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 一座氤氲着书香的城市

ZMZG抱璞含真

<p class="ql-block">抱璞含真</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3460000960</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南京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享有“六朝古都” “十朝都会”的美誉。它浸润秦淮烟水脂粉,它沉香六朝雅韵风华,极富历史和人文底蕴,纵然岁月沧桑,可它依旧美丽。</p><p class="ql-block"> 然而,探寻南京的脉络,我以为文化才是这座城市的气质和底色。</p><p class="ql-block"> 南京自古文脉昌盛,被誉为天下文枢。千百年来,在一次又一次国内移民迁徙的背景下,吴越文化与荆楚文化、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海派文化与内陆文化在这里交融互鉴,形成了海纳百川、生生不息的南京文化。</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南京诞生了中国第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刘勰《文心雕龙》,第一部儿童启蒙读物—周兴嗣《千字文》,最早的诗歌总集—萧统《文选》,第一部“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典范之作—孔尚任《桃花扇》,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经典—吴敬梓《儒林外史》,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曹雪芹《红楼梦》等一系列文学名著。</p><p class="ql-block"> 往来不乏鸿儒、曲高却不和寡。在南京这块钟灵毓秀的文化沃土上,名家荟萃、群星闪烁、英才辈出、各领风骚,还留下了繁盛笔墨和柔肠百转的婉约词章。郭璞的游仙诗,谢灵运、谢眺的山水诗,李白、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的金陵怀古诗,李璟、李煜的南唐词,辛弃疾、文天祥的爱国诗,王安石、李清照、史可法、郑板桥的咏怀诗等等,都仿佛是灿若星河、璀璨夺目。</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南京,传承着历久弥新的文化气质和文化脉动。博物馆、图书馆、书店与菜场一样多,就是最鲜明的特征。文化之城、阅读之城是当下南京最耀眼的一张名片。有人统计过,南京拥有各类博物馆、图书馆近1300家,实体书店近800家,它还不包括机关企业农村的自有书屋。所有这些,极大的丰富了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书香气,极大的丰富了百姓的人文空间及书卷气。那些氤氲于纸墨之间的书香之气,让南京的芸芸众生情怀缱绻、儒雅外敛、沉浮悠然,弥漫在人们的情感里,融合着人们的交往与忙碌的工作之中。</p><p class="ql-block"> 公元2019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城市。我以为,这是名符其实、实至名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抱璞含真2022年7月19日拙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