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br><br><br><br>近日在友人处,发现了一则湖北戏校校歌的曲谱,令我惊奇,这首歌是京剧科行政负责人赵荣章老师作词,楚剧科音乐老师方光诚作曲,可从未听到戏校的朋友唱过。戏校伢们,嗓音条件得天独厚,乐感很强,学歌本来有天赋,再加上他们还开简谱视唱课,一般简单几个小节曲谱的歌,他们听听就会了,只要好听,该首歌马上就会在校园里流行开来。走廊上、厕所里,湖塘边,山包上,不时就可听到清脆童声的惊昂鬼叫。他们传唱的曲目,有歌、有戏、有曲艺。<br>他们流行哼唱的曲目或唱段,甚至可视作学校教学的风向标或温度计。只要大家觉得好听、有味、过瘾的曲子,很快就会流传开来。如刚进校时京汉楚三科男生都是学唱汉剧三生行的“二流”唱腔开蒙的:<br><b>“金钟响玉乐吹王登宝殿,<br> 孤喜的太平年五谷丰登。<br> 文凭着邓先生料事有准。<br> 武凭着姚皇兄保定寡人。”<br></b> <br></div> <div>徐继声先生戏妆照</div><div><br></div><div><br></div>这段唱是汉剧三生名家徐继声先生教唱的,徐老师是汉剧界的“铁嗓三生”,当年是可以与汉剧三生大王吴天保打对台的,他的唱好听就不消说了,特别是好嗓子唱这段唱就更显得酣畅淋漓了。有嗓子的学生都不会放过这段唱。有段时间,不管是不是到了午睡或晚上将要就寝的钟点,宿舍走廊上,总会有人情不自禁、冷不丁地冒一句:“金钟响——”那调门还特高,显然是有炫耀和自我陶醉的因素在里面,听到唱的人首先感觉是惊讶,其次便是佩服,第三就要认认人。一般不会像居民那样,出来干涉和制止,而是有些欣赏意味地夸一句:“呵,不赖!”或者连声夸:“厉害、厉害……有吭儿(好嗓子)!”然后再掩上门,房内的人连问:是谁?这不是为了事后找人吵架,而是纯惊奇、羡慕而已。<br>这样的情景一而再、再而三,大家也都习惯了,只不过随着新的教学剧目上马,或是学了新歌,在走廊里突放嘎调的曲目会有变化,如“咿——啊——“、“大人容禀———“这是有些大胆的女同学用小嗓子拉长声腔练基本音。<br>还有一些同学挖神模仿京剧小生尖着嗓子的冷笑声,哗众取宠如:“哈——哈——哈——”这些像鸭子叫的刺耳笑声实无美感。只把已上床的同学逗乐了。赶走了他们的睡意。<br>听到有人哼唱“老徐策站城楼,我的耳又聋、眼又花,观不见城下儿郎哪一个,你跪在城边,尔家住哪州并哪县,那个村庄有尔家门,你的爹姓甚、母姓甚?尔弟兄排行有几人?尔说得清、道得明,老夫开了城、放下吊桥让你进城。你说不清道不明,要想开城万万不能哪,尔报上了——(空匡——)(他还自带锣鼓经咧)花名——”这一长段下来,唱的孩子练了气口和嘴皮子,躺在床上听的人都练了耳根子了。这岂不是更能流传了?这段唱,是原武汉市京剧团副团长麒派老生陈鹤峰先生调到戏校任副校长后所教的《徐策跑城》,名家教的唱段,哪能不火!<br><br><br><br><br> 陈鹤峰先生戏妆照 当时京汉楚三科的学生除了专业行当课不在一起上以外,其他的毯子功、把子功、身训、文化、音乐、文艺理论课都裹在一起,相互影响、沟通是经常的。如汉剧科教了新戏,《辕门斩子》,里面杨延昭见佘太君的一段“九腔十八板”很好听,该出戏彩排后,走到哪里都可以听到有人唱”见老娘——’而且高调门唱出来还不过瘾,还硬要坚持把后面拐弯抹角的尾腔唱完才算解渴。又如:武汉市楚剧团原副团长楚剧大师李雅樵先生调到戏校任教,一时间,李老师的小生腔就传遍了校园:“梁山伯抖一抖身上的灰尘,看一看九弟家的门楼。左青松右翠柏,风光锦绣,后靠山前临河,河水漂漂往东流——<br><br><br><br> <div>李雅樵先生戏妆照(右)左为楚剧旦角名家张巧珍</div><div><br></div><div><br></div><div>有段时间,学校广播站经常播放张学津《箭杆河边》的唱段,这一来,到处又可听到“癞子呀,你要好好想一想——”<br></div><div><br><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div>张学津先生扮演京剧《,箭杆河边》中佟庆奎</div><div><br></div>要学演现代戏了,戏校组织各科下解放军部队锻炼。通过军训,校园里到处充斥着嘹亮、雄壮的解放军队列歌:“<b>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胸前的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米苏拉米梭,拉索米都来,愉快的歌声满天飞——”,“说打就打,说干就干,练一练手中枪刺刀手榴弹,喵的准来投啊投的远,上好刺刀叫他心胆寒,抓紧时间加油练,练好本领准备战,不打倒反动派不是好汉——</b><br>有时全校集合开会,各科还像部队那样拉歌。领头的拉长嗓子,(一呼):<b>京剧科呀</b>_——(众应):<b>来一个呀—</b>—<br>那边反击了:“<b>楚剧科,来一个,快快快,莫哆嗦!”<br>“汉剧科的伢们快出气,我们等得好着急!”</b><div>有时各科还互相挖神取笑。如楚剧科排了《沙家浜》,剧中有段对唱:“那一天,同志们把话拉,在一起议论你沙妈妈——”京汉科同学就不正儿八经地学唱,故意把“揺板”当“快板”唱,还把沙妈妈后面的尾腔赘上“咦呃呃”落板,强调黄陂话的特点,引起了多人捧腹大笑。军代表是外行,不知道笑眼在哪里,常常奇怪地问:你们笑什么?你们笑什么?</div><div>戏曲行内有“唱不离口,打不离手”的行话,那是讲的本行技能的应知应会需反复琢磨,而流行的东西并不要求掌握,只是喜欢、欣赏罢了,相反的是,流行的东西却让人轻易忘不了。正如当年的样板戏,至今还有不少人能哼上一两句。所以,在湖北戏校成立60周年纪念会上,京剧科的男同学唱的却是楚剧大师李雅樵老师的戏《访友》:”<b>一去二三里絲缰紧扣,烟村四五家马不停留,亭台六七座山青水秀,八九十支花来到越州,来到了祝府门下了走兽——"</b><br>(图片来自网络)<br>2022年7月20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