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经济和建设总是连在一起,尤其现代经济,没有建设,经济便失去了动力引擎。有人说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这话儿一点不假。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拉动了世界经济,设若没有中国的建设,不知西方还会出现多少个希腊呢。中国的现代化经济建设,使西方工业文明又神气了这么多年。</p><p class="ql-block">欧洲地处苦寒之地,很难自己,上千年来饥餐露宿,没过过什么好日,为生存下去,只有千方百计克服苦寒环境,遂诞生了与自然相对抗的思想。中世纪过后摆脱了宗教束缚,拉开工业革命的大幕。工业革命从改变人的生存方式开始,纺织业走在最前面,纺织生产能力的大幅提升使欧洲人能穿暖。在与自然相对抗思想的怂恿下,人类贪婪地向大自然索取,美其名曰:发展生产力。</p><p class="ql-block">1840年以前中国人有自己的生存方式,衣食住行赖天赏赐,物尽其用,虽不富足,在无贪欲文化氛围中,亦自觉丰衣足食,生活在青山绿水间,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中国人的这种生存方式,依土地自给自足,无需工业产品相佐,经济可自循环。欧洲的工业纺织品,中国人并不需要,中欧贸易总是顺差,鸦片战争前欧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鸦片战争其本质是因生存方式的不同而引发的贸易战。鸦片战争撬开了中国大门,迫使中国人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近二百年来中国人一步步的改变,作了世界经济的引擎。中国毕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没有改变生存方式前,经济总量已是世界第一。从被迫改变生存方式那天起,中国经济的增速便不曾降下,即便在抗战时的孤岛上海和文革时期。</p><p class="ql-block">历史走到今天,很多国人以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自豪。并没有什么好自豪的,由工业社会人的生存方式叠加人口数量而来。也正是这个经济总量成就了日本、欧洲和美国的经济总量。中国人为转变自己的生存方式而建设,才使得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产品有市场,进而经济得以发展。德国、日本、法国人口较中国少得多,他们经济的人均量却较我们大得多,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是靠对华高附加值贸易换来的,而中国经济的总量是因国人改变其原有的生存方式而得来,尤其近十年来的城市建设。这样的经济总量狂欢过后,是美国底特律般的城市萧条。</p><p class="ql-block">现代经济建立在建设基础之上,一旦建设停滞,工厂制造的大量商品无用武之地,没有了使用价值,经济便低迷。然人类的现代经济是开工没有回头箭,不可循环,只有靠再次改变人的生存方式,还能变成什么样呢,太贪婪,大自然承受不了。(2015-08-1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