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至今还在华夏大地广为传诵,小时候吟唱的诗篇至今还在我们脑海中不时回响。从诗句中我们能感觉到黄鹂这种鸟十分漂亮,给我们童年里增添了一种对黄鹂鸟的热爱和憧憬。黑枕黄鹂在古人的诗词中,就是常在庭院里逗留觅食、歌唱的美丽的鸟儿,可是今人却没有这个福分,黑枕黄鹂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远,它们几乎不让人接近,我们只能远远地听见它悦耳的歌声,刚刚靠近一点,警觉的黄鹂就飞走了,在惊鸿一瞥的那一瞬间,黄鹂羽色的美丽展现无遗,让人惊叹为观止。我们的生活中为什么甚少见到这种鸟呢?</p> <p class="ql-block">“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歌以一幅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这两句诗,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幅美景进行了细微刻画。尤其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拟人手法把黄鹂描写得更加生动活泼,鸟儿成双成对,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p> <p class="ql-block">黄鹂俗称黄莺,在中国为夏候鸟。【集解】“莺处处有之。立春后即鸣,麦黄椹熟时尤甚,其音圆滑,如织机声,乃应节趋时之鸟也。”唐王涯《广宣上人以诗贺发榜和谢》:“龙门变化人皆望,莺谷飞鸣自有时。”唐罗隐《赠滈先辈令狐补阙》诗:“花迎彩服离莺谷,柳傍东风触马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下图为雄鸟,背部金黄色)</span></p> <div style="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古人吟咏黄鹂的诗句很多,经典难忘,流传至今。</div>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br>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br>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br>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br>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br>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br>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唐·金昌绪《春怨》<br>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宋·欧阳修《啼鸟》<br>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宋·晏殊《破阵子》<br>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span><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宋·曾几《三衢道中》</span> <p class="ql-block">黄鹂羽色艳丽,鸣声婉转,深受人们喜爱。其实黄鹂也有好几个品种。最常见的是黑枕黄鹂,全身金黄,枕部有贯眼褐色条纹;细嘴黄鹂,与黑枕黄鹂差不多,嘴部较细,多见于云南;金黄鹂:黄黑色体羽的中型鸣禽;黑头黄鹂:头全为黑色,体羽呈纯亮金黄色;红翅黑鹂:这是外系黑鸟中最出名的之一是红翅黑鸟;朱鹂:虹膜黄色嘴蓝灰脚灰色,该物种是产地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可见这种黄鹂是多么的珍贵等等。</p> 黑枕黄鹂(学名:Oriolus chinensis)为中型雀类,别名黄鹂、黄莺、黄鸟,通体金黄色,两翅和尾黑色。头枕部有一宽阔的黑色带斑,并向两侧延伸和黑色贯眼纹相连,形成一条围绕头顶的黑带,在金黄色的头部甚为醒目。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下图为雌鸟,背部翅膀上有橄榄绿色)</span></p> 黑枕黄鹂在古代有许多名称,比如“鵹黄”,是因为它的毛色黧黑带黄而得名,古人又称它为“楚雀”、“仓庚”、“黄莺”、“金衣公子”,《诗经·豳风·东山》中说:“仓庚于飞,熠耀其羽。”看到理妆的黑枕黄鹂,就让人联想到了要上花轿的新娘子。 但更多的时候,黄鹂代表着一种诗意的生活,杜甫在《绝句》中做了最好的表白:“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样的诗句,让黑枕黄鹂变得妇孺皆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样的人居环境,就是古人倡导“天人合一”的最好体现。 在中国主要为夏候鸟,部分为留鸟。通常每年4-5月迁来中国北方繁殖,9-10月南迁。主要食物有鞘翅目、鳞翅目、尺蠖蛾科幼虫、螽斯科、蝗科、夜蛾科幼虫、枯叶蛾科幼虫、斑蛾科幼虫、蝶类幼虫、毛虫、蟋蟀、螳螂等昆虫,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在阔叶林内高大乔木上。营巢前雌雄黑枕黄鹂一前一后也在树丛间飞翔,寻找营巢地点。当巢位选定后,分别站在巢区内不同的树上对鸣,有时亦同时起飞在空中飞翔,或同栖于一处。此时若有别的黄鹂侵入,立即飞起攻击,直到将对方赶出巢区为止,领域性甚强。 雌雄亲鸟共同育雏,7天左右雏鸟才睁眼,16天左右离巢,离巢后的最初几天亲鸟仍给喂食。雌雄鸟共同育雏。每天早上7点半左右,亲鸟即开始喂食,傍晚7时半左右雌鸟归巢,不再喂食,每日亲鸟喂食平均在100次左右。晚上雌鸟与雏鸟同在巢中,雄鸟则在附近的小树上歇息。 与其他鸟类一样,亲鸟喂食雏鸟后,会等待雏鸟排便便,然后衔往远处丢弃,或者当场直接吞下。 因为一只黄鹂的存在,我们的生活立即变得诗意盎然,古人的诗韵,似乎正在缓慢地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