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连波说事篇(4)</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我们还缺点什么?</p><p class="ql-block"> ——从杨惠老太太“一女救二男”说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年盛夏,62岁的杨惠和几个老姐妹到松花江野游,玩得正兴时,忽听岸边高呼“救命”,杨大姐“蹭”地站起来,一边脱衣一边摘手表,向岸边跑去,一个“猛子”潜入6米深的江中,经十几分钟的奋力营救,她一手一个,将两个已昏死过去的汉子救到岸上,真了不起!</p><p class="ql-block"> 论性别是女的,论年龄是小老太太,论难度是深水作业,论性质是见义勇为,论效果是救了两个人,拯救了至少两个家庭……要在以前,杨大姐肯定是雷锋、王杰、刘英俊式的大英雄,大报头条,家喻户晓,说不定能当选上十八大代表。可她却很淡定,就像晨练回来一样,洗一洗休息了。在杨大姐身上有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珍贵品质在闪闪发光,凝聚着人类文明的精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见义勇为是一种责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杨大姐听到呼救,没有丝毫犹豫,更谈不上应不应该救、能不能救、值不值得救等一系列复杂思考,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已深深植入她的骨髓中,变成了一种本能。</p><p class="ql-block"> 救人后,面对街坊邻居的敬慕,她不好意思;面对新闻媒体的采访,她感到很累;住院不到一天就“逃跑了”,怕给落水人家属增加负担。</p><p class="ql-block"> 迄今为止,她共救落水人五次、七个人,从未张扬过,在她看来,救人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不值得大惊小怪的。把伟大的壮举视为平常的行为,凸显出一个人的崇高境界,也展现出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范。 </p><p class="ql-block"> 见义勇为历来被人们敬崇,可现在看到的却往往是一幕幕心碎的结局,救人者死了,被救者却扬长而去;勇敢地擒住小偷,被害人却不作证;热心救助伤者,却被诬陷为肇事者……见义勇为一般不图回报,可谁愿意舍命去救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人之初、性本善,人类善性不能施展,源于社会“信任危机”。</p><p class="ql-block"> 中央政策挺好,可下边“小二”拒不执行,还扬言“乐意哪告哪告去!”昨日高官还在台上吆五喝六,今日却成了“五毒俱全”的阶下囚;刚才还搂脖抱腰、称兄道弟,转眼间卷走了你的钱财,顺便捎上你的老婆……</p><p class="ql-block"> 哲人说,没有信仰的民族,必然会不顾一切、疯狂地追逐金钱、权利和美女。在向市场经济转轨中,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同步,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人们迷惘了,遇到事第一反应,这是真的吗?没有信仰就没有信任,没有信任就没有责任,没有责任哪来的义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健壮体魄是一种资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看杨大姐一系列救人动作。冲下十几米台阶,纵身入水,奋力营救十几分钟,再给遇难人做人工救助,这体质、这技能,别说出自一个老太太,就是专业青壮男人也迷糊。马克思说,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可我觉得,在杨大姐成长的那个年代,物质虽贫乏,精神却挺愉悦,特别是青少年,放下书包就去打篮球、踢足球、游泳、滑冰,这些常见的体育项目都能整两下,玩出了体质,玩出了技巧,玩出了劲头,也没有耽误“四化”进程。</p><p class="ql-block"> 现在怎么了?从幼儿园到大学,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刻苦、刻苦、再刻苦;努力、努力、再努力”,听话的孩子整日闷坐在教室里,不听话的孩子彻夜游逛在网吧中,缺乏体育锻炼,胃口好的成了“小胖墩”,消化不良的成了“绿豆芽”。更令人吃惊的是,小鬼子的后代平均身高竟然超过了中国青少年!不管信息是否准确,我们孩子体质弱化是不争的事实。家长叨咕,不上大学没有希望;学校规定,升学率是第一考核指标;社会招人,没有硕士学历免谈,社会、学校、家长联手摧残下一代呀!不管有无能力、社会是否需要,高校大量增收扩招,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孩子上了大学,本来最急需补缺社会实践,还要一鼓作气拿下书本上的硕士、博士,诱引逼迫孩子们在狭窄的求学路上负重前行。</p><p class="ql-block"> 政府缓解了就业压力,学校实现了增收,家长完成了义务,可下一代能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吗?大学的本质是“精英教育”,社会需求有限,能胜任大学学习的也是少数,不管孩子兴趣如何、遗传因素怎样,一股脑地上大学,学也学不好,浪费了金钱和青春,成了“上不上、下不下”的社会闲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果敢应对是一种能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杨大姐纵身入水救人是一种本能,那么,上岸后继续施救则显示出她处理复杂问题的掌控能力。她救两个汉子上岸后,已经虚脱了,朦胧之际听到有人在哭在喊,她挣扎地站起来,看到有上百人围观,乱哄哄的一片,而落水人已奄奄一息,直挺挺地躺在一旁,长时间大脑缺氧,等救护车到来,不是死亡就是植物人。 </p><p class="ql-block"> 此时,时间不是金钱,而是生命!杨大姐走上前,照着一个痛哭的汉子就是一耳光,全场震惊了!更让人震惊的是,她迅速俯下身子开始人工救助,一下、两下……一分钟、两分钟……落水人终于喘气了。</p><p class="ql-block"> 时代在进步,下一代有了更多的知识,可相应的自我生存能力、自我保护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特别是应对突如其来的急难险重局面能力在弱化,因为他们经历得太少了。</p><p class="ql-block"> 杨大姐成长年代的孩子是“散养”的,学的是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那些沉着、机智、勇敢,十六、七岁就上山下乡,早早融入了社会。现在的孩子是“圈养”的,生活在“玻璃房”中,对外面的世界看得见,摸不着,沉浸在喜洋洋和大灰狼童话般的世界里。</p><p class="ql-block"> 孩子一出生就“被安排”好了,甚至细化到上什么大学、干什么工作、取什么样媳妇都“照单”推进,对孩子的孩子也由“帮办”到“包办”。“大棚”扣出来的苗子难经风雨,对复杂的社会不适应,对家庭缺乏责任感,遇事浮躁、遇难无招、遇挫灰心。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坐家“啃老”吧。爱护动物,就是把它放归大自然,关心孩子,是不是也要放归于社会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健康生活是一种风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夏日的松花江,阳光明媚,气候宜人,杨大姐和几个老姐妹又吃又喝、又唱又跳、又玩又耍,居然还跳起了“四小天鹅”。她们是一个时代最普通的人,少年时赶上“动乱”,青年时上山下乡,成年时返城就业,相夫教子直到退休。她们没有上大学,却通情达理,没有大富大贵,却活得有滋有味,活得阳光快乐。</p><p class="ql-block"> 在杨大姐言谈举止中,我清晰地看到老哈尔滨人那种对精神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对危难的冷静和对荣誉的淡定。哈尔滨这座“东方小巴黎”不仅留下了精美的建筑,更留下了洋气、大气、豪气的人文品格,唱歌跳舞、吃香肠喝啤酒,穿着入时、打扮得体,热情奔放、敢爱敢恨,构筑了老哈尔滨的独特风景和时尚。</p><p class="ql-block"> 现在城市大规模改造了,发达了,可“见缝插针”的城市建设给人们留下的空间太少了,就连最喜欢的松花江两岸,也被搞了“圈地运动”,门票动辄几十块钱,成了部门的钱袋子,让人望园兴叹。城市的格局变了,人们的习惯也变了,一些人在桥底下、街道旁唱歌扭秧歌,再就是躲在屋里打打麻将,最可怜的是青少年,或宅在家里,或囚在网吧,沉浸在虚幻的世界里。环境改造人,可独特的良风益俗是城市的灵魂哪!</p><p class="ql-block"> 有缘千里来相会。不愿参加、偶尔参加一次晚会的我,居然在2012年“感动龙江”晚会上看到了杨大姐。从不追捧、甚至厌恶追捧文艺“星儿”、“腕儿”的我,居然拨开人群和杨大姐唠了几句磕儿,媳妇儿趁机照了几张相,几个月前有感而发的小文,也配发了图像。我很珍惜,也很敬崇,因为她才是我心中的英雄----杨大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