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幛” 记山东军区四师领导为张老先生送生日贺幛

五月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再有12天就“八一”建军节了,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更加怀念我亲爱的爸爸、妈妈。时光飞逝,岁月如梭,爸爸妈妈已离开我们多年,他们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现在眼前。爸爸妈妈在世时,“八一”建军节是家中非常重要而必过的节日,因他们是从战火中走出的老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八一”建军节让我想到爸爸、妈妈和他们的战友、家人们火红的青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淄博市博物馆里保存着1946年山东军区四师廖容标师长、王一平政委、周长胜参谋长、欧阳平政治部主任赠送给张老先生的贺幛——“南山之松”。</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廖容标 王一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周长胜 欧阳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贺幛上的张老先生是我的曾祖父张树基。这虽然是一幅普通的贺幛,但它记载着抗日战争我党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爸爸在世时与我们讲起这幅贺幛时,讲到抗日战争时期,党组织积极发动群众和人民群众勇敢奋起支援我军抗日的动人情景。爸爸怀念那些为革命事业而壮烈牺牲的战友们。爸爸和我们说:“没有无数先烈的牺牲,那有祖国的胜利,那有我们的今天”。爸爸讲到他们一起参加革命的六十多名师生,建国后仅有几人幸存,他那悲痛的表情,我至今记忆犹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7年5月经地下党员孙铁民(原名孙换文)同志介绍爸爸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抗日组织。</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孙铁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7年“七七”事变,中华民族面对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到了最危险的关头,爸爸在读的博山洗凡中学,博山城也遭到了日本侵略者飞机的轰炸,为了抵制帝国主义的侵略,不当亡国奴。正在读书的爸爸受群众抗日热潮的影响,强烈请求校方组织抗日救亡团体,以便宣传与支持群众抗日。然而,校方拒绝了这一正确主张,并向家长发出“借口宣传别有用意,一周内若不回校便开除学籍”的通告,胁迫爸爸离开了学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爸爸回到故乡,积极寻找抗日队伍。正当急于参加抗日苦于无门的时候,地下党员孙铁民同志对爸爸进行了抗日救亡道路的宣传,在孙铁民同志的教育下,爸爸约同学和本乡农民马洪藻、陈福会、张正书(已牺牲)、王立洞、隽永昌(已牺牲)、孙干(已牺牲)等同志一起在群众中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积极发展抗日力量,组织武装等待起义。从此爸爸走上了革命道路,爸爸家也成为了地下党组织的活动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了发展党员和组织抗日武装,孙铁民同志把地下党员赵明新、魏思文、周次温三同志以平津流亡生的名义介绍到曾祖父家居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魏思文 赵明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曾祖父家近三个月的工作过程中,曾祖父家虽然经济条件不够好,祖母尽量做些好吃的给他们吃。爸爸积极配合他们到各村进行秘密活动。在他们三个人的帮助教育下,爸爸懂得了更多的革命道理,更加坚定了夺取抗日胜利的决心和信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7年11月他们三个人为组织武装起义,赵明新同志回到长山中学,魏思文到淄川罗村、佛村一带开展工作。爸爸毅然投笔从戎,和陈福会等同志参加了廖容标、姚仲明等共产党人在长山中学开办的抗日干部训练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7年12月24日,日军飞机轰炸长山县城,国民党长山县政府仓皇南逃。长山中学地下党小组决定立即发动起义。当晚,廖容标、姚仲明、带领训练班的60多名师生奔向黑铁山,次日凌晨与当地“民先”队员、抗日群众汇合。26日在仅有100多名起义人员,3支步枪和8把大刀的情况下,举行了抗日武装起义,庄严宣告“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成立。廖容标任司令员,姚仲明任政治委员,赵明新任政治部主任。不久,长山中学校长马耀南也参加了部队,任参谋长。第5军成立后,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队伍发展到6000多人。</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父亲与战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黑铁山起义之后,在打长山城之前,由于敌人和当地地主恶霸的诽谤宣传,当地的老百姓吃透了国民党和土匪的苦头,误认为八路军不是抗日的,是“土匪”,当时部队吃粮困难,部队派人去曹村借粮时,被群众打回。部队住在尚庄时,廖司令叫爸爸回家借粮,爸爸回到家中,看到家里也没有多少粮食了,大伯找了本村罗茂林等几个雇工,到二曾祖父家去借粮,说了许多好话才借了几百斤麦子和曾祖父家仅有的粮食,当夜爸爸和大伯把粮食送到了尚庄,解决了部队的燃眉之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一次廖司令派爸爸到博兴给地下党送信,完成任务后路过家中,祖父听说部队很苦不放心,就带着祖母给廖容标、姚仲明做的鞋同爸爸一起到了部队,廖容标、姚仲明见到祖父很高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89年8月1日,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揭幕典礼,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家,原文化部副部长,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领导人姚仲明、领导人廖容标司令员夫人汪瑜、原济南军区副司令员杨国夫夫人张岚、孙铁民、原山东省副省长张敬焘及当年参加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的老战士们应邀参加了揭幕典礼。姚仲明见到爸爸时还谈起了此事。</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右一姚仲明右三爸爸</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参加黑铁山起义的老战友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8年大伯张正荣,二伯张正田参加了革命。大伯张正荣抗战时期任中共淄博区域地下交通站站长,由于叛徒的出卖被日军包围,不幸被捕,面对侵略者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他宁死不屈。日本宪兵让汉奸用两条粗铁丝穿过他两侧锁骨拖到街上示众,日本宪兵放出四条恶犬把大伯活生生的吃了,1939年10月壮烈牺牲,年仅24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政府在大伯的牺牲地捧起一把热土下葬立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大伯、二伯参加革命的同时父亲随廖司令带领的部队到了鲁中,虽然离家远了,爸爸听祖父说,由于敌伪的蚕食扫荡,家乡变成了敌占区,曾祖父家成为了党的秘密联络点和八路军伤病员的地下疗养所。军队和地方的同志常到曾祖父家,地委组织部长孙铁民、胶济大队郝大队长、县长向子正等同志。地下党的油印机放在曾祖父家,祖父张丕才任交通员,为了使信件不被敌人发现,有时就将信和油印文件藏在白菜里,以卖菜的形式进行传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的地方干部病了也住在曾祖父家养病,一位王主任得了重病,带着一个通讯员住在曾祖父家,祖母一口水一口饭地喂王主任,直到把王主任病养好后送走的。王主任走后一直没有音信,祖母一直放心不下,见到爸爸时还让爸爸打听王主任的下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时在敌占区开展工作很困难,地方工作人员到敌占区工作,为了安全,白天一般不住在村里,他们有时住在花山破庙,有时住在村外墓林里,祖父知道后便带上吃的东西偷偷的给他们送去,顺便又把有关信件带回送出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廖容标司令员对淄博地区情况很熟,当时工作那样繁忙,但对于为我党我军,为革命做出贡献的人民群众是非常关心,对我爸爸家也是挂在心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6年,部队从章丘到卫固镇时,行军途中我军在南营消灭了部分伪军后,廖司令和团政委张鹏展(原名张键)专程到曾祖父家看望,同曾祖父张树基交谈了几个小时,临走时还特意对曾祖父讲:“你老人家要好好保重身体,祝你长寿!”</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廖容标司令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年春天,部队住进辛店,一天廖司令把爸爸叫去,见面后廖司令同爸爸说:“明天是你爷爷的生日,放你两天假,代表我们师领导回去给你爷爷祝寿。没有别的东西可送,你带幅贺幛送给你爷爷”(此幛是师政治部宣传科王小波同志写的)。当时爸爸又惊讶又感动,惊讶的是廖司令怎么知道我爷爷的生日,感动的是廖司令这样忙还记得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生日。</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曾祖父</span></p> <p class="ql-block">  爸爸把贺幛拿回家送给曾祖父时,曾祖父非常高兴,马上叫人把它挂起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老人家满面笑容地指着贺幛说:“这是廖司令和部队首长送给我的,你们在外面要好好干,报答部队首长的关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七十六个春秋过去了,贺幛上“南山之松”不仅是我党我军对人民群众的赞颂,更体现了当时军队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今天的幸福生活中,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人民的幸福而献出生命的先烈和革命前辈们!我们要传承他们的精神,为了祖国的更加繁荣、更加强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