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七月的星空显得格外璀璨,更具迷人般的魔力。有这样一群人,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也会按时赴约在空中直播间——聆听生命拔节的声音。追梦人怀揣对生命的敬畏、对教育的执着,永远走在追光学习路上。</p><p class="ql-block">期待中,迎来了郑老师为每个人解惑答疑助力生命增长的高光时刻。郑老师说,我们的增长点一定是我们的痛点,不要害怕生命中的裂缝。那,恰恰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针对每个人提出的困惑,郑老师准确把脉找到我们的痛点和着眼点。</p><p class="ql-block">他提出的核心观点:</p><p class="ql-block">观念,决定了我们的思维;</p><p class="ql-block">思维,决定了我们的行动。</p><p class="ql-block">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不能认识自己,总是借助外面的声音来评判自己,自己的底气是靠建立在别人的认可之上,总希望依靠别人是愚蠢的,每个人归根结底要靠自己。</p><p class="ql-block">一个人要想走出困惑迎来生命的生长,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痛点。以痛点为着眼点出发审视自己,重新规划。从痛点倒逼自己进步,多寻找内归因,一切问题的根源来源于自己。改变自己的行动可以借助外力检验、推动自己,借助所有平台和机会做出品质。</p> <p class="ql-block">教育的核心观念:“关爱人,促进人的发展”。</p><p class="ql-block">以这个为着眼点,成长点来倒推自己的思维,厘清前进的方向,从而做出正确的决定,大胆改变自己的行动。作为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时刻影响着孩子,进入孩子的心灵,塑造着孩子的品质。因此,我们必须敬畏每一个人的生命。“木匠”和“园丁”的执念,木匠想把木料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园丁遵循种子生命的发展,顺势而为,提供水分营养。我们教育最大的价值就是提供孩子生长的环境,顺从生命发展的规律,尊重自己的初心。</p><p class="ql-block">同时,我们要看到自身的局限,“人生而无知并不愚蠢,只是无知;愚蠢是后天的教育形成的。”教师总用过去的执念来评判自己的教育行为。把学生管的太死,自己活的太累,把教育窄化了,矮化了,贱化了自己的工作意义。</p><p class="ql-block">班主任要有思想,有追求,放弃矛盾对立点,用我百点热,耀出千分光。</p><p class="ql-block">班主任就是一个有追求的成年人领着一群孩子过日子,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班主任的根本任务:“关爱学生,促进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勇敢承担自己的责任又要努力而为 ,学会看清自己,又要有觉察意识。</span>教育学生如履薄冰,所以我们一定要身怀敬畏。作为园丁,就要敬畏每一个生命,希望每一粒种子长成他该有的美好的样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做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更要且行且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我的教学手段,我的教育思维,我的育人行为,是否有益于学生的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我的“木匠”执念怎么能顺应种子的意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3.我们一定要谨言慎行,千万不要让自己肤浅的、武断的行为,遮挡了孩子生命的阳光。</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思维碰撞:家校共育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002特训荣光战队张磊老师向老师请教问题:当老师的正确价值导向,不被家长理解,反复沟通无效。学生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怎么办?</span></p><p class="ql-block">郑老师提出,班主任老师怎样让家长理解和认同我们的理念,引领我们的家长去改变,不要怪罪家长。引领、唤醒家长,告诉他什么是更好的教育,看到教育的价值。要带领支持我们的家长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给予家长方法、工具、让我们的家长能够体验到我们这样做的积极意义!如果我们一味的埋怨我们的家长,那其实是非常愚蠢的,实际上也是在推卸我们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教育就是一场修行。在这场修行中,我将厘清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1.不要用透支自己的方式换取工作的尊严与荣耀,好的教育一定是带有情趣的发展。</p><p class="ql-block">2.放弃工作与生活对立的观点,和家人的关系恰恰是工作的动力源泉,没有家庭的支持,一个人难以长远!优秀的老师总能哄醉家人,捧好自己的另一半儿。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一个生活不丰满的没有激情和情趣的老师,工作也好不到哪里去。</p> <p class="ql-block">郑老师说过,所谓的修行是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和专业能力。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努力做到:修一双欣赏他人的明眸,好好欣赏周围的人、事、还有自己。爱的欣赏如阳光,温暖着万物生长;修一颗奉献的慧心,为周围的人奉献自己的技能,智慧和爱心;修一双勤于创作的手,把自己的外部经历转化为内部的财富,内化于心的修行,才能真正外化于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