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产业发展模式 让水稻闯出新路子

张婷婷

走进嘎什根乡新荒户村,一块块齐整的稻田、翠绿喜人的稻秧,成片连天,处处是蛙鸣声。近年来,新荒户村党支部始终坚持发挥党支部核心引领作用,把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探索出“党支部+公司+订单+农户”的1+3产业发展模式,既让集体有稳定收入,又让百姓腰包鼓起来。 新荒户村党支部书记孙树文是这里土生土长得庄稼人,种植水稻是这里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一直以来农户对于水稻只有种收没有生产加工的概念,都是散户的种植,没有成型的规模。一直想要水稻卖上好价钱,让百姓富起来,这个念头一直困扰在孙树文的心里,于是经过孙树文的多方努力,于2004年成立镇赉县稻花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成立之初靠收购老百姓的稻子加工,产量和收购量并不固定,水稻品质也参差不齐,卖不上价格。孙树文到南方参观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拓宽发展视野。经过深思熟虑他下定决心开展订单式签约种植,即:公司统一选购品种与农户签约,农户种植待秋收时节,公司按照高出市场价每市斤0.1-0.2元的价格统一收购。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孙树文每天到稻田地查看稻苗长势</h3> 订单种植模式当年就得到支部党员的带头响应,农民党员与公司签下了50多公顷种植面积的订单,有公司保底农户种植就降低了风险,加上身边农民党员带头示范,通过订单农业挣到了钱,陆续签单的农户逐年增加。公司发展也更上一个新台阶,公司生产的超级稻米的品质赢得了百姓的认可,稻花香米业在当地也小有名气。到目前,“党支部+公司+订单+农户”的1+3产业发展模式,让签单的近200户农户受益。 同时,公司每年雇工村里剩余劳动力和贫困户,极大地解决了村里村民就业问题和贫困户早日脱贫的难题。 公司长期雇工20人左右,每年每人收入达五万元。从秋季10月份至下一年一月份一般是三个多月时间招聘短期工,每人每月收入六七千元,每人都能收入2万多元。 村民姜晓丰说:“我去年种植孙书记订单的水稻品种‘245’,一共种植水稻的总面积11公顷,每公顷产量在一万九千斤左右,每斤水稻是卖了1.5元,比普通超级稻每斤贵了0.15元,每公顷水稻增收3000元,共增收3万多元。订单种植让我们享受看得见的实惠。” 党员赵国军:“我去年种的是8.8公顷面积稻子,品种好,出米率高,一斤卖了是一块六毛钱,比这个普通超级稻也是每斤贵了一毛五分多,卖了是87吨水稻,我每公顷比普通超级稻多收了3000多元,总共多收两万六千多块钱呐。种订单水稻我们有保障,有奔头,种植的信心更足了。” <p class="ql-block">同样收益增加的还有贫困户季永龙,多年前他家相当贫困,家里老母亲常年有病不能自理,叔叔做护林员收入5000块钱,他从2019年开始在米厂打工,是米业雇佣的长期工人,每年收入都在5万左右。再加上自己重0.6公顷水田,现在日子明显地比原来好多了。另一个家里比较贫困的车永发也在米厂打工,再加上自家种地收入现在日子也好了很多。</p> 去年订单200多公顷的水稻迎来了大丰收,公司和百姓的主要种植的品种“吉红6”每市斤收购价1.7-1.8元,比市场收购价每市斤1.3-1.4元的普通稻米,每公顷至少增收5000元的收益。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福州、宁波、成都、贵州、昆明、攀枝花等外省市</h3> 老百姓一年比一年富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离不开村党支部的引领,离不开村集体带动的,离不开党员干部的带头垂范,更离不开全体村民万众一心的守护家园的信心。每到汛期嫩江大堤沿岸的就需要轮流护堤,面对困扰百姓和威胁粮食生产安全的洪水,孙书记每年都带头修护民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新荒户村界内的民堤非常坚固。 <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28日是一个让人难忘的日子,民堤经过持续60多天高水位的浸泡,在12点48分出现了一个碗口大的窟窿,咋眼间撕开了一个口子,民堤塌方,洪水冲开了民堤,开口子了,告急!告急!险情出现了,灾难临头了,关键时刻到了。怎样能把口子堵住,想办法,找出路,全村党员冲锋在前,号召护堤村民把大闸门堵住尽量减少洪水的力量。在情急之下,孙树文派人推进去了两个车斗,缓解了洪水的流量,可是洪水还是汹涌的流入不解决问题。最后想到了用够大够厚的铁板能堵住,可是铁板得从哪来?弄来铁板怎么下?怎么样下才能把大闸门正道堵住,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面前,最后孙树文当机立断决定,用勾机上大船,吊铁板,堵闸门,再堵口子。经过不懈的努力,多方的支援,铁板来了,大船来了,铁板下去了,孙树文带领村民不放弃,想办法,经过几次反复的下铁板,用塑料布包丝袋子,用吨袋,终于在29日凌晨两点半,用14个小时的时间把大闸门堵住了。在这个不平凡的14个小时煎熬中,人们的心中是焦急!是烦燥!是无奈!是无助!最后是激动,看到了挽回损失的希望,增强了村民的斗志,坚定了村民战胜困难的决心。有了村党支部在,阵地就在,百姓的信心就在,老百姓丰收的希望就有保障。</p> 2022年公司与农户签约达550公顷,200公顷稻田种植“吉粳88”这个品种预计每公顷能增收1000元,350公顷的稻田种植清香型超级稻“吉粳830”,预计每公顷增收1800-2000元。党支书孙树文说:“今年共签约过来550公顷水田,由于去年耕种新品种,供不应求,订单式的销售,风险小,收益有保障,今年就加大种植面积。而且我们开始发展稻田养殖,主要是养殖蟹和鱼,以促进稻田生态系统进行良性循环。为以后发展绿色水稻和有机水稻的种植打基础。” 对于村集体和公司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村支书孙树文心里有清醒的认识,要想让百姓过好日子就要结合实际,立足本土优势,发展稻米产业,既需要在源头上在订单的水稻种子上进行层层筛选、优中择优,还要了解市场的需求。这个过程离不开村集体和村党支部的支持,更离不开党员发挥先锋和奉献精神,和对订单种植的探索。以后的路还要脚踏实地走,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向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努力,让党员带领群众、公司带领农户在产业发展上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