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青春】边学边干

我心依旧1960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撰稿/我心依旧</p><p class="ql-block">图片/我心依旧</p><p class="ql-block">音乐/奋斗吧!青春</p><p class="ql-block">人物/除本人外均是化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79年春,我来到总参通信设计所做了临时工。一天早上,我和发小刘玉龙来上班。刚进大门口,营房助理迎上来说:“小徐,小刘,办公楼的水溜子(北方民间的叫法。学名疏水管,排水管),年头太多都坏了。处里决定换新的。你们俩到木工组去找柳师傅,跟他去修办公楼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话说从前,1951年春,抗美援朝战争如火如荼。为了战争的顺利进行,总参决定在沈阳,成立志愿军后方总指挥部。地点就选在了砂山,也就是现在的院里(周围的人们都这样叫)。当年,这里还是一片荒地,隶属于沈阳军区。几个月后,一偌大的军营出现了。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院里的春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院里的南面是沈阳军区某部仓库;东面是南京街;北面是砂山公园;西面是砂南路。临街的地方,都筑起了院墙。东北和西北角上,还筑起了炮楼。院墙的东,西和北面,都留有大门。红色的院墙,绿色的营门,十分的醒目漂亮。院里,陆续建起了办公楼、电工楼、发报机房、天线铁塔、宿舍楼、锅炉房、门诊部、服务社和礼堂等建筑。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朝鲜战争结束后(1954年),总参在这里成立了沈阳通讯兵学校。1955年,沈阳通信兵学校与张家口通信兵学校合并,成立了沈阳高级通信兵学院。1970年,学院撤销以后,成立了通讯兵外训大队。1977年后,又成了通信设计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修的办公楼,坐北朝南,像个品字形。它上下两层,东南西北都有楼门,建筑面积有四千多平米。楼顶上的内角,天窗周围和楼四周的女儿墙内侧,都有半米宽的水槽。28年的风雨侵蚀,水槽已经破旧,屋里有些地方已经漏雨,唯一的办法就是换新的。我们找到柳师傅以后,他领着我们,先到仓库领了雪花镀锌板。来到办公楼前,这里有现成的鹅卵石路,路面很硬,正好方便施工。每张镀锌板两米长,一米二宽。柳师傅教我们,在镀锌板两头的中间位置,做好标记。把另一张镀锌板,沿着标记放好。用铁钉贴着上面这张的边缘,在下面镀锌板上,画一条直线。用铁剪子,沿直线把镀锌板一分为二。再把裁好的镀锌板短的边缘,垫在轨道铁上,用木方把每个镀锌板的边缘,都做成一公分半宽的弯钩。三张镀锌板,首尾相接连在一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刚开始学时,总是掌握不好接头的大小,不是宽了,就是窄了。柳师傅说:“你们俩刚学不要急,这东西铺在楼顶上,好看赖看不要紧,一定要结实。接缝宁可大了,也别小了。接缝要是小了,一折一弯,接好的地方,就容易就开了。”我们开始把接头,铰合的又宽又大。把接好的镀锌板卷成圆筒,用绳子绑上,方便往楼顶上搬运。接好所有的镀锌板后,我和玉龙先爬到楼顶上,用绳子把镀锌板,一个个地拔到楼顶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院里的夏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柳师傅上楼以后,领我们先把水槽边上的瓦揭开,把接好的镀锌板,铺到水槽上面。在楼下时,每段镀锌板的两头,已经做好了一反一正的搭钩。我们把它们一段一段的连接上。然后,用铁钉把镀锌板两侧固定好,再用电烙铁融化焊锡,把每条缝隙都焊住。又在镀锌板的表面,刷上两道防锈漆。最后,才把揭开的瓦片,一块一块照原样扣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维修的时候,别的地方还好,可泄水口的位置最难做。因为,它是一头大一头小的方形弯头。如果,有点纰漏,就会留下漏水的隐患。所以,每个泄水口,都是柳师傅亲自来做。我边学边干,从中学会了,镀锌板的裁剪、连接和焊接。我们在办公楼顶上,足足干了半个月,才把楼顶修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更换楼外的水溜子时,需要先用镀锌板,制作好长方形的筒子和斗子。我们拆下一截旧的做样板,按照尺寸裁好镀锌板,在轨道铁上,把两个长边咬合在一起。再用木方子,打出长方形的筒子,真的是费时又费力。为了在雨季到来之前,干完所有的活儿,江助理,请来了“8.1”机电厂的两位钳工师傅。他们是赵师傅和于师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院里的秋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熟话说:术业有专攻,赵师傅和于师傅加入以后,先用角铁制作了手动的威板机。把镀锌板的两个长边,威成一阴一阳的搭钩,再把它威成方筒型。最后,把方筒套在轨道铁上,掛好搭钩以后,用木锤砸实了,铰合在一起就成了。这样一来,制作水筒的速度提高了,它们的大小和形状也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说起来,还是制作水溜子顶上的小斗子费劲。斗子有25公分长,25公分高,20公分厚。它的上下都有开口,正面还有凸起的红五星作装饰。学习制作这么复杂的制件,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和玉龙从画线到裁剪,从打造到焊接,一样一样地跟着学。回到家里,还翻出数学课本,复习几何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我们不断的努力,终于学会了制作小斗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加快速度,在部件制作到一半时,我们人分两组。赵师傅和于师傅,继续制作水溜子。柳师傅和我们哥俩,负责更换水溜子。要想更换水溜子,就得爬到10多米高的楼檐边上,从上往下换,这需要事先搭好木架子。在办公楼外,全搭上木架子,人和材料都不允许。柳师傅跟我们说:“咱们可以搭个井架子,换好一个水溜子,移动一下木架子就行。”我问他:“柳师傅,咱们就仨人。抬木架子,有个角上没人,也抬不了啊?”柳师傅说:“跟助理员再要个人就行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院里的冬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柳师傅找助理员,又要来了徐小灵。徐小灵,跟我和玉龙都是同学。他爸也是院里的老职工。1969年,院里缩编时,他爸去了地方厂,没再调回来。他跟我一样,毕业以后,来院里干起了临时工。我们哥仨,都是从小长到大的朋友,自然很熟悉,干起活来也和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柳师傅的带领下,我们找来许多交手杆子。又领来8号铁线,把铁线做好要子,再烧退了火,留着捆绑交手杆子。我们把交手杆子,按着两米长,一米五宽,纵横交错地捆绑起来,搭好了与楼同高的井架子。然后,开始拆掉旧的水溜子,再安新的上去。在我们四人的奋力拼搏下;还有赵师傅和于师傅的大力支持下,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就完成了,更换水溜子的任务。接下来,柳师傅领着我们大伙,又投入到维修礼堂的工作中……</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