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故里,姚徐老街

宋老头

<p class="ql-block"> “蓝蓝的天上,白云在飞翔,美丽的扬子江畔是可爱的南京古城,我的家乡……”这是一首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于广大知青中的《南京知青之歌》,也叫《知青之歌》中的歌词。</p><p class="ql-block"> 《南京知青之歌》是当年上山下乡运动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一支知青歌曲。这首歌曲最初只是在南京地区的部分知青中传唱,后来由于歌曲那略带忧郁的旋律,以及浓浓的思乡之情,很快以手抄本和口传心授的形式在全国的知青中流传开来,并改名为《知青之歌》。这首歌的作者任毅,原是南京市五中66届高中毕业生。1968年年底,南京五中的一批学生来到南京江浦县侯冲村插队落户。1969年5月下旬的一个晚上,任毅在侯冲村牛王殿组的那个小茅屋里,写下了这首歌。</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知青早都陆陆续续的回到了城里,原先知青们生活的热闹场所,只留下了破败不堪的茅草屋像一尊碑碣式独立,孤独地托举那一段历史。2014年在新的一轮美丽乡村打造过程中,为了记录下这段令人难忘的历史,候冲村将知青原居住地开始了“知青故里”的建造,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打造,南京“知青故里”于2015年9月开馆。新打造的知青故里全面地展示了《知青之歌》作者任毅等知青在侯冲插队时的有关物件和其他地域知青活动的图片实物文史资料,《知青之歌》的创作缘由、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与之密切关联的一些史料等,成为南京美丽乡村游的一处新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  <i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知青故里:</i>知青故里位于浦口区永宁街道侯冲社区牛王殿组,该地区是《知青之歌》的创作者任毅插队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馆外的知青纪念墙,纪念墙上刻着当年在此插队的南京知青任毅创作的《南京知识青年之歌》。这是最原始版的《知青之歌》,跟任毅当时刚刚创作出来时一字不差。↓</p> <p class="ql-block">  南京知青纪念馆于2015年9月开馆。这里全面展示了《知青之歌》作者任毅等知青在侯冲插队时的有关物件和其他地域知青活动的图片实物文史资料,《知青之歌》的创作缘由、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与之密切关联的一些史料等。↓</p> <p class="ql-block">  该馆是以知青民俗展示为主轴的一座体现知青文化主题的庭院式博物馆,馆内按照“序厅、永宁知青、知青之歌、浦口知青风采、知青体验馆、知青民俗屋”六大主题布展,陈列着各类珍贵的老照片和实物藏品,为参观者生动形象地呈现了知青们“上山下乡”的生活风貌。↓</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全面而真实地展示了知青时代特殊的生活场景和激情回忆。↓</p> <p class="ql-block">  知青之家,这跟当年知青们插队时住的屋子一模一样,旧座椅、劳动工具、收音机和茶壶等生活用品处处都还是当年下放劳动时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当年知青们使用过的厨房、橱柜、劳动工具等。↓</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庭院里旳一口古井,据说始挖掘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知青纪念馆里的红旗供销社内,铁皮水瓶、梅花牌蛤蜊油在货架上一字排开,南京人民印刷厂食堂餐票一下子把人带入了那个“上山下乡”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目前,知青馆共收藏有5000多件知青老物件。“知青馆收集了700多种红袖章,数量超过1000面。除了南京本地之外,馆藏红袖章覆盖了全国所有主要城市,数量也是国内最多的。↓</p> <p class="ql-block">  知青故里展出了知青们上山下乡时代的生活方式,展馆里一比一复原的当时的生活用品与场景,辅之以各种标语、竹篮、搪瓷杯、木箱子等一系列的旧物什都在这里得到还原和再现。↓</p> <p class="ql-block">  三转一响是那个时代最时髦的物件,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烙印。↓</p> <p class="ql-block">  <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姚徐老街:</i>距离知青纪念馆不远的姚徐老街是永宁知青故里的另一个核心景区,这里已引进包括古床馆、算盘馆、地契馆、婚庆馆、老匾联馆、老电影海报馆、木艺花雕馆、小人书馆、老将军书画馆等独具特色的展览馆,打造成具有浓厚乡土气息以及文化特色的博物馆群。↓</p> <p class="ql-block">  姚徐老街是永安近年新打造的一个以明清时期原住民生活场景为主题的古镇。古镇虽为新作,但却并非凭空想象,历史上原住民生活场景还是有些依据的。 ↓ </p> <p class="ql-block">  老街是一片具有浓厚乡土气息以及文化特色的博物馆群,床馆、魔术馆、珠算馆、契约馆、婚庆馆、老匾联馆、老电影海报馆、木艺花雕馆、小人书馆、老将军书画馆等十多个独具特色的展览馆,共有上千件展品。↓</p> <p class="ql-block">  老街是吃、住、行、游、购和传统民俗文化相结合的街区。青砖铺设的街道整齐、平坦,两旁多为二层楼房,门窗皆为紫檀色的仿古木材雕刻而成。走进这条街,仿佛穿越历史的时空置身于数百年前的中国古老街市。↓</p> <p class="ql-block">  老街沿袭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老街上的月老祠、财神庙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青石板铺就的街道,陈旧的木柱构建的房屋街廊,一块块可拆卸的旧式木门板和廊下挂着的一串串红色的灯笼、店门前摇曳着各式各样的酒旗。整个老街呈现着古朴典雅、风情浓厚的民国风。↓</p> <p class="ql-block">  老街将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意相结合,集砖雕、木雕、石雕以及手绘艺术之大成。老街上,青砖黑瓦马头墙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亭台楼榭和谐组合,再现原汁原味明清建筑之美。↓</p> <p class="ql-block">  乡村大食堂,位于老街的尽头。食堂里的新鲜的食材,大锅土灶的烹饪,原汁原味的农家菜,将最地道的乡村美食带给您。↓</p> <p class="ql-block">  <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侯冲手狮舞:</i>侯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孕育了独特的手狮舞,这项产生于太平天国年间的民间艺术,为当时驻守在永宁地区的太平军战士健体、强身及与民同乐时用。太平天国失败以后,此舞便保留下来,为当地百姓在节日之时庆典、娱乐时用。手狮舞为国内绝无仅有,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江南一绝”。↓</p> <p class="ql-block">  侯冲手狮是南京浦口的民俗舞蹈,又叫江浦手狮舞,道具即是用竹片以麻布和彩丝装裱成狮子模样,在狮子前胸和小腹下撑以木(或竹)棒为舞狮者的手柄,单人舞于手中,人数可多可少的一种舞蹈形式,可独舞,可群嬉,以多为胜。↓</p> <p class="ql-block">  侯冲手狮,作为太平天国将士遗留下来的一支民间文艺奇葩,无论是从其历史角度还是文化角度来看,都具有巨大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p> <p class="ql-block">图片:宋老头</p><p class="ql-block">编辑:宋老头</p><p class="ql-block">文字:宋老头(部分景点介绍摘自网络,谢谢网络作者!)</p> 谢谢您的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