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肇庆到江门,路经回龙镇,被一个古色古香、青砖黛瓦、八卦形状的黎槎村所吸引,驻车,决定进村看个一二。</p><p class="ql-block">首先吸引我的不是黎槎村的古香古色,而是村头恭恭敬敬供奉的周敦颐塑像。周敦颐是宋朝五大才子之一,也是宋朝理学思想的鼻祖。很多人诵读过他的《爱莲说》,更有人对“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等句子倒背如流。</p><p class="ql-block">这个距今800多年历史、被列为广东省十大古村与周敦颐有什么关系呢?走进古村方恍然大悟,村落的黎槎村的建筑风格就来自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村人的人生理念也来自周敦颐的儒家思想。️</p> <p class="ql-block">周敦颐身后的黎槎古村形似八卦,布局精巧,又名八卦村,八卦村的房屋依山而建,环水而设,整个古村呈大围屋形状,以水为脉、以石为基、以屋为墙,村边古榕参天、四水环绕,极具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村中有十座古朴典雅的门楼,每一座门楼代表一个坊。每座门楼皆以儒家文化里仁思想命名,分别是仁和里、遂愿里、兴仁里、淳和里、尚仁里、居和里、柔顺里、毓秀里、仁华里、遂德坊,俗称“十里一坊”,各具特色,更与周敦颐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相契合。</p> <p class="ql-block">据传,古村的建造者为周姓,周敦颐是否是他们的祖先为我不得而知。古村,又像一个迷宫,既有迷路的感觉,又有太极的迷幻。走在窄窄的街巷,青墙黛瓦的房子里三层外三层,一座座,一排排,一圈圈,常常是疑是走到了尽头却有联通, 疑是坦途却已尽头。正如周敦颐《太极图说》所云,“无极而生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p> <p class="ql-block">我也从十个门楼弄清了个中三昧,每个门楼延伸进去,皆为独立的院落,每个独立的院落里居住着各自的家族,各自的族长又按着周敦颐的理念管理着自己那支族人。族人们遵守族长的安排,同住同食同劳,相互礼让相敬如宾。这让我想起了三千人同食的义门陈故事。古村人概也像义门陈一样保持并延续着良好的家风。</p><p class="ql-block">他们在各自安好的同时,也有着仪式感极强的聚合,比如古村里有一个大的祠堂,凡有老人的葬礼及青年婚礼都要在这里郑重进行,以最隆重的形式诠释人生。又如,古村设有女子屋,女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就要集中到一起接受家族的教育,想必女孩子们一定会流利地背诵周敦颐的《爱莲说》,并立志出淤泥而不染。再如,古村的正中筑有“鸿运台”,这里也是全村最大的“留白”,掌门人会不定期在“留白处”为全村人祈福。据说,围着鸿运台转上三圈,人们会得到始料不及的好运。</p><p class="ql-block">据介绍,村中有主巷15条、横巷84条,正好合成了九九归一的数字。想像当年的一代代人从窄窄的古巷出出入入,在各自狭小的空间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不同的区域里维系着各自的安好与繁荣。而今由这99条街巷分割在各个区域的房子大多无人居住,我随意地在古村街巷的石板路上行走,发现有的街巷已滋生青苔,有的屋里弥漫着发霉的味道。但很多房子雕梁画栋还在,孔子、周敦颐的画像还在,祖宗的牌位及供奉他们的香火还在。</p> <p class="ql-block">古村静静的,像是远去的岁月停下了钟摆,静止在明末清初或民国某个年代的某个清晨或傍晚。离开黎槎村的时候,村头的榕树下,几位老人正坐在一起聊天,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婆婆见我走过来,连忙兜售篮子里的东西。她的粤语我听不懂,也无法看到篮子里被一块布盖着的蔬菜或水果,这更让我加重了古村的疑惑与猜测。</p><p class="ql-block">我们习惯于在城市里寻找远去的文明与传统文化,有时蓦然回首间,那些珍贵的历史与文化就在某个村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