁画又无佛像,石窟岩壁上当年的凿痕印迹至今依然清晰如初、整齐美观。在35号石窟,一个45度左右的坡面,宽15米,长30米的大斜面让人叹为观止。更巧的是,这个大斜面的坡度正好是石窟外面山坡的坡度相同,在古代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古人是凭借什么仪器准确判断出斜面开凿的起始点及其坡度的恰到好处的呢?导游介绍,35号石窟开掘出的石料不下几十万立方米,这些石料足以铺就一条从黄山到杭州200公里的石路,其他35个石窟开掘出的石料堆在一起岂不铺天盖地?奇怪的是,这些石料现在根本不知被运往了何处。如此之大的工程作何用途?有人说采石,既然是采石,露天开采岂不是更加省时省力?有人说屯兵,还有人说是陵墓,众说纷纭。洞内的潭水从何而来?如果是新安江的水,为何洞内水位要低于新安江水位2米?如果此水并不来自新安江,那又来自何处呢?</p> <p class="ql-block"> 越往深究,花山谜窟有更多解不开的谜。据说花山谜窟与古埃及金字塔、百慕大三角、诺亚方舟等世界上诸多鬼斧神工的神景奇观一道,都恰好处于北纬30度这条神秘线上,被誉为“北纬30度神秘线上的第九大奇观”。观花山谜窟之景,猜花山谜窟之谜,成为游客的一大享受。 </p> <p class="ql-block"> 花山谜窟原名古徽州人工石窟群,以“花山谜窟”命名是2001年原国家主席江泽民任总书记期间亲自视察后,连称太绝,比希腊地下迷宫以及伊斯坦布尔地下水城更壮观、结构更科学。并说这真是一个谜,是个千古之谜。之后欣然题字命名“花山谜窟”。</p><p class="ql-block"> (2009-11-1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