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7月17日-18日,吕梁市政协委员、市新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安才一行赴右玉新联会及右玉精神展览馆、右玉博物馆参观学习,右玉县新联会会长王圆圆,副会长李枫枋、吴然陪同。</p> <p class="ql-block"> 右玉新联会副会长吴然向参观团一行介绍了右玉20位县委书记植树造林的感人事迹。</p> <p class="ql-block"> 右玉县地处晋蒙两省交界,是山西的北大门。全县国土总面积为1969平方公里,下辖1个省级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4镇6乡1个风景名胜区,172个行政村,总人口11.6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全县仅有残次林8000亩,林木绿化率不足0.3%,年均气温只有3.6℃,降水量不到400毫米,无霜期不到100天,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过右玉人民70多年坚持不懈造林治沙,久久为功改善生态,如今全县有林面积达169万亩,林木绿化率达到56%,变成了闻名全国的塞上绿洲,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县域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荣誉称号,同时孕育形成了宝贵的右玉精神。</p> <p class="ql-block"> 右玉展览馆总面积近1600平方米,以植树造林改变右玉面貌为主线,通过图文、视频、实物、声、光、电以及4D立体影院等多种表现形式,全面展示了70多年来右玉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建设绿色美好家园的奋斗历程。该馆的建成开放,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与弘扬右玉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新平台。2019年9月16日,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p> <p class="ql-block"> 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p> <p class="ql-block"> 右玉丰碑上面的五种颜色有着各自的涵义,红色象征右玉人种树的“初心不改”;黄色象征右玉昔日的“风沙漫天”;绿色象征今天的“青山绿水”;蓝色象征蔚蓝的广阔天空,这是建国至今历代右玉人用汗水铸就,用“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精神铸就的精神丰碑。</p> <p class="ql-block"> 右玉博物馆,建于2003年的博物馆,馆内以展示右玉独特的边塞文化、军事文化、晋商文化、西口文化为特色,在博物馆中能看到挖掘出来的明代的杀虎口旧关口、”万里长城第一桥”——万全桥的复原图,以及出土于右玉的历代遗留青铜制品。</p> <p class="ql-block"> 进入博物馆使人感受到强烈的历史气息:明长城、杀虎口、苍头河、古战场;征伐、和解、开拓、融合,这些元素已成为博物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有着同样的历史肌理,有着同样的生命特征;他们互相依傍,共同呼吸…… 。墙面上一些名字夹杂着似乎还没散尽的硝烟扑面而来:李牧、卫青、李广、赵武灵王、北魏拓拔、突厥达头可汗、明俺答阿拉坦汗、康熙皇帝、噶尔丹……不同民族在这道关口前上演着剧情不同,但同样悲壮刚烈的一幕;它还是著名的“西口”-连接博物馆与馆东南杀虎堡的,是一道坑坑洼洼的卵石古道,正是这条短短的西口古道,延伸出一条长达万里、使中原与草原连为一体的通商之路,晋商巨富因此崛起,黄金商路由此发端,走西口的悲歌也由此在晋蒙边界唱响。</p> <p class="ql-block"> “右玉精神”是我们党员干部持久深入学习的典范,是我们加强党性教育的一面旗帜,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一部生动教材。</p> <p class="ql-block"> 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右玉历任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顺应民意,为民谋利,创造了变“不毛之地”为“塞外绿洲”的生态奇迹。学习“右玉精神”,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