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5%的改变》

香说生活

<p class="ql-block">今天读李松蔚老师的《5%的改变》,有几个收获。</p><p class="ql-block">我们大部分人都对现状不满,对自己不满,或者对自己周围的人啊,环境啊,都充满意见。</p><p class="ql-block">但是不满归不满,也就是天天发发牢骚,抱怨抱怨,可是对于事实却无法作出改变。我们大部分人没有给出建议,即使给出了,他们也就听听而已,以后的生活依然如常。</p><p class="ql-block">那么,我们改怎样做,才能让苦恼中的他们,或者改变心态,或者改变行动,来让困局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呢?</p><p class="ql-block">老师说,有三个心得:</p><p class="ql-block">1.首先,不要急于认同他们的观点。因为在他们的视角之下看到的问题,在他们的视角之下是无法解决的。也许,同样的事情(只是一种现实而已),在别的视角之下,就是另一种问题了。不同的问题,当然不同的解决方案。</p><p class="ql-block">2.不同意他们看问题的视角,并不是说不尊重他们的个体。尊重他们个人,也必须尊重他们的想法。一个人越是被理解,越是觉得安全,越是愿意打开心扉诉说自己的想法。我们站在他们的视角,学着理解他们的想法。但是此刻,他们的想法遇到了麻烦,我们必须帮助解决。</p><p class="ql-block">3.我们尝试着让对方改变 。但是只改变一点点,就是5%。因为,如果改变的多了,他自己就会退缩,觉得太难了,惯性了一辈子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指南,一下子全盘否定是不可能的。</p><p class="ql-block">那么,一次只改变一点点,甚至都不怎么改变,大部分都保留。这不需要太多的努力,太多的精力,也许就能做到。从这一点点起,后面的改变会随之而来。他尝到了改变的好处,他就会继续改变,那么结果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读了这些,突然就想起了曾经读过的,说目标不要定的太高远,一定要垫垫脚就能够到才行。这是不是一样的道理?只有可行的,能够实现的目标,才让人更有动力去实施。如果太远大了,不自觉就放弃了,真成了一句空话而已。</p><p class="ql-block">那么,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的,如果想改变,如果不甘心现状,如果想让自己变得更好,那么,就让我们也从这5%的改变开始吧?</p><p class="ql-block"><br></p>