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金灯寺

蓝狐

连续几天的雨天哪儿也去不了,在家里也就是上上网,雨稍驻出去钓钓鱼,很是无聊。今天(7.17)终于晴了,是个好天,摩骑天下群主文刀在群里发消息,去花壶线遛遛车。能出去总是好的,看到消息,联系文刀,匆匆上路了。约好在南运通加油站会齐。因为短途不用做什么准备,几分钟就到加油站。 在这里等了文刀有四十几分钟,后听他发来的消息,有点事要迟一会儿。反正骑摩托车在路上不容易并行,而且花壶公路比较熟悉,跑过几多次,我就一个人先行了。 天很蓝,山很朗。骑行的感觉真爽!沿兴阳线向南至凤凰大道向西上渠畔路。这是凤凰大道,大路平整宽阔,人少车稀,很适合摩骑。 沿渠畔路向南过洪谷山后第一个向西的路口就是通往八达村的路。原先的水泥路面,现在铺了柏油,还画了漂亮的旅游公路特有的红蓝线。 柏油马路一直修到了花园村,与花壶线对接,全线柏油马路,非常好走。想想几年前开车去金灯寺,全程土路,被拉矿的车压得坑坑洼洼,小车时不时就被磕了底盘,更有甚者,司机稍不留神,车子就卡住上不来。现在路修好了,走山西方便多了。 花壶线,起自平顺县玉峡关镇的花园村,终至壶关县。是一条连接河南山西的古商道。花园村在山的下边,我原先一直以为花园村属林县,因为花园村真的离林州市很近,距合涧镇八达村也就是几里的路程,而且花园村在风门口的这边。 沿途风景如画。奇峰怪岩随处可见。人说太行山最美南太行,而南太行最美我看就数花壶线了! 花壶线全程都是美景。其中最美还要数花园村至风门口段了。 在这边峭壁上的花壶线行走看对面悬崖峭壁,重岩叠翠,奇峰罗列。 花壶线的盘山公路。林州与山西落差较大。林州市平均海拔在300来米,山西省平均海拔在1000米。我们看到的太行山最高处四方垴是1632米。与林州市相对高一千多米。而对于山西来说也就是几百米高了。林州处于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处。因此从林州看太行山就显得更高大雄伟。这也是林州市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 群主终于赶上来了。 蜿蜒曲折的公路如银蛇飞舞。 此拐弯处,新建几个蒙古包。这个拐弯处有条分支路,可通往上面的滑翔基地。回头看,圆镜似的水库与这里的蒙古包已经高差几百米了。 对面壁立万仞的柱状山峰。 一块巨石横亘在两山峰之上。看似摇摇欲坠,实则千年未变。 太行山属嶂石岩地貌。赤壁丹崖如屏如画,绝壁嶂谷幽深莫测。 一组隧洞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风门口险关变通途。在没有隧洞的时代,风门口是这条古商道的必经之路。 这七个隧洞,使花壶线得以穿山绕峰连通晋豫。古商道花园梯基本成为历史。在没有这些隧道时,晋豫两地民众出行,就是爬花园梯,走风门口,上下落差800余米,惊险与鹅屋猫路相当。 花壶公路在层岩叠嶂中穿行,逐渐爬上峰顶。 摩骑花壶线的骑友很多。路上遇到过十几拔摩骑的,花壶线因风景美,路况好,被越来越多的骑友认可,成为网红打卡地。 上到峰顶,坡不再大,有上有下的。到峰顶不远处来到风门口。风门口北边有个小山神庙,全石砌筑,内为石拱。历经几百年,见证从花园梯到风门口传统古道的兴衰。 风门口也叫玉峡关关口,是山脉中一处裂谷,位于花园梯上端。这里是雄关险道之咽喉路段,群山叠嶂,尖峰屏立,悬崖陡壁,深沟万丈,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及”之势。风门两壁,尖崖奇立,直插云霄,两壁之间仅有一条狭缝,可供挑夫,驮驴过往。 花园梯古商道。 从风门口古商道看骑过来的花壶线。 花壶线未修隧洞时,花园梯古道从这里经过。此处风较大,夏天时特别凉快。从风门口向东可观花园古道、新花壶线和合涧风光。 从林州看万丈悬崖,高不可攀的山峰,到山西境内变为沟壑纵横。 过风门口,沿花壶线不久经过一个小山村,三两户人家。名为小池岭。骑行时好多在这里短暂休息。 路边的杏树虽是七月天气,还是挂满了黄色的杏子,游人可以驻足随意采摘。 花壶线在这里有个分支路,向右就是往金灯寺走的路。在这里好多骑友在这里聚焦,或往金灯寺景区,或继续沿花壶线向前。 我们也在这里略作休息,决定下一步往哪个方向去。在此期间,文刀接了个电话,说家里有事,要先回去了。我一个人不想走陌生路,决定去金灯寺转转。 从三叉路口向右行不久,路过背泉村。背泉村中有个北泉庄,村委就设在这里。这个村的偏南方位有地下活水泉。在泉水的北边,也就是比较向阳的地方石村庄。相对来说活水泉也就到了村的南面。当地百姓叫“南面”就是“背面”。背面有活水泉,所以这个村子就叫“背泉村”。 这里有个指示牌,可以往前到金灯寺,也可以向左到小西天。小西天也是个不错的风景区。 我选择了前往金灯寺。到这里有个石牌坊,上写金灯寺景区。过个门就算进金灯寺景区了。 刚进景区,就来到南天门。 两个盘龙擎天石柱算是南天门的标志了吧。 创建南天门碑铭: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事业,启动景点工程,创建通天神门。在平顺县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喜凤女士投资百万余元创建南天门。结合韩明明、李继红、王虎吉等组建成员,于2006年5月1日兴工破土。新建石山门一座、擎天柱、大铁鼎香炉、西天古佛、观音菩萨、玉皇大帝、四大天王,威严耸立。在各自的位置,西门建有十八层地狱、雕像、浮雕和二十四孝的石浮雕,台阶靓丽通天,山川秀丽,祥云升天,再现昔日风采,古代文明重绽新花,令游客留恋忘返。幸甚至哉,南天门丰碑善驻,立石永志。于2006年10月1日 开光。 巨石上书南天门三个朱红大字。 古佛与自然山石浑然一体。 擎天柱上蹲兽为石犼。犼,俗称为望天吼、朝天吼、蹬龙。<br>一说其是龙族的克星,好食龙脑,民间有流传“一犼可斗三龙二蛟”,将其立于华表之上是为了监督皇帝。<br>还有人说其是龙王的儿子,有守望习惯。华表柱顶之蹬龙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 观音立像。不仔细分辨,与周围奇石怪峰基本分不清。 向右是千佛壁。想来怪壁如众佛一般。 因灌木丛生,未进去参观。仅从外面的石壁看就极像众佛。 这是玉皇大帝及四大天王石洞了。 天然石窟内敬玉皇大帝及四大天王。 二十四孝浮雕。 再下一层是地藏殿。内置地藏王菩萨、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因是依天然石窟而建,进出只有两个很小的山洞。所以里面伸手不见五指。 从这个天然的大石窟向外瞭望,层峦叠嶂,极其壮美。 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爷神工。 天然石窟恰处悬崖边,向下望万丈深渊,抬头望一柱擎天。 从石窟顶看,风景奇丽。 从这里能望见桃园村及白杨凹村。林州大道依稀可辨。从郭家园开车到轿顶山,步行上金灯寺据说是最近的步道。 这里哪儿都是美景。从这里走到大石窟顶,风景秀丽。 金灯寺景区标志性建筑——六角亭子,虽没金灯寺高,但从这里望过去,整个合涧镇尽收眼底。 通过拉长镜头,可以清楚地看到洪谷山的塔、合涧桥、蜿蜒的淅河河床。 从这里可以直观地感觉到金灯寺的高度。 金灯寺停车场。 金灯寺的塔林。 塔林中最大的一座——千佛塔 。 金灯寺门前的迎客松。 金灯寺新建的大门,过这里要收门票。门票20元。因来过金灯寺无数次,虽过去没有专注古建古迹,但基本印象还是有的。 金灯寺的无线信号基站做成松树样,既保障通信顺畅,又与景区自然景观相协调。 山顶风大,风力资源丰富。远处矗立着好多发电风车。 金灯寺,原名宝岩寺,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因萤光夜飞入寺,改称今名。金灯寺坐落在林滤山东面游云缭绕的陡崖之上。寺顶有巨崖当空,寺下俯万丈深渊,座北面南,由东往山形成了藏奇纳胜的一进七院格局。金灯寺建筑突出了石窟的开凿,现存大小25个洞窟,依山开凿,多为南向,明嘉靖、万历年间开凿数量较多。 因在寺外休息。一个人没事,拍几张小花小草的照片聊以自娱。 从金灯寺回返时,在路上望远方,能看到太行之巅(1672米)。那里下面就是小西天了。 回程中看到一处天生桥,其实也谈不上桥,称象鼻山可能更确切些。因为桥要架通两处的。 很想继续走花壶线从井底下来。但因不知路况如何,还是决定原路返回。 天空很美,云淡淡地,似棉如絮。 蒙古包很漂亮,在青山绿水间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看着天上飘着的滑翔伞,四处观望,发现在蒙古包北边的山顶上正有人在起滑。顺着拐弯处的叉道骑上去,是一个滑翔基地。一个滑翔伞正准备起飞。 滑翔在空中真美。 回首骑行下来的山,壁立千仞,巍峨雄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