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行游记——(二)

任保林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七点十分,我们两口与姐姐相约来到酒店的自助餐厅。这里的早餐是中西合璧结构,既有面包水果糕点,也有馒头包子炒菜;既有咖啡果汁,也有牛奶稀饭,当然我更衷情于那一碗面条和一碗米线。</p> <p class="ql-block">九点多一点,我们便退房,装行李,准备奔赴旅游景点——拉卜楞寺。然则老天不长眼,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p> <p class="ql-block">依着导航的指引,我们一路欣赏着青藏高原北麓边缘连绵不断的山峰,一边感叹着云绕山腰的美景。老天好像有情要眷顾我们远来的客人,释放完最后一点野性,露出了它温和的笑脸。</p> <p class="ql-block">两小时的颠簸,我们顺利地抵达拉卜楞寺入口,因我们俩口和姐姐都属免票序列,只有女儿母女俩购票。</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p> <p class="ql-block">为防聚集性疫情传播,拉卜楞寺采取分段放行措施,二十分钟后,我们顺利地进入景区。</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后,随着人流,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藏教的精典法器——转经筒。据说拉卜楞寺建有世界上最长的转经筒长廊,它长3公里多,由2000多个转经筒组成,若依次去转动这些转经筒,最少得一个多小时才能完成一个历程。</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的转经筒大约有一人多高,需两个人合围才能抱住。转经筒也称"玛尼轮",它是藏传佛教的法器之一。传说匠人在制作时就将始祖的六字真言【<span style="font-size: 18px;">唵(ōng)嘛(ma)呢(nī)叭(bēi)咪(mēi)吽( hōng)】</span>放到筒里了。转动经筒一圈相当念经200遍,另外转动经筒还可以消灾避难,修积功德。</p> <p class="ql-block">由于拉卜楞寺的宏伟和盛名,所有的游客都禁不住食指的颤抖,我们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是由喇嘛免费进行讲解的,等聚够三、五十人后,便由一名带麦克的喇嘛领着众人延着最佳路线进行讲解。</p><p class="ql-block">喇嘛的讲解重点都在佛学知识,对于我们门外汉如听天书,实难达到点渡迷津之果。参观完后我唯一的感觉是这儿的如来、菩萨、弥勒与中原的同名人相貌相差甚远。譬如中原的弥勒都是笑脸大腹,这儿的弥勒却是危襟正坐的俊秀青年。</p><p class="ql-block">大殿里是不允许拍照的,只有酥油花馆可拍照,敢快也让我们的食指顫抖几下。</p> <p class="ql-block">为了加深对所参观景点的记忆,购点儿小纪念品馈友或自留是人之常情。却不知这里面的水太深了,紧防慢防还是湿了鞋了,真是无处不上当,当当不一样啊!小外孙女想买两个转经轮纪念品,一个遣人一个自留,同样的东西,在景区门前店内卖25元/个,街道上商店内15元/个。</p> <p class="ql-block">出了景区己过午饭之时,饥肠辘辘,急寻一家四川炒菜饭馆补充给养,在藏民集居地若想吃个正宗川菜恐怕有点儿奢望,但这家的味道还能说得过去。</p><p class="ql-block">饭后,一边消着食,一边观着街景,蹓跶到车跟前便起步赶往下一个景点——桑科草原。</p> <p class="ql-block">草原在人们的思维中应是一望无际的平地。可这儿说的草原却是襟水带山的平原丘陵结合体,上面铺满绿色的草本植物,间不断还有几朵在风中摇曳的花晃晃你的眼,远处山坡上或集密或松散的游荡着优闲啃草的牦牛,水边桥廊上受拍的人们都迎风挥舞着各色披肩,处在这无雕琢的风景画中,怎不使人心旷神怡呢。</p> <p class="ql-block">下午四点左右,完成了一天的旅游计划,归程到拟订的地方找宾馆休息。</p> <p class="ql-block">山里的天总让人捉摸不定,在我们前进的方向中,黑云大有催城之势,我们也不敢多逗留,赶路要紧。乌云好像在跟我们玩捉迷藏,不是在我们前面就是在我们后面,反正就没落到我们车顶。但从地上的水渍,我们可以清楚地察觉到,在我们到来之前,这里曾下过大雨。</p><p class="ql-block">转过一个山坳,女儿忽然高喊:“虹”。说着就将车停到路边。我们也急忙下车,朝我们来的方向望去,一道弯弯的七色彩虹附依在山体之上。欢呼,拍照,热闹的场景给枯燥的旅途增添了意外的收获,顿有天高地坰,觉宇宙之无穷的叹慨!</p> <p class="ql-block">车继续行驶在蜿蜒的国道上时,百无聊赖的偶看车窗外,怱见有一村头立着一块牌子,上面竖写着"上尼玛村"的几个汉字。我黙念了好几遍,总觉得它哪里有点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次偶看视频,翻到一则消息,说在西藏有一个面积是海南岛两倍大,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地方,名叫尼玛县。“尼玛”在藏语中是太阳的意思。这可真是长知识了。😄😄😄</p> <p class="ql-block">下午五点多到了碌曲县,一直想找一个称心如意的酒店住宿,折腾了五、六个地方,不是房间有味,就是环境差劲,再者空间狭小,更甚不供早餐,究其根本则是县城太小了。</p><p class="ql-block">沉舟竞帆,柳岸花明。经两小时辗转,最终找到了一家叫"洮河源"的大酒店,基本满足我们的要求,唯独438元/间的房价叫人心暗痛。辛苦了一天,应该好好犒劳一下自己,但都不愿意到饭店去堂食,那就在房间里各行己便,爱吃火锅的自己煮,想吃方便便面的自己泡,愿喝麦片的自己冲,反正临出发时自备的各种吃食,真实做到了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没准备到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