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行程的第四天:观览德格县城内有名的德格印经院后,一路离开四川跨过金沙江进入西藏,过昌都地区江达县,来到了昌都市拜游市区边上的强巴林寺,傍晚入住昌都市区酒店(海拔3300米)。<br> 甘孜州川藏边界上的小城—德格县城<br> 德格印经院 ,与布达拉宫印经院、日喀则印经院,并称为“藏区三大印经院”;素有藏文化百科全书的美誉。德格印经院,本是德格县城内一座藏传佛教萨迦派(花教)更庆寺内的印经院,有260多年的历史。以传统的木制雕版印刷技艺闻名于世(现在依然采用此方式),是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在此,游览了整个上午时间。 <p class="ql-block"> 一早,德格印经院院墙四周,就布满了转经的人们。</p> 走进印经院内部,是不允许用相机拍照的(一律寄存),手机可以。 印经院藏族师傅,正在洗刷木制印刷雕版,然后放到低处屋顶自然晾晒。 德格印经院,相比其他印经院最大的特点是传播藏传佛学的兼容并蓄,藏传佛教各教派的经书/经卷等,均可在此印制。 <p class="ql-block"> 德格印经院的木制雕版印刷,完全采用手工操作(两人一组),采用自然光线照明(印经院内无任何灯火设施);工作时间很有限(每年4—10月,每天8—17点)。印刷师傅的薪酬并不多,但都把能从事经书的印制工作,当作自己很荣耀、很神圣的事情,认真仔细地劳作。印经院每年印制的各教派经书经卷等,主要满足各教派寺院的需求。</p> 印经院,保存有藏区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各类经书(包含各个教派)、文史音美、天文地理、医学工艺技术等方面的丛书、专著木制雕版;其中还有一些是孤本与珍本 游览完德格印经院,一路向西,很快就离开了四川进入西藏自治区;金沙江大桥是两省区的天然分界点(左岸是四川,右岸是西藏)。 跨过金沙江大桥,马上就得下车到西藏自治区的检查站,进行安全检查与入藏的落地核酸检测。过了检查站,继续沿317国道西行。 公路旁的猕猴群 已近黄昏时,来到了西藏昌都市区边上的强巴林寺游览。 昌都强巴林寺:藏东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寺院,由宗喀巴弟子于1444年创建,因寺内供奉强巴佛(弥勒佛)而得名。寺内有措钦大殿、护法神殿和五个扎仓组成;占地三百多亩,僧人2500多人。 傍晚入住的西藏昌都市区街景,澜沧江上游的河水缓缓穿城而过。 正式行程的第五天:从昌都市区出发,经类乌齐县(海拔3800米),到丁青县境内海拔4800米孜珠山上的孜珠寺拜游,而后下山入住丁青县城(海拔近3900米)。 从昌都到丁青孜珠寺的山路上,汽车时上时下,总体是在爬坡;气温也低了不少,冬装上身。 翻过海拔近5000米的高山垭口 一会儿又下降到海拔4000米左右 路旁靓丽的色彩与风景 拜游孜珠寺是当天游览的主要内容;汽车从山脚下河谷处海拔3800多米的317国道上,转入十几公里长的山坡悬崖土路,蜿蜒盘旋上升了近一千米的高度,抵达了丁青县觉恩乡境内海拔4800米孜珠山上的孜珠寺 孜珠寺,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藏民族雍仲苯教(西藏当地原始宗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院之一,始建于3000年前。孜珠山,也为苯教的四大神山之一(另三座为阿里冈仁波齐、林芝本日神山和云南梅里雪山)。 孜珠寺的主殿 在如此高海拔(4800米)的山峰顶部,三千年前至今,众多的信众,在山峰的怪石洞穴及悬崖峭壁间搭建的简陋住宿设施里,虔诚的修行弘法,信仰的力量是如此巨大! 在高耸入云绝壁间的简陋居所里,信众在此闭关修行,其意志力与信仰、信念等是何等的坚定。对比我们现实社会的物欲世界,无信仰、无底线、无道德、无规矩、贪图享受等为我自大现象及人人,反差是多么的巨大!这种巨大的反差作用,恐怕也是人们热衷到西藏旅游的原动力之一吧。 海拔4800米山间的转山道,虔诚的修行者与信众,围绕山顶四周五体投地转一圈。 转山道上的“天空之厕” 奇山怪石洞穴间的空灵世界 <p class="ql-block"> 最有意思、最有趣的、也最刺激的还是:在海拔4800米的山顶悬崖边,居然有一个需要攀爬才能到达的“通天卫生间”;胆大、好奇的人们竞相前往“试胆、聞味”,一探究竟。</p><p class="ql-block"> 去往“通天卫生间”的攀爬路</p> <p class="ql-block"> 通天茅厕,底下就是近千米深的悬崖;蓝天白云间一派“好风景”。其实,此处的本意可否理解为:修行欲达到理想的结果,就要勇敢地去除自身的污垢。</p> 从孜珠山顶和转山道上拍摄的孜珠山下情景照片 <p class="ql-block"> 孜珠山,神奇的山;孜珠寺,也是神奇的寺。</p> 开始下山 在孜珠山上共待了有4个小时,然后下山回到丁青县城入住。<br> 正式行程的第六天:因后两天的几个景点是在317国道与318国道的中间位置,故从丁青县城出发后不久,就转到了S302省道上。此段山路较为曲折,翻山越岭沿陡峭的怒江上游峡谷山路,去往驴友们盛赞的边坝县的三色湖与祥格拉冰川景区,傍晚入住昌都地区边坝县城(海拔3700米)。 这几天翻越5000米左右的高山垭口,已经是常态了 穿行在怒江上游峡谷中的公路上 峡谷路途中遇到了一节泥石流刚发生过的路段;一辆车子滑落到路边排水沟里,大家一起帮忙救援,疏通道路 过了难行的峡谷路段,展开一面好风景:层次分明的梯田;山洼里的边坝县城。 三色湖景点:位于昌都地区边坝县城东南的普玉村。湖面海拔高度4100米,系怒江上游峡谷断层低洼地多年冰雪积水而形成。三色湖分别有黄湖、白湖和黑湖,呈品字位置分布;其中黄湖最小,黑湖最大,也最为靓丽迷人。三湖周围雪山环抱,山峦险峻,植被丰富。 刚进三色湖景区,仰头望见旁边山头上就有一座古代城堡的遗迹--达宗遗址;为旧西藏地方政府机构的办公所在地。 三色湖中,最先看到的是黄湖 看完黄湖,翻过一个小山头就看到黑湖了。三色湖中,最漂亮的应该是黑湖;现场看到的,确实比相机拍的更感到靓丽、也更有层次感。 黑湖湖水颜色随光线变化与湖岸山势、植被分布等因素,时幻时变,黑绿、宝石蓝、翡翠绿、白云倒影等等。 由于在黑湖逗留的时间较长,白湖居然没有去成(后面还要看冰川)。<br> 三色湖这么好的景点,居然现在还是免费的(但已经看到了要商业开发的迹象)!<br> 祥格拉冰川,虽然名气还不大,但景色还是很不错的。它与三色湖为同一景区,相隔几公里;冰川前的冰湖湖面海拔高度有4240米。从三色湖出来,有一条公路直接修到了祥格拉冰川的冰湖前。<br> 越向前,雪山的景色,就越让人兴奋不已。 看完祥格拉冰川,往回走已近夕阳西下;路边的美景依然不断。 试着采用相机里的多重滤镜拍照方式,拍了几张类似于油画版的路边夕阳风景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