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题记】人间最真挚的情感,莫过于爱情。我的父母相依相守近60年,举案齐眉一辈子。母亲发自心底对父亲的依恋与仰慕,父亲由衷对母亲的呵护与尊重,都令我感深肺腑。他们用普通平凡的爱,诠释着爱情的真谛。</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征文获一等奖证书</font></b></h3>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今中外有多少爱情故事感天动地,催人泪下。而我的父母伉俪情深,为爱真心相守终其一生,同样成为我们晚辈的楷模。在浪漫七夕——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到来之际,我不由得想起了父母。他们虽已离去,但音容笑貌宛在,父母敬如宾的爱情故事永远铭刻在儿女们心中。每当回忆父母的过往,那无尽的幽思便袭上心头,往事历历在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一、共同经历 相知相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小时候,父母经常向我们讲述他们年轻时的往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1929年7月生于吉林舒兰。那时的旧中国民不聊生,加之祖辈分家爷爷憨厚老实,背负一身债务,日子过得揭不开锅。俗话说穷则思变,父亲年少立志跟党走,17岁参加农民会,投身土改走上革命道路。以后背着家人,不惧危险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初期父亲就被选调到吉林市财贸系统工作。</b></p> <h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父亲与东北干训班学员合影、左二)</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1932年4月生于黑龙江五常。姥爷是中医,他和姥姥都是思想开明的人,不重男轻女,在家庭不富裕情况下供女儿读书,使母亲有了后来投身革命参加土改,到市里参加工作的可能。她年轻时曾是村上的妇女干部,由于表现突出被选送到吉林市委干训班。</b></p> <h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母亲与吉林市委干训班学员合影,左一)</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父母都是新中国成立初来到吉林市。他们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去夜校学文化,无暇顾及自己的婚姻,直到1953年才经人介绍相识并互生情愫。那时俩人不能频繁相见,两个相恋的年轻人经常饱受相思之苦。他们虽少了花前月下的浪漫,但两颗相爱的心紧紧相依,两年后他们步入了婚姻殿堂。</b></p> <h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父母年轻时合影)</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二、风雨同舟 和衷共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个世界上,或许有幸运者在爱情的道路上风和日丽,一帆风顺,但不少人可能面临荆棘丛生、坎坷泥泞甚至千锤百炼。父母因真心相爱,才能经受住人生风雨的考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听父母常说起他们50年代结婚时,就是把机关宿舍两张单人床并拢,各自带着一个“柳条包”和行李凑在一起就算成家了。父母结婚时没有什么财产和仪式,只有白手起家,同甘共苦。几十年的相濡以沫见证了他们真挚的爱情。</b></p> <h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父亲60年代留影) </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深情爱着自己的丈夫,生活中她不怕吃苦,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坚信一起努力定会过上好日子。母亲共生育三个孩子,生产时,父亲都因开会下乡等原因没在身边照顾她,弟弟出生两个月后他才回来。每当提及这些事,父亲总觉得很是过意不去。可母亲从不抱怨,反而说爸爸是工作忙也没办法。这就是母亲对父亲质朴的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贤惠的妻子总会在丈夫落魄难过之时给予温暖。“文革”初期,因受“左”的思潮影响,父亲挨整的大字报贴满单位墙上,人也“靠边站”了,整天被迫写“检查”。他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一心为党工作,没做愧对党的事,怎么会这样呢?母亲安慰他说:“我相信你是为党工作的好干部,即使不做官,我们也要好好地生活把孩子抚养大。”在父亲受挫的痛苦之际,母亲的信任鼓励,让他感到人生路上有爱和希望。父亲毕竟是建国前入党的干部,他很快振作起来,没有抱怨指责整过他的人,是信仰的力量让他重拾信心和动力,继续兢兢业业为党工作。1968年父亲还参加中央党校干训班,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接见,他一生引以自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文革”期间,父亲被安排去吉林省“五七”干校学习,在吉林延边州敦化县的大清沟开荒种地很艰苦,个别人找理由不愿意去,他一干就是两年。那时我们兄妹还小,母亲用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担,克服了很多困难。东北的冬天时间长达5个月,那时我家住平房烧火炕,要储备一些过冬的煤做饭和取暖。母亲带着我们起大早去煤场排队购煤,托煤坯,买冬储的秋菜,腌渍酸菜等。每当给父亲写信时,她都报喜不报忧,从不提及家中困难免得他惦念,好让父亲安心劳动。母亲一往情深地在期盼中等待着丈夫早日归来!</b></p> <h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父亲70年代参加会议时留影)</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三、相濡以沫 亲情无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爱情是婚姻的基础,能彼此长相厮守就是幸福。其实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事情,爱在父母情感中体现的是一种牵挂,一种理解,更是一种责任。他们总是默默地关心着对方,把爱融入柴米油盐中,其实这就是婚姻的本质,也是生活本来的样子。他们各自承担着责任。经过多少岁月的积淀,父母的爱情已演变成为一种有爱的亲情。</b></p> <h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98年父母在吉林市江南公园留影)</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父母琴瑟和鸣,夫唱妇随,生活中即使产生矛盾,也能及时沟通化解。在我印象里,家庭的氛围总是温馨的。父亲常说:”一个男人不要把工作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到家,拿老婆孩子出气。与妻子争高低的男人算什么男子汉?”父亲在外面遇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回到家总是若无其事,他就是这样一个好丈夫、好父亲。母亲经常对我们说:“我这辈子能遇到你爸这样的丈夫,是我最大的福分!”</b></p> <h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父亲80年代末离休时留影)</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上班时没有精力做家务,离休后,他开始学习做些饭菜,烙的油饼软糯好吃。有时候我们回家,父亲主动展示厨艺,当我们赞许时,他脸上带着笑容说:“干什么都是从学习中来,其实做饭没什么难的。”他之所以做这些,或许正是为了弥补过去对母亲亏欠的一种表达方式!</b></p> <h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03年父母与我们兄妹合影)</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岁月流逝,父母渐渐地变老了。父母年老之时,我所看到的是体现在他们身上浓浓爱意的相互搀扶。一向身体硬朗的父亲后来患上糖尿病和脑梗塞,多次住院,那时子女都在工作,是母亲精心照顾他10多年。母亲总是挽着父亲散步,给他做可口的饭菜,看护他打针吃药。父亲有幸地享受着母亲悉心的照料,倍感幸福!</b></p> <h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05年父母在吉林市松花江畔留影)</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有一次年迈父母都生病住院了。父亲得知母亲患的是脑出血,心急如焚,执意要去看望,我只好陪同。在吉林市中心医院内邻近的两个疗区,他行动不便竟用了半个多小时。男儿有泪不轻弹,从未见父亲流过泪的我,第一次看到他在见到母亲时潸然泪下,让我十分动容。也许是上苍被这个深情的男人所感动,或是母亲与他心有灵犀,拍片的结果是不需要手术并脱离危险,父亲悬着的心才平静下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一直很爱并敬重父亲,在她的心目中,父亲就是家中擎天的顶梁柱。父亲离世早于母亲13年,开始时母亲总是郁郁寡欢,晚年90岁时她小脑萎缩,有时意识不清楚,却经常喃喃自语念叨着父亲。有一次母亲又想念父亲并对我说:“天这么冷,快给你爸送衣服去。”看到母亲这般对父亲的爱让我既感动又酸楚。在老妈糊涂意识中,父亲永远都是她的陪伴,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她。老爸,如果您在天有灵,您可听到了吗?您的老伴有多么爱你思念你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父母的爱情,或许没有现在年轻人那么浪漫炙热,没有山盟海誓的信誓旦旦,但更多的是生活中温馨呵护与温柔体贴。从他们年轻时的相识相知到白头偕老的相爱相守,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爱情教育课,是那么的让我回味隽永,没齿难忘!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文字编辑:吉祥彩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图片来源:生活图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背景音乐:《人间第一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