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杭州南山路上丰厚的历史故事

南山老龙

<p class="ql-block">  南山路 长4364余米,宽20-38米。清波门以北路段为民国初,拆除古城墙而改建,名涌金路、南山路。1946年改称膺白路,以黄郛 字号名路。(黄郛 1880-1936 字膺白,1927年曾任上海市长、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内政部长等职)。</p><p class="ql-block"> 建国后改名南山路;清波门以南路段原为石板土路,是通往净寺进香和西南山区的必经之路。</p><p class="ql-block"> 自民国九年(1920),杭城改造湖岸、修建环湖道路后,此路称南屏路,因地处南屏山麓而名。</p><p class="ql-block"> 民国二十二年,经铺设柏油、拓宽路面之后,南山路与南屏路便成为市区沟通西湖风景区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十分优越。</p><p class="ql-block"> 1964年南山路与南屏路合并,称环湖南路;1981年复称南山路。 </p><p class="ql-block"> 西湖南线景区整合工程于2002年10月完成,改变了西湖过去“北线热南线冷”的旅游格局。</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南山路北起湖滨一公园,依次经湧金公园、柳浪闻莺公园、学士公园,南至长桥公园。这段南山路以西滨湖地带,已全部连接在一起,湖岸线长达3公里。</p><p class="ql-block"> 南山路东侧有中国美术学院和别具风情的酒吧、书屋,形成艺术休闲特色街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05年杭州南山路 被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评为“中国最具升值前景商业街”称号。</p> <p class="ql-block">  南山路 </p><p class="ql-block"> 位于杭州市老城区的核心地段,西湖南线风景名胜区的东南面,东靠西湖大道、河坊街、吴山、万松岭,北起解放路西端与湖滨路相接,南接玉皇山路折而往西,与虎跑路、杨公堤相接,因西湖南部诸山统称南山,路环湖傍山而行,故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南山路 路牌(一)</p><p class="ql-block"> 位置 在南山路最北端西侧。</p> <p class="ql-block">  南山路 </p><p class="ql-block"> 地处城、湖结合区域,从历史记载看,从地为吴越、南宋都城以及元末、明、清时,杭州古城的西城墙沿线,自南而北,沿湖曾设钱湖门、清波门、涌金门,再往北通往钱塘门、武林门等地。</p><p class="ql-block"> 南宋定都临安(杭州),在凤凰山、万松岭一带设皇宫,将临安府府署迁徙于“清波门之北,以奉国尼寺(即竹园山净因寺)故基创建”。</p><p class="ql-block"> 当时,吴山周边和南山路东侧已为政治、经济中心,直至元、明、清和近代,一直都十分繁华。</p><p class="ql-block"> 南山路东侧的吴山、清波门一带,曾经是古代官署府衙办公理事的政治中心,也是达官贵人居住集中之地。</p><p class="ql-block"> 所以,在南山路周边留有将军路、红门局、营门口、旧仁和署、三衙前、东、西都司卫、旧藩署、府前街、缎局司弄、行宫前、陆官巷、蔡官巷等一串地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南山路 路牌(二)</p><p class="ql-block"> 位置 在南山路最北端东侧。</p> <p class="ql-block">  南山路上 </p><p class="ql-block"> 中国美院气派的大楼、河坊街口“再生缘”的石刻、记述清河坊历史风情的铜折书、清波街口的卜哈提亚氏墓园石亭、西湖大道口的紫竹园、“西湖天地”的古井台、石磨盘、玻璃房等都是新建的文化亮点。</p><p class="ql-block"> 走在南山路上,就好比走在文化里,脚下踩到的一粒石子,都可能有一段史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山路 路牌(三)</p><p class="ql-block"> 位置 在南山路中国美术学院</p><p class="ql-block"> 大门口。</p> <p class="ql-block">  南山路上</p><p class="ql-block"> 湧金门、清波门是古代市民出城游湖的必经之处。杭谚有“湧金门外划船儿”之说。 史载,南宋高宗、孝宗和清代康熙皇帝曾经从涌金门外御码头下船游湖;传说中的许仙在湖上乘船与白娘子、小青红邂逅后,也是从涌金门回城,结下了“千年等一回”的姻缘。</p><p class="ql-block"> 南山路上,一些历史的建筑物旧韵犹存。如昭华巷、广福里一带的青砖小楼、柳营路口原“三三医院”旧址的黄房子,据传蒋经国居住过的小绿楼、深藏在里弄里的潘天寿故居、茅以升旧居、河坊街口的小洋楼,还有澄庐、恒庐、膺白楼、勾山樵舍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山路 路牌(四)</p><p class="ql-block"> 位置 在南山路与清波街连接处。</p> <p class="ql-block">  南山路上</p><p class="ql-block"> 具有丰厚的艺术文化。历代文化名人如宋代词人张先、女词人李清照、南宋词人周密、宫廷画师刘松年、著名画家郑起和郑思肖父子、“西湖竹枝词”创始人-元代诗人杨维祯、清代女诗人陈端生、《清波杂志》著作者周辉、近代书画大家潘天寿等,都曾先后在这里居住和创作。</p><p class="ql-block"> 还有南宋临安府学和明代文庙(杭州碑林)以及已有近百年历史的中国美院等,使该地长期浸润在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山路 路牌(五)</p><p class="ql-block"> 位置 在南山路8号 门口。</p> <p class="ql-block">  南山路 </p><p class="ql-block"> 是西湖风景区中环境容量最大、历史积淀深厚,景点类型最完整的景区。</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汉代传说的金牛出水池、唐代李泌开凿的引水闸遗址、奉祀吴越三代五王的钱王祠、南宋皇家花园聚景园、明代回族诗人丁鹤年石亭、清代八旗子弟骑射练武之地,还有古代城门遗址、民国名人旧居等等。丰富的历史遗迹与美丽的神传说,充分体现了这里的历史遗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南山路 路牌(六)</p><p class="ql-block"> 位置 在南山路花港观鱼南门口。</p> <p class="ql-block">  南山路</p><p class="ql-block"> 以内秀(文化性)、开朗(闲适性)、亲切(公众性)的设计理念融于景区之中,集休闲、度假、健身、娱乐、观光等旅游功能于一体,融自然美景与人文积淀于一身,是西子湖畔一道亮丽的“黄金湖岸风景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山路 路牌(七)</p><p class="ql-block"> 位置 在南山路西端 与杨公堤连接处。</p> <p class="ql-block">  “杭州西湖 ” </p><p class="ql-block"> 御题石碑。</p><p class="ql-block"> 位于在南山路北端西侧湖滨一公园内。也是位于解放路的最西端,地处杭州闹市中心。是解放路走向西湖的大门</p><p class="ql-block"> 这块“杭州西湖”的题词石刻,是清乾隆帝的御笔。这个位置曾作为杭州“城标”的美人凤的雕塑旧址。</p><p class="ql-block"> 乾隆帝御笔题写的落款日期:为“已酉春闰”。</p><p class="ql-block"> 据查证:是乾隆帝于乾隆三十年闰二月(1765年)第四次南巡,到杭州时所写。</p> <p class="ql-block">  杭州湖滨一公园</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北端与解放路西端交汇处,西侧西湖边。</p><p class="ql-block"> 杭州湖滨公园始建于1912年。这一带原先是旗营所在地,在旗营拆除之后,浙江军政府政事部在这一带开辟新市场,沿西湖筑湖滨路,把离岸起20米之地辟为公园,取名为湖滨公园。</p><p class="ql-block"> 湖滨公园由南向北依次称为一公园、二公园、三公园、四公园、五公园。公园南北狭长,由湖滨路隔开。这五个公园为湖滨公园建立的一期工程。</p><p class="ql-block"> 1929年,以长生路以北,旧钱塘门外沿湖之地,扩建了湖滨公园,称为六公园。</p><p class="ql-block"> 现在湖滨一公园,已成为杭州西湖一个著名风景点。</p> <p class="ql-block">  省城(杭州)地图浮雕。</p><p class="ql-block"> 位于杭州南山路北端与解放路西端连接处,在西侧杭州湖滨一公园的地上。</p><p class="ql-block"> 本照片是“省城地图浮雕”中的一部分。照片中显示:清波门、湧金门一带的相关地名的名称和位置。其中清晰可见:杭府署和钱塘县署、仁和县署的名称和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 省城(杭州)地图。清光绪十八年(1892),浙江舆图局在采用现代经纬仪测绘的基础上,以传统的计里画方法绘成《浙江省城图》。绘图范围以省会杭州城内为主,兼及城河。</p><p class="ql-block"> 全图详载杭州城的城墙、城门、河塘、桥梁、街道、里巷、官署、书院、寺观、庙宇、亭阁及部分山岭等的名称和位置。全面记录、反映了古都杭州城处在古代与近代之交时期的城市格局和街坊分布。</p><p class="ql-block"> 2002年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结合西湖南线景区整合工程,采用大块花岗岩石材,按1:400的比例刻制成这幅历史地图。</p> <p class="ql-block">  南山路 澄庐 </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北端西侧湖滨一公园内。</p><p class="ql-block"> 此庐临湖而筑,始建于民国年间,是中国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总经理盛恩颐的别墅。后来成为蒋介石来杭州的行辕。建筑面积约有250平方米。登庐眺望,湖光山色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1927年12月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完婚,蜜月旅行的第一站就是西湖澄庐。“西安事变”后,住此地疗养。</p><p class="ql-block"> 1937年3月,蒋介石与中共代表周恩来、潘汉年在此秘密会晤。</p><p class="ql-block"> 该建筑保存完好,主体为一幢三层别墅建筑。室内入口大厅楼梯为双抱式,铺设白色大理石,楼上装修精致细腻,用材讲究。</p><p class="ql-block"> 2005年3月被列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杭州湖滨一公园 游船码头。</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北端西侧西湖边。</p><p class="ql-block"> 湖滨一公园游船码头,为大型交通游船码头。通小瀛洲东码头。适宜团队游和散客游。</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游客既可乘杭州西湖游船公司的交通游船,也可雇佣人力划行的小游船。</p><p class="ql-block"> 游客乘交通游船,可以到西湖中间一小岛-小瀛洲(三潭印月)游玩。然后,游客可乘交通游船返回,也可乘交通游船到花港观鱼、中山公园、岳湖等码头任选一处上岸。</p> <p class="ql-block">  亭湾骑射 </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北端西侧湖滨一公园西湖边。</p><p class="ql-block"> 史载,出涌金门,沿湖而北,稍折而西,水流弯曲,旧有黑亭子,故称亭子湾。沿湖数百步,平沙浅草,可容骑射。</p><p class="ql-block"> 清雍正四年(1726),李卫迁任浙江总督,于亭子湾重建校射亭,在此检阅驻防营八旗子弟肆武。当是时,铁骑屯云,弓刀竞响,而鸟鱼不惊,花柳争放,为清西湖十八景之一:亭湾射骑。</p><p class="ql-block"> 在亭旁竖立着乾隆皇帝御笔亲题的诗碑。</p><p class="ql-block"> 诗曰:“旭丽画风轻,广场试阅兵。百年偃虽可,一日备须明。气励熊罴旅,勇轩组练晶。诘戎伊古训,讵敢诩升平。 阅武一首,丁丑仲春月 御笔”。</p><p class="ql-block"> 据查证,是乾隆帝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第二次南巡,到杭州时所写。</p><p class="ql-block"> 乾隆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首次南巡来杭,以后先后六次来杭,每次都有游西湖、阅兵活动。“阅兵”的地方就在“亭湾射骑”。</p><p class="ql-block"> 后城墙、亭子俱毁,民国期间,此处辟为民众体育场、民众教育馆。建国后又辟为湖滨一公园部分。2002年杭州市园林文物局重建此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李卫(1686-1738),字又玠,江苏铜山人,任浙江总督期间曾修浚西湖,挖淤泥浅葑滩三千余亩,筑沙堤六十三丈;又修桥建廊,栽花种树,为今日的西湖美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南山路 三三医院旧址 </p><p class="ql-block"> 位于杭州柳营路和南山路交叉口,就是杭州人都熟悉的那幢黄楼。</p><p class="ql-block"> 三三医院,这是中国最早的中西结合医院,由裘吉生创办。</p><p class="ql-block"> 裘吉生,本名庆元,生于1873年。幼年患肺病,自学中医。</p><p class="ql-block"> 1924年创办的三三医院既有中医内外科,也有西医內科和妇产科。可惜这家医院只维持了13年。</p><p class="ql-block"> 这幢西式花园别墅,外墙黄色,北边为三层,南侧只有二层,塔顶的仙鹤象征着“松鹤延年”。</p><p class="ql-block"> 2013年12月16日,被杭州市政府列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湧金楼 </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147号湧金公园内。</p><p class="ql-block"> 湧金公园湧金楼遗址的历史坐标可上溯到北宋政和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原为北宋时期翰林学士领受庆宴之地。南宋曾被重建。清代则是三雅园茶楼。</p><p class="ql-block"> 1925年成为辛亥革命元老黄元秀的宅院“放庐”。</p><p class="ql-block"> 黄元秀(1884-1964),原名凤之,字文叔,号山樵,浙江杭州人。早年入浙江武备学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留学日本,协助孙中山先生及黄兴组建同盟会,返国后,主持浙江同盟会。武昌起义,杭州响应,乃任职于临时总统府、国民政府。</p><p class="ql-block"> 黄元秀既是辛亥革命元老、坚定的爱国志士,也是近现代著名的书法家、武术家、实业家和佛学家。</p><p class="ql-block"> 1965年改为涌金茶室,并保留了原先的木质屋顶和园林风格,为共三层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  古湧金门 石碑</p><p class="ql-block"> 古湧金门位置:南山路与涌金路交叉处。</p><p class="ql-block"> 古湧金门,为古代杭州西城门之一。五代天福元年,吴越国王钱元瓘引西湖水入城。在此开凿湧金池,筑此门。门濒西湖,东侧有水门(亦称涌金闸)。传说为西湖中“金牛涌现”之地,因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南宋绍兴二十八年,增筑城垣,改称丰豫门。明初,仍复称湧金门。湧金门也称小金门,宋代诗人杨万里有诗:“未说湖山佳处在,清晨涌出小金门”,就是写湧金门。</p><p class="ql-block"> 湧金门外划船儿,门外濒临西湖,古时杭城西湖游船都在此集散。湧金门历来是杭州城里到西湖游览的主要通道。</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城墙内又近杭州府衙及钱塘、仁和两县县衙所在地,向为杭城繁华地段。清代,湧金门城楼大方威严,为重楼歇山式建筑。城楼上,有一副楹联曰:“长牒接清波看水天一色;高楼连闹市绕烟火万家”,形象地概括了湧金门当时的重要地位和繁荣景象。</p><p class="ql-block"> 湧金门,民国二年(1913),城墙被拆除,改建成南山路、湖滨路。</p> <p class="ql-block">  金牛出水 铜雕。 </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古湧金门石碑西侧湧金池内;湧金桥前。</p><p class="ql-block"> 金牛出水。西湖自古有“金牛湖”之称,源自西湖的一则美好神话。相传在汉代,西湖有金牛潜伏,逢湖水干涸,牛即涌现,吐水将湖注满。 </p><p class="ql-block"> 地方官吏为讨皇上欢心,命百姓车干湖水。水干之时果见金牛,官吏们争先恐后下湖捉牛,金牛昂首</p><p class="ql-block"> 怒吼张嘴吐水,倾刻,官吏们全被淹没了! 从那以后,西湖水不再干涸,金牛也不再出现。</p> <p class="ql-block">  杭州大华饭店 </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171号。</p><p class="ql-block"> “大华饭店”店名,由江华题写。</p><p class="ql-block">(1954年8月,江华任浙江省委书记。)</p><p class="ql-block"> 大华饭店 位于美丽的西子湖畔,北连湖滨一公园,南接涌金公园,东与将军路、开元路隔路相望。居杭州闹市中心。4星级酒店。</p><p class="ql-block"> 大华饭店 采用古典庭院式建筑,有三座楼高三层,合计客房有190间。面积18000平方米。历史悠久,享誉海內外。</p><p class="ql-block"> 1934年冬,当时著名的犹太洋行商人董炜生,在自家庄园开建一座三层高立体型大厦,于是新落成的大厦就成为最初的大华饭店。于1935年10月9日开业。董炜生任总经理。</p><p class="ql-block"> 1937年12月24日,日军分三路从望江门、武林门、凤山门进入杭州,大华饭店被日军占领,停业多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复业。</p><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后,大华饭店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交际处接收。</p><p class="ql-block"> 大华饭店曾多次接待过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副主席、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大华饭店还接待过许多来杭观光、访问的重要国家外宾。</p><p class="ql-block"> 奢华的园林式设计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大华一直是杭城塔尖上的酒店之一。</p> <p class="ql-block">  西湖文化景观 </p><p class="ql-block">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纪念牌。</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古湧金门石碑旁。</p><p class="ql-block"> 于2012年6月,由杭州市园林文物局谨立。</p><p class="ql-block"> 2011年6月24日,世界遗产委员会已将“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杭州西湖,造化钟灵,天人惊艳。城湖山水,呈独步之大观;三岛两堤,揽环瀛之胜概。十景题名传康乾宸翰,月雪云风,极饶诗意;四时花树入唐宋高吟,梅桃荷桂,各领风情。</p><p class="ql-block"> 更有史迹星罗,文标霞蔚。白傅言一半勾留,江南最忆;苏公谓无家焉住,西子相宜。登临凭吊,则雷峰保俶、岳墓于祠;梵宇琳宫,有灵隐净慈、福星抱朴。风景清嘉,人文厚重,实至名归,遂膺美誉。</p> <p class="ql-block">  杭州湧金公园 (西湖天地) </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147号。</p><p class="ql-block"> 湧金公园 是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五大区域之一,湖滨区的一个休闲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它以杭州园林、历史建筑为基础,以自然与时尚的融合、历史与现代的对话为表现形式,集餐饮、零售、文化、娱乐、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p><p class="ql-block"> 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其中园林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云集了知名咖啡馆、会所、餐厅、娱乐场所和商铺。</p> <p class="ql-block">  南山路柳营路</p><p class="ql-block"> 柳营路南起开元路西端,北至南山路北端。长288米,宽12米。</p><p class="ql-block"> 清翟灏《湖山便览》卷七:“南宋时,自涌金门至钱塘门,沿城五里堤岸,遍插垂柳”,故名。</p><p class="ql-block"> 涌金门北,有宋开宝年间建之柳洲寺。民国时筑路,遂名柳营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柳营路 洽丰里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20世纪20年代里弄住宅建筑群,反映了近代住宅联排式布局的历史转型脉络。</p><p class="ql-block"> 2007年3月被杭州市政府列为杭州市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  将军路 </p><p class="ql-block"> 东起浣纱路南端,西至南山路北段,与延安路、柳营路相交。长527米,宽10米,沥青路面。</p><p class="ql-block"> 清光绪十八年(1892)《浙江省城图》名为将军署、库使前、草芝巷。民国时,西段称将军路(清将军署在此),东段称慈幼路。亦名兴武路,因朱瑞为浙江督军时,袁世凯封之为兴武将军。1939年改称将军路。</p><p class="ql-block"> 1966年更名为人民路,因路南侧建有人民大会堂,北侧市人民政府驻此。2002年复称将军路。</p> <p class="ql-block">  开元路 </p><p class="ql-block"> 开元路东起中山中路中段,西至南山路北段。长940米,宽20米。 </p><p class="ql-block"> 清为旗营南墙旧基。以开元桥得名。开元桥为跨浣纱河第一桥,宋名将军桥。民国时,因朱瑞为兴武将军,曾改名为兴武桥。今桥废名存。</p> <p class="ql-block">  西湖大道290号-298号(双号)</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与西湖大道西端交汇处东北角。</p><p class="ql-block"> 建于20世纪20年代,系典型的清水砖石库门建筑。</p><p class="ql-block"> 2005年7月被杭州市政府列为杭州市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  西湖大道</p><p class="ql-block"> 东起城站广场,西至湖滨南山路。长1740米,宽60米。1998年竣工。路通西湖东岸,由此命名。</p><p class="ql-block"> 西湖大道原为人口密集、巷弄密布的旧城区,由西及东为湧金路、羊坝头、营门口、大井弄 等十八条街巷。均于1998年6月建西湖大道时拆除。</p><p class="ql-block"> 涌金路闹市口,清时正临旗营南门,为出入旗营之要道,昔时热闹非凡,称闹市口,后并入营门口。湧金路西端的湧金门、湧金池为吴越王建,民国初拆门填池改筑涌金路。</p><p class="ql-block"> 西湖大道为双向六车道,快慢车之间有2-6米绿化带隔离,两旁高楼林立,气势雄伟。</p><p class="ql-block"> 沿途有西湖国贸大厦、利群大厦、新东方大厦、耀江广厦、清波商厦、涌金光场等商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南山路 黄郛旧居</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113号。</p><p class="ql-block"> 黄郛 (1880年-1936年12月6日),字膺白,号昭甫,浙江绍兴府上虞县百官镇人。民国时期著名政治人物,同盟会会员,蒋介石的盟兄弟。1927年曾任上海市长、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内政部长等职。</p><p class="ql-block"> 黄郛旧居,原大华饭店分部,是一处濒湖临街、围墙高耸、闹中取静的院落,占地面积多达10.414亩。</p><p class="ql-block"> 院内假山重叠,池沼小巧,古木参天,曲径通幽,为西湖南线一胜地也。</p><p class="ql-block"> 建于民国时期,系两层西式建筑,原主人为近代知名人物黄郛。</p><p class="ql-block"> 2004年5月被杭州市政府列为杭州市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  中国美术学院 </p><p class="ql-block"> 位于杭州市南山路218号。</p><p class="ql-block"> 校园占地1230余亩,地跨杭、沪两市,拥有南山、象山、张江、良渚四大校区。</p><p class="ql-block"> 中国美术学院(原国立艺术院)是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是一所久负盛名的美术学院,是中国学科完备、规模齐整的综合性美术学院之一。</p><p class="ql-block"> 其前身是国立艺术院,1928年,时任大学院院长的蔡元培先生择址杭州孤山罗苑创办,设国画、西画、雕塑、图案四个系及预科和研究部。</p><p class="ql-block"> 1930年改称国立杭州艺术专业学校,建国初,曾一度更称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1957年迁至今址,翌年更名浙江美术学院,有七个系(室),设有博士、硕士学位学科十个。1994年起称中国美术学院。</p><p class="ql-block"> 林风眠、潘天寿、黄宾虹、刘开渠等一大批艺术大家曾在学校工作过。都曾在学校撤播了艺术种子,留下了耕耘的足迹。当今活跃在国内外艺坛的许多知名艺术家也曾经在学校学习、教学过。</p><p class="ql-block"> 中国美术学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共建高校。目前设有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三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在校学生一万余人,教职工约千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柳浪闻莺 御碑</p><p class="ql-block"> 清康熙帝御题石刻碑。</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钱王祠北,柳浪闻莺公园内。</p><p class="ql-block"> 柳浪闻莺是西湖文化景观中的题名景观--“西湖十景”之一,以赏柳听莺鸟鸣啼为胜。位于钱王祠北侧,濒临外湖。此地在南宋时期曾为孝宗皇帝(1163-1189年在位)所建之“聚景园”,御苑濒水,以多柳而闻名。</p><p class="ql-block"> 柳树沿湖成行,低垂的柳丝在清风中摇扬,如翠浪翻空,柳林中莺啼婉转,充满了自然的勃勃生机。</p><p class="ql-block"> 题名景观“柳浪闻莺”始于南宋,历经演变,至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皇帝钦点御题四字景目,并立碑筑亭而定型。后碑亭曾一度迁至祠南侧,今依历史格局,迁于钱王祠北。</p><p class="ql-block"> 《柳浪闻莺》清乾隆帝题诗:</p><p class="ql-block"> 南渡宋家忘北金,</p><p class="ql-block"> 相于丝管乐春深。</p><p class="ql-block"> 新莺百啭非无意,</p><p class="ql-block"> 河北由来有故林。 </p><p class="ql-block"> 乾隆帝题咏《柳浪闻莺》:</p><p class="ql-block"> 那论清波及湧金,</p><p class="ql-block"> 春来树树绿阴深。</p><p class="ql-block"> 间关几啭供清听,</p><p class="ql-block"> 还似年时步上林。</p> <p class="ql-block">  杭州柳浪闻莺公园</p><p class="ql-block"> 闻莺阁 位于南山路清波门柳浪闻莺公园内3号。</p><p class="ql-block"> 闻莺阁 紧临西湖,是一座二层木建筑,建筑外有有临水露台,可坐在户外看风景。</p><p class="ql-block"> 柳浪闻莺是杭州最有名的西湖十景之一。始建于南宋,曾作为帝王的御花园和御码头。有着亭台楼榭、假山泉池、小桥流水和数不尽的奇花异草。</p><p class="ql-block"> 闻莺阁 喝茶以自助套餐模式,茶点包括甜品、水果,也有鸡翅和凤爪之类的小菜,馄饨水饺之类的主食。</p> <p class="ql-block">  御码头 翠光亭 </p><p class="ql-block"> 位于柳浪闻莺公园西湖边。</p><p class="ql-block"> 御码头,自五代以来,历代帝王游览西湖,大多是从湧金门外埠头下湖。据记载,宋室南迁后,高宗、孝宗、理宗皇帝都是在涌金门外翠光亭登船游西湖。清康熙、乾隆皇帝的母后也曾此登船游湖。</p><p class="ql-block"> 2002年在柳浪闻莺公园重建御码头和翠光亭,为西湖南线增添一处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  钱镠 铜雕塑像</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钱王祠路西端。</p><p class="ql-block"> 钱镠(852-932),字具美,小名婆留,杭州临安人。公元923年,钱镠建立吴越国,定都杭州。</p><p class="ql-block"> 长期奉行“保境安民”之策,不兴战事,以民为本,奖励耕织,兴修水利,疏浚西湖,广罗人才,发展贸易,使杭州一跃成为“东南形胜第一州”。</p><p class="ql-block"> 钱镠卒于后唐长兴三年,终年81岁,葬临安,缢武肃王,钱镠半生戎马,一世英雄,被百姓尊称为“钱王”。“钱王射潮”、“钱王凿井”等佳话在民间广为传颂。</p> <p class="ql-block">  钱王祠 五王殿</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钱王祠内。</p><p class="ql-block"> 钱王祠始建于北宋公元1077年,是后人为纪念吴越国王钱镠功绩而建造的。900多年来,历经沧桑,几经毁建,现存八字墙是原建筑仅存遗迹。</p><p class="ql-block"> 钱王祠 于2002年动工重建,于2003年国庆节前夕竣工落成。</p><p class="ql-block"> 钱王祠占地1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钱王祠中最恢弘、最有气势的当数正殿-五王殿。它是整个钱王祠当中最重要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这里供奉着吴越国三世五王的塑像。在殿内,坐在中间的是钱镠,钱镠为吴越国开国国王,称武肃王。两旁是文穆王钱元瓘,忠献王钱弘佐,忠逊王钱弘倧,忠懿王钱弘俶。</p><p class="ql-block"> 这三世五王治理杭州86载,定国72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北宋统一中原后,又顺应潮流,不动干戈,纳土归宋。</p> <p class="ql-block">  钱祠表忠 石碑</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钱王祠路西端。</p><p class="ql-block"> 钱王祠倚城面湖,借景“柳浪闻莺”,是以风景极佳。祠在宋代初名“表忠观”,清代以后则通称为钱王祠。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在此留有“保障江山”和“忠顺遗庥”等御题。</p><p class="ql-block"> 钱王祠内有苏东坡所写的《表忠观碑记》,是中国书法史上名碑。叙述了吴越国三代钱王在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五代时期,消弭兵戈,安居人民,最终纳土归宋的事迹。</p><p class="ql-block"> 钱祠表忠 是2007年2月杭州三评西湖十景之五。</p><p class="ql-block"> 藏头七绝曰:</p><p class="ql-block"> 钱塘碑记有高名,</p><p class="ql-block"> 祠庙留情碧血红。</p><p class="ql-block"> 表奏山河纳一统,</p><p class="ql-block"> 忠臣万古济苍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杭州孔庙碑林 </p><p class="ql-block"> 位于劳动路府学巷8号。</p><p class="ql-block"> 杭州孔庙碑林 2019年10月7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孔庙前的大樟树。据记载这棵香樟树,已有700多年历史了。</p><p class="ql-block"> 它经受了自然界几百年的狂风暴雨和严寒酷暑的洗礼,现仍郁郁葱葱、苍翠挺拔,坚强地矗立在孔庙大门前。</p><p class="ql-block"> 杭州孔庙原为南宋临安府学所在地,始建于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至元代,杭州府学已有“甲东南为杰观”之称。</p><p class="ql-block"> 此后府学除焚毁重建或规模增扩外。元代改称杭州府学,并再次扩地兴建文宣王庙于府学中。</p><p class="ql-block"> 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制度后,一直是杭州的官办学府。杭州孔庙成为每年举行春、秋两次祭祀孔子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在凤凰山麓一带,是宋、元、明、清四朝孔庙所在地,在杭州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2001年孔庙复建立项,2007年工程开工,2008年工程全面完工。并于2008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正式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复建后杭州孔庙占地面积1.32公顷,总建筑面积达5580余平方米。其平面布局由东、西两个既相互连贯又相对独立的区组成。</p><p class="ql-block"> 西区为孔庙中轴线,着重展示杭州孔庙的精髓。轴线以大成殿为核心 ,采用均衡对称、规整方正的平面布局,由棂星门、泮池、大成门、东西庑、碑亭、大成殿等建筑组成。</p><p class="ql-block"> 东区为典型的江南园林式庭院,花香鸟语,水流潺潺,各建筑如珍珠般散落其间。水庭位于整个庭院中心,石经阁、星象馆、文昌阁等建筑在假山池水间参差错落,曲折绵长的回廊则将它们有机地串联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近500碑石蕴含着深厚历史积淀和丰富人文内涵展示于亭台楼阁之中,与婉约的江南园林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 </p><p class="ql-block"> 位于杭州孔庙内。</p><p class="ql-block"> 根据史料记载,杭州孔庙至迟建于北宋仁宗年间(1023-1063),在凤凰山麓一带。绍兴元年(1131),临安府学迁至运司河下凌家桥西侧,以慧安寺故基重建,位于府治之北,即今地所在。</p><p class="ql-block"> 绍兴十二年(1142年),杭州府学一度被南宋王朝增修为全国最高学府-太学。按照学制,学校的主体建筑为祭祀孔子的殿宇-孔庙。</p><p class="ql-block"> 位于西湖东南吴山脚下,占地约4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格局规整大气,风格古朴典雅。</p><p class="ql-block"> 大成殿 是孔庙的正殿,是杭城唯一的保存完好的清式重檐歇山顶木构建筑。其殿内天花和梁枋上遗存着大量清代晚期的彩画,彩画色彩艳丽,层次丰富,色泽古朴典雅,堪称精美绝伦。</p><p class="ql-block"> 殿内以至圣先师孔子座像为中心,两旁设有复圣颜回、述圣孔伋、宗圣曾参、亚圣孟轲“四配”像,三侧墙上饰有漆画描金的七十二圣贤像,殿内还配置了青铜编钟等礼乐祭器。</p> <p class="ql-block">  文昌阁 </p><p class="ql-block"> 位于杭州碑林内。</p><p class="ql-block"> 杭州碑林,收藏着唐至清代各类碑刻500多石,有帝王御笔、地方史料、名家法帖、人物画像、天文星图、水利图刻等。</p><p class="ql-block"> 其中以宋高宗的《南宋石经》、贯休的《十六罗汉像刻石》、李公鳞的《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像刻石》以及五代的《五代石刻星象图》等最为闻名。</p><p class="ql-block"> 此外,还有王羲之、王献之、苏东坡、米芾、祝允明等历代书法名家的手笔刻石和南宋及清代的帝王御碑。</p><p class="ql-block"> 更值一提的是一批史实碑,记载了杭州及周边城镇有关兴修水利、筑海塘、盐运等史实,为研究杭州的水利及推动杭州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料。</p><p class="ql-block"> 因而,被称为是杭州的一座融历史、科学、艺术为一体的“石质书库”。</p> <p class="ql-block">  丁鹤年墓亭 </p><p class="ql-block"> 位于杭州西湖边,柳浪闻莺公园内。</p><p class="ql-block"> 2005年3月16日,被浙江省政府列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丁鹤年(1335-1424),字永庚,号友鹤山人。湖北武昌人。生于元惠宗元统三年,卒于明太宗永乐二十二年,终年九十岁。丁鹤年是元代著名回族大诗人,有《丁鹤年集》传世。</p><p class="ql-block"> 丁鹤年为明初十大孝子之一。以73岁高龄为母守灵达17载,直到90岁去世。</p><p class="ql-block"> 《四库全书》中收录的《丁孝子传》和《丁孝子诗》即是他的事迹。诗开篇赞曰:“丁鹤年精诚之心上达九天,丁鹤年精诚之心下达九泉。”</p><p class="ql-block"> 永乐初年丁鹤年和乐良才,共赴北京行医。在北京菜市口创建鹤年堂药铺。成为京城著名老字号。乐良才是同仁堂的乐氏家族的老祖宗。</p><p class="ql-block"> 丁鹤年墓亭为明代所建,六面重檐,仿木斗拱攒尖顶石亭。石亭中间为丁鹤年墓。</p><p class="ql-block"> 西湖边游览,在柳浪闻莺公园中,抬头见石亭,原来这里就是元代诗人,北京鹤年堂的创始人-丁鹤年的长眠之地。</p> <p class="ql-block">  潘天寿故居 </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212号(景云村1号)。</p><p class="ql-block"> 为当代著名书画家、原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潘天寿(1897-1971)故居,为一幢两层三开间西式别墅,建于20世纪40年代,现改为潘天寿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2000年7月9日被杭州市政府列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潘天寿纪念馆 </p><p class="ql-block"> 陈列照片。</p><p class="ql-block"> 潘天寿(1897-1971),原名天授,字大颐,号阿寿、雷婆头峰寿者。浙江宁海人。民盟盟员。</p><p class="ql-block"> 潘天寿精于写意花鸟、山水,偶作人物,兼工书法,尤擅指墨。画风沉雄奇险,苍古高华。</p><p class="ql-block"> 其画大气磅礴,具有慑人的力量感和强烈的现代意识,与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并称为20世纪“中国画四大家”。</p><p class="ql-block"> 潘天寿历任国立艺专教授、校长,浙江美术学院教授、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等职。</p><p class="ql-block"> 一生著作丰富,对艺术思想、美术教育、画史画论、诗书篆刻等均有深入研究,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迄今影响最大的中国画教学体系,被称为现代中国画教育的典基人。</p> <p class="ql-block">  勾山樵舍遗址</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与河坊街西端交汇处东北角。</p><p class="ql-block"> 清代著名学者陈兆仑(字星斋,号勾山),为“桐城派”古文家方苞的入室弟子 ,著有《紫竹山房诗文集》,为官后于此筑宅第,名“勾山樵舍”。</p><p class="ql-block"> 陈兆仑孙女陈端生生于勾山樵舍,著有长篇弹词《再生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陈端生 (1751年-1796年),字春田,清代弹词女作家、诗人。 </p><p class="ql-block"> 陈端生 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出生在浙江钱塘(今杭州)一个官宦人家里。她的祖父陈兆仑在朝为官,又是一位文学家;她的父母亦能诗能文。因此,在家庭的熏染使陈端生自幼就喜好诗文,加之她聪颖好学,诗文妙句脱口就来。因此从小就被人们称为才女。</p><p class="ql-block"> 乾隆三十三(1768年)至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陈端生撰写了《再生缘》第一卷至第十七卷。</p><p class="ql-block"> 清嘉庆元年冬(1796年),一个江南才女,在病痛的折磨中,眼睛里噙着泪水与无奈,带着她的才华与灵性,留下一部未完的《再生缘》撒手人寰。</p><p class="ql-block"> 《再生缘》做为一部浪漫的长篇叙事诗,陈端生写就了前十七卷。庆幸的是,女作家梁德绳(1771-1847,字楚生,浙江钱塘人)续写了第十八至二十卷,给《再生缘》划上了一个句号。</p><p class="ql-block"> 《再生缘》是一部浪漫的长篇叙事诗,一部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具有较高文学地位的弹词。</p><p class="ql-block"> 郭沫若先生将《再生缘》与《红楼梦》并称为“南缘北梦”。1961年,他两次探访了勾山樵舍,并感慨赋诗:“莺归余柳浪,燕过胜松风。樵舍勾山在,伊人不可逢。”</p><p class="ql-block"> 2013年12月,“勾山樵舍”遗址,作为名人史迹被列为杭州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勾山樵舍 ,这个古朴而沧桑的高墙院落,依然在西湖厚重的文化气息里,默默伫立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勾山里 西湖琴社 </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勾山里17号。</p><p class="ql-block"> 浙派古琴。中国古琴艺术于2003年11月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浙派古琴为中国古琴的重要分支,起于南宋琴家郭沔。</p><p class="ql-block"> 1946年,徐元白先生于勾山里发起西湖月会(西湖琴社前身),酝酿出琴艺“天机”,成为新浙派奠基人。从而西湖琴社成为现代浙派的源头和最重要的传承基地。</p><p class="ql-block"> 浙派古琴演奏风格追求质而不野,文而不史,微妙圆通,代表琴曲有《潇湘水云》、《平沙落雁》、《泣颜回》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徐元白( 1893-1957)号原泊。浙江台州市椒江区人。现代浙派古琴泰斗。</p><p class="ql-block"> 徐元白 善诗文、书、画,工山水及兰。尤精古琴,能谱曲, 北京音乐学院多为之录音。卒年六十五。</p><p class="ql-block"> 徐元白 师从浙派名家大休法师学琴,后走访各地名师,在继承浙派“微、妙、圆、通”潇洒奔放的特色的基础上,博收诸家特色,形成了其古朴典雅、深造内含,善于抑扬顿挫的琴风。</p><p class="ql-block"> 徐元白 能弹大小琴曲甚多,最精于《高山》、《墨子悲丝》、《潇湘水云》等。</p><p class="ql-block"> 徐元白还创作了《西泠话雨》、《思贤操》等琴曲。</p> <p class="ql-block">  南山路勾山里</p><p class="ql-block"> 勾山里东起荷花池头南段,西至南山路。长70米,宽2米。南宋为美化坊,竹园山巷。《西湖游览志》卷十二:“竹园山,在今府治之西南,吴山一脉,独趋而北,隐隐隆起。”竹园山俗称狗儿山,盖勾山之讹。</p><p class="ql-block"> 清陈太仆兆仑曾读书于此,自号勾山,故名。其孙女陈端生著有长篇弹词《再生缘》。</p><p class="ql-block"> 1966年更名为红军里。1981年复原名。</p><p class="ql-block"> 勾山里与柳浪闻莺隔南山路相望。古往今来,西湖的空气和山水,滋生爱情,更滋养才情。</p><p class="ql-block"> 勾山里,史脉悠远,文风炽盛,民国建筑林立,文人雅士、工匠大师辈出。</p><p class="ql-block"> 勾山里,悠悠穿梭于四季流转中,游走在过去未来间,美丽、静谧。</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茅以升旧居。</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荷花池头31号。系我国桥梁专家、钱塘江大桥设计者茅以升旧居。</p><p class="ql-block"> 建于20世纪30年代,中西式花园别墅,两层小楼,青砖砌墙。</p><p class="ql-block"> 2004年5月被杭州市政府列为杭州市历史建筑。</p><p class="ql-block"> 茅以升(1896-1989),原名茅以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p><p class="ql-block"> 茅以升1916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土木系,后赴美留学。1917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1921年获美国加利基理工学院工程博士学位。</p><p class="ql-block"> 回国后,任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教授,南京东南大学工科主任,河海工程大学校长,天津北洋大学校长。</p><p class="ql-block"> 1933年后,茅以升任杭州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自行设计和建造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铁路公路两用双层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茅以升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p><p class="ql-block"> 茅以升主要论著有《桥梁次应力》、《钱塘江桥》、《中国桥梁史》、《中国的古桥与新桥》、《茅以升科普文选》等。</p> <p class="ql-block">  南山路202-1号</p><p class="ql-block"> 别墅建筑</p><p class="ql-block"> 建于民国时期,为三层清水砖别墅建筑。 </p><p class="ql-block"> 2004年5月被杭州市政府列为杭州市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  南山路204号</p><p class="ql-block"> 别墅建筑。</p><p class="ql-block"> 建于民国时期,为两层清水砖别墅。</p><p class="ql-block"> 2004年5月被杭州市政府列为杭州市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  南山路 恒庐美术馆</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202号。</p><p class="ql-block"> 建成于1935年,系当时杭州名西医张星一医师所建。</p><p class="ql-block"> 恒庐为青砖实叠洋瓦的假三层三开间西式洋房。</p><p class="ql-block"> 今为恒庐名画院的所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南山路206号</p><p class="ql-block"> 别墅建筑。</p><p class="ql-block"> 建于民国时期,系两层清水砖坡屋顶别墅建筑。</p><p class="ql-block"> 2004年5月被杭州市政府列为杭州市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  南山书屋 </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210号 </p><p class="ql-block"> 建于民国时期,系两层清水砖坡屋顶别墅建筑。</p><p class="ql-block"> 2004年5月被杭州市政府列为杭州市历史建筑。</p><p class="ql-block"> 南山书屋 经营以美术方面的书籍为主。</p> <p class="ql-block">  南山路214号</p><p class="ql-block"> 别墅建筑。</p><p class="ql-block"> 建于民国时期,系两层清水砖坡屋顶别墅建筑。</p><p class="ql-block"> 2004年5月被杭州市政府列为杭州市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  南山路广福里</p><p class="ql-block"> 广福里街近代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建于20世纪初,包括广福里4号、5号和荷花池头19号建筑,院落式格局。</p><p class="ql-block"> 2005年7月被杭州市政府列为杭州市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  南山路 广福里2号</p><p class="ql-block"> 广福里裘宅,民国时期的独院住宅,反映近代城市住宅建筑的演进历史。</p><p class="ql-block"> 2008年8月被杭州市政府列为杭州市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  南山路182号</p><p class="ql-block"> 别墅建筑。</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所建,主体建筑为四层,原为清水砖墙,后经改建,外墙为绿色,因此也称绿楼。</p><p class="ql-block"> 2004年5月被杭州市政府列为杭州市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  杭州西湖博物馆 </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89号。</p><p class="ql-block"> 在柳浪闻莺公园内。与钱王祠相邻。</p><p class="ql-block"> 杭州西湖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湖泊类专题博物馆。位于美丽的西子湖畔,占地面积22480平方米,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博物馆于2005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展陈内容紧密贴合西湖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史迹,全面展示西湖作为人类文化景观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用丰富的史料和实物印证了西湖的普世价值。</p><p class="ql-block"> 西湖博物馆展厅涵括了序厅、天开画图、钟灵毓秀、浚治之功、西湖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儿童展厅等篇章。</p><p class="ql-block"> 走进西湖博物馆,不仅能看到西湖独创的山水景观组合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更能用全新的视角去体会景观背后深厚丰富的文化积淀,与世人分享西湖唤起的审美共鸣。</p> <p class="ql-block">  清照亭 </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 古清波门石碑西侧,清波桥河下。</p><p class="ql-block"> 李清照(1084-1151年),宋齐州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代表作有《声声慢•寻寻觅觅》、《夏日绝句》等。</p><p class="ql-block"> 宋词婉约派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p><p class="ql-block"> 早年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诗、画、金石之学,颇有造诣。</p><p class="ql-block">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陷汴京,他们避乱江南。建炎三年(1129),夫赵明诚病逝。 绍兴二年,改嫁张汝舟,不久离异。</p><p class="ql-block"> 晚年她孤身一人辗转杭州、绍兴、台州和金华等地,境遇极为凄苦。李清照在杭州时,曾居住清波门一带。</p><p class="ql-block"> 李清照的诗、词、散文都有很大的成就。其散文构思精妙,辞采俊逸,文笔曲折生动,尤善于借叙事以状情,因而颇受推崇。</p><p class="ql-block"> 2002年结合西湖南线景区建设,在此建清照亭作为纪念。</p> <p class="ql-block">  《四景山水图》之三:</p><p class="ql-block"> 秋景图 宋 刘松年</p><p class="ql-block"> 刘松年,宋钱塘(今杭州)人,居清波门而被称为“刘清波”,又清波门又称“暗门”,故人又称之为“暗门刘”。</p><p class="ql-block"> 淳熙年间(1174-1189)画院学士,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宫迁画家。宁宗朝进《耕织图》,得到奖赏,赐予金带。</p><p class="ql-block"> 山水多取材西湖风光,设色古雅笔法秀美。树石用笔劲挺,房屋界画工整,用笔细腻,构图用心精巧。佳作有《西湖春晓图》、《四景山水图》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古清波门 石碑。</p><p class="ql-block"> 古清波门位置:南山路与清波街、河坊街、孝子坊、勾山里相交一带。</p><p class="ql-block"> 古清波门,五代吴越时筑罗城,在此设涵水门,俗称“暗门”。南宋绍兴二十八增筑杭城,为门十三,清波门是西门之一。因门濒临湖之东南 ,取“清波”之意名门,为历代沿用。</p><p class="ql-block"> 清波门外柴担儿,清波门一带古迹甚多,历史上曾是文人墨客及书画家寓居之地。旧时杭人烧饭煮茶,主要用木柴和木炭。清波门外通南山,为起伏的山峦。更远还有富阳、桐庐等地山民挑柴炭,从此门运入。进城售卖,故清波门附近柴炭行较多。</p><p class="ql-block"> 清波门一带,濒湖倚山,景色宜人,向来是休闲赏景的好地方。阳春三月,春风轻拂,漫长的柳林地带,犹如碧波荡漾,蔚为壮观。黄膺在柳荫啼鸣,杭州西湖十景之一,“柳浪闻莺”因此得名。附近还有“聚景园”、“钱王祠”等景点。</p><p class="ql-block"> 元末,杭州西城只存清波、湧金、钱塘三门。明、清在原址上维护复建,清波门成了城西南市民出入的唯一孔道。</p><p class="ql-block"> 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挖地道破清波门城垣数丈,进占杭州。清波门,民国二年(1913年),城墙被拆除 ,改建成南山路、湖滨路。</p> <p class="ql-block">  卜合提亚尔墓。 </p><p class="ql-block"> 该墓位于南山路262号,南山路与清波街西端交汇处东北角。</p><p class="ql-block"> 卜合提亚尔,准确的翻译应为巴合提亚尔。</p><p class="ql-block"> 巴合提亚尔是伊斯兰教天方先贤,古代波斯人。南宋时到杭州传播伊斯兰教,并以医学济世,归真(逝世)后,葬于杭州南山路262号,至今尚存奠基石二方。</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拆城墙发现该墓,一穴三坟,一大二小,均为青石砌造。遂迁葬于南山路清波门北面转角处。后人敬其高洁,筑墓园一座。</p><p class="ql-block"> 古墓园有200余平方米,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现墓园中三座古墓均采用塔式石墓盖,每座四层,高约0.6米,都是原古墓古墓盖的顶冠部分,顶石上镌刻着精细华美的菱形帔巾图案。</p><p class="ql-block"> 巴合提亚尔墓与广州宛葛素墓、泉州灵山圣墓、扬州普合丁墓遥相辉映,并称为中华东南沿海伊斯兰教四大古墓,标志着我国和中西亚诸国友好交往之源远流长,也是杭州历史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  杭州学士公园</p><p class="ql-block"> 东靠南山路,西临西湖,南与长桥公园相连,北靠柳浪闻莺,面积12.7公顷。</p><p class="ql-block"> 旧时有学士桥、学士港,相传宋有学士居此,故名。</p><p class="ql-block"> 2002年西湖南线整合时,外迁少儿公园,改建为学士公园,形成草坡起伏、杉林片片、溪流清浅的公园。</p> <p class="ql-block">  清波街</p><p class="ql-block"> 清波街 东起四宜路,西至南山路。长400米 ,宽4米。由原来的清波门直街和清波桥合并而成。</p><p class="ql-block"> 清波街是一条千年古巷,旧时为杭城西南入城的唯一通道,地位十分显赫。</p><p class="ql-block"> 清波门是南宋杭州十三座城门之一。俗称暗门,吴越时称涵水门,宋代改名清波,西湖之水通过流福沟入城。因此,取名清波门,街以门名。</p><p class="ql-block"> 清波街因靠紧西湖,历朝历代许多知名人士都曾在此逗留,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劳动路 </p><p class="ql-block"> 南起河坊街西段,北至西湖大道西段。长650米,宽12米。</p><p class="ql-block"> 南宋时为丰豫坊、府学巷。为清湖河之上游。宋代两浙转运衙(运司署)在此,故称转运桥街。元、明仍之,清康熙改盐驿道署,旋仍改运司署,故名运司河,其地改称为运司河下。</p><p class="ql-block"> 清宣统三年(1911年),有韩清泉、厉家福(绥之)、汤尔和、陈汉弟、陈敬弟等共同创办杭州第一所自办医院-浙江病院(今涌金饭店)。</p><p class="ql-block"> 民国25年(1936年),由市民义务劳动,填塞运司河道改筑为路,取名为劳动路,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劳动路中段西侧孔庙内陈列各类碑石近400方。沿途有浙江省军区第二招待所、娃哈哈小学等单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红门局</p><p class="ql-block"> 红门局东起定安路,西至劳动路。</p><p class="ql-block"> 为明永乐年间所建织造局,因局大门用红漆漆之,故称红门局。杭州市曾经为皇家御用织造。</p><p class="ql-block"> 由于文武百官所穿服饰需大量绸缎缝制,故从吴越国开始,杭州便设有官府织物机构,专事采办、制作丝帛职物,以供朝廷百官和豪门权贵享用。</p><p class="ql-block"> 红门局建筑采用园林式布局,石山木廊,广种梅花。后毁于太平军战火。</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荷花池头 南宋临安府遗址</p><p class="ql-block"> 荷花池头 位于清波门东侧,南起河坊街西段,北折西至南山路。长208米,宽4米。</p><p class="ql-block"> 南宋时,称流福坊,为临安府治所在。南宋时州治在竹园山净因寺故址。内浚大方池,满种芙蕖,有玉莲堂、委远楼等。</p><p class="ql-block"> 相传明代一赵姓武官在此建荷花池,故得名。清康熙年间,二次大火,夷为平地。</p><p class="ql-block"> 1981年将南城脚下并入荷花池头。地名沿用至今。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居住荷花池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南宋临安府治。</p><p class="ql-block"> 在河坊街荷花池一带,清波门北面,对照《咸淳临安志》的地图和记载,大致包括了现在西至南山路、东至劳动路、北至孔庙、南至河坊街的区域。</p><p class="ql-block"> 最初,临安府治并不在西湖边。在1129年宋高宗把杭州升格为临安府前,杭州只有州治,在凤凰山吴越王旧宫。宋高宗驻跸杭州后,决定在凤凰山东麓修建皇宫。临安府治因此迁址。</p><p class="ql-block"> 在1132年,知府宋辉上书,把吴山脚下的州学改建为府治。根据1167年成书的《乾道临安志》记载,至迟在1167年前,府治最后迁到了清波门北侧的净因寺旧址。从此,临安府治与明媚的西湖山水做了伴。</p><p class="ql-block"> 南宋临安府遗址。 </p><p class="ql-block"> 2000年5月,在荷花池头进行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南宋临安府遗址。</p><p class="ql-block"> 临安府遗址 出土书院厅堂、西厢房、庭院、天井和东回廊、七边形水井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的南宋遗物,有木质仕女俑、建筑构件、弩石和瓷器碎片,瓷器器型有粉盒、碗、盘、碟、釵、灯盏等。</p><p class="ql-block"> 临安府治遗址 营造考究、规模宏大,对宋代建筑史特别是基础建筑的研究具有很高价值。其反映的官府建筑式样,目前在全国无其它遗址可与其相比,对宋代建筑史特别是建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南宋临安府治的发现,将与皇城遗址、太庙遗址组成庞大的南宋建筑遗址群。</p><p class="ql-block"> 临安府遗址的发掘,入选了2000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轰动一时。为了保护它,发掘结束后进行了回填,如今它依然静静地躺在地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衙前 </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东侧。</p><p class="ql-block"> 三衙前 东起旧仁和署北端,西至荷花池头。长70米,宽5米。南侧有南宋临安府衙遗址。</p><p class="ql-block"> 《梦梁录》卷十:“府治外流福井对及仁美坊、三通判、安抚司官属衙居焉。”故名三衙前。</p><p class="ql-block"> 三衙前东起旧仁和署北,西至荷花池头,因南宋此处位于临安府的三个通判衙门前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南宋初期,临安府有两个通判,淳祐年间增至三个。通判是州府的副长官,所有民政、财政、户口、司法等事务文书都必须由通判与知州或知府共同联署才可生效。在战时,通判还负责钱粮的催收,上交至户部。</p><p class="ql-block"> 杭州府辖钱塘、仁和两县,从明代中期起,钱塘、仁和两县县署都搬到了杭州府治的边上。也有三个衙门,他们各自办公。</p><p class="ql-block"> 三衙前 现为吴山广场、劳动路一带市民通往西湖景区的一条重要通道。</p><p class="ql-block"> 1966年更名为新气象里,1981年复原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南山路新民村 </p><p class="ql-block"> 南起三衙前,北塞。长184米,宽2.5米。清为杭州府署所在。民国为陆军同胞社和军事编辑处,后又改为陆军军官小学。民国后,建住房数幢,称新民村,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20世纪90年代,旧城改造,巷消失,地名仍沿用。</p> <p class="ql-block">  旧仁和署</p><p class="ql-block"> 南起河坊街西段,北连三衙前东端。长142米,宽4米。旧仁和县署设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1966年更名为锻炼巷,1981年恢复原名。北端有浙江省气象局。</p> <p class="ql-block">  清波街孝子坊</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起清波街西段,北至河坊街西段。长60米,宽3米。亦称孝子弄。相传南宋初,理学家周敦颐之孙,奉周之遗像,避金兵之乱,来杭居住,他片刻不离祖像,并在清波门外立周敦颐祠,人称孝子,因此坊得名“孝子坊”。</p><p class="ql-block"> 周敦颐(1017年6月-1073年7月),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北宋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周敦颐是北宋五子之一,是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p><p class="ql-block"> 周敦颐 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等。</p> <p class="ql-block">  清波街蔡官巷</p><p class="ql-block"> 北起清波街中段 ,南折东连四宜路南段。长260米,宽5米。巷在清波门内,明有蔡姓官员居此得名。</p><p class="ql-block"> 据资料记载,林徽因1904年出生于杭州官僚知识分子家庭,随祖父母居住。一直生活到8岁,平时有祖母和姑姑教她读书认字。后来才移居上海,就读于虹口爱国小学。</p><p class="ql-block"> 据说,林徽因1904年出生在蔡官巷23号,在此度过了童年时光。</p><p class="ql-block"> 现在蔡官巷一带白墙黑瓦的老房子已经所剩不多。蔡官巷23号门口的白墙上,画着闲坐的仕女在梅花蕉叶下品茗。在白墙上,还书写着林徽因的经典语录。</p><p class="ql-block"> 林徽因(1904年6月-1955年4月)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诗人、作家,也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胡适称她为“中国一代才女”。</p><p class="ql-block"> 林徽因不仅在建筑领域成就非凡,她在文学、艺术造诣上的才气也令人惊叹。她的散文充满灵性,诗歌更是脍灸人口。</p><p class="ql-block"> 林徽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主要设计者、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领导小组成员。</p><p class="ql-block"> 1966年曾更名群力巷,1981年翁家弄并入复原名。</p> <p class="ql-block">  清波街铁冶路</p><p class="ql-block"> 北起清波街西段,南至省军区后门。长150米 ,宽4米。以岭得名。南宋时铁冶岭,在城内步师衙左虎翼营之东。</p><p class="ql-block">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十四:“铁冶岭,宋名丰宁坊,南上云居山者。街左仁静巷,宋有景献太子府。岭下有相公井 ,绍兴间,节度使赵密所浚”。</p><p class="ql-block"> 元杨维祯居此,因自号铁崖,地有高阜,土人于山得断碑,上镌“杨铁崖读书处”六字。因名之曰读书墩。明末,毛文龙亦居此。</p><p class="ql-block"> 明末清初,江南著名文学家、戏剧理论评论家、剧作家李渔,亦曾在此居住。 </p><p class="ql-block"> 建国后,定名铁冶路。 东侧有柳浪阁。</p> <p class="ql-block">  李渔 塑像</p><p class="ql-block"> 位于杭州南山路清波街铁治路口小广场。</p><p class="ql-block"> 李渔 (1610-1680),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改名渔,字笠鸿,号笠翁,别号觉世稗官、笠道人等。金华兰溪人,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如皋)。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p><p class="ql-block"> 李渔自幼聪颖,及长擅古文词。顺治八年(1651),迁居杭州,后移家金陵(今江苏南京),筑“芥子园”别业 ,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 、文坛名流。康熙十六年(1677年),复归杭州,在云居山东麓修筑“层园”。康熙十九年(1680年)病逝。</p><p class="ql-block"> 李渔曾设家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创立了较为完善的戏曲理论体系,成为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p><p class="ql-block"> 李渔一生著述有五百多万字。其中戏曲理论,著《闲情偶寄》,以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六方面论戏曲文字,以选剧、变调、授曲、教白、脱套五方面论戏曲表演,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有较大的丰富和发展。另有《笠翁十种曲》、《十二楼》等作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河坊街</p><p class="ql-block"> 东起江城路, 西至南山路。长1971米,宽20-30米。因清河坊得名。</p><p class="ql-block"> 清时,自新宫桥以西名塌牌楼、司前街、外龙舌嘴、流福沟、荷花池头。民国时称新宫桥、河坊街、司前街、竹斋街。</p><p class="ql-block"> 1949年后统称河坊街,1966年改称勤俭路,1981年复称河坊街。</p><p class="ql-block"> 吴越时,河坊街西段开流福沟、涌金池,引湖水进城。北宋时邑屋华丽,民物阜繁。</p><p class="ql-block"> 南宋因近大内和德寿宫,更为京城繁华之地。清时南有抚署,西有藩署,为省城政治中心。</p><p class="ql-block"> 1949年后,河坊街一度冷寂。1998年6月至1999年9月,河坊街西端南侧兴建大型吴山文化广场。</p><p class="ql-block"> 2002年河坊街进行了大规模整修保护,形成南宋仿古一条街,恢复古街风韵,再现南宋繁荣景观。 </p><p class="ql-block"> 河坊街已成为市民休闲、购物,游客观光游览的必到之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南山路学士桥</p><p class="ql-block"> 学士桥 东起南山路,西至西湖边。长110米,宽3米。</p><p class="ql-block">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九:“显应观西,斋堂观南聚景园”,“有两桥曰柳浪、曰学士”。桥久塌废,郡人王辀捐资重建之,高广倍昔,题其梁曰:“学士桥”“汝成为之记,立石建亭于桥畔”。地名沿用至今。西端有西湖水域管理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学士桥1、2、3号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建于20世纪30年代,包括三幢西式花园别墅建筑。</p><p class="ql-block"> 2010年3月被杭州市政府列为杭州市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  清波桥河下</p><p class="ql-block"> 清波桥河下,东起南山路中段,西至柳莺宾馆折南至学士桥。长211米,宽5米。北近柳浪闻莺公园。</p> <p class="ql-block">  南山路清波桥河下</p><p class="ql-block"> 近代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建于20世纪40年代。包括清波桥河下4号、8号夏超旧居和9号周嵒旧居。</p><p class="ql-block"> 2005年7月被杭州市政府列为杭州市历史建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夏超 (1882-1926),字定侯,浙江青田人。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浙江省长,中将军衔,追赠陆军上将。</p><p class="ql-block"> 清波桥河下8号。1949年10月以后,夏家花园收归国有,成为浙江省委内部一处高级招待所。当年曾接待过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周嵒 (1895-1953),字奉璋,浙江嵊县人,二级陆军上将(死后追晋)。曾任浙江省政府主席兼浙江警备司令。</p><p class="ql-block"> 清波桥河下9号。1949年10月后,该别墅收归国有,曾归属于浙江省军区,接待过罗瑞卿、张爱萍、陶勇等解放军著名将领。</p> <p class="ql-block">  杭州西湖柳莺里酒店 </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清波桥河下6号。</p><p class="ql-block"> 西湖柳莺里酒店 俗称“谢家花园”,是一座极具江南园林风格的别墅式宾馆。位于美丽的西湖畔,与著名的三潭印月隔湖相望,与柳浪闻莺咫尺之隔。</p><p class="ql-block"> 这里曾接待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众多的知名人士和贵宾。</p><p class="ql-block"> 这里曾是宋代的御花园,也是《新白娘子传奇》的取景地,作为一家园林式酒店,此地三步一景,处处藏着故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杭州唐云艺术馆 </p><p class="ql-block"> 唐云艺术馆 位于南山路上 , 濒临西湖东岸南端。南接长桥公园,东临万松岭,北近柳浪闻莺,西与雷峰夕照相映成辉,融山川万物于其中,气韵独得。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沿湖岸达百余米,是一座仿古型的江南园林建筑。</p><p class="ql-block"> 唐云 (1910-1993),字侠尘 别号 药城、药尘等,画室名“大石斋”,“山雷轩”。浙江杭州人。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代院长、名誉院长等职。</p><p class="ql-block"> 唐云 性格豪爽,志趣高远,艺术造诣颇高,擅长花鸟、山水、人物,可谓诗书画皆至妙境。</p><p class="ql-block"> 唐云代表作品有:《朵朵葵花向太阳》、《棉花谷子》、《红荷》、《松鹰》、《海棠双鸟》等。出版《唐云花鸟画集》、《革命纪念地写生选》等多种,亦擅书法,长于早篆及行书,工诗文,精鉴赏。</p> <p class="ql-block">  双投桥 </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长桥公园内。</p><p class="ql-block"> 双投桥与夕照亭相连接。远处为,2002年10月,在古雷峰塔遗址上重建的新塔。 </p><p class="ql-block"> 双投桥得名于历史上的长桥。史载南宋淳熙年间,钱塘书生王宣教和少女陶师儿因自由恋爱受陶母所阻。八月中秋之夜,双双投入桥下而死,后人为纪念这对忠贞不渝的恋人,将此桥称为双投桥。</p><p class="ql-block"> 2002年西湖南线整治时,沿用旧有名称,结合此处水势地形修建此桥。</p><p class="ql-block"> 双投桥为欣赏“雷峰夕照”景观的最佳视角,历代文人画家也多爱取景于此。黄昏时分,但见夕阳斜照,湖中倒映山峰古塔剪影 ,晚霞镀塔似佛光普照,意境深远。</p> <p class="ql-block">  杭州长桥公园</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上长桥旁,西湖的东南角。</p><p class="ql-block"> 长桥是西湖三大情人桥之一。一说梁祝十八相送到此饯别,在桥上来来回回走了十八里路,祝英台以物喻情打了十八个比喻,是谓“路长桥不长”;</p><p class="ql-block"> 另一说南宋布衣王宣教与陶师儿自由恋爱,为陶后母所阻,在长桥荷花池头双双殉情。</p><p class="ql-block"> 故“长桥不长,断桥不断,孤山不孤”被称为“西湖三绝”。</p><p class="ql-block"> 现长桥公园遍种桂树,公园沿湖延伸,布局精巧,意境遇邃,有杭州“市花公园”的名称。</p> <p class="ql-block">  南山路 郭琳爽旧居</p><p class="ql-block"> 杭州南山路35号。位于南山路长桥公园内。</p><p class="ql-block"> 郭琳爽旧居</p><p class="ql-block"> 2004年5月被杭州市人民政府列为杭州市历史建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郭琳爽 (1896-1974),又名启棠,广东香山(今中山)人。</p><p class="ql-block"> 1921年,郭琳爽毕业于岭南大学,后被派往欧美各国考察商情,回国后在家族企业-香港永安公司任职,协助其父郭泉管理企业。</p><p class="ql-block"> 1939年,郭琳爽全权主管上海永安公司。他经营有道,注重经销商品的质量,使销售和利润数十年高居同业之首,也使永安公司成为闻名中外的百货公司。</p><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后,他先后担任上海市参议员、上海市人民代表、全国工商联执行委员会委员和全国政协委员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郭琳爽这幢旧居,是1930年建于西湖的古宅,他于1945年从别人手中购下自用。整个院落占地10.396亩,建筑面积220平方米。有亭一、楼阁一、池塘一,并以水泥围墙圈护。</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幢砖木结构的两层两开间西式小楼,青砖垒墙,黑瓦盖顶,坐北朝南,面山背湖,颇为雅致,后称“凝香居”茶馆。</p><p class="ql-block"> 小楼四周遍布石桌石凳,花团锦簇,桂树摇曳,是品茗休憩的佳地。</p> <p class="ql-block">  浙江美术馆 </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138号。</p><p class="ql-block"> 是国家重点美术馆,坐落于杭州南山路西子湖畔,毗邻万松岭。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浙江美术馆拥有各种规格的展厅14个,其中恒温恒湿展厅5个,展厅面积7000平方米,库房区面积3000平方米。是浙江省建设的标志性项目。于2009年8月9日,正式开馆。</p><p class="ql-block"> 浙江美术馆主要代表国家承担美术作品和美术文献的展览、陈列、征集、收藏,并利用美术和美术馆资源开展学术研究、教育推广、对外交流和公共文化服务。</p><p class="ql-block"> 2015年入选第二批国内家重点美术馆。2021年12,浙江美术馆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潘天寿铜像。</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浙江美术馆内。</p><p class="ql-block"> 作者 吴为山,是当代中国雕塑界重要代表人之一,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p><p class="ql-block"> 2017年创作的《潘天寿先生》,于2019年8月捐赠给浙江美术馆,并安放于浙江美术馆西广场草坪。</p> <p class="ql-block">  浙江西子宾馆 </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37号。</p><p class="ql-block"> “浙江西子宾馆” 题刻 由原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陈云同志所写。</p><p class="ql-block"> 西子宾馆,别名汪庄,原系汪裕泰茶庄。宾馆位于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山麓。</p><p class="ql-block"> 东面临湖,南与著名古刹净慈寺为邻,与苏堤、三潭印月、柳浪闻莺等著名风景隔湖相望,还可远眺南、北高峰、保俶塔等。</p><p class="ql-block"> 汪庄原名青白山庄,又称今蜷还琴。原系安徽茶商、汪裕泰茶庄庄主汪自新建于1927的别业,故称汪庄。</p><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汪庄新建主楼、配楼、连廊以及宽广草坪、雪松树丛,并改称西子宾馆,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汪庄所存古迹甚多,雷峰塔、夕照寺、白云庵、月下老人祠、乾隆钓鱼台等皆依稀可觅,世说传奇令人浮想。</p><p class="ql-block"> 西子宾馆拥有以主席楼为代表,行政楼为特色的五幢别墅式客房,拥有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格的客房近200间。房间高大宽敞、美观典雅、设施齐全,可满足不同宾客的需求。</p><p class="ql-block"> 以夕照厅为特色的各种风味餐厅、宴会厅及可容内300人同时就餐的大餐厅,深得中外宾客的好评。</p><p class="ql-block"> 宾馆始建于1958年,曾接待过毛泽东主席等历代党和国际领导人。</p><p class="ql-block"> 1979年始对外开放,是浙江省政府政务活动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开幕式,于2016年9月4日15时,在浙江杭州举行。当晚,习近平主席夫妇在浙江西子宾馆为参加G20峰会的外方嘉宾举行了欢迎晚宴。</p> <p class="ql-block">  雷峰夕照</p><p class="ql-block"> 古雷峰塔 照片</p><p class="ql-block"> 由美国 西德尼 •甘博 (摄于1917-1919)</p><p class="ql-block"> 雷峰夕照 ,位于杭州西湖湖南、净慈寺前的夕照山上,西湖十景之七,因晚霞镀塔,佛光普照而闻名。</p><p class="ql-block"> 雷峰塔建于五代(975年),是吴越国王钱弘俶为庆祝宠妃黄氏得贵子而建。初名黄妃塔。</p><p class="ql-block"> 《 雷峰夕照》清乾隆帝题诗:</p><p class="ql-block"> 峰峰夕照都奇绝,</p><p class="ql-block"> 十景惟斯旧擅名。</p><p class="ql-block"> 所惜堵波登未得,</p><p class="ql-block"> 付他高矗晚霞横。</p><p class="ql-block"> 乾隆帝题咏《雷峰夕照》:</p><p class="ql-block"> 何处高峰无夕照,</p><p class="ql-block"> 斜阳此地独标名。</p><p class="ql-block"> 钱王遗迹犹堪指,</p><p class="ql-block"> 爱是山头塔影横。</p><p class="ql-block"> 雷峰塔之所以远近闻名 与民间传说《白蛇传》有很大的关系。相传法海和尚曾将白娘子镇压在塔下,并咒语:“若要雷峰塔倒,除非西湖水干”。</p><p class="ql-block"> 1924年9月25日下午1点40分,雷峰塔忽然倒塌。倒塌原因,是江浙香客烧香挖取塔基的青砖,带回家驱怪辟邪,日久天长塔基松动,雷峰塔自然就倒塌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雷峰新塔</p><p class="ql-block"> 西湖十景中,雷峰夕照是唯一损毁而又恢复的景点。历史上的雷峰塔在1924年9月25日,因年久失修而倒塌,景观从此名存实亡。</p><p class="ql-block"> 2000年12月26日雷峰塔重建工程正式奠基。 2001年3月11日,对雷峰塔遗址和地宫进行发掘,出土了包括吴越国纯银阿育王塔、鎏金龙莲底座佛像等在内的一批精美的文物珍品,轰动了海内外。</p><p class="ql-block"> 雷峰新塔,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建造在雷峰塔原址上。新塔高71.679米。五面八层,依山临湖,蔚然大观。</p><p class="ql-block"> 2002年10月25日,雷峰塔正式落成并对开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南屏晚钟 御碑</p><p class="ql-block"> 在南山路上。</p><p class="ql-block"> 位于净慈寺山门前东侧。</p><p class="ql-block"> 西湖十景中,唯一以佛教寺庙中的法器作为一个景观的,就是净慈寺里的“南屏晚钟”。这里的“南屏”是指净慈寺后的南屏山,“晚钟”是指净慈寺内的青铜大梵钟。</p><p class="ql-block"> 南屏晚钟以傍晚赏景听钟为胜。南屏山自五代(10世纪)以来就是“东南佛国”的佛教胜地,有“佛国山”的别称。始建于那时的净慈寺成为与灵隐寺齐名的佛教道场。</p><p class="ql-block"> 每当净慈寺向晚击钟,钟声悠扬飘渺,回荡于湖山林壑间,意境深长悠远,令人神往。</p><p class="ql-block"> 题名景观“南屏晚钟”始于南宋,历经演变,至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皇帝钦点御题四字景目,并立碑筑亭而定型。</p><p class="ql-block"> 民国二十二年(1933),碑亭移至寺院山门前,形成今日之格局。</p><p class="ql-block"> 得益于该景观之盛名远扬,净寺也成为杭城除夕夜人们开展撞钟活动,辞旧迎新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帝御碑题诗《南屏晚钟》:</p><p class="ql-block"> 净慈掩映对南屏,</p><p class="ql-block"> 断续蒲牢入夜声。</p><p class="ql-block"> 却忆姑苏城外泊,</p><p class="ql-block"> 寒山听得正三更。</p><p class="ql-block"> 清代时,“西湖十景”,每一个景点边上,都建有御碑亭,亭中御碑,正面是康熙题的景点名,背后是乾隆为景点题的诗。</p><p class="ql-block"> 可惜的是,因种种原因,平湖秋月、断桥残雪、雷峰夕照、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等七块御碑都不见了。目前只剩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南屏晚钟三块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净慈寺 </p><p class="ql-block"> 在南山路上</p><p class="ql-block"> 位于杭州南屏山慧日峰下,是西湖周围的第二大名刹,与灵隐寺并称南北两寺之最。</p><p class="ql-block"> 这里峰峦竞秀,奇石林立,松柏苍翠,蓝天绿林古刹,自然天成。</p><p class="ql-block"> 净慈寺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显德元年(954),为吴越忠懿王钱弘俶所建。初名“慧日永明院”,宋太宗改为“寿宁禅院”。</p><p class="ql-block"> 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改“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南宋时,改名为“净慈禅寺”,与灵隐寺、昭庆寺、圣因寺并称“西湖四大从林”。 </p><p class="ql-block">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御书“净慈寺”额。前后几经兴衰,至今已逾千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由于历代君主多崇佛,故净慈寺在历史上是杭城最大的寺院群。“南山净慈,北山灵隐”。净慈寺曾是东南两大名刹之一, 与余杭径山万寿寺、杭州灵隐寺、宁波天童寺、阿育王寺被评定为“江南五山十刹”之五山之列。</p><p class="ql-block"> 古代净慈寺兴旺发达的时候,太子湾一带全是净慈寺的地盘,规模远超灵隐寺,素有“南方佛国”之誉。寺前,雷峰塔叠立,被佛教界视为圣物的佛发舍利即供奉于此;寺内,“南屏晚钟”在群山碧空中回荡。</p> <p class="ql-block">  杭州太子湾公园 </p><p class="ql-block"> 珠帘壁(瀑布)</p><p class="ql-block"> 太子湾公园 位于西湖的西南隅,南屏山荔子峰下。据载南宋皇室庄文、景献两太子葬此而得名。太子湾原为湖湾,由山峦风雨冲刷,泥沙淤积为沼泽洼地。</p><p class="ql-block"> 太子湾公园始建于1988年7月,1989年基本建成。原为西湖疏浚淤泥的堆积场。建园时,因山就势,巧妙地挖池筑坡使其地形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追求“自然拙朴”的个性特点。</p><p class="ql-block"> 园中以西湖引水工程的一条明渠作为主线,积水成潭,截流成瀑,环水成洲,跨水筑桥,形成清新可人的景点。</p><p class="ql-block"> 现新辟为融合田园风韵和山情野趣的大型公园。</p><p class="ql-block"> 太子湾公园总面积达1200.45亩。</p> <p class="ql-block">  章太炎墓 </p><p class="ql-block"> 南山路2-1号。</p><p class="ql-block"> 位于杭州市西湖南屏山荔枝峰下,是清末民初著名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学者章太炎的墓地。</p><p class="ql-block"> 章太炎因生前敬慕张苍水,表示“生不同辰,死当邻穴”。</p><p class="ql-block"> 1956年4月3日公祭安葬,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81年修复如初,1988年新建章太炎纪念馆于墓道旁。</p><p class="ql-block"> 章太炎墓 1981年5月被浙江省政府列为浙江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号太炎,杭州余杭人。中国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学者。</p><p class="ql-block"> 1904年与蔡元培等发起成立光复会。1906年出狱后,在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民报》,与改良派展开论战。1911年回国,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1917年参加护法军政府,任秘书长。</p><p class="ql-block"> 以后以讲学为业,著述甚丰,今人遍有《章太炎全集》。</p> <p class="ql-block">  张苍水墓 </p><p class="ql-block"> 南山路2-1号。</p><p class="ql-block"> 位于杭州西湖景区南屏山下,是著名抗清民族英雄张苍水的墓地。</p><p class="ql-block"> 墓左前方还有张苍水祠。张苍水祠是一座白墙黑瓦的仿明建筑,正厅有张苍水朝服塑像,高三米,神像外有神龛,前有供桌香炉,四壁墙上画有八幅壁画,追述了张苍水从少年到就义的悲壮一生。</p><p class="ql-block"> 1981年5月被浙江省列为浙江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张苍水 中国清初抗清领袖,字玄箸,名煌言,号苍水,浙江鄞县(今宁波)人。</p><p class="ql-block">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好学。崇祯八年16岁,以第一名考取秀才。崇祯十五年,又中举人。</p><p class="ql-block"> 清军入关,攻占北京,清军渡江,再克南京,明军残部节节败退。不屈的浙东人民纷纷揭杆而起,杀向清军。</p><p class="ql-block"> 永历十二年(1658),永历帝遣使册封张苍水任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负责浙东军务。从此张苍水开始了戎马生涯,成为浙东人民抗清斗争的一面大旗。</p><p class="ql-block"> 他在东南沿海及长江下游地区奉明鲁王监国,并联合江南义兵和郑成功部队英勇抗击清兵,终因势孤兵败隐居海岛,后因遭叛徒出卖而落入敌手。</p><p class="ql-block"> 面对清廷高官厚禄的利诱,这位铮铮铁汉宁死不降,康熙三年(1664)九月初七,在杭州弼教坊慷慨就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杭州苏东坡纪念馆 </p><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山路1号。</p><p class="ql-block"> 西湖苏堤南端的映波桥旁,毗邻雷峰塔、净寺、花港观鱼,与章太炎纪念馆、张苍水祠、太子湾公园隔路相望。</p><p class="ql-block"> 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0平方米。于1988年12月建成,2004年重整开放。</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主建筑为一幢翘角飞檐的二层仿清楼阁式建筑。红窗白墙,清凌方正。楼前广场玉兰树下屹立着苏东坡全身塑像,高3米,用花岗岩雕刻而成。</p><p class="ql-block"> 一楼展出了苏东坡家谱、年表和生平介绍,突出反映了苏东坡两次来杭担任地方官的政绩及其在杭的文学艺术成就;二楼展出了苏东坡的著作、书画手迹复制品等。</p><p class="ql-block"> 苏东坡两次守杭:北宋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诗人苏东坡到杭州任通判。北宋元祐四年(1089),苏东坡又到杭州任知州。此时,西湖淤塞荒芜几占面积之半,积葑约100公顷,干涸时,几至龟裂。</p><p class="ql-block"> 次年上《乞开西湖》状。4月28日开工,用工20万 ,半年完工。取葑泥筑长堤,架六桥,植桃柳芙蓉,人称苏堤。“苏堤春晓”为西湖十景之一。湖中建三塔,即今“三潭印月”,亦为西湖十景之一。</p><p class="ql-block"> 北宋元祐六年(1091)离任时,百姓含泪送别时,杭城家家有他的画像,饮食必祝,又在西湖建祠以祀。</p> <p class="ql-block">  花港观鱼 御碑</p><p class="ql-block"> 位于西湖西南角,东接苏堤,西依西山,南北毗临小南湖和西里湖,为西湖十景之一。</p><p class="ql-block"> 据记载,花家山麓一小溪经此处注入西湖,故名“花港”。南宋内侍官卢允升曾在此建卢园。借景西湖而瓮石砌池,畜养红鱼,供游人欣赏。宫廷画师马远等择景作画,把卢园列为十景之一,是为“花港观鱼”。</p><p class="ql-block">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帝南巡杭州时手书“花港观鱼”四字。四十一年(1702),在池畔勒石立碑。雍正年间(1723-1735)改址于映波、锁澜两桥间。</p><p class="ql-block"> 此后乾隆帝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碑分为阳面和阴面,是康熙和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的字,在我国碑林史中仅此一块。</p><p class="ql-block"> 清康熙所写“花港观鱼”,其中鱼字的四点有意写成三点。三点代表水,四点代表火,“鱼”字繁体底部有四点,本代表火,鱼遇水而生,遇火必死。康熙皇帝不忍见鱼死,便将碑文中“鱼”字底部四点改写成了三点,意在让鱼永远欢快地生活在水里,以示皇恩浩荡。</p><p class="ql-block"> 《花港观鱼》乾隆帝题诗:</p><p class="ql-block"> 花家山下流花港,</p><p class="ql-block"> 花着鱼身鱼嘬花。</p><p class="ql-block"> 最是春光萃西子,</p><p class="ql-block"> 底须秋水悟南华。</p><p class="ql-block"> 同治八年(1869)重修鱼池、碑亭,保存至今。</p><p class="ql-block"> 春日 ,暖风微拂,池畔花木,落英缤纷,浮漾水面,引得锦鲤争相嘬花,呈“花着鱼身鱼嘬花”的动人景致。</p><p class="ql-block"> 鱼池与苏堤、小南湖、西里湖及湖西群山之间亦形成富有层次感的远近对景,分合自然,恰到好处,俨然是一副灵动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  马一浮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蒋庄 位于杭州花港观鱼内,濒临小南湖。</p><p class="ql-block"> 蒋庄 1997年8月29日,被浙江省政府列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蒋庄原为无锡人廉惠卿的别墅,名小万柳堂。后归南京藏书家蒋苏庵,易名为兰陔别墅,俗称蒋庄。</p><p class="ql-block"> 建筑分别于1901和1923年。整座庄园临小南湖而筑,前堂后园,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按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建造,主体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别具特色,是西湖著名庭园之一。</p><p class="ql-block"> 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晚年曾居住此庄多年,现辟为马一浮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马一浮 (1883-1967), 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汉族,浙江绍兴上虞人。</p><p class="ql-block"> 马一浮,国学大师,一代儒宗,一生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周恩来总理曾称他是“我国当代理学大师”。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亦是诗人和书法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花港观鱼 林徽因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青铜制作)</p><p class="ql-block"> 位于杭州南山路花港观鱼公园西里湖南岸,康熙帝题写的“花港观鱼”御碑西侧数十米处。</p><p class="ql-block"> 纪念碑为长方形,上面有林徽因的剪影和她的文字,呈一座高1.82米,宽1.25米线切割工艺的铜碑,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p><p class="ql-block"> 以青铜作诗笺,透出林徽因的剪影,将文字用线切割技术透雕于青铜诗笺上,形成一座空灵的诗碑,透过湖光水色,映出林徽因的倩影和美妙文字。</p><p class="ql-block"> 纪念碑是一堵墙,墙上的人物画像和记述文字全部镂空,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同建造。</p><p class="ql-block"> 林徽因(1904年6月-1955年4月),福建闽县(福州)人,出生于杭州。原名林徽音。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和作家、诗人,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为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p><p class="ql-block"> 林徽因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小说《九十九度中》等。</p><p class="ql-block"> 林徽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主要设计者,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领导小组成员。</p><p class="ql-block"> 由于林徽因兼通文理,在建筑学和文学创作上都显露出惊人的才华,因此她在30年代就享有“一代才女”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林徽因经典名言:</p><p class="ql-block"> “都说世相迷离,我们常常在如烟世海中丢失了自己,而凡尘缭绕的烟火又总是呛得你我不敢自由呼吸。千帆过尽,回首当年,那份纯净的梦想早已渐行渐远,如今岁月留下的,只是满目荒凉。”</p> <p class="ql-block">  苏堤春晓 御碑</p><p class="ql-block"> 在西湖文化景观中,为题名景观-“西湖十景”之首。</p><p class="ql-block"> 苏堤 宋元祐四年(1089年)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征用民工,疏浚西湖,用挖出来的葑草淤泥构筑而成,后人为怀念苏东坡浚湖筑堤的政绩,将这条南北长堤称为“苏堤”。 </p><p class="ql-block"> 苏堤位于西湖西部水域,南起南屏山麓,北抵栖霞岭下,全长2.8公里,依次建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座单孔石拱桥,是跨湖连通西湖南北两岸的主要通道。</p><p class="ql-block"> 苏堤上夹道种植桃柳,形成了“间株杨柳间株桃”的景致。苏堤观景四时皆宜,而春晓为最。春日,晨光初启,绿柳如烟,红桃如雾,全堤红翠间错,生机盎然。遥望湖西诸山,层峦叠嶂,满目苍翠;东望外湖,视野开阔,湖山胜景如图画般展开。</p><p class="ql-block"> 题名景观“苏堤春晓”始于南宋,历经演变,至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皇帝钦点御题四字景目,并立碑筑亭于望山桥而定型。</p><p class="ql-block"> 乾隆十六年(1751),皇帝题写诗文,刻于御碑背面。民国二十三年(1934)重修碑亭。</p><p class="ql-block"> 《苏堤春晓》乾隆帝题诗:</p><p class="ql-block"> 通守钱塘记大苏,</p><p class="ql-block"> 取之无尽适逢吾。</p><p class="ql-block"> 长堤万古传名姓,</p><p class="ql-block"> 肯让夷光擅此湖。”</p><p class="ql-block"> 苏东坡曾有诗云:</p><p class="ql-block"> “我来钱塘拓湖绿,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苏堤三贤堂</p><p class="ql-block"> 位于苏堤上,锁澜桥与望山桥之间的湖岸边。</p><p class="ql-block"> 三贤堂 亦称先贤堂。南宋宝庆二年(1226),为纪念白居易、林和靖、苏轼三位西湖先贤,临安府尹袁韶在锁澜桥与望山桥之间,建立三贤堂,元初堂废。</p><p class="ql-block"> 2021年,在原址附近重建三贤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三贤堂內,分别陈列着三位先贤,各一首诗。诗文如下:</p><p class="ql-block"> 唐•白居易诗:《钱塘湖春行》</p><p class="ql-block">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p><p class="ql-block"> 宋•林逋诗:《山园小梅》</p><p class="ql-block">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p><p class="ql-block">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p><p class="ql-block">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p> <p class="ql-block">  南山路的夏天</p><p class="ql-block"> 南山路从解放路西端起,由北向南几公里,在路的东、西侧,种上了密密麻麻的梧桐树,因此,南山路上梧桐树种得多,且高大是闻名杭城的。</p><p class="ql-block"> 南山路的梧桐树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种上的,至今也有七十多年了。这些树高大而挺拔,它在阳光下沐浴生长,为人们遮风挡雨,始终默默地奉献着。</p><p class="ql-block"> 炎热的夏天,当人们行走在幽静的南山路上,郁郁葱葱、苍翠挺拔的梧桐树,在烈日下,像一把把大绿绒伞,叶子重重叠叠,遮天蔽日,给人们带来了一片凉爽。</p><p class="ql-block"> 南山路的夏天,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会给休闲的人们带来快乐和凉爽!</p><p class="ql-block"> 其实,南山路不论春夏,还是秋冬,都是非常幽静、浪漫的!使人们恋上南山路,而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p><p class="ql-block">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p> <p class="ql-block"> 有关说明:</p><p class="ql-block"> 1、本美篇收录了一些在南山路上,与南山路有关或联系着的历史名人、历史建筑、名胜古迹、风景点、重要宾馆、纪念馆、道路等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2、本美篇收录或参考的文字资料来源:</p><p class="ql-block"> (1)通过网络《今日头条》收得。</p><p class="ql-block"> (2)查阅《杭州市地名志》(2012年版)所得。</p><p class="ql-block"> 南山老龙 </p><p class="ql-block"> 202207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