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谷的风

<p class="ql-block"> 阎肃老先生曾经写过一首歌说《北京的桥》,干姿百态,宏伟壮观,毕竟在首都,每座桥肯定都建得好,那还用说,更不用唱了!</p><p class="ql-block"> 我今天则要重现一下老家农村里早已消逝的木桥,它仅存于我们的记忆当中了,何时被拆的,谁都记不清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老家地处苏北里下河地区中心地带,从地图上看属沼泽地,现在统称为湿地了。一说到湿地,大家都会联想到水清草美,鸟翔鱼肥,事实也真是这样的,我们小时候山珍海味没见过,但河鲜却倒是不缺的,只不过那时调味品不丰富,没有如今这样烧得好吃又好看,但原计原味的口感倒绝对正宗不用怀疑的!</p><p class="ql-block"> 除了水产丰富,我们当地最大的地形特点就是河网密布,沟汊众多,湖塘比比皆是,往往出脚就是河,因此,桥也相对多了许多,但一般都比较简易,造桥材料也基本上是就地取材,大多用附近的树干制作,桥桩是它,桥板是它,桥的扶手还是它!</p><p class="ql-block"> 小河沟上往往是一根胳膊粗的树棍充当桥,我们小时候过这类桥有点类似体操运动员走平衡木,三步并作两步走,一口气冲过去,走得慢了,反而有可能掉河里去。稍宽一点的河,往往多一个极简单的象单杠一样的扶手立在桥侧,所以,这种桥总是单向通行的,等桥上的人过来了,这边的人才能过去。这种桥的好处就是有船经过的时候,可以撤去桥的树棍,船过去后再把树棍搁好,就是这么简单!这种桥一般多用在行人少的地方,我印象当中黄尹村东边往五七干校的小河上就是这样的一座桥!我们兄妹小时候每次走到这里总提心吊胆,老早就相互提醒,多加小心,以防不测!</p><p class="ql-block"> 走得人多一点的桥一般就要修建得正式一点了,通常也大好多,一般都分为三段,中间桥面呈水平状,也最高,至少不能影响到船在下面通过,两端是引桥,坡度当然是不可避免了,有些还很陡,淋点小雨或沾上泥巴,则奇滑无比,虽然桥面较宽,有几根树棍并排着,但我们小孩子往往反而不敢爬这种桥,没有那种独杆的平衡木式桥走得轻松自如。然而这种桥最为普遍,且多没有扶手,在电影《柳堡的故事》里就有这样的桥,因为它当年就是在我们老家附近的柳堡村拍摄的!</p><p class="ql-block"> 最为简单的桥则不能称之为桥了,它已简化成了一种过河的方式:仅一杆粗竹篙而己,往小河心中间一插,人在一边攥着竹杆,双腿使劲一蹬,借助竹篙飞身而过,真的是一绝,这又类似于体育运动中的撑杆跳了,只不过是一个求高,一个图远罢了!</p><p class="ql-block"> 那时村庄外的主河道的桥也开始兴水泥预制板的了,但多是单块板的,顶多两块,很少有三块并排的,走在上面,一样颤危危的,但总比木桥稳当踏实多了!</p><p class="ql-block">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环境制约了人,也能改变大多数人,但反过来人也会改变环境,只是,这个平衡点要把握好,弄得不好,麻烦就有点大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