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山别名五龙山、石寨山,位于博山区源泉镇西北,与淄川交界。<br><br>主峰海拔811米,附属山头有黄崮堆、滴水崖、桃花岭等。据《续修博山县志·山川》记载:“岳阳山,县东南三十里,居县中心,高于原山,鲁山埒,山有九十九顶,其绝顶有神庙三院。按,此山与原山相去五十余里。志乘混而为一,误。”<br><br>岳阳山脉呈东西走向。从博山的岱庄村一直延伸到淄川区的淄河镇,绵延约十五公里,所以有九十九顶岳阳山之说,主要山头三十多个。它山名的来历,有人说是取岱岳向阳之意;还有一说,岳阳山前有五条山岭犹如五条长龙,所以又叫五龙山。<br><br>岳阳山的主峰在博山区源泉镇境内,西南面被岱庄、崮山、天津湾等几个村环绕,西北为淄川界。<br><br>登上峰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碧辉煌的楼台庙宇和高耸入云的通讯铁塔。《博山乡土志》载,登上楼台可以观泰山、黄河、看日出。庙宇共有四个院落:北阁院、后土真君院、碧霞元君院、玉皇大帝院等。岳阳山有记载最早的建筑是明嘉靖十五年重修的神农庙,亦称天齐庙和后土真君庙,碧霞元君殿建于清康熙丁未年。<br><br>观音阁上有乾隆年间孙以宣所题“峻极于天”石匾。<br><br>碧霞元君祠有康熙年间“碧霞驻节”门匾。玉皇宫里有“金阙玉宫”额刻。明嘉靖十五年《修岳阳山庙记》石碑,毁于近年修庙中。<br><br>岳阳山林木绿化面积达80%。除入工栽植的侧柏、刺槐等树种外,更多的是野生植物。山上也蕴藏着多种矿石资源,还有上百种中草药。<br><br>岳阳山西侧有齐长城遗址,东侧有仙人台,再往东二公里处有著名景观岳阳卧佛,山南侧的北崮山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焦裕禄的故乡,山西麓的岳庄村是清代名医岳含珍的故乡。<br><br>唐王寨的传说<br><br>据《续修博山县志·匪患》记载:“永乐十三年二月,蒲台人林三妻唐赛儿以妖术啸聚,贼徒董彦杲等六千余人据卸石棚,又据岳阳寨出没为乱,攻陷莒城、莱芜等城县。”岳阳山的九十九顶中叫唐王寨的有好几个,说明起义军由北往南转战的过程中在这儿留下了足迹,但最有可能扎寨的地方只有岳阳山主峰。<br><br>仙人台的传说:<br><br>岳阳山东侧有一险峰,险峰中间有一断台,绝壁高五十米,断台南侧五米处有一巨石兀然矗立,它高十五米,周长十米,此石四壁陡峭,峰顶却是五米见方的平台。传说天津湾村有一阚氏樵夫上山砍柴,见两位老人在此处下棋,樵夫就在旁边观棋。只见山下花开花落,天空阴晴雨雪急剧变化,一局棋下完,老人腾云而去。砍柴人见自己斧头的木柄、扁担都已烂掉,回村之后已无人认识,乡人们只知道相传几百年前有人上山砍柴失踪。这处山峰随被称为仙人台。<br><br>洞穴:<br><br>岳阳山上已知洞穴有二十多条,有仙人洞、朝阳洞、五尺洞、云雾洞、宝汞洞、紫石洞、东马棚、西马棚等。岳阳山顶峰还有朝阳洞,有三十多米长,洞中有洞,有水牢。据说这是土匪用来关押人质的地方。传说乾隆道士杨正秀曾在朝阳洞里炼丹,造假元宝。现在朝阳洞里还有石炕、石凳、石桌等物。岳阳山曾是土匪和日伪军作恶的巢穴,日寇投降后,地方武装一火焚之,20世纪末重修。 从外面看,非常的对称的石头建筑。这个建筑的下面全部是发碹结构的地下建筑。不知道古人这样建设的最初含义是什么。但很感叹古人的建筑智慧。 两层庙宇中一层的窗子,窗子用一整块青石凿刻而成,完美的图案,精美的雕刻,精湛的手艺。东边的窗子被后来建设的水泥道路挡住了一部分。 民国17年,即公元1928年。北固山庄女众会所。<br><br> 观音阁上有乾隆年间孙以宣所题“峻极于天”石匾。 从“骏极于天“的石匾下面的大门进去,里面是很大的庙宇。庙宇的两个窗户是用整块石头凿刻而成的。从这里可见古人的手艺是如此的精湛。 沿着院子东南边的台阶下行,是一组发碹式的地下建筑,大的一间朝外有窗子透光,窗外就是悬崖峭壁。东边约1/3处的北面,有暗道相连北边的地下建建筑。19年的大雨,导致建筑外边的行走的堰墙坍塌。 地下建筑幽暗无比,极其隐蔽,借着手电筒的光,把所有地下建筑拍完。这些地下建筑应是当年山寨主人隐蔽之所。中有一间为蓄水池,与地上相通,上下均可取水,设计非常巧妙,下面取水处的里面,还有建筑单间。<br><br>这是和地下水窖联通的地面的井口。最初应该是一块青石,后来由于破坏,井口破烂不堪了。 这应该是岳阳山水窖,我认为:并不是传说中的水牢。因为在800多米的山顶,水是非常宝贵的。里面错综复杂的建筑,应该是有专人看管水窖,不允许私自取水。 外边的庙宇建筑损毁严重。 因为是初冬来的,为的就是拍出岳阳山各种建筑的质感。岳阳山下的冬雾。几个村子都笼罩在冬雾里。 这是岳阳山北边的齐长城遗址。两个石寨之间有路相通,却又各自形成石寨和防守工事,南北各有一门进出,石寨结构严谨,石寨的四周全是用厚达一米、高两米以上的石墙围起来,有两层的石墙作为防御工事。中间的石屋是最后的堡垒。 整齐的构筑起围墙,寨墙的南边,是进出的唯一通道。是依照山势而建,还是古人有意为之,不敢妄下断言。<br><br>大门下面的石块留有明显的开凿痕迹,证明这绝对不是战国留下的大门。大门上的方孔是观察哨,这个大门是两层的建筑。门口上方发碹结构,既美观,又减轻压力。 这是西边的两处城墙,看着如此规整,平滑的墙面,无法用语言来细说他的建筑美感。人在自然中,虽说只是弹指一挥间?在弹指间做出如此精妙绝伦的艺术品流于后世。 在这样的高山之巅,水就是生命。所以水窖口的石头上明显留下了上锁管理的痕迹。现在里面已经干涸无水,想当初,这就是一处绝对的生命之源。岳阳山,古人留下2处古老的水窖。另外1个应该叫水池,露天的。 只有深入到内心,才能感知脉搏的澎湃。站在破败的石寨门口,你会感受到千军万马的宏大。身处射击孔,你会感到万夫莫开的从容。 远观石寨,或者叫齐长城遗址,会被它的恢弘折服。拉近后看,所有的石寨都建在悬崖之上,由衷感叹古人的建筑智慧。最初的选址,最初的设计,最初的施工………… <div><br></div>这个石臼,距离第二个石寨大约有1公里左右,还要转过一个山头。所以,我对很多文章中说是舂米臼持怀疑态度。但我一直不认同这一点。舂米臼里面应该很圆滑的,但里面很粗糙,说是用来点烟报警的可能更确切些吧。<br><br>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在石臼里放柴草点火后,燃烧不充分,就会有大量烟冒出,用以报警。<br> 离石寨不远的山头建筑,已基本毁坏。这里很多的建筑,是不是当初的营房,不得而知。但建筑里面的石墙有烟熏过的痕迹。可以断定,里面住过人。 我国著名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西起黄河河畔,东至黄海海滨,迤逦山东十三县,长达千余里。而齐长城在淄川段是齐长城的主线,全长50公里,主要齐长城遗迹30公里,主要位于淄河镇城子村、劈山、马鞍山一带。<br><br>城子村原名古城村,位于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在战国时是齐国的边陲重镇,依淄河为界,南边便是鲁国地界。淄河的北岸便是齐国的边关。城子村的北面两村:南北镇后村皆以城子为镇而得名。<br><br>所经城子村段又是齐长城的重要边关之一,也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孟姜女哭长城”民间传说的重要发源地。齐长城自博山区八陡镇的苏家沟与西河镇薛家峪村交界的围屏山进入淄川。<br><br>岳阳山下的城子村。 淹没在绿色灌木丛中的齐长城遗址。最早听城子村里的老人们讲,有一条密道可以从山顶的遗址通到城子村。现在早已无从考证。 雨后的山雾还是蛮壮观的。 对于岳阳山而言,走过不止一次两次,每一次行走,都有不一样的发现和惊喜。 不同的角度拍岳阳山,会有不一样的震撼。因为走过,所以感知。<br><br>1965年-1984年,实施淄水西调工程、引淄入坪水利工程,凿山洞8条、修建倒虹吸、渡槽,建方塘8座、扬水站6个、打深水机井3眼,解决部分村村民吃水问题。<br><br>岳阳山下的“铁娘子隧洞”。村里老人这样和我说:这条隧洞有750多米,都是一帮姑娘一锤一凿开出来的,光这条隧洞,开凿了10年,打穿了岳阳山。老人关于水渠,滔滔不绝的说了很多,我只是作为一个听客。<br><br>不敢想象,当初是何等的艰难。为了我们子孙后代的幸福,先辈是付出了多大的辛劳啊!漂亮的隧洞门口,苍劲有力的字。无法平静内心,无以言表的感受。很多事,不是身临其境,无法感知那份来自心灵深处的震撼。 蒲松龄老先生曾登过岳阳山,撰写了《岳阳山后土殿摹缘疏》一文,传说他的许多神狐鬼怪小说里取自岳阳山的风景和这里的一些民间传说。 岳阳山,山奇景美,绿色植被覆盖率达90%,林木绿化达到了80%,除人工栽植的侧柏、刺槐、平柳等树种之外,还有众多的野生植物,如黄楝、红叶、山榆、紫檀、柚梗等上百种。这些野生植物,秋后叶子变红了、变黄了、紫了,点缀得岳阳山更加妖娆妩媚多姿。 岳阳山主峰向东二公里的地方就是岳阳山仰佛,几个山头组成的佛像,极像一尊安详仰睡的弥勒佛。西山下边的三岔路口,是观赏岳阳山仰佛的最佳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