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高中生

轻舟

<p class="ql-block">  孩子上高中了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p><p class="ql-block">家长A:孩子就交给学校了,我感觉没我什么事了。</p><p class="ql-block">家长B:学习辅导不了啦,做好后勤服务就行了。</p><p class="ql-block"> 家长c:心焦,看着成绩一次比一次差。</p><p class="ql-block">家长D:上高中了还是不知道学习,到家先玩手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晚上接孩子,在学校门口听到最多的心声——无奈和焦虑。</p><p class="ql-block"> 高中生经历了青春早期(初中)的生理巨变,生理发展趋于平缓并走向成熟。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从家庭中独立出来和形成人格认同。不再受家长和老师的影响,而是受同伴和朋友的影响。所以此阶段家长要用审视的眼光去认识孩子,学习上家长要给孩子动力而不是减力。最理想的就是《道德经》中说的“行不言之教,”“希言自然”。(能不说就不说,少说少唠叼)</p><p class="ql-block"> 高中生家庭教育常见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一、父母过于焦虑</p><p class="ql-block"> 父母觉得孩子上高中了,该出成绩了,要抓紧学习了,比孩子还着急。再就是感觉自己能力不足,撑控不住孩子,说什么都不听,进入不了孩子的生活,就开始焦虑。</p><p class="ql-block"> 你知道焦虑对孩子的危害有多大吗。美国心理学家皮格马利翁到一所学校做课题研究,让一个班的同学做了一套卷子,他选了五个成绩平平的学生,把校长,老师和家长都喊来,告诉他们说:“这几个孩子很优秀,智商很高,以后会成为科学家。”校长、老师、家长听了很高兴,在以后的学习中,大家都很关注他们,奇怪的是这几个孩子后来都成了科学家。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期望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即父母的期望在哪里孩子就在哪里出成果。</p><p class="ql-block"> 焦虑型父母的关注点多是放在孩子的问题上,并且放大问题,就等于期望孩子有问题。(我不是你口中的样子,但我一定会成为你口中的样子。)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压力。同时也传递给了孩子负能量,坏情绪是会传染的。所以,父母一定要减少焦虑,把关注点放在孩子积极的一面,发现优点,从正面强化,最终会心想事成。</p><p class="ql-block"> 二、忽视孩子的心理键康</p><p class="ql-block"> 英国《经济学人》数据分析,发现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全球第一。</p><p class="ql-block"> 广州某中学,新任校长(心理学专业毕业)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全体师生做心理健康测试,结果显示:70%的学生有心理问题,50%的学生需要心理疏导。</p><p class="ql-block"> 中国有24.6%的青少年抑郁,平均每五个孩子就有一个抑郁症。</p><p class="ql-block"> 以上这些数据分析都说明了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那么导致高中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有来自学校的学业压力,有来自人际关系的,如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但更多的是来自家庭的亲子关系。这些问题不是一时出现的,而是长期的不良家庭教育积攒下来的,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就像一个气球,再也装不下任何东西,就爆发了。家长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好像孩子就只有学习考试这件事是重要的,其他一切都不重要,无形中就给孩子心理上施加了压力。</p><p class="ql-block">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学校教育主要是传授知识与技能,为学生高考而备战,当然要成绩,没有成绩能报考自己理想的大学吗?</p><p class="ql-block"> 但家就不同了,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孩子在学校辛苦一天累了,要靠岸休息一会,家就是“情感滋养”的地方,要让孩子感到温暖,感到轻松,如果家长再时时盯着孩子,让孩子感到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时间长了就出现了心理问题。提到抑郁症可能家长就有些谈虎色变,抑郁不可怕,像发烧、咳嗽、流鼻涕这些属于生理感冒,那么抑郁就属于心灵感冒。只要父母不再焦虑,从心理上与孩子拉开距离;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和空间,让孩子放松心情,负面情绪释放出来,抑郁不就好了吗?最不济的情况也就是让专业的心理老师给孩子心理疏导几次。</p><p class="ql-block"> 其实在美国平均每500个人里就有一个心理咨询师。只要心情不好,感觉有压力就找心理医生去咨询,有人说美国的成功人士是由两个人架起来的,一个是心理咨询师,一个是律师。但在咱中国有偏见,觉得去心理咨询是很丢脸的事,别人会说你有病。</p><p class="ql-block"> 三、忽视职业规划 </p><p class="ql-block"> 今年高考过后,我侧面询问了几个熟悉的家长,你家孩子准备报什么专业?孩子擅长什么?</p><p class="ql-block"> 家长A:还没想好,看成绩吧。</p><p class="ql-block"> 家长B:不知道她喜欢什么,分数达到哪个学校就上哪个学校。</p><p class="ql-block"> 家长C:不能看他喜欢什么,能走211或985的学校就行,上不了好专业就上别的专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就现在的高一,高二的学生如果调查,你将来大学想学什么?能说出来的少之又少。一定有很多学生会说:还没想过。这就是很多孩子学习没动力的原因,因为没有奋斗目标,不知为什么而学。原教育部长王文湛老先生曾讲过:孩子报考志愿不能按照孩子的学习成绩来报,要按照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来填写。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说:“时代已经不同,我们对才华的定义应该扩大。教育对孩子最大的帮助是引导他们走入适应的领域,使其因潜能得以发挥而获得最大的成就感。”而且他1983年出版了《智能的结构》一书,被誉为“推动美国教育改革的首席科学家。”他对人类的智能进行了独到的解读,提出了开放性多元智能概念。人类有八大智能: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详解可从百度查找)。</p><p class="ql-block"> 如果把一个人的八大智能用八块木板来比喻,这八块木板一定有最长和最短,不可能一样长。高中生越早了解自己的优势智能越好,尽早确定学习目标和方向,避免日后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的现象。</p><p class="ql-block">如:一孩子是法律系毕业,工作后却干起了摄影,父母让他报的高考志愿学习法律。而孩子的兴趣爱好是摄影。孩子绕了一圈还是搞摄影,摄影不需要技术吗?毕业后再重新拾起,几乎是零基础,孩子得有多费劲。</p><p class="ql-block"> 每个孩子生来都是有用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只是父母没有发现孩子的天赋和才能。总是拿孩子的短板与别人的长板比,孩子永远也比不过别人,这就叫做“哪壶不开提哪壶”。做为父母要“哪壶开了提哪壶”,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如果孩子以后能在他喜欢的领域里学习和工作,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p><p class="ql-block">四、忽视自我成长</p><p class="ql-block"> 教人者先教己,家长首先要知道孩子每个年龄段发展的需要是什么,即懂孩子比爱孩子更重要。</p><p class="ql-block"> 家长有三类:</p><p class="ql-block"> 1、懂教育负责任,能依道而行,让孩子身心灵得到健康发展,这是最理想的家长。</p><p class="ql-block"> 2、不懂教育不负责任,我不懂怎么教育,干脆不管,这样孩子也不受伤害。反而(部分孩子)达到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3、不懂教育极负责任。这样的家长无畏无惧,敢打敢骂,控制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使孩子身心灵受到伤害。</p><p class="ql-block">看看你是哪一类?</p><p class="ql-block">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p><p class="ql-block">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是有的。忙不是借口,抓紧时间学习吧! 一一 从一本好书开始。</p><p class="ql-block"> 学习家庭教育什么时候都不晚,晚的是永远都不开始。</p><p class="ql-block"> 生命向上,人心向善,让心灵温暖心灵,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传播正能量。</p><p class="ql-block"> ——2022 .7 .20</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家有高中生

孩子

家长

智能

学习

父母

学校

高中生

焦虑

心理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