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洛阳书院(中)</p><p class="ql-block">空山落叶统计,清中叶至清末民国,洛阳地区有以下书院:</p><p class="ql-block">存古书院,建于登封嵩山,明万历年间知县傅梅建立。狄梁书院,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知府汪楫建于洛阳县县治西南隅。(上两座书院资料来源于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季啸风主编《中国书院辞典》(第156页)。</p><p class="ql-block">清乾隆十年,洛阳县(府),除府学学宫外,有周南书院、天中书院、奎光书院、望嵩书院、涧西书院、瀍东书院、玉虚书院、丽泽书院、敬业书院、棫朴书院、中山书院、黄鹤书院、洛浦书院、伊川书院(又名伊皋书院)、龙门书院等15所。(资料来源《重修洛阳县志》,清龚松林纂修、汪坚总修,乾隆十年(1745年)刊本,第371页)。洛阳在宋元时期有丽正书院,为全国最早的书院之一。</p><p class="ql-block">清嘉庆二十一年,孟津县除县学学宫外,有四知书院、河清书院、新书院等共3所。(资料来源嘉庆二十一年刊本《孟津县志》。清徐元灿,赵擢彤、宋缙等纂修)</p><p class="ql-block">清乾隆五十三年,偃师县除县学学宫外,有两程书院、西亳书院等共2所。(资料来源《偃师县志》,清汤毓倬修、孙星衍纂,乾隆五十三年刊本)</p><p class="ql-block">民国六年,洛宁县除县学学宫外,有洛西书院1所。(资料来源《洛宁县志》、民国贾毓鹗等修,王凤翔等纂,民国六年铅印本,第302页)</p><p class="ql-block">清康熙二十九年,汝阳县除县学学宫外,有汝南书院、正学书院、天中书院等,共3所。(资料来源《汝阳县志卷五》,清邱天英撰,康熙二十九年刊本第285页)</p><p class="ql-block">清乾隆三十二年,嵩县除县学学宫外,有伊川书院、鸣皋书院、和乐书院等共3所。(资料来源《嵩县县志卷十六》,清康基渊纂修,乾隆三十二年刊本,第334页至340页)</p><p class="ql-block">乾隆五十三年,伊阳县除县学学宫外,有小书院、紫萝书院共2所。(资料来源《伊阳县志卷三》,清张道超等修、马九功等纂,乾隆五十三年刊本,第235页)</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七年修《新安县志》,新安县乾隆间除县学学宫外,有川上书院、东垣书院、芝泉书院等共3所。(资料来源《新安县志·卷八》、民国张钫修,李希白纂,民国二十七年石印本,第548页)</p><p class="ql-block">清光绪七年,宜阳县除县学学宫外,有甘棠书院、锦屏书院共2所。(资料来源《宜阳县志卷五》,清谢应起等修,刘占卿等纂,清光绪七年刊本第406页)</p><p class="ql-block">清乾隆十年(1745年)刊本《重修洛阳县志卷五》载:“玉虚书院。在县东南隅府儒学左。丽泽书院。在县西南隅旧府南衙道西。敬业书院。在县东南隅草场南。棫朴书院。在县西北隅观音寺东。以上十所,知县龚崧林捐俸延师,课徒其中。</p><p class="ql-block">中山书院。在县东北隅县署西南。黄鹤书院。在县东南路掘山村。洛浦书院。在县东南路白家碛。伊川书院。在县正南路李家寨。龙门书院(同上)。以上五所,乾隆八年由知县龚崧林续设。</p><p class="ql-block">以上资料中洛阳及周边县所建书院虽时间跨度大,粗略统计共有36所,谨记此备忘。</p><p class="ql-block">登封嵩阳书院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初名“嵩阳寺”,隋炀帝更名为“嵩阳观”,周世宗改名为“太乙书院”。</p><p class="ql-block">伊皋书院,位于洛阳伊川县,又名“伊川书院”,是北宋程颢、程颐创建。嵩阳书院、伊皋书院同属洛阳早期所建书院。以上两座书院与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建于宋大中祥符七年,即1014年),同称为“河南三大书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