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思 用心感悟

梦徊雪原

沉浸式跟岗学习 <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13日—-18日,<span style="font-size: 18px;">庆阳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在</span>北师大庆阳附校举办了为期一周的的第五届守正教育论坛。受教育局指派,我有幸作为培训学员亲历了这次沉浸式跟岗学习。在这个学术氛围浓郁、人文荟萃的地方,我满怀崇敬之心,带着使命感,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认真学习,圆满完成了本次学习任务,深感受益匪浅。感谢庆阳市教育局教研室给了我这次学习机会,同时也要感谢北师大庆阳附校幼儿园提供的这一平台。这次学习让我不但经历了酷署与暴雨的洗礼,也经受了全新教育理念的风暴冲击。短短一周的学习,却让我感受到了远超时长的成长,仿佛在一周时间内蜕变,一些新的念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我急于开始新的尝试……</p> 学习收获 开阔眼界 启迪心灵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次跟岗学习,主要通过小组备课,集体交流、答疑解惑、共同磨课、五大领域课程设计论证、幼小衔接项目式论证会等形式进行。老师们积极发言、互相解答、精彩纷呈。教研论证会让我们忘掉了雨天,忘记了时间、交流活动中的思维碰撞让我们忘记了年龄,跟岗学习让我们忘记了身份……一切的一切,精彩而又美好,让人欲罢不能,久久回味……这种共同学习的气氛达到了极致,这一专业的、高质量的圆桌教研模式给我充了电,让我完成了知识的更新和理念的转变,开阔了我的眼界、启迪了心灵,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特别是多元发展主题课程拓展和项目式课程实践,很好的促进了儿童核心素养全面融合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教育生态,带给我很多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说实话,我园教师急需要这样一种备课模式,这样一种教研氛围,如今的老师仍停留在传统的备课模式上,照抄教材,而且是一字不变,缺乏创新。殊不知备课是最核心的一环,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老师们没有考虑过孩子真正需要什么,没有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span style="font-size: 18px;">没有顺应儿童的天性,从而忽略了真教研、真</span>游戏、真助学案对孩子的情感和精神的重要性。我想我园老师需要静心反思,急待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p> 真做教育 做有故事的教育 <p class="ql-block">  北师大老师能从生命科学、自然科学设计出一些挑战性活动,或显性的课程、或隐性的课程,这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但老师们能站在儿童视觉,挖掘孩子兴趣,支持并引发孩子深度学习,创造出一个个奇迹,使得项目式教学在这样一个学科育人大背景下应运而生。这一课程实践,成果显著,与老师们的教育智慧是分不开的,其间更多的是孩子们的亲身探究,家长的支持配合,形成了教师、幼儿、家长学习共同体。从中可以看出,幼儿园的每一处都有孩子们探究的身影,每一处环境都体现出育人功能。老师给孩子们提供了大量学习机会,极大的发展了儿童的自主性、主动性、勤勉态度、自我认同感、帮助儿童克服困难,激励儿童在逆境中建立坚韧性,让孩子们树立自信,在团队中有一种安全感、存在感、归属感。</p> <p class="ql-block">  从这一星期的跟岗学习,从中还可以看出,这里的老师倾心付出,做真教育,真做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出彩,而每个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具备良好的社交技巧,孩子的自我效能令人赞叹。</p><p class="ql-block"> 一样的课堂不一样的感受,一样的主题不一样的解读,能从一滴水中窥见大海的秘密,能从一朵花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这是我听罢本次几场教研论证会最真切的感受,可以说是一场文化盛宴。正如他们所言,项目式课程聚焦主题进行探讨,从项目提出、推进、展示、评价四个方面分阶段进行实践,以寻找相关问题进行解答,或小组、或全体、或个人,而且要在教室中复制一个类似真实的情境,不断修正幼儿所建构的东西,与孩子共同建构丰富又多彩的项目课程之旅,让我从中领略了项目课程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这种教在课堂、玩在课堂、高效在课堂、互动在课堂,使幼儿在自然、生活、游戏中快乐自主成长,很好的践行了陈鹤琴先生“活教育”思想精髓,让学习自然而然、随地发生,根深蒂固。让人惊叹的是这里的每一名老师都很专业、很敬业,一种职业幸福感喜在脸上,乐在心间。而且每一名老师能大胆放手,能看见儿童,老师始终相信每一个孩子是有能力的学习者,成长路上彼此尊重,互相成就。正如华东师大李季湄教授曾提出“幼儿教育的价值引导不可缺位,儿童的精神世界不能闲着,如果把它弃之不顾,无异于是教育的犯罪”。北师大老师在这一方面很专业,做得非常好,真真切切地在做真教育,做有故事的教育,真的是不负教育使命。</p> 美好的教育是温情的教育 <p class="ql-block">  北师大幼儿园老师在探究生命科学项目主题课程教育的过程中,让我感受到在孩子“泛灵”的世界里,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都是有着生命、情感的存在,对孩子有着深深的吸引力,而孩子们对生命的关切与关爱之情,也深深地打动着我。加之,当今社会上关注的“青少年轻生”等各种话题,反射出来生命教育的缺失。我们更多教育工作者开始思考将生命教育与科学探究结合起来,以生命为基点,借助生命资源,唤醒、培养孩子们的生命意识与生命智慧,引导教师、家长、幼儿共同追求生命价值,对孩子们而言,是终身受益的,老师真正做到了先行一步。我认为北师大老师教育理念已经走到了最前沿,他们追求卓越的学前教育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所以说,这种温情的教育是美好的教育,是有情怀的教育。如今,我们现在都面临着学科及课程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改革要求,正面临这样一个严峻的挑战,学科及课程核心素养如何落实到我们学科的教学当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需要我园全体老师去反思。</p> 儿童是学习的主人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一周的跟岗学习,我看到了这里的老师,为了让孩子们有个完整的经验与能力的建构,老师在多元主题课程设计及项目课程预设中,精心准备,而对生命科学主题探究更是费尽心思,有机融入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形成生命科学主题综合课。从主题产生、目标确立、活动展开、环境创设方面,设计引发出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世界中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深深吸引着孩子,教师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其中,给予引导、支持和肯定,使儿童在与环境的互动中,积极建构其知识体系,全身心投入,并和教师、幼儿、家长一起展开冒险活动,使各自的潜能得以发挥。这是一种付出,一种收获,一种享受。成长路上,相互信任,互相成就。</p> <p class="ql-block">  我个人认为,这种具有独特、稳定优质的个性风貌的幼儿园特色,它的理念是适度超前的,办园品质是优质的,极具影响力的。让我从中学到了今后如何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如何做幼教管理,如何关注孩子,如何做好安全工作、如何正确引导家长教养观念的转变、如何有效开展教师的培训工作,同时,让我感悟最深的是尤其在儿童观的树立上,是我真正的有了新的收获,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自己,儿童才是学习的主人。教育要把儿童的本能作为教育的起点,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尊重儿童的能力,我们只是努力为儿童生活、游戏、学习搭建各种各样适宜的发展平台,增强儿童的生长力。我们要从孩子的发展看教育理念,树教育思想,从孩子的行为中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要把孩子的第一次留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而不是告诉他怎么去玩。这种精彩高效的项目式课程目前已经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已经深深的印在了每个孩子的心中,乃至影响孩子一生,教学成果自不待言,教育意义深远。而其对生命科学的探究、对生命精神的诠释,会让每位儿童对生命和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相信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将更加坚定、更加顽强,活出生命的精彩!</p> 成果展示 <p class="ql-block">  7月18日上午,参与北师大庆阳附校各学科组进行备课成果展示,老师们积极展示自己主备的课,研讨交流,寻找差距,改进完善。</p><p class="ql-block"><br></p> 研修总结 <p class="ql-block">  7月18日下午2:30在市教育局西一楼会议室召开了研修总结交流会,市教研室副主任李海霞主持。</p> 聆听报告 <p class="ql-block">  北师大附校各学段优秀老师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如何更好地做一名好老师,如何更好地育人。教师不仅是一个岗位,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业,一份责任。无论什么学科,除了教授知识外,还要做学生的引路人,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同时要读懂儿童,研究孩子,用规律来育人教学,让我深切的感受到<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教育的真谛是仁爱,是情怀。</span></p> 学员交流 <p class="ql-block">  各学段参训学员代表从本次培训的收获、感悟及今后做法三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分享。</p> 思考教育 <p class="ql-block">  庆阳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建军作了题为《用研究的方式做教育》专题报告并建议参训学员认真看林清玄先生的《心田上的百合花》一书,让我们备受启发。</p> 高度总结 <p class="ql-block">  市教研室副主任郭亚龙就本次活动作了全面总结,并要求参训学员做到“五个一”。</p><p class="ql-block"> 一是树立一种观念;二是站立一个立场; 三是学习优化一套资源;四是转变一个学科、履行自己职责;五是构建一种教研方式。</p> <p class="ql-block">  最后,市教研室副主任李海霞对本次参训的各学段学科教研中心主任及兼职教研员提出新要求,寄予新希望。她指出,所有人要有大教育观和课程观、有自信、有担当,真真切切的担负起学科中心培训责任,以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优化校本学科教研落地见效。</p> 我的思考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有几位好同伴,将会成就你的一生”。这次跟岗学习,真的很实用,我们就需要这样接地气的学习,让我学到了很重要的学习新方法,让我树立了新的正确的教育观,感悟到要善待孩子,尊重生命,感悟至深。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认为这种观念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有了这种观念的引导,在今后课程改革中尽管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挫折,坚信我会去探索、去解决。因为温情的教育是一种相遇,当孩子们相遇学校,相遇老师,相遇我们教育人,就有了教育……</p> 今后打算和做法 <p class="ql-block">  2022年暑假教师跟岗学习结束了,后续的工作即将展开。下一学期开学后,我要把本次培训中学到的东西传递出去,并应用到我园学前学科社会教研中心,应用到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尤其是要把本次对我触动最深的项目式课程的学习新方法及自身感悟给我园全体教师做一次园本培训,在我园各教研组确定两个实验班进行初步尝试,通过师幼共同调查、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并开发各种资源,待实践成熟后再到平行班进行全面推广,形成不同年龄段项目式课程资源库及课程体系。“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今后我在工作和学习中,帮助教师树立专业自信,让她们由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并逐步向专业化教师转化,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p> <p class="ql-block"> 如果我申报的省级课题“基于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本次省上若能顺利立项,我将带领课题组将本次学习的新方法融入到我的课题中,以此来推动我园课程改革,实现课程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协同育人,并形成一套适合我园实际的项目式课程资源库。</p> <p class="ql-block">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学习就会被淘汰,让我们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做一个终身学习的教育工作者!</p><p class="ql-block">&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