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荣坊今昔(二)

武全山

<p class="ql-block">左为60年代初位于卫贤南北街中心的恩荣坊、右为现存浚县大伾山石猴路上的恩荣坊局部</p> <p class="ql-block"> 恩 荣 坊 今 昔(二)</p><p class="ql-block"> 卫贤恩荣坊(龙章宠锡坊),原坐落在浚县卫贤镇卫贤集南北大街的正中心位置,俗称花牌坊、孟家牌。该坊为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赐进士第承德郎工部主事孟楠所建。明神宗以此褒奖孟家“一门三进士”(孟楠,孟楠的父亲孟含霓,孟楠的祖父孟继)的盛事和功业。</p><p class="ql-block"> 恩荣坊原为上下两个牌坊,下为四柱三间五楼式大坊,大坊之顶正脊中间又建有四柱三间三楼式小坊。坊高宽皆10米,取意“十全十美”。此坊石雕精美绝伦,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恩荣坊上“龙章宠锡”四字及拓印</p> <p class="ql-block">  石坊基层为须弥座式,由12块大石组成,前后及里侧雕有仰莲及覆莲。四根立柱以八个抱鼓石和八块抱柱板夹持。抱鼓及抱柱板上各雕有不同姿态的卧狮一只,其他部位雕塑人物故事,花鸟图案。四立柱上雕有持械武士,花卉人物故事等。立柱之上有主楼一座,次楼四坐,均为歇山顶,并有脊兽。顶坡上雕有瓦垄、瓦当。主楼檐下刻有六个方形坐斗及出云头状华拱。每个斗拱上有四个莲朵饰件。拱间为透雕各种动物的拱眼壁。上方正中立一竖匾,上刻万历帝御笔“恩荣”(阴刻)两字。</p><p class="ql-block"> 竖匾下共有四道枋、三道板:</p><p class="ql-block"> 第一道平板枋上雕“二龙戏珠”和火球、“五魁献宝”及仰莲,枋下板上雕“龙章宠锡”四个大字和题记。迎首题记内容为:“巡按直隶等处监察御史牟志夔”,落款为:“赐进士第直隶大名府浚县知县焦源溥”,以及县丞、主簿、典史等姓名,年款为“万历四十五年季春”。</p><p class="ql-block"> 第二道枋上雕“八仙庆寿”图,枋下板上雕“敕封承德郎南京工部主事孟含霓”十四个字。</p><p class="ql-block"> 第三道枋上雕“竹林七贤”图,展现的是竹林七贤在山林中饮酒作诗的场面。竹林间有七贤和书童,他们姿态各异,品酒赋诗,高谈阔论,临流舒啸。加上风雨晴雪天气变化等图案,这些章法紧凑的高浮雕,形象生动地反映了竹林七贤四季的生活情景。之下为“赐进士第承德郎工部主事孟楠”并刻题记。</p><p class="ql-block"> 第四道枋,即最下部的龙门枋,上雕鲤鱼跳龙门等雕像数组。正面正中一大型画面,共16人,为“衣锦还乡图”,中部为三人骑马,前有仪仗,后有随从,耀武扬威,走向家门,家门半开,一人探身张望。上方云朵上站二仙人护送。</p><p class="ql-block"> 在每组雕像之间,雕塑有不同季节的景物,山、水、桥、林,自然和谐。其树木、人物、房屋均为立体透雕,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匠心独到,巧夺天工。</p><p class="ql-block"> 石坊主楼两侧四个次楼(两侧次间)的结构与主楼基本相同。四个次楼檐下坊上雕有天神下界、青竹红丹、绿荷红莲、“三顾茅庐”、“文王访贤”、“白猿盗宝”,以及“渔、樵、耕、读”等人物故事、动物花卉等图案,刻工亦很精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左为迁至浚县大伾山的恩荣坊,右为原小坊上的“恩荣”竖匾</p> <p class="ql-block">  四柱三间三楼式小坊的上方正中也有一竖匾,同样刻有万历帝御笔“恩荣”(阳刻)两字,只是稍小于大坊上的竖匾,而一阴(阴刻)一阳(阳刻)的雕刻章法,当时一定是很有考究的。整个小坊虽比例较小,还比大坊少了两层,但同样雕刻有富含寓意的精美图案,小坊脊正中立有一仰天神兽。可惜文革初期小坊惨遭破坏,构件尽失,只留下一块“恩荣”小匾珍藏于一孟氏族人家中。</p><p class="ql-block"> 为更好保护这一重点文物,1997年,河南省文物部门拨款15万元,由省古代建筑研究所和浚县文物部门于当年十月将这座全国独一无二的牌坊,搬迁至浚县大伾山百猴路中段。恩荣坊是196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首批公布的“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坊在国家古建筑艺术方面的地位之高,被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胜词典》(1986年版)作为一处名胜单独列出。它还被权威古建筑专家称为“一座标准的光宗耀祖的功名牌坊”。</p> <p class="ql-block">左为2022年7月复建的恩荣坊刚落成时的图片,右图的诗为任鹤民作,鹤壁市孟子文化研究会会长孟庆民书丹</p> <p class="ql-block">左为复建的恩荣坊局部,可见屋脊兽、嘲天吼、铜铃,右为大坊上的“恩荣”竖匾(非原物)</p> <p class="ql-block"> 2022年春,卫贤镇党委为重塑卫贤“文化之乡”形象,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在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倾听百姓呼声,拟重塑卫贤文化之魂,在原址复建“恩荣坊”,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记住乡愁,凝心聚力,繁荣卫贤,走向复兴。在镇党委的倡导下,不少社会人士、乡贤、鹤壁孟子文化研究会及卫贤分会的同仁,迅速行动,积极支持、参与工程建设,克服种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70 余万元,历时三个多月,于2022年7月复建工程竣工,恩荣坊容貌在故地得以重现。</p><p class="ql-block"> 新坊由山东中石景观园林文化工程有限公司按原规制(1:1比例)承建,大、小坊形成一个整体。较现存浚县大伾山恩荣坊,除小坊得以恢复外,大坊正脊顶左右各有3个象征祥瑞、威严的屋脊兽,下一层两侧脊顶左右各有1个屋脊兽,12个飞檐角的上端都安上了上传天意、下达民情的嘲天吼,下端挂上了吉祥如意铜铃,大坊龙门楣正中垂下了寓意富贵绵长的石质三环套月。小坊脊顶正中立有寓意平安、纳祥的石刻宝葫芦。</p><p class="ql-block"> 此坊虽不及现存浚县大伾山恩荣坊的雕刻工艺,也远没有其文物价值,但按原规制复建的恩荣坊不仅能回味历史、寄托情思、记住乡愁,其“牌坊摞牌坊”、人物、故事、树木、花鸟、动物、神兽等繁多图案的完整呈现,又可弥补大伾山恩荣坊上残损的缺失,无疑会引起人们的兴趣与关注。而其故地复建更别有意义,久之,定会成为又一佳话相传。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