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毛主席学创业修炼之激励艺术(2)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毛学传播者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是毛泽东在《关于重庆谈判》一文中提到的,这既是一句鼓舞人心的话,也是充满忧患意识的一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的就是,既要相信未来的前途,又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因为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相信自己能够取得成功,能够达到胜利的终点。同时,还要做好艰苦奋斗的准备,无论什么事情,不经过一番艰苦奋斗,是不会取得胜利的,因为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br><br>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就说明了这一点,从早期的“星星之火”到后来烧遍中华大地,全国上下一片红,其间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与苦难。<br><br> 中国共产党在由出生到发展壮大,最后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二万五千里长征、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于1927年和1934年遭遇了两次比较严重的痛苦考验。但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相信,自己的未来是一片光明的,在强烈的精神支撑下,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br><br> 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工人运动达到了第一次高潮。1925年至1927年建立了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核心的国共两党和各界人民的革命统一战线,掀起了大革命的高潮,举行了北伐战争,这次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是,在这次北伐战争中,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者犯了“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错误,后来,蒋介石、汪精卫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并最后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br><br> 大革命失败之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建立了新军阀的反动统治,并对共产党以及革命者进行了惨无人道的镇压和屠杀。仅1927年到1928年上半年,反动统治就屠杀了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33.7万多人。但是,共产党人并没有在屠杀和镇压中倒下,他们强忍着悲痛,继续和反动统治者展开了较量和斗争。<br><br>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7日,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并确定了以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为主要手段的革命方针。9月,毛泽东同湖南省委领导了湖南、江西边界的秋收起义。这次起义之后,湘鄂赣粤各地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的起义先后响应。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28年,党在全国各地领导了100多次的起义,由此进入了创建红军和发动土地革命的新时期。<br><br> 但是,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党内“左”倾主义占了上风,致使城市中有组织的革命力量遭受重创,党在城市中难以立足,到了1933年,无奈撤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一方面军损失惨重,接下来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对党在军事指挥上犯的错误进行了批评和纠正,并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br><br>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在抗日战争阶段,由于党很好地执行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使得革命力量得到了快速发展。从抗战开始到结束,人民军队的主力由3万多人猛增至120多万人,共产党员由4万多人发展到121万人,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成长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br><br> 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之后,蒋介石自恃有美国的强力支撑,拒绝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实现和平民主的正义要求,悍然发动全面内战。面对蒋介石发动的全面内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提出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在短短3年的时间内,我军联合最广大人民的力量,将国民党的800万军队差不多消灭殆尽,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并建立了新中国,至此,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br><br><div> 在中国共产党由最初的弱小力量发展壮大为领导人民的中坚力量的过程中,再次印证了毛泽东同志“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的正确性。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的过程,绝似一个创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无数的坎坷与艰难,想要取得胜利,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艰苦奋斗的准备,这是必然的。对于每一个创业者而言,创业之初都无比艰难,可能资金不够雄厚,实力不够强大,渠道不够宽广,同时市场上既有大企业的垄断,又有非常多的竞争对手,想要在无比激烈的竞争中胜出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那些既充满信心,又做好吃苦准备的创业者,往往才能够赢得最后的胜利。<br><br> 何恩培,从1997年开始创业,公司只有4名员工,但是他带着这4名员工艰苦奋战,从一个不知名的小公司发展到了拥有亿元资产的业界内有口皆碑的大公司。这一路走来,他经历了风风雨雨,但最终见到了绚丽的彩虹。从“北京铭泰”到“实达铭泰”再到“交大铭泰”,何恩培其间经历无数挫败与打击,但是他最终笑到了最后。<br><br></div><div> 1997年,何恩培开始创业,当时他的工作室只有4名员工,工作室面积不过9平方米,而且还是一个地下室,条件可谓艰苦,但是在8年之后,交大铭泰已拥有亿元巨额资产,员工150余人。何恩培一手打造了他的“东方三强”:翻译软件(东方快车)、播放软件(东方影都)和网络软件(东方三王、东方虹)。<br><br> 何恩培是四川人,有着四川人的乐观和勇于吃苦的精神,他口才好,善交际,而且具有商人独特的嗅觉和眼光。在华中理工大学读研究生期间,他有了自己创业的想法,那个时候,他带领几名同学承包了武汉著名的电脑一条街上的武汉高科公司系统工程部,做电脑印章系统和电脑免疫系统的开发工作。他的第一笔创业资金只有1000万元,是向父母伸手借的。<br><br></div><div> 那个年代,高校之中基本上还没有创业这一说,而且学校禁止学生创业,他们的一切活动就如同“地下党”一样,只能偷偷地做地下工作。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他们之间尝到了甜头,生意开始盈利,他们又滚动投资,生意越来越好。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何恩培和他的同学们就赚了23万元。何恩培初次创业就尝到了创业的甜头,这让他进一步确立了创业的信心。<br>1995年,何恩培研究生毕业,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表现良好,学校决定保送何恩培去日本进修博士,面对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何恩培却选择了“南下”。他先后在深圳华为、珠海南科工作,刚进入公司的时候,工资只有微薄的1200元,每月的工资还不够自己的花销,还要时常向公司借钱。但是,在半年之后,26岁的何恩培就成了公司的高级主管之一,年薪涨到了8万,还被评为“珠海市优秀中层干部”。<br><br></div><div> 对于一般人来说,获得如此高的成就,肯定会一如既往地做下去,但是何恩培这次的选择再次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没有继续在公司做下去,而是选择“北上”中关村,去一家家族软件企业担任副总经理的职位。但家族企业的局限和弊端让何恩培最终选择了离开。<br><br></div><div> 1997年9月,何恩培在北京的一个地下室里,和4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畅谈了整整一夜,最后决定共同创业。5个人凑了15万元创办了北京铭泰软件开发有限公司。<br><br> 1998年6月,何恩培从实达集团引进600万元,开发出了公司的首款产品——“东方快车”翻译软件,公司也更名为实达铭泰(北京)软件公司。<br><br></div><div> 在“东方快车”面世之前,汉化翻译软件市场上有一个不折不扣的“江湖霸主”,无人能够与之并肩而立。但是何恩培却一心要与其一较高下,让“东方快车”这个新软件占领市场。他采用了“三个一”战术:首先,集中优势力量猛攻一个媒体,即《电脑报》,因为《电脑报》在IT圈内是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其次,集中精力攻占一个城市,即北京,北京作为中国IT行业的根据地,其软件销售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再次,搞活一个代理商,即“联邦”,因为“联邦”是软件销售的主渠道,占整个中国软件销售的40%左右。在制定了这个战略之后,“东方快车”很快就打响了名号,并占领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br><br> 创业的道路是坎坷的,充满了磕磕绊绊,我们可以大致看一下,凡是最终能够立足市场的企业,无不对自己的前途抱有极大的信心,但他们又不是盲目乐观,他们知道,在前行的路上,有许多的障碍需要你去克服,去超越,只有做好吃苦的准备,做好走曲折道路的准备,才能够不被各种突如其来的困难击倒,才能够达到胜利的彼岸,并能够笑到最后。<br><br><b>下一节分享的内容:<br><br>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br></b><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