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最早知道曾国藩是还是在中学历史课本中,年少的我因对课本中讲的晚清朝廷非常失望,故而对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晚清四大名臣的印象也一直不太友好。</p><p class="ql-block">直到工作多年之后,在看到«曾国藩家书»«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等,对曾国藩的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将心底的初印象一扫而净。对他更多的是敬仰与赞叹。</p><p class="ql-block">曾国藩是一个并不聪明的人,甚至可以说有些笨拙。他曾七次参加秀才考试,有一次放榜,他竟被学台悬牌批责,说他写得文章文理太浅。然而他并没有因为这件令人丢脸的事放弃继续参加考试。</p><p class="ql-block">曾国藩的身体也不好,30多岁眼睛就犯了病,后来年老有一只眼睛都看不见了。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不聪明又身体不好的人,不仅为国家做了很多贡献,而且一生留下2000多万字的著作。他每天事务繁多,但几十年如一日,一生笔耕不辍。就单说家书,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就有1459封。</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一个并不聪明又身体不好的人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成就?</p><p class="ql-block">一、勤能补拙</p><p class="ql-block">曾国藩一生中坚持五勤: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心勤。</p><p class="ql-block">身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困难的事,他愿意实地考察,他愿意亲身去体会。</p><p class="ql-block">眼勤。别人给他的文书,他都会认真的看。看书时对每一句话都认真对待,遇到问题可以花去半天时间去查看翻阅资料。</p><p class="ql-block">手勤。有事儿他都赶紧记下来,怕自己忘掉。</p><p class="ql-block">口勤。跟别人沟通事情,苦口婆心,反复强调。</p><p class="ql-block">心勤。他平时要为国家打仗,要和疾病抗争,每天要处理那么多事务,也没有放弃书写。</p><p class="ql-block">二、持之以恒</p><p class="ql-block">曾国藩即便在去世前的几天还在坚持用毛笔书写,哪怕身体很不好,手不停抖动的情况下也是如此。一个人坚持一件事,一年半载的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曾国藩将一件事坚持了五六十年。这是值得我们敬重的。他曾经在一年的时间里写下了235封家书。每天晚上坚持给自己的弟弟本写信。</p><p class="ql-block">三、日省吾身</p><p class="ql-block">《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曾国藩写家书,写日记并不是记录流水账,而是每日反省自己,剖析自我,将自己的所想所感所悟都写下来,然后与家人分享。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每日反思,对每天遇到的事做的事进行复盘总结,日复一日,便是成长。</p><p class="ql-block">曾国藩勤,恒,思的精神便是促使他一路成长,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这三点也是我们在写作路上需要具备的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