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的我读懂了世外桃源

空心木头

出生于70后的我,物质生活贫困的日子,父亲和母亲都到田园间忙着,没时间照顾我的生活。我的童年岁月,到处都是田野,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汽车的日子,乡村里的小孩大都到处瞎玩。<div>  小时候的我们捏泥巴,抓天牛,爬树摘青果,到小溪中戏水。而我,却喜欢呆在陋室中读书,后来我问母亲为什么?母亲说,大概是我小时候太好玩经常摔伤治病的缘故吧。</div> 小时候的我喜欢到学校听老师讲课,有一次,小学课本里有课文《桃花源记》,因为是古文,老师费尽心思讲解了大半天,同学们年幼无知,哪里听得懂?<div>  而我,却莫名其妙地喜欢上课文《桃花源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人。他们看见从山外去的渔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至今我仍能背诵出这篇课文。从那时候开始,“桃花源记”这个词语就深深扎根在我的脑海中。</div> 在陶公眼里,生活在农村的人们是一群高人,是凡尘所没有的神仙。其实只要是熟悉农村的人,对那种“高人”就不会陌生,我住在农村多年,“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的场面实在太平凡了。<div>  有意思的倒是那么一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也许真的设想的是秦时的避乱人,也许他另有寓意,指的是农民不但纯朴而且憨厚。</div><div> 在《归去来辞》里,他“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以西畴……”他内心中流露出的是避开官场争斗的那种安适自如。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的确是个“世外桃源”。</div> 后来,我在书店中好不容易买来《红楼梦》,读得滋滋有味,邻里年长的小伙伴都不知道《红楼梦》,至多是看了小人书。因此,每次我读完《红楼梦》中一章节,小伙伴都要求我讲故事,讲的是《红楼梦》中的人物典故。<div>  有一天,我突然说到《红楼梦》里的女强人凤姐,她感到一个乡下的刘姥姥比起贾府的上上下下来要可靠得多,竟将自己的女儿托付给了刘姥姥。凤姐是个聪明人,聪明人的不一般就是:在于她能透过热闹的荣华,看出人世间的冷暖。知道农村的憨厚和亲切,明白在农村生活更加自由更为自在。</div> 后来,我特别喜欢看历史书,书看多了,变得有点书生气,以至于到井边挑水,居然不知不觉地吟出一两句古诗词,被邻里好事的大婶嘲讽我是“秀才郎到井边挑水”,引起乡亲们一阵哄笑。<div>  读历史书时,我逐渐认识了“解甲归田”、“告老还乡”这两个词语,古人的“归田”自然不是去亲自种田,只不过是要生活在农民中间,享受着农民给他们的果实和创造出的田园风光。</div> 的确,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农村的乡村最亲切,家家户户有好吃的分享着吃,有困难时互相帮助,家里宰了一只猪,一定要把猪血分给乡亲们吃,家里结婚搬家办喜事,一定要送上礼品告知乡亲。<div>  跟农民在一起是不须设防的。不巴结权贵也不欺侮弱者,是农村父老乡亲们挂在嘴边上的教导,这种品格也一代一代地延续下来。</div> 如果农村中有谁曾经出卖过什么人,那他在本乡本土将很难做人。“不看人待我,单看人待人”,农民就是这样正直且有好心肠。<div>  亲切的乡亲并不因为你是被皇帝贬斥下来的或是你当大官没做好事就欺负你,反而在你想交朋友的时候,“三二父老”就跟你谈起来了,农民其实要求不高,你只要跟他们真心交朋友,关心他们的疾苦,他们就会“感悦”。</div> 直到我在市里重点中学读书时,我仍喜欢到书店阅读关于农村的书。有一天,我读到理解农民的善良并得到了好处的例子,居然沉浸在字里行间,天黑了还不知道回家。<div>  书中写出了战国时期的孟尝君田文了。田文在齐国为相,他的门下食客三千,每日要花一大笔费用。有一天派一个叫冯湲的食客去他的封地收钱,冯湲见那里的农民贫苦,将那些借劵一把火烧了,回来惹得田文老大不快。</div><div> 农民是知恩图报的。过了不久,齐国的国君听信了秦国的挑拨,罢了田文的相,将他贬到了他的封地。“未至薛,薛百姓扶老携幼相迎,争献酒食,问起居”,他们记得当初焚烧借劵的事情,现在便诚心报答了。</div> 绿荫茅屋两三间,院后溪流门外山。山桃野杏开无限,怕春光虚过眼,得浮生半日清闲。邀邻翁为伴,使家童过盏,直吃得老瓦盆干。这就是贾云石的《田家》,字里行间充斥着快意和豁达。<div>  的确如此,出生于70后的我,尽管童年岁月生活贫困,家里除了锄头簸箕之外,什么都没有,吃的用的都是从地里刨出来的,每天都挥汗如雨,顶着烈日,挑着重担,承受生活的压力。但是,我仍然喜欢回到农村,与农民兄弟和睦相处,享受田园风光,过世外桃源般自由自在的生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