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雅堂词说(十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叔同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社一代巨子为词极少且微婉豪迈俱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祖籍浙江,客居天津。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在音乐、书法、绘画和戏剧方面,都颇有造诣。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号弘一。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p><p class="ql-block"> 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p><p class="ql-block"> 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太虚大师曾为赠偈: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p><p class="ql-block"> 早年入南社,以诗词书画名世,亦遂为中国百年文化巨子之一。其词仅存十二首,然而“缠绵慷慨,两擅其胜”,元气淋漓,足树一帜。先读《满江红·民国肇造志感》:“皎皎昆仑,山顶月、有人长啸。看囊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荆柯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暴。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魂魄化成精卫鸟,血花溅作红心草。看从今、一担好河山,英雄造。”</p><p class="ql-block"> 民国肇造,李叔同正值而立之年,自开篇的“有人长啸”至煞拍的“看从今、一担好河山,英雄造”,字字句句皆可见出一代之民主先驱的淋漓意气、慷慨襟抱,读之令人感奋不已。《喝火令·哀国民之心死也》笔致婉曲缠绵,忧患深沉,不让杜牧《泊秦淮》专美于前:“故国鸣鹆,垂杨有暮鸦。江山如画日西斜,新月撩人、透入碧窗纱。陌上青青草,楼头艳艳花。洛阳儿女学琵琶,不管冬青一树属谁家,不管冬青树底、影事一些些。”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前作《金缕曲·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亦为一名篇:“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行矣临流重太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愁黯黯,浓于酒。漾情不断淞波溜。恨年年、絮飘萍泊,遮难回首。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听匣底、苍龙狂吼。长夜凄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孤负?”“披发佯狂走”的姿态,指不胜屈,然而这一次则是为“收拾”“破碎河山”,为“度群生”,为不“孤负”自己的祖国,如此兼有缠绵慷慨之胜、能令“志士为之作气”的词篇不正标南社词研究。</p><p class="ql-block"> 值得特别一说者还有其传唱百年而未衰的学校乐歌名作《送别》。这篇歌词实质亦为词的变体,只将其简化分片“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夜寒”。可见其格律近于《阮郎归》,且录一首晏几道作品以资比较:“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即可看出,其格律非常接近。词字数、句式略同,惟《送别》将《阮郎归》起首的七字句减去一字,拆成三三句式。另将下片前三句的平韵变成仄韵,且转换韵部。词之滥觞即为歌,则李氏此作既颇新颖,亦可谓饶有古意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考书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全集(10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p><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全集(4册)新世界出版社2013年版</p><p class="ql-block">李叔同全集(6册)哈尔滨出版社2014年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