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吟

乐文

夏秋季节又到了荷花盛开时,年年赏荷花,年年拍荷花,年复一年,荷花成了我情缘的依托。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与世不争、默默奉献。唯独荷花,其纯、其美、其洁、其清,令我陶醉。<br>  古人常以荷花喻人,荷花入诗,情彩飞扬,雅俗共赏。借荷香淡淡抒发清闲散淡情怀,借荷花艳艳展示生命意趣,借荷花生死倾诉相思苦情。凡此种种,多姿多彩,荷为人而生,文因荷而贵,人荷相映,演绎了一首首洋溢着生命情愫的华彩诗章。<br> 01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br>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br>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br>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br>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br><br><div>  作者以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来表达对友人的怀念。<br>  起诗用了“忽”、“渐”二字描写了日落月起的美景,散发乘凉,清静舒畅。写“荷”以气,写竹以“响”,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但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由此不免怀念起故友,只能在半夜里梦想异常。<br>  此诗描写各种感觉细腻入微,诗味盎然。文字行云流水,层递自然。由景及意,浑然一体,极富韵味。<br></div> 02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div>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br>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br></div><div><br></div>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br> 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碧色的背景,阳光普照,朵朵荷花,娇艳明丽。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br> 此诗题和诗文所表达的意涵差离较大,显示了作者诗文立意不在畅叙友谊,或者纠缠于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br> 03 采莲曲 唐 王昌龄<br>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br>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div><br></div><div> 诗歌起笔就展现出一幅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丽画面,采莲女的罗裙和荷叶的颜色一样青翠欲滴,相互映衬,恍若一体。尤其是“罗裙”与“裁”字相接,用得极其巧妙。娇艳的芙蓉花似乎都朝着采莲女美丽的脸庞开放,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采莲女的美丽。后一句突出荷田的稠密, 使人荷莫辨更真实可信;同时又突出了观望者的感受和心理活动。“闻歌始觉有人来。”这一句描写细腻入微,仿佛让读者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真实的感受。<br> 此首诗精雕细琢,意蕴深远,却给读者带来清丽而又自然之感。<br></div> 04 狂夫 唐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br>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br>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br>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br><br>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中“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杜甫的草堂就在万里桥的西面。“百花潭”在浣花溪南,杜甫草堂在其北。句的“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清澈闻名。传说孔子到楚国,听到一个小孩在唱:“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这里就是暗含“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意就是”河水清澈啊,可以洗我的头发。河水浑浊啊,可以洗我的脚“。上句的“万里桥”与下句的“百花潭”,上句的“草堂”与下句的“沧浪”相对应,在似对非对中,描写了一路风光,为下文写“狂”作铺垫。<br>  三、四句中的“含”和“裛”两个动词运用很妙。“含”有小心呵护之意,暗示了风的柔和。而“裛”有“润物细无声”的意味,足见雨之细。这里作者以精心之笔,描写了微风细雨,营造了一个美好的审美境界。<br>  后四句和前四句完全是二种氛围,后四句表现了作者饱经患难,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打击,这就是所谓“疏放”。诗人的这种人生态度,不但没有随同岁月流逝而衰退,反而越来越增强。在饮食匮乏,难以度日的悲惨境地,他还兴致勃勃地赞美“翠筿”、“红蕖”等美丽的自然风光。令读者赞叹不已 ! 05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br>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br><br>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br>  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br>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盛夏初露,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br> 06 采莲曲 唐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br>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br><br>  在碧水荡漾一望无际的水面上,菱叶荷叶一片碧绿,阵阵清风吹来,水波浮动,绿叶随风摇摆,菱叶在绿波荡漾的湖面上飘飘荡荡,荷花在风中摇曳生姿。舞动的荷叶让人们看到了“荷叶深处小船通”。<br>  荷花深处,是水乡少男少女在劳动之余私下相会的极佳场所。恋人相遇,互诉衷肠,何止千言万语,而此时此地,这个娇羞的少女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惟有低头含笑而已。诗中以“欲语”而止、搔头落水两个动作细节的描写,就活灵活现刻画出一个痴情、娇羞、可爱的少女形象。<br>  作者用短短四句,既写景,又写人,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层层深入,活灵活现。犹如一卷望不尽的画面,使人百读不厌。<br> 07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br>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br><br>  这首诗是作者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为了突出诗末“橙黄橘绿”这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作者先用高度概括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残秋的图景。“荷尽”、“菊残”秋末冬初之萧瑟,“已无”与“犹有”,一气呵成,写出二花之异,同时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秋去冬来,荷尽菊残,但仍是橙黄橘绿的美好时光。<br>  诗中用“傲霜枝”作比,意在歌颂刘景文孤高傲世的高洁品格。<br>  然则此诗也不妨看做诗人本身的一生写照。盖苏轼一生,坎坷挫折,亦云多矣,却始终没有被逆境吓倒,而稍摧其志。然则此诗固亦夫子自道也。<br> 08 赠荷花 唐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br>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br>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br><br>  诗的前两句写花与叶的两种不同命运。世上的花与叶,本是同根生,同枝长,花儿万紫千红,千姿百态,各自与众不同而独具芳馨。一旦被慧眼识中,便移栽金盆,倍受呵护。但绿叶却受到遗弃,飘零落地,在凄风苦雨中化作尘土。花入盆,叶作尘,这是世间花和叶的各自的命运。<br>  “惟有”二字,同中取异,以下四句,全承“惟有”而来。古人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来比喻和赞美高洁脱俗、不媚于世的品格。而作者却吟咏了荷叶荷花“任天真”的品质,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任天真”,既是写花,又是写人。以花性写人性,立意新奇。<br>  此花此叶互照互映互衬,即使到了红衰翠减、世人愁苦之时,仍然不相遗弃。全诗咏颂了荷花荷叶同荣同衰、坚贞不渝的品质。<br> 09 夏日游湖 宋 朱淑真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br>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br>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br>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br><br>  作者起诗用了一个“恼”字,一个“撩”字,便为“留我须臾住”找到了理由,才有了后句携手藕花湖上路。“藕花”二字提示了此时正是荷花盛开时,黄梅细雨,格外增添一份朦胧的情趣。为后句映造了一种恋缅环境,娇憨之态不怕别人猜度,干脆不解衣服睡倒在他的怀抱里。最令人难忘的是分手时的情景,待她回到自己家里之后,不想急忙去靠近梳妆台看自己的模样。描绘尽致,似乎更加理解作者婚后之孤独生活带给作者的苦闷,对作者来说是怎样的一种折磨,难怪留下了“独对孤灯恨气高”一句于“闷怀”。<br> 010 采莲曲 唐 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br>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br>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br>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br><br>  作者通过描写采莲少女们在阳光明媚的春日里快乐嬉戏的旖旎美景,以及岸上的游冶少年们对采莲少女的爱慕。来表达 春日里,少年男女之间微妙萌动的爱情。以及诗人对时光飞逝、岁月不饶人的感叹,及对美景易逝的无奈之情,寄托着作者因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而发出的愁思。<br>  前四句描写了溪边采莲花的少女,隔着荷花谈笑风生,互相嬉戏的场景,勾勒出一幅清新明丽的采莲图。后四句托出了岸上的游冶郎在垂杨下似隐非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作者把采莲女置于青翠欲滴的荷叶丛中,又以游冶郎的徘徊搔首来衬托采莲女的娇美,使用乐府写罗敷的手法,从而更加委婉传神。最后用马儿嘶鸣,惊花,花落,空见那一份景色,使人凄怆断肠结尾。<div>  诗终充斥着作者对时光飞逝、岁月不饶人的感叹,及对美景易逝的无奈之情,寄托着作者因怀才不遇、壮志难伸而发出的愁思。一向大气豪迈的李白也有避不了的人生悲哀。<br><br></div> 荷花虽然没有兰花的清幽,没有牡丹的富贵,没有竹子的潇洒,没有水仙的玲珑清秀,也没有梅花的傲雪怒放,更没有桂花的十里飘香。但是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你清秀、雅洁、妩媚、可爱,你是我们心中的凌波仙子。<br><br><br>编制 :樂文<br><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